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15)
- 2023(16417)
- 2022(13431)
- 2021(12400)
- 2020(10104)
- 2019(23026)
- 2018(23079)
- 2017(44597)
- 2016(24702)
- 2015(27827)
- 2014(28050)
- 2013(27452)
- 2012(25376)
- 2011(22664)
- 2010(22896)
- 2009(21374)
- 2008(20254)
- 2007(17764)
- 2006(15598)
- 2005(13904)
- 学科
- 济(97916)
- 经济(97811)
- 管理(70291)
- 业(67686)
- 企(56568)
- 企业(56568)
- 方法(39888)
- 数学(33190)
- 数学方法(32737)
- 农(29090)
- 中国(28248)
- 业经(26798)
- 财(23976)
- 地方(22065)
- 学(20585)
- 农业(19481)
- 制(17648)
- 理论(17623)
- 贸(17068)
- 贸易(17058)
- 易(16536)
- 和(16238)
- 策(16172)
- 技术(15444)
- 产业(15318)
- 银(15295)
- 银行(15254)
- 融(14862)
- 金融(14859)
- 务(14836)
- 机构
- 大学(345781)
- 学院(345668)
- 管理(136914)
- 济(133988)
- 经济(130776)
- 理学(117621)
- 研究(117425)
- 理学院(116289)
- 管理学(114342)
- 管理学院(113689)
- 中国(87265)
- 京(74767)
- 科学(72763)
- 财(62098)
- 所(58540)
- 农(55219)
- 研究所(53247)
- 中心(52886)
- 江(52083)
- 业大(50502)
- 财经(49108)
- 范(48488)
- 师范(48104)
- 北京(47323)
- 经(44529)
- 院(43286)
- 农业(43125)
- 州(42435)
- 经济学(38651)
- 师范大学(38645)
- 基金
- 项目(234638)
- 科学(183846)
- 研究(175387)
- 基金(167666)
- 家(145167)
- 国家(143850)
- 科学基金(123451)
- 社会(108567)
- 社会科(102677)
- 社会科学(102652)
- 省(92046)
- 基金项目(88596)
- 教育(80059)
- 自然(79319)
- 自然科(77411)
- 自然科学(77393)
- 划(77277)
- 自然科学基金(75962)
- 编号(73694)
- 资助(68159)
- 成果(60990)
- 重点(52162)
- 课题(50850)
- 部(50847)
- 发(50618)
- 创(48363)
- 项目编号(45062)
- 创新(44893)
- 科研(43994)
- 国家社会(43766)
- 期刊
- 济(152062)
- 经济(152062)
- 研究(103988)
- 中国(67142)
- 学报(53234)
- 农(51221)
- 管理(51043)
- 科学(49545)
- 财(46416)
- 教育(44133)
- 大学(40356)
- 学学(37351)
- 农业(35564)
- 融(31208)
- 金融(31208)
- 技术(30667)
- 业经(25565)
- 经济研究(23070)
- 财经(23021)
- 图书(22272)
- 问题(20057)
- 经(19626)
- 业(18584)
- 科技(16617)
- 现代(16595)
- 理论(16520)
- 技术经济(16407)
- 版(16082)
- 坛(15470)
- 论坛(15470)
共检索到514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翟姗姗 张纯 许鑫
[目的/意义]针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并对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关改进策略,以期实现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承传播,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方法/过程]指出以开发利用为目标实现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长期保存的必要性,并对国际数字化长期保存及开发利用最佳实践案例"威尼斯时光机"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据此提出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策略。[结果/结论]借鉴国外优秀实践经验,以开发利用为导向,从资源覆盖、技术集成、服务模式3个方面制定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汤晔峥
研究和分析了"全球战略"研究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转型过程、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的理念转变趋势,以及在这一转型背景下的重要学术探索和保护研究成果。对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反思,提出促进保护意识的道德化、达成保护理念的文化共识和展开保护行为的长期监控等措施。
关键词:
城市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 转型与重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娟 柯平
文章聚焦文化遗产主题,利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国外文化遗产的数字人文项目,归纳提炼了项目的立项依据、项目驱动、项目要素、项目成果和重点环节,分析其运行规律与特性,总结优秀经验并得出对我国文化遗产的数字人文研究的启示。研究认为,我国开展文化遗产的数字人文研究时,应当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商业机构参与文化遗产的数字人文研究,深入探索众包发展以及明确LAM机构在项目中的定位。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文化遗产 科研项目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肖文建 黎杜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量与日俱增,如何长久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课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管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长久保存策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科学、长久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保护 长久保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娟 柯平
文章从宏观政策和微观认知两个维度探索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推进策略。通过梳理我国文化遗产相关理论研究与国家政策文件,明确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的既有基础与政策依据;运用专家访谈法与内容分析法,获取研究者对我国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的见解;基于理论、政策与研究者见解,文章从研究环境塑造、研究者主题选择、研究人才培养、研究基础建设、研究机制构建五个方面构建我国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推进策略。
关键词:
文化遗产 传承与保护 数字人文 学科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耿曼曼
为了确保重要数字遗产的长期可访问性,鉴别和早期保护干预至关重要。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PERSIST项目,重点介绍了其在数字遗产长期保存的对象遴选工作上对遗产保护机构的指导,提出我国图书馆行业可通过制定适用于本馆的数字遗产选择标准、构建良好的法律保障机制、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打造各个参与方之间的多元合作模式等途径来加强数字遗产的长期可持续性保存。
关键词:
数字遗产 数字保存 图书馆 遴选策略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文琴
本文梳理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政策,明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基本理念,即全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重点加强特定项目的数字化、有效保障数字化建设经费,并阐明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主要从传统文化资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方面展开,最后提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扮演着重要参与者的角色,同时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亚 许鑫
[目的 /意义]全面梳理近年来国内外非遗数字化的研究进展,为非遗数字化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过程]分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形态研究三大方面,对非遗数字化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并讨论现有研究重点与不足,包括以非遗数字化的技术与形态等应用研究为主,对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不足;多微观具体层面的研究,少宏观全局层面的研究;研究视角单一化,系统化多视角分析不足;重数字化资源建设保存,轻数字资源的传播和共享;等等。[结果/结论]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需要加强对非遗数字化基本理论与方法、综合影响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数字人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付跃安
中华文明源源流长,积累下来的文化瑰宝数不胜数,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积极意义。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负有保管本地文化遗产的责任。文章从资源建设、资源组织、数据加工、文本建设、服务与版权等五方面探讨图书馆地方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结合图书馆业务特点提出实施对策。
关键词:
图书馆 地方文化 文化遗产 数字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彤阳 韩怡敏
图书馆肩负着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在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通过文献研究与网络调查,对日本图书馆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剖析了项目的实践特征,据此总结出日本图书馆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的经验,提出了加大地方特色文化遗产传承力度、加强资源数据库建设、促进多方协作以及拓宽开发渠道四个方面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图书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 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 日本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孙佼佼 郭英之
数字化转型是文化遗产地在新时代兼顾高质量旅游体验创造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选择。文章以“数字故宫”为研究案例,整合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和技术接受模型(TAM),引入文化遗产责任量表,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探索用户对数字博物馆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的多重影响因素,揭示了数字博物馆用户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对国民遗产责任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博物馆的任务特征和技术特征能够正向影响数字博物馆的任务-技术匹配度,数字博物馆的任务-技术匹配度正向影响用户对数字博物馆的使用意愿;第二,数字博物馆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趣味性正向影响其使用意愿;第三,数字博物馆用户的使用意愿正向影响其使用行为;第四,数字博物馆用户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正向影响其遗产责任。文章从使用者出发分析了文化遗产地的数字化转型现象,理论上建构和拓展了数字博物馆的用户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模型,验证了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对遗产责任的影响;实践上为遗产旅游地的数字技术建设优化提供对策建议,为基于数字化手段的国民遗产责任提升提供学术参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跃 周耀林
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保护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文章从非遗数字化采集、保存和开发三个层面对国际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已经形成,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将发挥重要作用;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主题相对分散,非遗数字信息组织、管理成为关注的焦点;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内容不断深入,非遗数字化保护理论与知识体系亟待构建等特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罗安琪 刘佳静 郑建明
文章厘清“文化遗产数字化”概念,挖掘与梳理2023年国内外相关主题研究文献,提炼出该领域四大热门主题:文化遗产数字化存储与处理、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文化遗产数字化服务与发展。归纳2023年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多样,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研究对象复杂,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主题集中,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探讨2023年研究不足:未形成全局观、系统化的研究成果,对文化内涵与价值的关注尚显不足,缺乏对用户特征和需求主体的深入分析。展望研究方向: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构建多元化服务供给体系,为学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数字化 数字遗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灿姣 阳利新
基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文献,对非遗数据库整体建设的研究、非遗项目分类体系的研究、非遗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非遗数字化保护实践研究四个议题作了综述。目前学者在非遗数据库建设内容的研究上没有形成权威的、统一的模块,非遗数据库建设的评价机制尚没有建立;非遗的单线性分类研究较多,多层次分类研究较少,元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三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各地区及非遗具体单个领域方面进行非遗数字化保护应用研究较多,其它非遗数字化保护机构研究较少,实践研究缺乏理论指导。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研究述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