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4)
2023(11512)
2022(9643)
2021(8702)
2020(7223)
2019(15971)
2018(15324)
2017(30183)
2016(16100)
2015(17238)
2014(17126)
2013(17059)
2012(16072)
2011(14471)
2010(14440)
2009(13387)
2008(13073)
2007(11646)
2006(10345)
2005(9341)
作者
(49309)
(41422)
(41418)
(39196)
(26437)
(20100)
(18454)
(15912)
(15522)
(14479)
(14468)
(13678)
(13555)
(13142)
(12946)
(12617)
(12232)
(12225)
(12015)
(11904)
(10443)
(10287)
(10047)
(9533)
(9528)
(9191)
(9139)
(8741)
(8333)
(8140)
学科
(89321)
经济(89257)
管理(43607)
(42739)
方法(34694)
(34223)
企业(34223)
数学(29252)
数学方法(29057)
地方(20216)
中国(18828)
(18526)
(18076)
(17839)
业经(17347)
农业(13557)
地方经济(13281)
(12975)
(12770)
贸易(12766)
(12340)
产业(12121)
(11528)
金融(11527)
环境(11288)
(11247)
财务(11240)
理论(11228)
财务管理(11223)
企业财务(10853)
机构
学院(241520)
大学(240641)
(109785)
经济(107958)
管理(88451)
研究(87033)
理学(77049)
理学院(76077)
管理学(74797)
管理学院(74343)
中国(63389)
科学(54199)
(49123)
(47932)
(45375)
(44842)
研究所(41198)
财经(39230)
业大(37814)
中心(37532)
经济学(36047)
农业(35845)
(35765)
(35002)
经济学院(32376)
(31112)
(30697)
师范(30644)
北京(30516)
财经大学(29298)
基金
项目(163947)
科学(129344)
基金(122521)
研究(111055)
(109943)
国家(109064)
科学基金(92437)
社会(76321)
社会科(72633)
社会科学(72616)
基金项目(65346)
(63398)
自然(60471)
自然科(59095)
自然科学(59075)
自然科学基金(58106)
(53194)
资助(50328)
教育(49347)
编号(39813)
重点(37373)
(36650)
(35939)
(33682)
国家社会(33058)
科研(31807)
创新(31561)
计划(31001)
成果(30863)
教育部(30627)
期刊
(122552)
经济(122552)
研究(70020)
学报(44961)
中国(40260)
(40149)
科学(39983)
(36348)
大学(33175)
学学(32315)
管理(31856)
农业(26819)
经济研究(22058)
(20924)
金融(20924)
财经(20866)
(18156)
业经(18070)
技术(16768)
问题(16287)
教育(14391)
(14050)
技术经济(12943)
(12267)
(12264)
商业(12058)
统计(11873)
业大(11236)
世界(11102)
(10946)
共检索到349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晓标  解程姬  
本文在对文化资本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于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构性差异。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和文化遗产对于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但是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既可以通过促进物质资本积累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来实现,而文化遗产的促进作用则主要通过影响物质资本的积累来实现。与之相反,文化体制对于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明显的,这主要是因为现行的文化体制虽然能够促进物质资本积累,但是却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挤出了旅游收入的提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春济  冯学钢  高静  
文章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验证了该影响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整体看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在提升、合理化程度在波动中下降,但区域差异明显;(2)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区域普遍性和持久性,但影响力在下降;(3)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具有时段性特征,但比较而言,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动力。针对上述结论,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其成因并提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畅  
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全面促进消费、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基于2008-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交通可达性、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交通可达性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其在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最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驱动效果相对较弱;交通可达性对旅游产业集聚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旅游产业集聚在交通可达性和区域旅游经济增长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效果占总效应的39.8%。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月  郑晓雪  
结构性改革能够消除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因而成为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外的重要政策选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讨论。目前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改革,本文在两大部门的基础上加入制度部门和贸易部门的改革,试图探究不同部门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本文结果表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产品市场创业成本改革和制度部门的法律制度和产权保护改革不存在短期损失,但劳动力市场改革短期会造成较大损失。本文认为结构性改革虽存在短期成本,但总体而言短期成本较小。劳动力市场改革作为结构性改革的高级阶段,或应在结构性改革的中后期推行。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傅京燕  
经济增长为旅游消费的发展创造条件。旅游消费带动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旅游消费的产业化和经济化,应抓好特色旅游、优质旅游、多元化旅游、联网旅游。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峰  柳彬德  
本文利用我国1994—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对城镇、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和GDP、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每增加1%,GDP增加0.7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0.85%;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对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大于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和GDP、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不具有协整关系,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以上现象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特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侯新烁  刘萍  
文化消费对旅游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促进文化消费规模扩大、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抓手。借助国家文化消费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使用2008—2019年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评估了文化消费对我国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论表明:文化消费试点政策显著推动了地区旅游经济增长,但主要依赖于国内游客,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不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文化消费试点政策通过“消费引领效应”和“产业联动效应”带动了居民消费扩容和文化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和高数字经济发展地区,这种激发效应更强。本研究为文化消费试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实施推广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也为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乔小燕  
新旧动能的转换需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前提,而旅游业基于其强大的消费能力和产业关联效应能够促使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为了验证这一思路,文章基于1997-2016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对旅游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旅游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起显著促进作用;按地区分析表明,旅游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呈现东中西递增的趋势;按产业分析表明,旅游业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递增的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冀雁龙  李金叶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的关键特征,系统归纳了数字化冲击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效应——生产率效应和结构效应,然后利用省级层面数字经济综合指标与旅游分行业数据相匹配,通过固定效应非线性模型、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超过一定阈值后,这种正向影响转为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相较于入境旅游,数字经济发展与国内旅游经济增长的倒“U”型关系更为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不同于东北、中部地区,倒“U”型关系仅出现在东、西部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旅游产业效率、旅游产业结构的正向调节机制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倒“U”型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冀雁龙  李金叶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的关键特征,系统归纳了数字化冲击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效应——生产率效应和结构效应,然后利用省级层面数字经济综合指标与旅游分行业数据相匹配,通过固定效应非线性模型、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超过一定阈值后,这种正向影响转为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相较于入境旅游,数字经济发展与国内旅游经济增长的倒“U”型关系更为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不同于东北、中部地区,倒“U”型关系仅出现在东、西部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旅游产业效率、旅游产业结构的正向调节机制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倒“U”型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勋  全华  
本文在度量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和波动作用机理的实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增长效应上,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会直接促进旅游经济增长,高级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偏效应均会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合理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偏效应要远大于高级化,是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发展趋势上看,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减弱,而高级化的贡献却在增强;在波动效应上,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会造成旅游经济的波动,但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偏效应对旅游经济波动具有抑制作用,并且作用机制稳健,是熨平旅游经济波动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左冰  蔡书漫  杨艺  保继刚  
文章从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视角出发,基于最新国家旅游产业分类标准(2018),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对广西自治区阳朔县1989—2018年间旅游企业类型与数量变动的历时性分析,刻画了阳朔旅游产业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及其变动过程,并剖析了这种结构变化对于旅游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目的地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旅游产业内部将经历主导产业的更替演变,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就是产业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的主导产业的演进更替。(2)旅游业能否顺利地实现结构优化和升级,取决于政府和相关辅助行业提供公共服务和中间服务的能力。(3)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保持内部行业既重点突出又相对均衡的结构状态,旅游企业无差异化地过度集聚会带来负面影响。文章的贡献在于揭示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化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复杂关联机制,未来对于旅游经济增长的研究需要更多的结构分析视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生延超  
旅游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构建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利用1992~2008年数据测度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92~2008年期间,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平均为3.118%,相应地,占当年旅游经济增长率的比重为4.9529%;但在不同时期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一样,可以分为两个中周期、六个短周期;虽然各个省份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贡献有差异,但各区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佳  杜亚楠  
在测度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1年沿海1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样本,构建面板自向量回归模型(面板VAR),运用面板矩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方法,探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曲折前进的,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与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历程一致;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其合理化和高度化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短期的正向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对其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但对高度化的正向作用较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