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6)
2023(2844)
2022(2301)
2021(2260)
2020(1754)
2019(4082)
2018(4000)
2017(7871)
2016(4194)
2015(4647)
2014(4862)
2013(4590)
2012(4461)
2011(3950)
2010(4042)
2009(3827)
2008(4056)
2007(3658)
2006(3089)
2005(2927)
作者
(11093)
(9144)
(9061)
(8441)
(5957)
(4299)
(4267)
(3590)
(3452)
(3239)
(3138)
(3121)
(2809)
(2786)
(2748)
(2720)
(2648)
(2566)
(2563)
(2535)
(2282)
(2200)
(2167)
(2127)
(2001)
(1990)
(1979)
(1956)
(1831)
(1750)
学科
(15929)
经济(15897)
管理(9795)
(9758)
企业(9758)
(9417)
方法(6782)
理论(6463)
业经(5349)
中国(4580)
(4355)
(4305)
教育(4132)
文化(3737)
数学(3625)
数学方法(3537)
(3518)
(3429)
(3414)
(3341)
金融(3340)
产业(3199)
(3193)
贸易(3193)
经济理论(3149)
(3097)
(2943)
银行(2939)
(2880)
企业经济(2741)
机构
大学(63697)
学院(61725)
(24186)
经济(23565)
管理(22754)
研究(20044)
理学(19508)
理学院(19220)
管理学(18933)
管理学院(18791)
中国(15283)
(13550)
(12320)
科学(10909)
(10839)
师范(10797)
财经(9661)
(9487)
(8942)
师范大学(8908)
中心(8799)
(8745)
北京(8650)
研究所(8507)
经济学(7809)
(7477)
财经大学(7240)
(7018)
经济学院(6848)
教育(6806)
基金
项目(37071)
研究(30473)
科学(29620)
基金(26538)
(22162)
国家(21919)
社会(19603)
科学基金(18841)
社会科(18415)
社会科学(18412)
教育(14665)
(13583)
基金项目(13489)
编号(13484)
成果(12512)
(11753)
自然(10603)
资助(10487)
自然科(10349)
自然科学(10347)
自然科学基金(10192)
课题(9077)
(8707)
项目编号(8666)
重点(8297)
(8076)
(8032)
教育部(7946)
(7908)
(7892)
期刊
(29376)
经济(29376)
研究(20486)
中国(12259)
教育(11848)
管理(9452)
(9191)
学报(7462)
科学(7436)
大学(6251)
(6130)
(5542)
金融(5542)
学学(5540)
财经(5053)
图书(4757)
经济研究(4571)
(4470)
农业(4283)
技术(4234)
业经(4100)
(3895)
问题(3864)
世界(3849)
书馆(3640)
图书馆(3640)
国际(3583)
(3321)
论坛(3321)
现代(3168)
共检索到95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沙莉  
以戴尔电脑的广告为实验材料,文章对中国和美国被试对广告中不同大小字体的加工和记忆效率进行研究。已有的跨文化认知理论指出中国人是全局加工者而美国人是局部分析师。本研究推论广告中的细小字体是局部内容,所以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可能被美国人忽视。基于以上,本文对3个假设进行实验验证。研究对跨文化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跨国公司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有启发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敏  王华莹  
营销全球化,对跨文化广告传播提出了更大挑战。笔者从语言、宗教、审美观及民族习俗等四个方面对文化差异及其在广告传播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应遵循的原则,目的是促使跨文化广告有效地传播。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炎钊  陆玮  
本文从跨文化分析模式、跨文化企业管理比较研究、跨文化企业内部管理理论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外跨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外跨文化管理研究对我国从事跨文化管理活动五点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征顺  
本文介绍了跨文化管理的起源;德国、法国、和中国的管理文化与模式,继而以中法合资的广州标致和中德合资的德国大众为例,分析了跨文化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并进一步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以资借鉴和参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乔艳阳  张积家  
跨文化研究发现东西方文化群体在注意、归因、分类和推理上存在认知方式的差异:提倡辩证思维、强调内部成员合作的东亚团体更倾向于从整体角度加工信息;提倡分析思维、强调个体利益为主的西方群体更倾向于从局部角度加工信息。为了解释上述认知方式差异,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理论。认知神经科学也研究了文化影响整体-局部认知方式的机制。文化影响整体-局部认知方式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谭瑜  常永才  
本文通过对跨文化适应的理论模型、跨文化接触的理论方法及影响跨文化适应结果的诸多因素等展开论述,探讨借鉴西方的跨文化适应相关理论,促进我国少数民族跨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追  闫舒迪  
随着跨文化团队不断涌现,跨文化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克服文化差异,提高团队有效性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以适应性结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电子领导力对团队有效性影响的模型,探讨了电子领导力是如何通过作用于跨文化团队互动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信任建立、冲突管理,进而影响跨文化团队的有效性;最后,针对电子领导力发挥作用的过程,提出了提升电子领导力以促进团队有效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海冰  
随着全球化移民浪潮和社会的融合发展,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应运而生。德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随着移民数量增加,社会文化不断多元变化。德国政府跨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对于跨文化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德国的经验对我国研究有着借鉴意义,所以本文重点对德国学校跨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阐述,并且评析其优势和不足,为我国跨文化教育提供参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志伟  吴艳梅  
德国高校通过跨文化教育模式推进民族团结事业的经验,对于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面对由复杂的少数族裔群体所构成的社会环境时,德国主要通过高校作为跨文化教育的介质,依靠高校开发和建构自身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跨文化课程、政府部门及机构依托高校实施跨文化教育项目、社会机构为高等教育构建民族团结的人文环境等三项措施和手段,较好地满足了在德少数族裔彼此间文化理解和交流的需求,从而维护了整体族群结构的稳定和团结。其对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所形成的启示和借鉴主要在于:可从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增强公共资金支持下的民族团结教育项目、营造社会集体氛围下的民族团结意识等三个方面着手,提高我国高校践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成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宏梅  陆林  
随着跨文化研究数量的增多,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讨论。与仅在一国内部实施的研究不同,跨文化研究面临着更多的方法论问题。本文对来自12种主要的国际性旅游、接待业管理和消费者研究期刊中的旅游态度和行为跨文化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大多数研究对"文化"进行操作化测量时以国籍作为文化变量的替代;被比较的主体数量一般在5个以下;大部分研究没有描述样本等值性、调查实施等值性和测量等值性控制过程;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复杂多样,但以少数基础统计方法为主,高级的统计方法使用较少。文章最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峰  
文章基于认知论视角,以态度构成、态度行为关系等心理学认知理论为基础,重构了品牌资产评价模型,并以来自中国和加拿大的顾客样本数据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表明,模型整体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普适性,但在品牌资产的具体形成路径方面存在显著的跨文化差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亚洲  黄志成  
欧盟长期致力于促进各成员国培养其未来公民的跨文化素养,在跨文化理论框架建构的基础上,2006年颁布的核心素养框架中纳入了跨文化素养的内容,分别以社会与公民素养、外语沟通素养及文化觉识和文化表达等三项素养涵盖之。自2016年起,欧盟开始反思和调整其核心素养框架,其中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再次被确认。欧盟核心素养中的跨文化素养体现了行动者取向的文化观,注重培养不确定性管理的能力,并谋求通过培养公民的跨文化素养,进而促进区域文化繁荣,作为核心素养的跨文化素养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如何调和非本质主义的文化观和大欧洲认同及国家认同,以及对文化概念的混乱使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志伟  余烁  刘莹  
德国在面对少数族裔群体所引发的内外部社会问题时,主要通过跨文化教育增强少数族裔个体的德语运用、知识学习、职业技术、文化融合等四项核心能力。其中,构建德语学习网络的主要基础和功能在于家长协同配合、幼儿习惯养成、学习阶段衔接等;对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则通过打造内容多元、管理全面且有体系化保障的学科融合课程来实现;跨文化职业教育技能依赖政府保障职业教育权利、工会和行会组织提升政企动力、企业确保培训和就业岗位数额等进行培养;主流文化氛围的创建与融入主要依靠政府组建的跨部门工作组进行顶层设计、相关机构在基金会支持下设立文化项目、学校营造文化环境和语言浸入情境等。通过以上措施,最终满足德国少数族裔对于日常交流、知识获取、物质收获和精神共生等四项社会属性的需求,从而实现族裔共同体结构的完善和优化。对德国在族裔共同体建设中的经验进行分析和借鉴,有助于我国更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书翠  
文化背景影响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形成。自Anderson和Fornell提出要系统调查和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以来,文化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便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形成特点,二是探索特定文化背景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文章将回顾近期国外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对我国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管理和研究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芳  
随着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我国教师的跨文化适应问题逐渐突出。文献研究发现,将国外跨文化适应训练纳入教师教育体系,可以帮助教师在本国适应多元文化的挑战;对派出国外任教的教师提供专业性跨文化适应训练,可以帮助教师适应海外施教的需要。我国教师跨文化适应训练可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受训者体验、关注教师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形成常态化、师生同训及政策支持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