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36)
2022(983)
2021(908)
2020(822)
2019(1763)
2018(1811)
2017(3129)
2016(2030)
2015(2297)
2014(2399)
2013(2359)
2012(2335)
2011(2022)
2010(2289)
2009(2248)
2008(2278)
2007(2308)
2006(2262)
2005(2234)
2004(1955)
作者
(5813)
(4782)
(4760)
(4750)
(3069)
(2299)
(2230)
(1909)
(1789)
(1780)
(1678)
(1661)
(1615)
(1592)
(1583)
(1510)
(1464)
(1439)
(1432)
(1381)
(1373)
(1265)
(1191)
(1174)
(1173)
(1146)
(1144)
(1084)
(1012)
(983)
学科
(6332)
经济(6313)
管理(6113)
(4904)
(4093)
企业(4093)
(3041)
中国(2747)
(2518)
(2251)
(2200)
银行(2200)
(2115)
教育(2087)
地方(2015)
制度(1804)
(1804)
(1751)
业经(1700)
(1669)
(1665)
理论(1586)
税收(1580)
(1559)
农业(1546)
(1525)
金融(1525)
方法(1425)
体制(1295)
业务(1235)
机构
大学(27083)
学院(26122)
管理(9376)
(9215)
研究(9114)
经济(8798)
中国(8544)
理学(6803)
理学院(6727)
管理学(6598)
(6572)
管理学院(6541)
(6323)
(6277)
中心(5375)
(5084)
(5037)
科学(4777)
(4467)
(4417)
银行(4271)
北京(4248)
(4198)
财经(4178)
师范(4167)
(4057)
(3978)
人民(3917)
研究所(3699)
(3620)
基金
项目(12436)
研究(10334)
科学(9400)
基金(8178)
(6651)
国家(6549)
社会(5914)
科学基金(5553)
社会科(5527)
社会科学(5527)
教育(5210)
(5067)
成果(4794)
编号(4494)
(4236)
基金项目(3811)
资助(3740)
课题(3675)
自然(3249)
(3229)
自然科(3167)
自然科学(3164)
自然科学基金(3097)
(2854)
(2750)
重点(2735)
项目编号(2729)
规划(2605)
(2578)
(2572)
期刊
(16736)
经济(16736)
研究(11094)
中国(8606)
教育(6313)
(5591)
(5315)
金融(5315)
管理(4143)
(4028)
图书(3646)
学报(3488)
书馆(3081)
图书馆(3081)
科学(2910)
大学(2861)
建筑(2643)
技术(2625)
学学(2276)
财经(2244)
业经(2190)
农业(2141)
问题(1966)
(1950)
(1793)
论坛(1793)
(1748)
职业(1692)
农村(1665)
(1665)
共检索到55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彭敏惠  张迪  黄力  
文华公书林与文华图专有着深厚的渊源,名为"文华公书林"的建筑是这两所机构的物质依托。通过对文华公书林建筑外观、构造、功能等方面的考证,来探求创办者通过这栋建筑表现出的开放和实用的理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彭敏惠  
韦棣华女士所创的文华公书林在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声名卓著,但对其根本性质是否为公共图书馆仍有不同论断。通过对文献记载和历史遗留物的分析与对史实的考察和比对,可以判断文华公书林并非学校图书馆,而是公共图书馆。韦棣华创建文华公书林的初衷即在于建立一所服务广大民众的公共图书馆。以此为目标,文华公书林建筑通过中美各方募捐而成,具有独立性,并非隶属于学校。尽管使用过冠以校名的别称(1929年前后停用),但其正式名称一直为"文华公书林",其性质也没有发生转变。文华公书林性质被混淆是由一系列历史与人为因素造成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查启森  赵纪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敏惠  
从文华公书林和文华图专的历史上看,从武昌昙华林到武汉三镇,至重庆,所办的巡回文库不仅使读者得到了切实的便利,更向民众宣传了现代图书馆理念,同时对我国图书馆学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毛相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玮  
中外图书馆学界长期普遍认为文华图书科首班仅有裘开明、黄伟楞、陈宗登、桂质柏、许达聪、查修6名学生。2013年后文华图书科首班招收8名学生的说法开始出现并引发学者关注。由于缺乏充分证据,这一说法尚不能得到公认。通过对“六人说”“八人说”的分别考察,文章认为文华图书科“首届六人说”是可靠的,而“首班六人说”虽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为过,却因容易引发文华图书科始终是6名学生的误解,而使得文华图书科首班招收8名学生的事实被隐藏。通过对文华大学校刊《文华温故集》中多篇文献分析,结合相关史料,文章论证了“八人说”的可靠性,查证出“流失”的2名学生分别为田洪都和胡正支。文章对这2名学生未能如期毕业的原因进行探究,发现是文华图书科为满足当时中国图书馆界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做的特殊安排,这也是文华图书科比原计划提前开办的重要原因。由于学界对田洪都已有一定认识,限于篇幅,文章最后仅在附录部分对胡正支的图书馆生涯和著作予以简单介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楚伊  
由傅璇琮等先生主编的《书林清话文库》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首辑由韦力《书楼寻踪》、曹培根《书乡漫录》、孟昭晋《书目与书评》、刘尚恒《二馀斋说书》、谢灼华《蓝村读书录》和周岩《我与中国书店》六种著作组成。所谓“清话”,按傅先生在序言中的说法有“情深思切,朝夕细叙”之意,读之则有“交酌林下,清言究微”之趣。文库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们对古今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袁密密  
晚清以降,女学运动的风起云涌为职场带来了清新的风。女性图书馆员(学者)开始步入大众视野,成为文化领域一支新兴的职业力量。她们是具备新知识体系和新思想的群体,具有鲜明的事业特征与时代烙印。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虽人数极少,却犹如熠熠小星,光芒璀璨。文章将试图梳理她们从业的历史背景、择业原因、事业特色及贡献等,以期在历史的缅怀中有所汲取与传承。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去年底出版的《书林清话文库》第一辑发行以后,深受海内外读书界欢迎。日前,由天津来新夏《邃谷书缘》、南京徐雁《苍茫书城》、上海虎闱《旧书鬼闲话》、福州林公武《夜趣斋读书录》和浙江嘉兴范笑我《笑我贩书续编》,以及古旧书业文献选编本《旧书业的郁闷》组成的第二辑六种已经在石家庄问世。这里选发的是首辑中有关北京藏书家韦力《书楼寻踪》、天津图书馆研究员刘尚恒《二馀斋说书》和谢灼华《蓝村读书录》的三篇书话。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翟桂荣  
文华师生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翻译的重要群体。韦棣华女士奠定的文华根基,沈祖荣校长的开拓创新,毛坤和徐家麟等人的通力合作,尤其是《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对翻译的重视,促进了文华师生图书馆学翻译团队的形成。文章分析该刊译者群体、汉译文献主题、汉译文献年度变化及其衍生译著,展现了文华师生在图书馆学翻译方面良好的组织性和系统性。文华师生注重对西方图书馆史、目录学、图书分类与编目、图书馆利用法、图书馆行政及财政等主题著作的翻译,尤其致力于考察公共图书馆在民众教育和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华师生图书馆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加速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步伐,培养和训练了一批图书馆学专业领袖人才,促进了中外图书馆学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进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勇  干胜道  
当前,"三公"经费监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是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的重要主体,其"三公"经费信息是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关键内容。如何促进高校"三公"经费透明化,提高"三公"经费的监管力度,确保国家财政资金有效使用,是文章所探讨的基本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斌  
蒋士铨在《临川梦》剧《隐奸》一出中铺写了陈眉公力阻汤显祖科考、陈眉公杀害皮岛主帅毛文龙两个具体情节,赋予了陈眉公"隐奸"的艺术形象。这两个情节原本是莫须有的传闻,前者乃是由戏曲接受中的影射风气滋生,后者则是明末政治、军事问题在文人中的一个歪曲的反映。陈眉公是著名的山人,且与王锡爵等朝中显贵交厚,这是导致他被编派进传闻的主要原因。《临川梦》问世后,多有论者批评蒋士铨对陈眉公的叙写失实,企图为陈眉公翻案,但翻案工作多有偏颇之处。由于《临川梦》本身艺术魅力巨大,陈眉公"隐奸"的艺术形象便深入人心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