- 年份
- 2024(5195)
- 2023(7552)
- 2022(6265)
- 2021(6010)
- 2020(4996)
- 2019(11408)
- 2018(11292)
- 2017(21215)
- 2016(11401)
- 2015(13166)
- 2014(12963)
- 2013(12947)
- 2012(12280)
- 2011(11590)
- 2010(11295)
- 2009(10743)
- 2008(10658)
- 2007(9413)
- 2006(8627)
- 2005(8293)
- 学科
- 济(45487)
- 经济(45405)
- 管理(35851)
- 业(29168)
- 企(24045)
- 企业(24045)
- 方法(18588)
- 中国(17581)
- 数学(16681)
- 数学方法(16533)
- 制(14373)
- 财(13962)
- 农(11330)
- 贸(11172)
- 贸易(11164)
- 易(11032)
- 图书(10383)
- 体(10052)
- 书馆(9862)
- 图书馆(9862)
- 业经(9642)
- 学(9462)
- 银(9212)
- 银行(9207)
- 行(8970)
- 体制(8591)
- 融(8491)
- 金融(8488)
- 工作(8166)
- 环境(7894)
- 机构
- 大学(173104)
- 学院(162759)
- 济(77044)
- 经济(75707)
- 管理(61757)
- 研究(60262)
- 理学(51840)
- 理学院(51228)
- 管理学(50686)
- 管理学院(50313)
- 中国(47949)
- 财(37433)
- 京(36953)
- 科学(31526)
- 财经(29302)
- 所(29018)
- 经(26847)
- 中心(26463)
- 研究所(25998)
- 经济学(25944)
- 北京(24024)
- 江(24015)
- 经济学院(23232)
- 范(22276)
- 师范(22129)
- 财经大学(21928)
- 图书(21402)
- 院(21352)
- 农(21101)
- 书馆(20857)
- 基金
- 项目(104468)
- 科学(83722)
- 研究(80998)
- 基金(79456)
- 家(68132)
- 国家(67649)
- 科学基金(58013)
- 社会(55302)
- 社会科(52670)
- 社会科学(52662)
- 基金项目(40911)
- 教育(36198)
- 省(35287)
- 自然(33371)
- 编号(32776)
- 自然科(32625)
- 自然科学(32616)
- 资助(32117)
- 自然科学基金(32094)
- 划(31040)
- 成果(30035)
- 制(25846)
- 部(25761)
- 国家社会(24998)
- 中国(23530)
- 重点(23270)
- 教育部(22999)
- 发(21820)
- 人文(21630)
- 创(21408)
共检索到268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永贵 林肖海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欢
中国近代师范院校开展的图书馆学教育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设立专门的图书馆学系科或专业,二是在其他专业中开设图书馆学课程。回顾中国近代师范院校的图书馆学教育史,钱亚新曾作出过重要贡献。钱亚新从事图书馆学教育工作,主要是在各类师范院校中,不少师范院校的图书馆学课程都是由钱亚新首开。1942年钱亚新发表的《师范学院中的图书馆学》一文,对师范院校图书馆学课程进行了详细规划,该文不仅反映了钱亚新对于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的认识,而且体现了其在民国时期对于图书馆学教学研究的成就。通过研究近代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史及钱亚新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文章提出了三个观点可供当下借鉴:(1)教育职能始终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2)图书馆学教育要与社会互动;(3)教育史视角是研究民国图书馆史的重要切入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理论中的"动静说",具有深厚的历史来源和当时社会文化思潮的来源。它以图书馆特征和功能出发,依据中西文化思想的区别,以达到互相取长补短、创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文化之目的。因此,深入研究"动静说",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图书馆学理论 近代图书馆学 动静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20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上的学术研究高潮期,图书馆界对急需解决的一些理论、实践问题进行了摸索、争鸣,主要是分类、编目、检字等方面的争鸣,这些争鸣,加快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建设步伐,显示出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乐于实践、勇于争鸣"的学术特征。
关键词:
图书馆学史 学术史 争鸣 近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雪梅
孙毓修先生是商务印书馆早年的一位高级编辑,版本目录学家、古籍整理学者和著名的藏书家。他进入商务印书馆后,协助张元济创办涵芬楼,主持涵芬楼古籍的鉴定和整理工作,并写出《图书馆》一文,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理论创建出了诸如"体用说"、"要素说"、"动静说"等,文中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图书馆学术思想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意在对当今图书馆界,创新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图书馆学理论给出历史的启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刚 倪波
大学专业教育是图书馆学最重要的学科建制化措施 ,学术成果既是学科建制化的标志也是建制化的结果 ,学会和学术刊物是学术建制的另一重要标记。图书馆学的现代性和建制化对 2 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有着重要影响。参考文献 14。
关键词:
图书馆学 现代性 建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翟桂荣
文华师生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翻译的重要群体。韦棣华女士奠定的文华根基,沈祖荣校长的开拓创新,毛坤和徐家麟等人的通力合作,尤其是《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对翻译的重视,促进了文华师生图书馆学翻译团队的形成。文章分析该刊译者群体、汉译文献主题、汉译文献年度变化及其衍生译著,展现了文华师生在图书馆学翻译方面良好的组织性和系统性。文华师生注重对西方图书馆史、目录学、图书分类与编目、图书馆利用法、图书馆行政及财政等主题著作的翻译,尤其致力于考察公共图书馆在民众教育和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华师生图书馆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加速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步伐,培养和训练了一批图书馆学专业领袖人才,促进了中外图书馆学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进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宝瑞
本文从图书馆学学科能力的教习和图书馆学学科思维品质,即专业文化精神的养成两个方面重新审视了图书馆学学科教育。并试图用图书馆学的精神内核、学科知识技能的培养、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三个要素,对新时期图书馆学学科教育的内容体系进行建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叶鹰
针对图书馆学学科体系问题,认为图书馆学按理论图书馆学、实用图书馆学、专门图书馆学三分体系结构是合理的;提出了图书馆学与相邻学科的新的图示关系,指出图书馆学的紧邻学科是档案学、情报学、传播学和管理学;用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管理知识化概括当今图书馆的总体发展趋势和图书馆学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图书馆 图书馆学 学科建设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潘有能 丁楠
简要介绍了知识地图的概念及构建方法,通过对CSSCI2003-2005年数据的统计分析,构建了图书馆学关键词关联图、学科专家知识地图、学科交叉图等学科知识地图,并提出了应用聚类分析来构建图书馆学关键词聚类树状图的方法。
关键词:
知识地图 知识管理 图书馆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易凌 龚蛟腾
近代"中国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发掘与重构,必须依托对其学科体系以及学科内容的爬梳与反思。原理研究、应用研究、历史研究是近代"中国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三大分支,分别涉及学科特质、学科对象、学科结构、学科方法论、学科教育,文献整序过程、文献服务过程、文献管理部门,以及学科研究史、学术建制史、事业发展史等诸多学术内容。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柯平 袁珍珍 胡娟
[目的/意义]通过阐明为什么构建、构建什么样的以及怎么样构建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明晰未来我国图书馆学学科特色化发展的总体方向与具体举措。[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与网络调研、归纳与演绎等方法,系统梳理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内涵、实践机遇、内在需求、理论基础与创新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与分析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路径。[结论/发现]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本质是中国自主的图书馆学知识体系,其构建应在考量学科发展实践机遇与内在需求的前提下以我国既有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政策部署、理论研究与行业实践中涌现的特色主题,实现我国图书馆学理论实践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承,并合理引进国外图书馆学先进成果,以科学理念构建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创新/价值]辨明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内核并拓展其内涵与边界,激发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发展活力与生命力。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学科体系 中国特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宇 凌一鸣
图书馆学学科认同问题一直存在,图书馆学人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构建图书馆学的学科认同:学科史研究和对学科基础理论问题的思辨性讨论。从学科制度视角构建图书馆学学科认同是一条新的途径,通过"自我认同"、"他者认同"和"社会认同"三个方面构建图书馆学的学科认同,有利于增强图书馆学人的学科自信和学术自觉。
关键词:
学科认同 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史 学科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