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0)
- 2023(14610)
- 2022(12502)
- 2021(11774)
- 2020(9616)
- 2019(22296)
- 2018(22022)
- 2017(40810)
- 2016(23158)
- 2015(26052)
- 2014(26304)
- 2013(25341)
- 2012(23583)
- 2011(21441)
- 2010(22042)
- 2009(20429)
- 2008(20542)
- 2007(19144)
- 2006(16930)
- 2005(15334)
- 学科
- 济(93029)
- 经济(92938)
- 业(62548)
- 管理(54575)
- 农(52344)
- 企(41009)
- 企业(41009)
- 方法(36792)
- 农业(35215)
- 数学(30665)
- 数学方法(30283)
- 中国(28904)
- 业经(25317)
- 教育(23160)
- 地方(22586)
- 财(22501)
- 学(20984)
- 理论(19347)
- 制(18150)
- 贸(15834)
- 贸易(15829)
- 发(15793)
- 易(15322)
- 银(13974)
- 银行(13947)
- 和(13898)
- 融(13470)
- 金融(13467)
- 行(13307)
- 务(13027)
- 机构
- 学院(326821)
- 大学(323762)
- 济(126276)
- 经济(123205)
- 管理(116216)
- 研究(111349)
- 理学(99625)
- 理学院(98372)
- 管理学(96393)
- 管理学院(95751)
- 中国(82095)
- 京(69290)
- 农(69102)
- 科学(68439)
- 财(58124)
- 所(56826)
- 范(53271)
- 农业(53031)
- 师范(52884)
- 江(52873)
- 中心(52053)
- 研究所(51251)
- 业大(50881)
- 财经(45420)
- 北京(43883)
- 师范大学(42142)
- 州(42083)
- 经(41004)
- 教育(39112)
- 院(38783)
- 基金
- 项目(207044)
- 科学(162501)
- 研究(160856)
- 基金(144291)
- 家(123966)
- 国家(122630)
- 科学基金(103792)
- 社会(99328)
- 社会科(93295)
- 社会科学(93270)
- 省(84856)
- 教育(79140)
- 基金项目(75837)
- 编号(71046)
- 划(70959)
- 自然(63052)
- 自然科(61474)
- 自然科学(61454)
- 自然科学基金(60329)
- 成果(60143)
- 资助(57547)
- 课题(50776)
- 重点(47792)
- 发(47787)
- 部(46417)
- 创(43004)
- 年(42379)
- 性(42015)
- 项目编号(40219)
- 创新(39771)
- 期刊
- 济(150342)
- 经济(150342)
- 研究(102264)
- 中国(74604)
- 农(71369)
- 教育(64624)
- 学报(50363)
- 农业(48188)
- 科学(45816)
- 财(45641)
- 大学(39425)
- 管理(36787)
- 学学(35864)
- 技术(31139)
- 融(30696)
- 金融(30696)
- 业经(30659)
- 业(23352)
- 财经(22229)
- 经济研究(21378)
- 问题(20756)
- 经(19228)
- 版(18742)
- 职业(17409)
- 图书(16300)
- 农村(15805)
- 村(15805)
- 农业经济(15547)
- 技术经济(15264)
- 世界(14880)
共检索到500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洁 孙长远
2020年之后,为应对农村脱贫女性比男性更易陷入相对贫困的现实,继续教育担负着缓解农村脱贫女性相对贫困的重要使命。通过分析中国乡村振兴网"人物·故事"专栏与学习强国平台"巾帼脱贫"栏目提供的18位农村脱贫女性发展致富的案例故事发现,农村脱贫女性可利用多元知识教育、实用技能培训和家庭教育指导三种继续教育形式丰富知识存量、增强致富能力和改善养育方式,以此破除知识相对贫困枷锁、摆脱技能相对贫困陷阱与消解教养相对贫困难题。基于此,未来应释放继续教育减贫动能,强化文化自觉与内生力量;立足继续教育文化建设,促进文化资本累积转化;完善继续教育课程方案,培育乡风文明传承主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延菲 何爱霞
丹麦是目前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其通过继续教育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态势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动态多元、教育形式的双向互动和教育内容的逐步拓展。其中,民众高等学校、家政主妇学校和丹麦农业合作社是丹麦特色化的实践机构。结合丹麦经验与中国国情,可以依托劳动力市场开拓继续教育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新场域,利用已有继续教育机构打造新型线上线下帮扶平台,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项目。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农村 相对贫困代际传递 丹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牟秋菊
2020我国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即将实现,但脱贫攻坚总体目标的实现绝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现象的彻底消除,农村扶贫开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2020以后我国农村扶贫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和阶段,农村绝对贫困消除但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随之呈现,新阶段可能会凸现出新特征新情况,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反贫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
后2020 农村扶贫 贫困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士彬 马俊丽
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期,防治农村脱贫残疾人返贫成为继续教育新的时代使命。基于优势视角,剖析《破解因残致贫的中国方案——残疾人扶贫典型案例》一书和"中国残疾人"网站"人物"栏中20位农村脱贫残疾人的脱贫增收轨迹发现,继续教育防治农村脱贫残疾人返贫的实然功能主要体现于实用技能培训助力农村脱贫残疾人赋权、社会协作学习促进农村脱贫残疾人对话和合作、自我反思教育提高农村脱贫残疾人抗逆力,从而有效发掘其优势潜能、防治返贫。为进一步防治农村脱贫残疾人返贫,未来继续教育应秉持助人自助理念,培植包容教育文化;完善继续教育方式,确保公平参与教育;尊重差异开展教育,提高内生发展能力;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塑造场域支持网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兴安 朱萌君 季璐
文章基于201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共教育投入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效应。结果显示:公共教育投入能明显减缓多维相对贫困程度,并且减缓效应具有典型的门限特征。公共教育投入水平与受教育年限缓解相对贫困的门限效应特征类似,当二者均处于较低层次时,提高公共教育投入能显著降低多维相对贫困程度,但超过门限值后减贫效应不再明显。当教育质量低于门限值时,公共教育投入能明显减缓多维相对贫困,但超过门限值后减缓效应显著减弱。因此应适度增加公共教育投入、优化公共教育体系结构、完善公共教育投入与相对贫困减缓相互促进的一体化机制、保障外部条件供给、精准识别相对贫困个体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贾玮 黄春杰 孙百才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使用收入导向型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方法识别农村家庭的贫困状况,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教育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多维相对贫困程度越深,教育维度受到剥夺的概率也越大;教育减贫效应显著,越是贫困的群体,教育的减贫效应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减贫效应越大;金融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在教育减贫中发挥中介作用,在极端贫困状态下,社会资本取代自然资本的地位,发挥中介作用;教育的减贫效应随着居民年龄的提升,边际效应递减;相比于东部和中部,教育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减贫的影响更大。进入"后扶贫时代",在充分发挥教育对缓解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作用的基础上,应将教育资源向相对贫困的个体、家庭和地区倾斜。
关键词:
教育 多维相对贫困 农村家庭 减贫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凤羽 冉陆荣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于相对贫困治理,成为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助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对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尚未可知。选取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减缓农村相对贫困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缓解相对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有效缓解农村相对贫困,覆盖广度对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要充分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手段,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硬件条件;建立信用评估机制,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供给广度;基于"三农"发展视角,营造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良好环境;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在缓解相对贫困中的风险规避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学松
全面脱贫攻坚取胜后,扶贫战略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入以相对贫困治理为重点的后扶贫时代。高等继续教育赋能相对贫困治理是回应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是践行教育初心的内在要求,也是突破短板软肋的现实需要。现阶段,高等继续教育赋能相对贫困治理还存在思想认识的浅表化、服务内涵的简单化、运作形式的同质化、资源协同的碎片化的现实困境,影响了相对贫困治理效能的释放。高等继续教育要在相对贫困治理的实践中提升战略认知,焕发思想推力;优化办学供给,充实服务内涵;铸造品牌特色,彰显时代意蕴;促进资源协同,推动跨界融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欢
以精准识别为导向,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转变的视角对我国农村脱贫进行新探析。通过构造洛伦茨曲线法,求出基尼系数和社会财富指数值,研究发现在农村贫困地区扶贫过程中存在绝对贫困线不能完全覆盖贫困者,建立相对贫困线有利于在贫困新形势下精准识别贫困户;通过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可以有效遏制扶贫资源分配中精英捕获的瓶颈;针对忽视最贫困等问题提出精准帮扶的对策,以社会救助和社会保护等保障性扶贫政策为主,提高其抵御贫困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欢
以精准识别为导向,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转变的视角对我国农村脱贫进行新探析。通过构造洛伦茨曲线法,求出基尼系数和社会财富指数值,研究发现在农村贫困地区扶贫过程中存在绝对贫困线不能完全覆盖贫困者,建立相对贫困线有利于在贫困新形势下精准识别贫困户;通过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可以有效遏制扶贫资源分配中精英捕获的瓶颈;针对忽视最贫困等问题提出精准帮扶的对策,以社会救助和社会保护等保障性扶贫政策为主,提高其抵御贫困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文波
改善农村相对贫困是我国未来贫困治理的重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与关键机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运用Probit模型、FE模型、OLS模型、2SLS模型和QR模型,考察了财政支农支出、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村相对贫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财政支农支出显著降低了农村家庭的相对贫困程度,有利于缓解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均等问题。财政支农支出可以通过促进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并进而降低家庭贫困程度。往期财政支农支出对降低家庭相对贫困程度也存在促进作用,有利于家庭长期减贫和稳定脱贫。分位数回归显示,财政支农支出对相对贫困程度较高家庭的减贫效果更为明显,有利于缓解深层贫困。在家庭异质性影响上,财政支农支出对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家庭、教育水平较低的家庭以及人口规模较小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为探寻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构建有利于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和稳定脱贫的公共财政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芸 胡咏梅
缓解相对贫困是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后的长期任务,检验中等职业教育能否实现缓解相对贫困,将为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保障普职分流以及发展中职教育提供重要依据。使用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以此为依据,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基本假设,采用Log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估计中职教育的减贫程度,并探究中职教育经由能力减贫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中等职业教育不仅缓解相对贫困,而且对农业户籍群体的减贫效应更具优势,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职教育可以通过提升未来劳动者的混合能力而实现减贫,验证了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研究假设。由此,应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分流的重要作用,通过提高未来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等混合能力、职业技能型人才收入以及社会认可度,吸引包含农村生源在内的普通家庭学生更多选择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容
农村继续教育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提高农村人口的脱贫致富能力,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能够助力早日攻下扶贫开发攻坚战,能够助力小康社会早日全面建成。可以通过理念精准扶贫、制度精准扶贫、实践精准扶贫等实现农村继续教育精准扶贫。
关键词:
继续教育 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符秋眉
儿童早期阅读教育对其个体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背景,探索贫困地区农村儿童早期阅读推广工作,通过对海南五个贫困县农村幼儿早期阅读现状的广泛调研与问题分析,从家长、幼儿园、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展开思考,特别是要发挥农村图书馆在儿童早期阅读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早期阅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贫困地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雪梅
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开展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培训是重要措施之一。首先阐述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现状,最后提出明确职业教育培训对象和任务;树立职业教育脱贫意识,增强职业教育脱贫自信;因人因地而异,创新培训内容和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培训等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脱贫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