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2)
- 2023(15493)
- 2022(13235)
- 2021(12496)
- 2020(10553)
- 2019(24122)
- 2018(23547)
- 2017(44862)
- 2016(24242)
- 2015(27253)
- 2014(26781)
- 2013(26714)
- 2012(24577)
- 2011(22193)
- 2010(21623)
- 2009(19730)
- 2008(19255)
- 2007(16330)
- 2006(14094)
- 2005(12175)
- 学科
- 济(97648)
- 经济(97547)
- 管理(64359)
- 业(61122)
- 企(49681)
- 企业(49681)
- 方法(47056)
- 数学(40440)
- 数学方法(40072)
- 中国(27785)
- 贸(26923)
- 贸易(26908)
- 易(26133)
- 农(25360)
- 财(22880)
- 学(21368)
- 业经(20876)
- 地方(19194)
- 农业(16996)
- 制(15849)
- 和(15462)
- 环境(15365)
- 理论(15126)
- 技术(14539)
- 银(13801)
- 银行(13737)
- 务(13502)
- 财务(13442)
- 财务管理(13423)
- 融(13265)
- 机构
- 大学(348503)
- 学院(344136)
- 济(143067)
- 经济(140381)
- 管理(133742)
- 研究(122135)
- 理学(117225)
- 理学院(115834)
- 管理学(113855)
- 管理学院(113262)
- 中国(88557)
- 科学(77168)
- 京(74528)
- 所(61677)
- 农(61379)
- 财(59764)
- 研究所(57154)
- 业大(55581)
- 中心(53206)
- 财经(49591)
- 农业(48823)
- 北京(46962)
- 江(46554)
- 经(45477)
- 范(45102)
- 师范(44594)
- 院(44352)
- 经济学(43818)
- 经济学院(39799)
- 州(37831)
- 基金
- 项目(245222)
- 科学(191876)
- 基金(179889)
- 研究(173086)
- 家(160131)
- 国家(158880)
- 科学基金(134457)
- 社会(110912)
- 社会科(105267)
- 社会科学(105241)
- 基金项目(96053)
- 省(92980)
- 自然(88982)
- 自然科(86934)
- 自然科学(86907)
- 自然科学基金(85362)
- 划(79911)
- 教育(78141)
- 资助(73648)
- 编号(67961)
- 重点(55329)
- 部(54414)
- 成果(54012)
- 发(52136)
- 创(50834)
- 创新(47510)
- 科研(47486)
- 课题(46701)
- 国家社会(46472)
- 教育部(46180)
- 期刊
- 济(146480)
- 经济(146480)
- 研究(99681)
- 学报(62360)
- 中国(59567)
- 科学(55119)
- 农(54755)
- 管理(46495)
- 大学(46173)
- 学学(43784)
- 财(41830)
- 农业(38420)
- 教育(33120)
- 经济研究(25620)
- 技术(25518)
- 融(25047)
- 金融(25047)
- 财经(23671)
- 业经(23099)
- 贸(21242)
- 业(20868)
- 问题(20629)
- 经(20340)
- 国际(18784)
- 科技(17659)
- 图书(17078)
- 版(16885)
- 业大(16164)
- 世界(15905)
- 技术经济(15720)
共检索到488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一淼 李卓 杨昊龙
本文采用1998年到2013年共16年、涵盖了全世界2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文化差异对中国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回归结果表明在全样本的情况下文化差异与双边贸易流量负相关;分组回归的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的国家在文化差异对贸易流量影响上有很大的区别,而不同的文化维度对贸易流量的影响方向又不同,因此文化差异对对外贸易流量并不只是简单的负向影响。在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的大小不同时,文化差异对贸易流量会有不同方向的影响。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双边贸易流量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慧敏 刘洪钟
政治利益与决策如何影响经济成为近年来学者关注与争议的焦点。文章基于中国视角,选取96个国家1992~2015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双边政治距离、经贸往来与文化差异之间的互动关系,结论如下:首先,政治距离显著降低了中国与贸易伙伴国间双边贸易往来,双边文化的差异则加深了彼此的政治风险,显著提高了双边贸易对政治距离的敏感性(偏效应)。其次,上述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在危机后的经济复苏阶段,中国与伙伴国的贸易往来却独立于双边的政治距离。最后,当对所涉及的贸易产品进行细分研究时,发现主要是在食品和活动物、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以及杂项制品这四类产品的贸易中显著存在上述贸易损害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翔
本文运用经济联系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与32个国家(地区)基于文化、地理、制度及改进的三重距离经济联系强度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经济联系强度对中国对外贸易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文化因素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正逐步增强,而地理因素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正逐步减弱,制度因素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则不明显;中国与各国(地区)的文化、地理与制度距离各不相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晖 蒋辰春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家文化因素对它的影响作用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利用中国与31个国家和地区1995-2009年的贸易数据,引入Hofstede的国家文化维度建立中国对外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显示,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贸易存在双重影响,作为整体变量,它对中国对外贸易有负面影响,作为组合变量,权力距离等几个维度对中国对外贸易有正面影响;此外,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董桂才
1998年以来我国实际出口平均距离在缓慢增长,贸易引力模型中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也呈下降趋势,这一结论与弗里德曼等人关于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降低运输和交易成本进而降低距离对贸易的负面阻碍作用的预测相一致,因此现阶段我国不存在"距离之谜"。文章的研究结论意味着加大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中西部地区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利于促进该地区外贸出口的增长,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阳群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内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面临着转型压力,而如何结合文化,利用文化距离来优化我国的对外商品结构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文化距离影响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机制,说明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存在抑制作用,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距离 文化产品 出口 贸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元静 桂玲玲
跨境电商有利于促进G20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增长。本文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以G20国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收集相关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地理距离和对外贸易增长间的影响关系。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玖立 周泽平
文化产品贸易既是国际贸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跨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从经验上考察了地理、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等多维度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基于1999—2010年法国CEPII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的文化产品尤其是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贸易流量主要受文化、制度等距离因素的影响,地理、经济等传统距离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以遗传距离作为文化距离的工具变量克服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义 林恩惠 戴永务
基于1992—2015年中国与42个国家或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借鉴Hofstede文化维度理论测算文化距离,并运用拓展后的引力模型检验文化距离对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贸易的影响方向和影响路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方向上,文化距离促进了中国木质家具出口;在影响路径上,文化距离通过满足进口国(地区)消费者对木质家具的多样化需求起作用;在影响对象上,文化距离仅显著影响中国对高收入国家(地区)的木质家具出口。据此,提出挖掘木质家具传统文化、加大产品差异化等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晖
根据文化簇群理论,将31个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的样本国家(地区)分成六个不同的文化簇群,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1995—2011年间中国与不同簇群内各国间文化距离之差对中国与它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不同簇群内各国间的文化距离对中国与它们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差异,总体而言,中国对不同簇群内各国的出口比进口更容易受到文化距离的影响;中国与不同簇群内各国间各文化维度上的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簇群差异,且影响方向不同。根据上述结论,将我国贸易伙伴国进一步细分为:不敏感型、出口敏感型、进口敏感型和双向敏感型,进而为我国新时期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支持和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和连 张萌 吴钢
构建了考虑空间滞后因子的引力模型,采用2001—2010年我国各省份国别FDI数据对文化差异及地理距离对我国FDI空间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各国在我国范围内的实际直接投资存在较为明显的"路径依赖"和集聚效应,文化差异与FDI的关系日益表现为明显的"S型"关系,并且其对我国FDI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日益凸显;而地理距离对各国在我国各省的FDI的影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减弱趋势,但临海省份吸收各国的FDI所具备的优势却在增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凯伦 李瑞萍 温焜
通过以我国主要版权贸易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文化距离和友城关系对我国版权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1)文化距离对我国版权贸易具有负向影响,并且影响程度要高于地理距离;(2)友好城市关系对版权贸易具有正向影响;(3)通过分别增加文化距离与语言、友好城市的交互项进行回归,发现后两者对文化距离具有替代效应,能够削弱文化距离的负向影响程度。此外,文章又通过分位数回归和异质性检验,发现结果具有稳健性。
关键词:
版权贸易 文化距离 友好城市 引力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金波
基于2005-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文章采用面板logit模型对东道国与母国的制度差异如何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定量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制度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国家异质性特征;(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倾向于那些制度质量好、经济规模大、市场潜力高、要素成本低、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或地区;(3)中国在发达国家或制度质量较好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制度偏向性和制度风险规避特征;(4)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制度质量较差国家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则呈现出一定的制度风险偏好和制度接近特征;(5)良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及其对东道国与母国制度差异的优化互补效应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着正向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麦 苗莉青
本文实证研究了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对中国文化服务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服务的出口有显著的影响,并且文化距离越大,越利于中国的文化服务出口。而制度距离对中国文化服务出口有正向的影响,但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文化距离 制度距离 文化服务出口 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婧 杨修
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与54个国家间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实证检验了技术距离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规模的影响,为检验其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了技术距离如何影响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和进口三元边际。结果显示,技术距离能显著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上,对价格边际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技术距离也会显著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口规模,其促进作用主要来自扩展边际,对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技术距离主要通过提高中国出口和进口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以及出口数量,从而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
关键词:
技术距离 高技术产品贸易 三元边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