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94)
2023(18602)
2022(16151)
2021(15183)
2020(12943)
2019(30160)
2018(29644)
2017(56709)
2016(30645)
2015(35048)
2014(35052)
2013(34725)
2012(32065)
2011(28856)
2010(28607)
2009(26518)
2008(26173)
2007(22922)
2006(19520)
2005(17279)
作者
(88896)
(74470)
(73668)
(70271)
(47217)
(35697)
(33792)
(29159)
(28027)
(26313)
(25125)
(25071)
(23415)
(23403)
(22991)
(22805)
(22484)
(22044)
(21306)
(21218)
(18338)
(18184)
(17986)
(16848)
(16628)
(16457)
(16419)
(16300)
(14999)
(14730)
学科
(126435)
经济(126303)
管理(85329)
(81232)
(67064)
企业(67064)
方法(62338)
数学(53898)
数学方法(53240)
中国(34291)
(33163)
(32673)
(31477)
贸易(31464)
(30567)
业经(27155)
(27087)
地方(24126)
农业(22005)
(21645)
理论(20583)
(20101)
财务(20020)
财务管理(19973)
(19931)
企业财务(18819)
环境(18676)
(18403)
技术(18350)
银行(18339)
机构
大学(443410)
学院(440003)
(181119)
经济(177444)
管理(171902)
理学(149424)
研究(149253)
理学院(147737)
管理学(145028)
管理学院(144247)
中国(111695)
(94301)
科学(92762)
(80397)
(75273)
(71770)
研究所(68940)
中心(67545)
业大(66032)
财经(65499)
(62438)
(59698)
北京(59624)
(57754)
师范(57198)
农业(56688)
经济学(55544)
(54420)
(50609)
经济学院(50409)
基金
项目(302203)
科学(236839)
基金(220240)
研究(218313)
(192624)
国家(191077)
科学基金(163384)
社会(137343)
社会科(130225)
社会科学(130191)
基金项目(116044)
(115865)
自然(107055)
自然科(104579)
自然科学(104550)
自然科学基金(102674)
教育(100157)
(98364)
资助(92271)
编号(88574)
成果(71711)
重点(67858)
(67145)
(63835)
(61882)
课题(60494)
科研(58446)
创新(57853)
教育部(57434)
国家社会(56885)
期刊
(188931)
经济(188931)
研究(126301)
中国(78074)
学报(71912)
科学(64953)
(63921)
(60956)
管理(60122)
大学(54116)
学学(50804)
教育(45276)
农业(44387)
技术(37499)
(35077)
金融(35077)
经济研究(31733)
财经(31513)
业经(30132)
(26966)
(25809)
问题(25684)
(24005)
图书(23711)
国际(21668)
统计(21484)
技术经济(21252)
(20799)
理论(20384)
科技(19880)
共检索到635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可德  秦月  徐长乐  赵蕊  
文化通过改变交易成本和消费者选择影响一国的对外贸易流量,并进而影响其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以Hofstede文化四维度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向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数据,通过回归模型测算了文化距离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文化距离与中国出口贸易地理方向变化呈现负相关关系。该结论为中国在后危机时代制定贸易国别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重视美、日、欧三大传统市场的基础上,也应当重视对拉美等潜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市场的开发,从而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市场格局更加合理完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钧霆  张欣童  佟继英  
文化距离可以衡量国际商务环境中的文化差异,即两国之间在顾客偏好、竞争类型和商业规则等方面的差异,其在技术转移及跨国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02—2020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文化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溢出的影响机制及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亚洲样本和非亚洲样本、高收入样本和低收入样本之间均存在差异性;以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及贸易开放度为代表的吸收能力,对文化距离的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缩小文化距离、实施内涵式出口导向升级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制、强化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阳群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内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面临着转型压力,而如何结合文化,利用文化距离来优化我国的对外商品结构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文化距离影响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机制,说明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存在抑制作用,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永贵  李红  
运用中国对36个贸易伙伴文化产品出口的面板数据,从全样本和分组样本两个层面分析文化、地理和制度三维距离对文化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地理和制度三维距离均对文化出口贸易具有阻碍作用。文化距离较小时,文化距离与文化出口贸易负相关;文化距离较大时,文化距离对文化出口贸易的影响为正,表明了门槛效应的存在。同样,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文化出口贸易也存在类似的结论。据此,中国的文化贸易应重视文化距离、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较小的贸易伙伴,并加强文化交流和政治沟通,削弱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的阻碍作用,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昊  陈小明  
在借鉴Hofstede文化五维度理论的基础上,从交易成本和消费者选择两个方面分析了文化距离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路径,并基于2003—2009年中国19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对外贸易和文化距离数据样本,依靠修正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文化距离对出口贸易的边际影响方向和程度。本文研究表明,文化距离每提高1%,出口贸易额就降低约0.185%,可见交易成本路径依然是文化距离对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安  魏龙  
本文利用2000-2011年我国对18个国家和地区的稀土出口贸易数据,在The Heritage Foundation公布的IEF基础上,引入制度距离建立中国稀土出口的引力模型,研究制度距离对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制度距离对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影响路径及产生的效应所以不同:在Freedom from Corruption和Fiscal Freedom上的制度距离对中国稀土出口具有正面影响,而在Business Freedom和Trade Freedom上的制度距离具有负面影响。此外,本文通过测算出口潜力指数,得到中国对日本等主要稀土消费国的稀土出口处于"过度贸易"状态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义  林恩惠  戴永务  
基于1992—2015年中国与42个国家或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借鉴Hofstede文化维度理论测算文化距离,并运用拓展后的引力模型检验文化距离对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贸易的影响方向和影响路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方向上,文化距离促进了中国木质家具出口;在影响路径上,文化距离通过满足进口国(地区)消费者对木质家具的多样化需求起作用;在影响对象上,文化距离仅显著影响中国对高收入国家(地区)的木质家具出口。据此,提出挖掘木质家具传统文化、加大产品差异化等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廷珺  刘子鹏  
文章在Eaton和Kortum(2002)的研究基础上,结合Translog效用函数,假设运输过程中存在"冰山成本",并将距离因素进一步细分为出境、海运、入境三个部分,推导出一个涵盖国内与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之后选取了2005~2016年国内八省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GDP、工业增加值、劳动报酬、工业就业人数、总就业人数和不同路段的距离数据,针对不同路段的运输距离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国内运输距离对中国出口贸易的负向影响比国外运输距离更为突出;第二,国内运输距离对中国同距离较近国家间的贸易影响更为显著;第三,国内内陆运输的单位公里成本同海运的单位公里成本之间的差距在缩小。文章的研究支持了设施联通及加强内陆口岸建设的迫切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万伦来  高翔  
文章在Hofstede文化五维度理论和"全球治理指数"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大陆与其他32个国家或地区2002~2011年进出口贸易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文化、地理与制度三重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文化距离、地理距离与制度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均具有阻碍作用,其中文化距离的影响最大,而地理与制度距离的影响相对较小。(2)中国的进口贸易更易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而中国的出口贸易则更容易受到文化距离的影响;制度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相对较弱。(3)除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地理距离固定不变外,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制度距离不仅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且存在显著差异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伟雄   郝涵宇  
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与39个主要文化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构建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利用动态系统广义矩估计以及门槛面板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数字经济与文化距离对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文化距离则具有反向抑制作用;(2)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别文化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有所差异,其中对音像和交互媒体类文化产品促进作用最大,对书籍和报刊类文化产品影响不显著;(3)门槛面板分析显示,当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文化距离超过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对文化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由显著促进变为不显著促进。基于此,本文提出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贸易发展、突破文化距离限制、优化文化产品出口结构、提高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话语权等若干建议。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宇  杨言洪  
西亚北非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区域之一,语言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该地区开展互联互通建设的基础与保障。基于语言结构世界地图数据库(WALS),测算出西亚北非26国与中国的语言距离指数;依据2007年到2016年中国对26国的出口贸易数据,借用扩展的引力模型,考查语言距离对中国向26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语言距离每降低1%,将带动中国对该地区出口贸易1.172%的增长;贸易潜力测算显示中国对西亚北非地区出口贸易潜力巨大。受西亚北非国家宗教氛围影响,提升汉语在该地区推广存在困难,但掌握和使用对象国语言是缩小双边语言距离的有效方式之一,对提升中国对西亚北非地区出口贸易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珏  李昂  周茂  
首次采用基于联合国投票数据测算的双边政治关系距离,实证考察了双边政治关系距离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缩短双边政治关系距离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出口;第二,良好的双边政治关系通过推动贸易伙伴之间构建文化互信、建立区域自由贸易合作机制及加强顶层政治合作三个具体渠道为中国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进而有效扩大出口;第三,双边政治关系改善的出口促进效应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出口目的国、不同类型出口产品存在差异性。此外,双边政治关系改善促进了中国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强化了中国出口产品在发达国家的优势。
[期刊] 预测  [作者] 臧福江  孙明明  方兆本  
本文选取1994年1月到2008年8月的月度数据,在考虑了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7月汇改的结构性影响之后,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出口与外国实际收入、中国相对出口价格、汇率的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与外国实际收入、中国相对出口价格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中国出口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实际收入的弹性(为正数)很高,中国出口的价格弹性(为负数)也较高;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显示:较大的汇率波动性能够导致出口减少。这都突出反映了我国经济一直以来过度依赖外需推动,内需严重不足的问题以及我国出口产业本身的深层次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晖  
根据文化簇群理论,将31个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的样本国家(地区)分成六个不同的文化簇群,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1995—2011年间中国与不同簇群内各国间文化距离之差对中国与它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不同簇群内各国间的文化距离对中国与它们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差异,总体而言,中国对不同簇群内各国的出口比进口更容易受到文化距离的影响;中国与不同簇群内各国间各文化维度上的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簇群差异,且影响方向不同。根据上述结论,将我国贸易伙伴国进一步细分为:不敏感型、出口敏感型、进口敏感型和双向敏感型,进而为我国新时期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支持和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子纯   朱玉春  
文章基于2002—2021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56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国家距离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综合国家距离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具有负向影响;不同维度国家距离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有所差异,文化距离、制度距离的影响显著为负,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则呈正向影响;亚非地区、中低收入水平、市场潜力较大的共建国家与中国的国家距离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双边投资协定签订时长、建交时长、友好城市建立数量均在国家距离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中存在门槛效应,当各变量高于门槛值时,国家距离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负向影响将会被削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