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9)
2023(13210)
2022(11653)
2021(10680)
2020(9112)
2019(21058)
2018(20815)
2017(40877)
2016(21983)
2015(24893)
2014(24790)
2013(24820)
2012(22823)
2011(20479)
2010(20198)
2009(18202)
2008(17762)
2007(15231)
2006(13073)
2005(11217)
作者
(63411)
(52587)
(52298)
(49533)
(33587)
(25150)
(23882)
(20619)
(20010)
(18642)
(18250)
(17747)
(16615)
(16321)
(16138)
(16088)
(15973)
(15623)
(15068)
(14996)
(13094)
(12862)
(12648)
(11810)
(11678)
(11602)
(11581)
(11533)
(10560)
(10390)
学科
(88792)
经济(88702)
管理(60117)
(59339)
(47702)
企业(47702)
方法(47427)
数学(40929)
数学方法(40572)
(25104)
贸易(25091)
(24304)
(22662)
中国(21826)
(20945)
业经(19506)
(18524)
地方(18150)
理论(15777)
农业(15019)
(14074)
(13812)
(13536)
财务(13475)
财务管理(13449)
技术(13301)
环境(13194)
企业财务(12681)
(12037)
金融(12035)
机构
大学(314369)
学院(311108)
(126317)
管理(125232)
经济(123619)
理学(109726)
理学院(108530)
管理学(106744)
管理学院(106188)
研究(100956)
中国(73778)
(65820)
科学(62707)
(55197)
(50134)
(49766)
业大(48191)
中心(45846)
财经(45665)
研究所(45533)
(43847)
(41737)
北京(41063)
(40555)
师范(40177)
农业(39508)
经济学(38196)
(36767)
(35751)
经济学院(34909)
基金
项目(219888)
科学(172611)
基金(160295)
研究(159531)
(139542)
国家(138408)
科学基金(119151)
社会(101038)
社会科(95929)
社会科学(95903)
基金项目(85694)
(85149)
自然(78067)
自然科(76266)
自然科学(76249)
自然科学基金(74917)
教育(73092)
(71443)
资助(66787)
编号(64850)
成果(52145)
重点(48910)
(48791)
(46061)
(45337)
课题(43742)
科研(42541)
创新(42199)
教育部(42066)
大学(41494)
期刊
(127871)
经济(127871)
研究(88913)
中国(52980)
学报(51405)
科学(45023)
(43551)
管理(42949)
(39310)
大学(39130)
学学(36685)
教育(32517)
农业(30550)
(26218)
金融(26218)
技术(25304)
财经(21923)
经济研究(21622)
业经(20828)
图书(20516)
(18643)
(18234)
问题(17773)
(15908)
理论(15487)
国际(14811)
科技(14733)
商业(14674)
技术经济(14582)
实践(14288)
共检索到441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蒙英华  李艳丽  
因文化货物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具备不同特性及两者之间存在着替代性,从而导致两者在一国贸易中的国际竞争力表现有所不同。笔者借助加拿大颁布的文化贸易统计数据,分别对文化货物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与人口变量对上述两类贸易的影响基本是相反的;地理距离对两类贸易都形成了贸易成本,但对文化服务贸易所形成的贸易成本更大;文化距离对两类贸易的进、出口影响是不一致的;双边信息网络覆盖程度对双边文化货物进、出口有促进作用,但对双边文化服务贸易并无明显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晓君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间存在的"总量互补、差额替代"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与货物贸易规模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货物贸易规模的扩大对服务贸易进出口存在促进作用。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的调整速度很快。相关性分析表明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间的差额替代关系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励利  尹玉刚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法,实证分析了我国1982-2012年期间服务贸易进口、出口与我国货物贸易进口、出口之间的长期动态互动关系。脉冲响应结果表明:我国的货物贸易进口对服务贸易出口具有阻碍作用和持续效应,而货物贸易出口对服务贸易出口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我国货物贸易进口对服务贸易进口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货物贸易出口给服务贸易进口带来较长的持续促进效应;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出口给货物贸易出口都具有带来持续的积极推动作用;服务贸易进口在期间对货物贸易进口有阻碍作用,但就长期而言,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服务贸易出口对货物贸易进口长期有较强的正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玲  徐舒婷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1982-2012年,13个代表性国家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各国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反向均衡关系;短期发展中国家货物贸易竞争力对其自身的促进作用高于发达国家,而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贡献度则远不及发达国家;此外,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拉动作用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其货物贸易领域的比较弱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福林  
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大"引擎",因而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选取联合国贸发会(UNCTAD)数据,通过协整检验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对中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是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且两者互为格兰杰因果,进一步证实了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互补及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兆军  
梅尔文提出,要素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服务贸易顺差的国家必然在货物贸易上存在着逆差。谢康、李赞对这个论点作了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个结论是有效的。本文运用迪尔多夫模型的变形对谢康的实证结果作了解释,并认为广义的要素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但是产品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不存在确定的互补关系,谢康的结论中相关系数偏低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将要素服务贸易与产品服务贸易加以区别。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瑞琴  
服务贸易具有很多区别于货物贸易的特点,这些特点引发了我们对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对一国经济长期增长差异性问题的思考。根据理论分析,本文认为服务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拉动效应、较强的技术外溢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就业效应等,都使得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货物贸易。然后,本文选取中国作为代表进行了协整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的推理。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尤其是新兴服务贸易,通过服务贸易促进货物贸易的升级,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长期健康、持续的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郝玉柱  李振国  李玉林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具有"总量互补、差额替代"的特征,与全国的情况不同,北京市的国际服务贸易独立于国际货物贸易而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会增加国际货物贸易中的进口额。因此,北京市要注意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优化国际服务贸易结构,注重提高"高精尖"技术设备的进口替代,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茂荣  杜莉  
中美贸易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两国之间存在着贸易互补性。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借助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等分析工具,定量地说明了中美之间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互补性的强弱程度及互补性的性质。结果表明,两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贸易联系和持久的互补关系,这是中美贸易关系的主要方面,也应该是中美双方客观地看待和处理双边贸易竞争与摩擦的基本出发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丹  张宝仁  
1979~2010年中美贸易规模呈现百倍以上的增长,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中美贸易互补性不断增强。通过对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的分析研究,均显示出中美双边贸易关系是紧密的,双边贸易的互补性是显著和稳定的,这充分说明中美所处的国际分工的地位及两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使双边贸易往来处于有利的局面,但也应看到双边的贸易摩擦纠纷一直不断,这不利因素短期内难以解决,因而成为阻碍中美贸易发展的障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才波  
观测CEPA实施4年来香港和广东贸易流量变化,运用引力模型研究广东和香港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并对CEPA实施后区内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CEPA的建立在货物贸易方面并未对广东产生明显影响。原因一方面在于CEPA的优惠贸易安排主要针对香港原产地产品,对于内地货物贸易影响很小,更积极的意义在于服务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另一方面香港的转口贸易所占比重相当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由贸易区功能的发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仁祥  
文章以我国1982—2015年贸易结构的相关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联动关系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存在弱联动效应;相对于初级产品贸易,服务贸易与工业制成品贸易相互之间具有显著联动关系,彼此的波动贡献度达40%以上;相对于旅游服务贸易和新兴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对运输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对其波动的贡献度达到了60%以上,而三部门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推动作用较小,其中影响最大的新兴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波动的贡献度也仅在2%以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文  
文章考察了中国1982~2010年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在总量水平上研究服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长期影响,运用VAR模型在结构层面上分析货物贸易变动对服务贸易的结构性冲击。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结构性互动关系,现阶段货物贸易发展对服务贸易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启荣  
近年来,我国物价上涨十分明显,要求增加工资的呼声不断高涨,但有人担心涨工资可能会导致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下降,进而会影响经济增长。在此背景下,本文实证分析工资变动对我国服务贸易、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以期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从长期看,工资增长有利于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从短期情况看出,一方面,工资增长对我国服务贸易与一般贸易竞争力产生一定的冲击,但不久,这种冲击会转变为正面影响;另一方面,工资增长对我国加工贸易有正面影响,但其正面影响会逐渐减小,并转化为微弱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