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73)
2023(19599)
2022(16988)
2021(15822)
2020(13401)
2019(30709)
2018(30550)
2017(57925)
2016(32284)
2015(36529)
2014(37082)
2013(36733)
2012(34337)
2011(31197)
2010(31481)
2009(28810)
2008(28704)
2007(25944)
2006(22690)
2005(20234)
作者
(98991)
(82422)
(82267)
(77969)
(52333)
(39765)
(37490)
(32440)
(31276)
(29817)
(28012)
(27946)
(26441)
(26189)
(25694)
(25458)
(25356)
(24470)
(23702)
(23695)
(21015)
(20410)
(20051)
(18779)
(18718)
(18619)
(18444)
(18234)
(16914)
(16575)
学科
(130140)
经济(130003)
管理(88276)
(85282)
(69224)
企业(69224)
方法(57114)
数学(48503)
数学方法(47946)
(36879)
中国(36744)
(31918)
(30932)
地方(30767)
业经(29730)
农业(24912)
(24864)
贸易(24849)
(24034)
(23682)
理论(22807)
(21127)
(20710)
银行(20611)
环境(20285)
技术(20243)
(19860)
财务(19773)
财务管理(19718)
(19660)
机构
学院(465362)
大学(465255)
(178639)
管理(175072)
经济(174383)
研究(161589)
理学(149958)
理学院(148112)
管理学(145312)
管理学院(144472)
中国(120221)
科学(105858)
(101408)
(89774)
(85560)
(81813)
研究所(77910)
业大(76538)
中心(73454)
(72116)
农业(70916)
财经(64671)
北京(64382)
(63579)
师范(62800)
(58505)
(58357)
(57991)
技术(53514)
经济学(52611)
基金
项目(310815)
科学(239457)
研究(221621)
基金(219534)
(194609)
国家(192885)
科学基金(161859)
社会(134692)
社会科(127333)
社会科学(127294)
(124609)
基金项目(116870)
自然(107646)
(105108)
自然科(105033)
自然科学(104998)
自然科学基金(103082)
教育(102687)
编号(91813)
资助(90948)
成果(75119)
重点(70475)
(68952)
(66634)
课题(64657)
(63935)
科研(59823)
创新(59671)
计划(58867)
大学(56896)
期刊
(202819)
经济(202819)
研究(134767)
中国(95963)
学报(84825)
(81841)
科学(73262)
(63158)
管理(63064)
大学(61711)
学学(57868)
教育(57329)
农业(55748)
技术(41292)
(40431)
金融(40431)
业经(34648)
经济研究(31352)
财经(30970)
(29674)
图书(27357)
问题(26605)
(26519)
(24250)
科技(23452)
技术经济(22927)
业大(21877)
理论(21507)
商业(21444)
资源(20623)
共检索到697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练靖雯  赵宇翔  张轩慧  朱庆华  
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众包项目日益增多,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突显,并引起关注和重视。本文收集整理国内外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和相关文献,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识别影响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影响因素开展评估和判定,最终确定了包含7个一级影响因素、15个二级影响因素的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框架,旨在为文化记忆机构开展文化遗产众包实践提供启示,也为未来进行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实证探索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练靖雯  赵宇翔  吴大伟  朱庆华  
[目的/意义]近年来,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凸显。探索文化遗产众包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对于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传承、有效利用和重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受多重因素的协同影响。基于组态视角,以27个文化遗产众包项目为案例,采用fsQCA的研究方法,探索项目各阶段多个条件对项目可持续性的联动效应。[结果/结论]项目定位与愿景、任务设计、志愿者管理、外部支持、技术保障、成果开放性和成果创新性7个条件多重并发,形成了促进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多样化组态,表现为“强技术保障加持高质量志愿者管理型”“高成果开放性主导型”和“优质任务设计加持高成果创新型”三大类,共5条路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问题复杂性的理解,同时能为各类文化遗产众包项目的可持续建设提供启示。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毅  贺浩浩  张琳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但不同程度存在的文化内涵扭曲、旅游资源开发过度或不足也造成文化失真、生态破坏、产业萎缩等问题。为纾解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二元矛盾,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文化遗产旅游领域,整合强、弱可持续性分析框架,构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对28个少数民族样本地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从物质资源、经营管理、政策保障和文化创意四个方面探讨影响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态机制,得出结论:(1)增进地方居民的对本民族文化内涵、价值与规律的认知理解和加强政府部门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是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有以增进民生为靶向的治理路径、以业态创新为主线的产业路径、以创意介入为驱动的文化路径,从这三条相对独立的路径入手,有助于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严润成  
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应用于旅游开发将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保护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形式之一。目前四川江油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与开发。灾后重建中,如何实现其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明珠  杨剑  
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湾古镇为研究案例,分析沙湾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探讨了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保护和传承人保护,社区参与及多元化保护方式,旨在促进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佳明  
自然与文化遗产管理的组织改革是遗产管理中的难题 ,在转型期中的遗产保护和旅游经营开发之间的各种矛盾都会在组织问题上体现出来。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阶段自然与文化遗产管理组织现状的基础上 ,概括了遗产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的约束条件 ,并对我国的遗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若干组织改革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焦剑  王艳华  
我国乡村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至21世纪初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对乡土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力等问题,诸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过于强调现代化升级与改造,导致当地一些文物古迹、人文传统、民俗风情等乡土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或一味模仿示范村模式,致使乡村原有特色与风貌丧失殆尽,千村一面、毫无特色,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值此乡土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之际,由鲍黎丝、黄明珠、刘明艳合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乡土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Chin Ee Ong  张朝枝  
201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勾勒了一幅美好的愿景。这也是全球范围内国际发展议程中首次将文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在优质教育、可持续城镇、环境、经济增长、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公正和谐和包容社会、性别平等以及粮食安全等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均对文化的角色有所体现,这是国际发展议程中首次提及文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燕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承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合作,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和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与世界文化保护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加强法律的建设与完善,但要切实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要注重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反思改进现有保护措施。满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传承·发展》一书从民俗学、民族学等视角出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
关键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燕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承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合作,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和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与世界文化保护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加强法律的建设与完善,但要切实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要注重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反思改进现有保护措施。满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传承·发展》一书从民俗学、民族学等视角出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文静  陈玲玲  霍斯佳  孙克勤  
建筑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复制的科技和文化艺术价值。本文从中国建筑遗产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现状中发现其存在着自然威胁、人为破坏、政府制度疏漏及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在世界遗产保护理念、科学监管、法律法规、民众参与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推进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汪荣  荣霞  
三峡库区在社会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以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突出,成为土家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珍贵的文化资源。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三峡库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变异、衰退甚至消失的状况,亟待加强保护与传承。文章在对三峡库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三峡库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玮  董靓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中,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集中地凸现着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冲突。本文通过对阆中的实地调研,结合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础的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内涵,构建了阆中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从保护、经营、传承三方面总结了可持续发展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贤彪  颜燕燕  闵庆文  王锦福  郑江闽  张永勋  王维奇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进行初步研究。以实地调研的方式进行支付意愿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63份。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支付意愿率与支付意愿值均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民与城镇居民支付意愿率分别为71.93%和60.06%,最大平均支付意愿值分别为25.67元/a和64.56元/a,最终估算出2013年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约为1.51亿元。经Probit与Logit回归分析表明:有无捐赠历史行为与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民受访者是否有支付意愿和支付值的主要因素;而城镇居民不仅受有无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金娜  姚顺波  薛彩霞  
以2012年四川省农户调研数据为例,从农户的认知态度、农户特征、地块的自然特征、非农化程度、政策变量、林业生产经营特征以及经营林业的外部环境7个角度,探索造林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个变量均对造林项目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其中农户的非农特征影响最大。因此,为了实现造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政府要加强造林补贴政策、森林生态意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完善补贴激励制度;保证良好的林业经营外部环境;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拓非农就业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