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6)
- 2023(7912)
- 2022(6034)
- 2021(5449)
- 2020(4286)
- 2019(9187)
- 2018(9157)
- 2017(16866)
- 2016(9116)
- 2015(10140)
- 2014(9797)
- 2013(8922)
- 2012(7651)
- 2011(6583)
- 2010(6509)
- 2009(6195)
- 2008(5775)
- 2007(4979)
- 2006(4426)
- 2005(4081)
- 学科
- 济(32825)
- 经济(32784)
- 管理(21749)
- 业(20282)
- 企(16405)
- 企业(16405)
- 中国(12599)
- 农(12288)
- 业经(10776)
- 地方(10210)
- 方法(9431)
- 农业(8316)
- 理论(6887)
- 学(6847)
- 产业(6719)
- 财(6650)
- 发(6593)
- 数学(6579)
- 贸(6528)
- 贸易(6518)
- 数学方法(6468)
- 易(6272)
- 教育(6218)
- 制(6168)
- 和(5857)
- 发展(5537)
- 展(5526)
- 环境(5303)
- 体(4941)
- 银(4903)
- 机构
- 学院(118296)
- 大学(114333)
- 济(43089)
- 经济(42040)
- 研究(40794)
- 管理(40676)
- 理学(34454)
- 理学院(34032)
- 管理学(33195)
- 管理学院(32983)
- 中国(29608)
- 科学(25479)
- 京(24162)
- 所(19733)
- 财(19723)
- 农(19122)
- 范(18453)
- 中心(18429)
- 江(18417)
- 师范(18302)
- 研究所(17933)
- 业大(16669)
- 财经(15342)
- 院(15331)
- 州(15153)
- 北京(14878)
- 农业(14699)
- 师范大学(14436)
- 技术(14010)
- 经(13808)
- 基金
- 项目(80680)
- 科学(63210)
- 研究(61998)
- 基金(56092)
- 家(48983)
- 国家(48551)
- 科学基金(41221)
- 社会(39159)
- 社会科(36941)
- 社会科学(36935)
- 省(32925)
- 基金项目(29229)
- 教育(28167)
- 划(27341)
- 编号(27133)
- 自然(24935)
- 自然科(24288)
- 自然科学(24280)
- 自然科学基金(23787)
- 成果(21817)
- 资助(21072)
- 发(19142)
- 课题(18964)
- 重点(18761)
- 创(16981)
- 年(16700)
- 国家社会(16110)
- 部(16103)
- 项目编号(16096)
- 创新(15740)
共检索到178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文 李和平
在指明当前文化主导的历史街区绅士化现象正是文化消费诉求在地方的表达,符合中国转型期的时代特征这一情况的基础上,从城市发展角度,通过对文化因素作用下的国内历史街区绅士化现象的发生机制及空间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城市发展的文化需求对当前历史街区绅士化的盛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其动力是全球宏观背景下城市内部主体和外部竞争的文化诉求所共同作用产生的。当其作用于空间方面,则引发了历史街区空间改造模式向风貌改造的转变和表现为文化符号化、空间复制等的空间生产现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喜钢 周强 金俭
城市绅士化(Gentrification)是西方国家再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中心区更新(复兴)的一种新的社会空间现象。文章分析比较了南京城市绅士化与西方城市绅士化在表现形式与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异同,指出南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心区产业结构的转型、政府的政策引导、市民的择居观念与行为等是推动当前南京城市绅士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南京的城市绅士化与城市更新的互动关系,强调尽管发展阶段与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但中西方城市绅士化的本质是相同的。因此,为了避免在今后的郊区化过程中出现城市中心区的“空心化”,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吸引中产阶级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区是保持城市发展活力的明智之举。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城市绅士化 城市更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翔宇 潘琳 李鸽
文化与消费结缘,就意味着文化作为特殊的商品参与了消费,文化消费对社会建构的影响日益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层面。以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从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发展历程入手,阐释了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文化消费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更新策略。
关键词:
近代商业历史街区 文化消费 更新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思嘉 李斐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成为诸多城市采取的重要战略,历史街区成为实施这一策略的核心引擎。然而,这一进程的成效却不尽人意。本文结合城市发展背景,分析伊朗、塞尔维亚、葡萄牙三个国家重要城市以不同文化政策为契机,实施文化主导的历史街区城市更新项目。梳理其更新模式和成效,总结为三种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路径,最后提出对我国文化导向下城市更新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文化导向 历史街区 案例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英 高宏波 王刚
从智慧城市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求出发,梳理出智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的相互关系,提炼出城市空间的智慧发展理念。以苏州平江路悬桥巷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该区域公共空间活力丧失、文化衰败的现象,以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为基础,以精神愉悦、文化传播、时空可达性为导向,通过植入一定数量的"微中心"——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以及智慧城市技术支撑体系的运用等城市有机更新策略,在传承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激活老城区的空间活力,并辐射带动周边城区,进行街区公共空间的智慧创新升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英 高宏波 王刚
从智慧城市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求出发,梳理出智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的相互关系,提炼出城市空间的智慧发展理念。以苏州平江路悬桥巷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该区域公共空间活力丧失、文化衰败的现象,以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为基础,以精神愉悦、文化传播、时空可达性为导向,通过植入一定数量的"微中心"——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以及智慧城市技术支撑体系的运用等城市有机更新策略,在传承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激活老城区的空间活力,并辐射带动周边城区,进行街区公共空间的智慧创新升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雪霏 陈梓聪 廖书琪 马大卫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正处于一种存量更新阶段,大拆大建与底蕴流失使得历史地标街巷中的内聚、交流和拓展等功能逐渐弱化,导致具有记忆传承价值的历史街区呈现出绅士化现象。通过分析历史地标街巷的现状及与其关联人群需求,从街区记忆视角探析其在构建“新活力”过程中对“旧印记”的植入,从人群目标和街巷空间两个路径来建构复生居民日常化场景、适应传统文化特色的更新模式。进而以广州某街巷为例,尝试通过文化资源的提升与完善、闲置空间的置入与重组、游憩模式的筹划与搭建、街巷运营模式的组织与再生四个层面构建具有韧性的、迎合未来发展的历史地标街巷的更新实践模式。
关键词:
街区记忆 历史地标街巷空间 更新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岚
如何在历史街区的更新过程中,做到街区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地方与社会特征的延续,是论文所关注的课题。以温州朔门历史街区更新为例,以探索通过有机更新模式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有机更新 历史街区 朔门街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廖永林 曹爽
以"大拆大建"为主要方式的旧区改造导致风貌破坏,历史保护问题亟待重视。土地利用价值的逆向调整,限制了城市更新中通过改变土地用途弥补改造成本的可能性,直接加大了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项目的改造成本。倡导实施"单元最小化"改造模式,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地价支持,降低更新改造成本。城市更新是城市政府通过优化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文环境的综合整治活动。如何运用现行土地政策,推进
关键词:
国有土地使用权 城市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敏 王成晖
随着城镇化发展不断提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已成为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促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广东省已公布的16条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基础数据、大数据等定性和定量数据相结合,探索以多源数据为基础,建立对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进行全程评价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全方位把握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情况,并根据街区具体评估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造对策和建议,为更好地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数据 历史文化街区 城市更新 规划评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林家惠 曾国军
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绿色转向”逐渐成为全球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然而,城市更新的绿色倡议与实践通常只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忽视了在社会层面可能引发的绿色绅士化现象。论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城市农业公园的绿化实践为例,探究城市更新背景下绿色绅士化的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1)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绿化实践隐含着绅士化的行动逻辑,其所营建的后现代审美与体验型景观成为绿色绅士化的地方表征;(2)以服务城市精英为导向的绿化实践引发了景观隔离与阶层分化的结果,但在中国土地制度的保障下,原住民不仅没有流离失所,反而获得了土地再资本化的红利;(3)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以及开发商分别出于城市治理、土地租金与经济利益的目的,组建了满足各自政治与经济诉求的绿色增长联盟,最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绿色绅士化运作机制。论文将发源于西方社会的绿色绅士化置于中国的制度语境与社会情境中开展实证分析,拓展了绿色绅士化在多元地理背景下的概念内涵与解释效力,也为理解中国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人地关系变迁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与实践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洪世键 张衔春
绅士化是西方国家再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中心区更新(复兴)的一种新的社会空间现象。Smith的租差理论从生产/供给的视角,认为绅士化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逐利性。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范式与路线,借助土地产权的理论视角,对Smith的租差理论进行重新诠释,认为绅士化与再开发,不仅是资本主导的"回归城市运动",更是资本与权利驱动下的城市空间再生产过程。由再开发转向再生产,从关注城市物质空间的变迁转而关注社会空间与物质空间的互动机理及其相应的空间效应,将是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城市空间研究的必然趋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捷
提出了历史街区更新型游憩商业区(HDA-RBD)的概念,并以成都大慈寺历史街区更新规划为例,分析了历史街区更新型RBD与城市CBD发展的有机互动机制,以期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城市发展CBD以及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可行之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武联 沈丹
论文针对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同仁历史文化名城民主上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寻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城市历史街区,并使之成为促进城市活力积极因素的方法。并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的内涵与原则,保护规划的具体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同仁民主上街历史街区的规划建设思路。总结出在规划建设中要运用有机更新的思想方法,保护街区的人文社会网络,传承与发展地域环境特色,才能达到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辉 何益 刘畅
随着国内各地对历史街区开发力度的加强,视觉景观的更新设计产生模式化、同质化现象。面对历史街区更新中的这一共性问题,以听觉感知为切入点,选取重庆市弹子石老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声环境测试和声景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的总体规划思路中应当合理组织声景序列,建议以地域文化特色声景为媒介,唤起历史空间的文脉记忆,营造历史街区场所感,凸显地域特色。
关键词:
声景 历史街区 更新设计 重庆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复杂网络理论视角下的历史街区微更新实效性初析——以江门长堤历史街区为例
基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研究——以南京市颐和路11-1片区为例
论城市中心历史街区的柔性发展与适时更新
从“感知”到“量化”绵阳1958工业历史街区空间解读与更新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实践与策略研究——以某街区有机更新为例
历史街区更新中的社会结构变迁与空间生产——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为例
产业梯度视阈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文旅产业开发研究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协作机制
基于LBS数据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商业化空间分布研究——以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基于多源数据的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原真性”感知评价与更新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