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2)
- 2023(12396)
- 2022(10472)
- 2021(9800)
- 2020(8027)
- 2019(18402)
- 2018(18020)
- 2017(33305)
- 2016(18201)
- 2015(20434)
- 2014(20500)
- 2013(20122)
- 2012(18813)
- 2011(16697)
- 2010(16913)
- 2009(15652)
- 2008(15867)
- 2007(14831)
- 2006(12469)
- 2005(11133)
- 学科
- 济(70149)
- 经济(70089)
- 管理(55347)
- 业(54070)
- 企(46197)
- 企业(46197)
- 方法(32287)
- 数学(26786)
- 数学方法(26500)
- 中国(20552)
- 农(20544)
- 财(19138)
- 技术(18385)
- 业经(18235)
- 制(14949)
- 学(14899)
- 理论(14314)
- 地方(14300)
- 农业(13806)
- 教育(12997)
- 贸(12980)
- 贸易(12972)
- 易(12576)
- 技术管理(12498)
- 和(12324)
- 务(12157)
- 财务(12129)
- 财务管理(12090)
- 银(11566)
- 银行(11534)
- 机构
- 学院(260162)
- 大学(259109)
- 济(100841)
- 管理(98317)
- 经济(98315)
- 研究(84406)
- 理学(84155)
- 理学院(83205)
- 管理学(81756)
- 管理学院(81231)
- 中国(62771)
- 京(54607)
- 科学(52029)
- 财(47463)
- 农(42552)
- 所(42162)
- 江(42026)
- 中心(39819)
- 研究所(38020)
- 业大(37917)
- 财经(37447)
- 范(35904)
- 师范(35551)
- 北京(34313)
- 经(33726)
- 州(33632)
- 农业(33275)
- 经济学(30847)
- 院(30806)
- 技术(30286)
- 基金
- 项目(170362)
- 科学(133078)
- 研究(129688)
- 基金(119193)
- 家(103089)
- 国家(102095)
- 科学基金(86993)
- 社会(80033)
- 社会科(75706)
- 社会科学(75684)
- 省(69920)
- 基金项目(62947)
- 教育(61424)
- 划(57891)
- 编号(55441)
- 自然(53892)
- 自然科(52612)
- 自然科学(52594)
- 自然科学基金(51666)
- 资助(46823)
- 成果(45826)
- 创(40894)
- 课题(38777)
- 重点(38684)
- 发(37666)
- 创新(37209)
- 部(36885)
- 项目编号(33885)
- 国家社会(32487)
- 大学(32474)
- 期刊
- 济(114499)
- 经济(114499)
- 研究(76655)
- 中国(56980)
- 学报(39924)
- 财(39450)
- 教育(39393)
- 农(38420)
- 管理(36020)
- 科学(35999)
- 大学(30145)
- 学学(27833)
- 农业(25692)
- 技术(25235)
- 融(21402)
- 金融(21402)
- 业经(20088)
- 财经(18481)
- 经济研究(17518)
- 经(15957)
- 图书(15699)
- 问题(14844)
- 业(14784)
- 科技(14182)
- 技术经济(13985)
- 版(13294)
- 商业(12546)
- 坛(12396)
- 论坛(12396)
- 财会(11825)
共检索到389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佳臻 弓越 王晓光
智慧数据是破解目前文化遗产领域数据资源庞大但未得到有效利用困境的重要手段。文章探索文化遗产智慧数据价值如何在资源建设中逐步凝练,并在智慧服务应用中实现,从而激活文化遗产价值,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文章选取国内外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建设与服务应用相关项目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文化遗产价值创生的逻辑与路径,首先明确参与主体、数据资源、数据标准、支撑技术四个价值创生核心要素;其次分析文化遗产智慧数据从数字化、数据化、智慧化到场景化的建设流程中,其价值激活、价值聚合、价值挖掘与价值释放的价值创生环节;最后从资源建设、服务应用、价值表达三个方面对文化遗产智慧数据价值创生实现路径进行分析,促进文化遗产智慧数据提质增效。
关键词:
智慧数据 价值创生 文化遗产 智慧服务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炜 曾蕾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引爆的AI新时代,AI技术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发展局面。新技术不断涌现、迭代更新速度极快。借助AI发展东风,智慧数据的生成进入了高效、深化、多模态集成的新阶段,提升了数据驱动的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创新手段与形式的丰富度与可行性。本文旨在探索面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智慧数据生成。首先,从AI技术视角,对文化遗产智慧数据的内涵与价值进行回顾而知新;其次,系统化分析从多元异构数据资源生成智慧数据的典型做法;再次,以羌年为例,探讨非遗活态文化的智慧数据生成思路;最后,总结归纳AI赋能文化遗产智慧数据生成路径的四点参考策略。图3。表1。参考文献69。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董永梅
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和专题数据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体系在分类结构、立类面和类面间的组配关系等方面存在不足。本着基于用户的主导性原则、用户的易用性和实用性原则,整合传统文献分类法、网络自编分类法和大众分类法构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体系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存储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原则 分类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建梅 王佳欣
文化旅游是重要的旅游形式之一,也是区域旅游市场关注和发展的重点领域。京津冀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差异化程度高,但三地文化旅游的发展极不平衡。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通、客源互送,既需要三地在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方面有所突破,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以京津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为例,分析三地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和文化旅游项目创新路径,实现京津冀文化旅游协同发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凌燕
当今,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市场化经营道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以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音乐舞蹈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其创意产业开发的有效途径,使"江苏模式"的大运河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国样板区和示范带。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音乐舞蹈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的开发应遵循金字塔式分层开发原则、特色文化版块统筹规划原则、主力产业推动原则。认为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音乐舞蹈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的开发战略重点,应包括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音乐舞蹈文化遗产的旅游产业开发、演艺产业开发以及数字艺术创意产业开发。
关键词:
大运河江苏段 音乐舞蹈文化遗产 创意产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承忠 贾世奇
物质文化遗产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在长久历史发展中所沉淀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精粹。然而伴随着高速发展的城市进程,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形态开发给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的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利用文创产业价值形成价值评估体系,将相关物质文化遗产划分等级,探索相对应的保护利用模式和具体有效的发展路径,从而实现沈阳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均衡,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全面提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永杰 尹兵兵 李君
在分析地名文化遗产内涵、价值以及北京长城文化带地名遗产分类、数量和命名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北京长城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从遗产价值、法规和制度、规划、管理机制、监管、地名标志设置规范、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保护与建设对策,有助于首都三个文化带和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
关键词:
北京长城文化带 地名文化遗产 保护与建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开君
智慧税务正在改变税收信息化发展应用的运行轨迹,其价值意蕴由“工具理性”逐步向“价值理性”回归,推动构建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税收治理新体系。为推动形成协同共治智慧税务生态,更好发挥数据驱动作用,更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进一步完善智慧税务法治体系,促进海量税收大数据融合,不断拓展智慧税务应用动能。
关键词:
智慧税务 金税工程 以数治税 税收治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永利 赵本立
高职院校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阵地,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平台;以开发课程为突破口,为民族文化传承奠定基础;以艺术教育为主线,创设向真向美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实践活动为引擎,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师资建设为保障,为民族文化传承保驾护航;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积极拓展保护及传承途径;以政企校合力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高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彤阳 韩怡敏
图书馆肩负着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在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通过文献研究与网络调查,对日本图书馆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剖析了项目的实践特征,据此总结出日本图书馆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的经验,提出了加大地方特色文化遗产传承力度、加强资源数据库建设、促进多方协作以及拓宽开发渠道四个方面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图书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 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 日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作鹏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产教融合理论为基础,结合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双高"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应以深化产教融合逻辑为主线,以区域产业发展为依据,对接产业调整和岗位需求,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同时,构建双主体育人模式并建设与岗位能力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课堂革命,同步推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以产教融合基地、产业学院、实体化职教集团等部门为载体,主谋技术技能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以专业群建设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专业群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遗具有消费特性、体验特性和丰富业态,但在产业化传承上还面临市场化造血能力不足、产权模糊、人才匮乏等难点,必须加快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旅游产业、数字产业的有机融合,培育和推广非遗产业品牌,提升非遗产业化传承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非遗产业化传承资金支持,大力培养非遗产业化传承人才,不断开创非遗产业化传承新局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传承 路径创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艳平
在保护的前提下并受制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我们获得了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性质的概念。不仅在内容方面而且在认识路径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表现出与常规旅游资源的较大差异。对于舶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我们需要用"认识路径"这样的关键词来固化保护意识。
关键词:
认识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真 旅游本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遗具有消费特性、体验特性和丰富业态,但在产业化传承上还面临市场化造血能力不足、产权模糊、人才匮乏等难点,必须加快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旅游产业、数字产业的有机融合,培育和推广非遗产业品牌,提升非遗产业化传承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非遗产业化传承资金支持,大力培养非遗产业化传承人才,不断开创非遗产业化传承新局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传承 路径创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励 李珍芳 祁杉
如何有效地激励遗产旅游者践行环境责任,在旅游过程中实现自我环境行为约束与管理,是遗产地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需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将遗产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划分为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维护型环境责任行为、促进型环境责任行为,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案例地,基于规范激活理论视角,以认知-情感-行为路径为逻辑建立模型,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探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再使用fsQCA方法来探讨行为形成的必要条件和构型组合。通过505份问卷的实证研究发现:(1)责任归属和环境态度显著正向影响遵守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显著正向影响维护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责任归属显著正向影响促进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2)道德义务感有利于促进旅游者约束个人的行为,而旅游者预期积极情感可以促进遵守型、维护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旅游者预期消极情感还可以影响促进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情感因素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3)构建了3种类型环境责任行为的复杂因果模型,共得到9条因果组合路径,其中,高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和高维护型环境责任行为的前因条件组合都必须具备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高促进型环境责行为可以只具备认知因素。文章不仅深化了环境责任行为的理论认识,还能为遗产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预测和管理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