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5)
- 2023(8297)
- 2022(7095)
- 2021(6411)
- 2020(5306)
- 2019(11560)
- 2018(11364)
- 2017(21584)
- 2016(11853)
- 2015(13074)
- 2014(12561)
- 2013(12045)
- 2012(10748)
- 2011(9623)
- 2010(9473)
- 2009(8623)
- 2008(8190)
- 2007(7164)
- 2006(6137)
- 2005(5466)
- 学科
- 济(46607)
- 经济(46569)
- 管理(29273)
- 业(26938)
- 企(21214)
- 企业(21214)
- 方法(20426)
- 数学(17209)
- 数学方法(17037)
- 农(13818)
- 中国(13286)
- 地方(12670)
- 业经(10834)
- 理论(10007)
- 农业(9515)
- 财(8548)
- 贸(8361)
- 贸易(8357)
- 易(8068)
- 学(8014)
- 教育(7845)
- 地方经济(7704)
- 环境(7627)
- 和(7237)
- 教学(6998)
- 制(6687)
- 产业(6397)
- 划(6183)
- 劳(6144)
- 劳动(6125)
- 机构
- 学院(158729)
- 大学(154806)
- 济(62029)
- 经济(60710)
- 管理(58630)
- 理学(51226)
- 研究(50748)
- 理学院(50587)
- 管理学(49540)
- 管理学院(49246)
- 中国(36811)
- 科学(31864)
- 京(31518)
- 财(26035)
- 农(25481)
- 所(24779)
- 江(24021)
- 业大(23508)
- 范(23490)
- 中心(23324)
- 师范(23261)
- 研究所(22674)
- 财经(21448)
- 农业(20149)
- 经(19523)
- 州(18994)
- 北京(18961)
- 经济学(18945)
- 技术(18565)
- 院(18549)
- 基金
- 项目(111062)
- 科学(88474)
- 研究(83007)
- 基金(79463)
- 家(68964)
- 国家(68362)
- 科学基金(59301)
- 社会(53270)
- 社会科(50588)
- 社会科学(50579)
- 省(45622)
- 基金项目(42313)
- 教育(40152)
- 划(37670)
- 自然(37355)
- 自然科(36551)
- 自然科学(36543)
- 自然科学基金(35855)
- 编号(35105)
- 资助(31572)
- 成果(27446)
- 重点(25547)
- 发(24924)
- 课题(24462)
- 部(23912)
- 创(23694)
- 创新(21959)
- 国家社会(21882)
- 项目编号(21095)
- 科研(20896)
共检索到229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霞 肖凤翔
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绿色"革命,旨在保护环境以谋求可持续发展。由于职业教育与工业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作为培养未来职业人的职业教育,承载着提高劳动者工业文化素养的使命。从文化认同的视角看,职业院校可以将职业能力再生产与生态价值认同相融合;将先进的工业文化理念融入其课程建设中;在环保实践中让师生感悟"绿色"工业文化的精髓。当特定的文化价值观成为劳动者个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内在的信仰,并形成与此一致的行为模式,将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工业文化素养。
关键词:
工业社会 职业教育 工业文化 文化认同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任明
<正>一、背景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数据大国”,并在稳步迈向“数据强国”。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将我国庞大的数据规模优势转化为数据价值优势的进程中,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素养作为数字时代生存所需的一系列技能,使公民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创造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力力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与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比较,相同点都强调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碧松 赵月
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内部变化影响分解的模型,在对统计口径变更后的数据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利用1988~2010年间吉林省相关数据,探讨了产业结构转型下劳动者报酬占比变化的影响因素,指出吉林省劳动者报酬占比变动的原因,分阶段看主要是工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变动,而从整个观察期来看,产业内部影响变得不再显著,产业结构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劳动收入份额 结构转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慧娟
"工匠精神"是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的重要体现,也代表着劳动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职业操守、行为表现和价值取向。在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工匠精神"对于各个行业的产业建设优化而言都十分重要,是推动我国制造产业发展、使我国进一步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关键因素。基于"工匠精神"理念来组织、建设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体系,符合目前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也是优秀劳动者提高职业素养和个人能力的重要环节;并且只有根据职业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劳动者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体系建设,才更有利于职业素质培训工作的优化与完善,进而有利于培育出具有优秀工匠精神的优秀劳动者。笔者将结合《劳动教育与素质养成》一书,深入分析"工匠精神"视域下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的相关问题,并为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体系建设提供部分参考性建议,以助力我国劳动者职业素养全方位提升,推动国家产业经济实现全面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志忠 白其安 李兴辉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成功和学校发展的基础。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特点,调查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并对如何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素养 培养 途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晨 林晨 周锦来 高中华
[目的/意义]新就业形态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对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有必要对新就业形态下数字素养的概念、内涵及培育路径展开系统性分析。[研究设计/方法]基于胜任特征理论界定新就业形态下数字素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2,063份招聘文本进行质性编码,对新就业形态数字素养的概念内涵展开梳理。[结论/发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包含动机、技能、特质、知识、自我概念五维度,在不同劳动情境下呈现出层次性特征:在线劳动情境下,具有以应用为导向、服务为中心的特点;在数字创作和专业工作情境下,具有以分析为导向、运营为中心的特点;在数字决策和研发情境下,具有以研究为导向、探索为中心的特点。[创新/价值]对新就业形态数字素养的概念内涵进行全方位解析,深入探讨新就业形态数字素养的情境差异,提出各层次劳动者数字素养的针对性培育路径。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新就业形态 胜任特征 理论建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雁 胡昆 熊平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县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一、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劳动者的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庞耀辉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闲暇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吸收而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劳动者的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的余暇时间;闲暇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费产品和用于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参见《剩余价值理论》第3分册,第281—282页)从马克思的观点中,不难发现,在闲暇时间中,劳动者要用一部分来消费生存资料,使其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体力和脑力得到恢复和补偿。这个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常凯
在肯定和实施企业文化的同时,应提出和研究劳动者文化。劳动者文化的内容可分为经济文化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和观念文化层面。其基本作用一是以劳权意识为基本价值导向,二是体现劳动者权益,三是规范劳动者行为。劳动者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两种不同的群体文化。建设劳动者文化,对于我国的改革和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提出 建设 劳动者文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齐兴霞
波兰文化的西方属性表现为基督教传统、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科学、民主传统等;其东方属性表现为斯拉夫文化、社会发展模式的东欧化以及现代性的缺失。波兰文化的西方属性是其文化的主要特征,并成为建构波兰与西方文化认同的基础;波兰的民族浪漫主义和"仇俄心理"则进一步加强了波兰对西方的认同。
关键词:
波兰 文化 认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伍永刚
一、劳动力低素质的刚性分析 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愈来愈紧迫地将另一个资源“瓶颈”约束推到了人们面前,这就是人力资源的短缺。我国人力资源的短缺不是指劳动者数量的缺乏,而是指劳动力质量低下,合格管理人才、企业家极为匮乏,难以满足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很明显,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的是劳动者素质而非其数量。人口素质或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大小,是生产力发展、变革的主导因素。二战后,日本、西德的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华圣
一、企业对人才的诉求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包括一线优秀技术工人、技师型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开发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等,这是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魅力所在。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十分严格,对于职业教育,企业除了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外,更关心学生的工业文化素养,企业普遍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楠
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李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劳动者素质因素。因此,有必要探讨提高劳动者素质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一、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