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8)
2023(8514)
2022(6989)
2021(6338)
2020(5354)
2019(11917)
2018(11534)
2017(22840)
2016(12230)
2015(13394)
2014(13194)
2013(12841)
2012(11807)
2011(10501)
2010(10516)
2009(10143)
2008(10390)
2007(9411)
2006(8242)
2005(7752)
作者
(32855)
(27813)
(27511)
(26023)
(17678)
(13146)
(12472)
(10418)
(10257)
(9869)
(9491)
(9253)
(8941)
(8826)
(8708)
(8418)
(8147)
(8108)
(7965)
(7829)
(6841)
(6617)
(6604)
(6312)
(6248)
(6185)
(6116)
(5874)
(5521)
(5271)
学科
(50533)
经济(50444)
管理(44328)
(40975)
(37453)
企业(37453)
方法(23726)
(21991)
数学(20304)
数学方法(20134)
(15294)
(14029)
财务(14009)
财务管理(13990)
企业财务(13544)
中国(12212)
业经(12104)
(11124)
(11018)
体制(9718)
(9245)
金融(9242)
(8695)
(8695)
贸易(8693)
银行(8686)
(8518)
(8270)
(7711)
技术(7709)
机构
大学(178505)
学院(176424)
(77987)
经济(76575)
管理(69428)
理学(60203)
理学院(59624)
管理学(58831)
管理学院(58476)
研究(54532)
(42426)
中国(42062)
(35031)
财经(33367)
(30370)
科学(28298)
(25744)
(25698)
经济学(25525)
财经大学(25153)
中心(24773)
经济学院(23147)
研究所(22582)
北京(21697)
(21382)
商学(21203)
商学院(21026)
业大(20974)
(20564)
师范(20387)
基金
项目(115418)
科学(93397)
基金(87885)
研究(86125)
(74892)
国家(74283)
科学基金(65666)
社会(59459)
社会科(56669)
社会科学(56656)
基金项目(46119)
(42894)
自然(40501)
教育(40001)
自然科(39664)
自然科学(39655)
自然科学基金(39022)
(35971)
资助(35225)
编号(33493)
(28444)
成果(27924)
(27251)
国家社会(25705)
重点(25554)
教育部(24658)
(24408)
人文(24215)
(23006)
(22993)
期刊
(85449)
经济(85449)
研究(55153)
(35981)
中国(32535)
管理(27957)
学报(23848)
科学(22722)
(19948)
金融(19948)
(19871)
大学(19781)
学学(18852)
财经(18065)
教育(15736)
(15413)
经济研究(14192)
技术(13140)
业经(12758)
农业(12618)
问题(11608)
(10784)
国际(9676)
财会(9287)
技术经济(8286)
会计(8157)
(8011)
理论(7917)
现代(7872)
世界(7848)
共检索到264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威  肖光恩  
本文通过纳入四类文化距离和制度因素的股权投资引力模型,以2001—2012年45个经济体两两"地区对"样本为对象,检验和比较了控制制度因素影响前后,地区间文化距离对跨境股权投资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一样对跨境股权投资产生显著负影响,但这一效应主要稳健来自地区间的个性主义/合作主义文化差异;其他文化距离对投资并不必然产生负效应,且在控制投资双方制度影响后发生改变;而被投资方法律制度的有效性还会直接对投资产生显著正影响。因此,培养以自身理性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竞争文化,缩小与美欧等国在竞争问题上的文化差异及完善自身法律体系有效性,是中国稳定跨境股权投资往来的可行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元旭  罗佳  
本文研究了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感知风险的构建及其影响因素,除了讨论传统电子商务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对跨境电子商务的作用之外,笔者重点分析了对跨境商务活动产生影响的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消费者在跨境电子商务感知风险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传统电子商务感知风险产生影响的因素同样会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感知风险产生作用;此外,笔者还发现,消费者所在国家(地区)同跨境电子商务卖方所在国家(地区)的文化距离、经济制度距离和法治制度距离都会显著提高消费者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感知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元旭  罗佳  
本文研究了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感知风险的构建及其影响因素,除了讨论传统电子商务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对跨境电子商务的作用之外,笔者重点分析了对跨境商务活动产生影响的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消费者在跨境电子商务感知风险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传统电子商务感知风险产生影响的因素同样会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感知风险产生作用;此外,笔者还发现,消费者所在国家(地区)同跨境电子商务卖方所在国家(地区)的文化距离、经济制度距离和法治制度距离都会显著提高消费者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感知风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璐男  李志萍  
以CVSource数据库中收录的2000~2014年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对中国创业企业的跨境风险投资事件为样本,借鉴Kogut和Singh的方法计算投资机构母国与中国的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运用Logit回归分析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对跨境风险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机构母国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大,投资机构越倾向于以外资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制度距离越大,投资机构越倾向于以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从文化距离的各个维度来看,权力距离、个人主义/合作主义、不确定性规避、长短期导向、放纵/约束维度距离越大,投资机构越倾向于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制度距离维度中,管制维度距离越大,投资机构越倾向于以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璐男  李志萍  
以CVSource数据库中收录的20002014年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对中国创业企业的跨境风险投资事件为样本,借鉴Kogut和Singh的方法计算投资机构母国与中国的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运用Logit回归分析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对跨境风险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机构母国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大,投资机构越倾向于以外资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制度距离越大,投资机构越倾向于以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从文化距离的各个维度来看,权力距离、个人主义/合作主义、不确定性规避、长短期导向、放纵/约束维度距离越大,投资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威  李炳  
本文将文化距离纳入改进后的投资引力模型,利用二维聚类法对Schwartz的三类文化距离与两类跨境证券投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结果发现:文化距离对跨境股权和债券投资均主要产生负影响,其中投资双方基于实现个体还是集体利益最大化的文化差异,对跨境股权和债券投资的负影响均显著,且对前者的影响一般小于后者。因此中国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后,短期应与自身文化差异小的周边地区发展跨境债券投资,长期应缩小与美欧在个体利益、集体利益认知上的差异,稳定跨境股权投资流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苏  
跨境风险投资的绩效影响风险投资国际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以中国跨境风险投资作为分析样本,利用Probit和Cox Hazard模型实证分析了制度距离对跨境风险投资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的制度距离对跨境风险投资绩效的影响与全球市场的表现不同。投资国与中国法律质量距离越大,跨境风险投资成功退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跨境风险投资的绩效越高,但这并不影响退出所需的时间。成功退出所需时间更多地取决于东道国本身的资本市场和科技发展状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苏  
跨境风险投资的绩效影响风险投资国际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以中国跨境风险投资作为分析样本,利用Probit和Cox Hazard模型实证分析了制度距离对跨境风险投资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的制度距离对跨境风险投资绩效的影响与全球市场的表现不同。投资国与中国法律质量距离越大,跨境风险投资成功退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跨境风险投资的绩效越高,但这并不影响退出所需的时间。成功退出所需时间更多地取决于东道国本身的资本市场和科技发展状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玉刚  毛鑫鑫  陈琳  
综合考虑跨国收购中制度距离引发的外来者劣势和制度套利两种效应,利用Zephyr数据库中2010-2014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302个样本,探讨了规制制度距离、规范制度距离以及东道国的相对制度质量与我国企业海外收购股权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规制制度距离越大,海外收购股权比例越高;规范制度距离越大,跨国收购股权比例越低。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对制度距离和收购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说明中国企业在进入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时,制度套利的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玉刚  毛鑫鑫  陈琳  
综合考虑跨国收购中制度距离引发的外来者劣势和制度套利两种效应,利用Zephyr数据库中2010-2014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302个样本,探讨了规制制度距离、规范制度距离以及东道国的相对制度质量与我国企业海外收购股权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规制制度距离越大,海外收购股权比例越高;规范制度距离越大,跨国收购股权比例越低。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对制度距离和收购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说明中国企业在进入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时,制度套利的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艾莲  封军丽  刘柏  
基于2008~2015年间世界47个经济体的668起企业跨国并购事件,通过实证检验甄别了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其中个人主义维度的文化距离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权力距离维度的文化距离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竞争力距离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并方并购前的资产负债率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正效应。跨国并购的目的不仅是规模的扩大,而且是效益的提升,文化与制度距离的作用对于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所以,为了提升跨国并购效率,需顺应不同文化距离维度的作用路径,避免同一方向的文化距离强化导致效果抵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应在经济交往的同时,增强文化交流,释放文化和制度软环境对跨境投资的促进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斌  
在新一轮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构建、完善新型产权环境对促进中国PE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制度效应。通过明确主体立法,促进PE产权主体阳光化;通过完善制度系统,促进PE产权制度均衡化;促进不断开放市场,促进PE产权配置市场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贺灿飞  李振发  陈航航  
在区域一体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企业跨境并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论文基于BVD-Zephyr数据库统计的2003—2017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数据,分析了交易双方是否签订区域一体化协定和彼此间的制度距离对跨境并购成功率和交易金额的影响。通过Heckman两阶段回归,研究发现:①区域一体化能够促进中国企业达成跨境并购交易,但不能提升交易金额;②中国企业与正式制度距离远,即法律、规制层面差异大的国家内企业完成跨境并购的可能性更高,但正式制度距离的存在不利于交易规模扩大;③非正式制度距离与交易完成呈负相关关系,即文化层面上的差异过大不利于中国企业完成跨境并购。然而交易一旦完成,非正式制度距离大的贸易双方交易金额更高。此外,论文还认为,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深化,内部成员国之间正式制度距离会衰减,其对交易规模的阻碍作用也会被削弱。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薛求知  帅佳旖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其中区位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决策,事关投资成败与资源配置效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容易忽略企业间的差异,而特定东道国的投资经验比一般性国际化经验更具有针对性,所产生的知识是企业异质性的重要来源。根据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基于2001—201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区位数据,运用条件Logit模型探索对外直接投资中制度距离、东道国直接和间接投资经验与区位选择的关系发现,制度距离降低企业进入东道国的意愿,企业倾向于选择制度距离更小的东道国;企业自身在东道国的直接投资经验可提高企业再次进入意愿,并减弱制度距离的负向影响;企业既可通过自身经验积累知识,也可通过向其他在东道国的中国企业学习,提高该区位的吸引力,但因学习效应与竞争效应并存,东道国间接投资经验与区位选择之间呈"倒U型"关系。鉴于制度距离的影响因企业而异,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布局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东道国。对于制度距离大的发达国家,企业可在充分考虑竞争效应的前提下,通过向其他中国企业学习模仿,降低进入风险;对于制度距离小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应借助企业在母国市场的竞争优势或既有海外分支机构经验,逐步培育国际化经营能力,完善在东道国的布局,减少外来者劣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文淑惠  胡琼  
基于2003~2017年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将相邻效应引入国际直接投资研究,采用两阶段工具变量法考察制度距离、相邻效应及两者的交互对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同时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检验四类制度距离对投资的正负效应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度距离作用各异,文化制度距离、微观经济制度距离阻碍了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的直接投资,法律制度距离、宏观经济制度距离则产生了正效应,但总体上制度差异对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的直接投资产生阻碍作用。考虑相邻效应后,各国投资相邻效应表现为"互利共赢"。其中代表金融、贸易、财政自由化的宏观经济制度明显强化"互利共赢"作用,而文化、微观经济与法律制度距离弱化这种"互利共赢",随着相邻效应的增强,制度距离对投资的阻碍作用在削弱。据此提出在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中国需要充分发挥相邻效应,动态考虑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来平衡中南半岛国家两两邻国之间的投资利益关系,最大化东道国的直接投资效应,实现中国与各国经贸合作的良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