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1)
2023(3578)
2022(3123)
2021(3076)
2020(2668)
2019(5742)
2018(5818)
2017(10849)
2016(6292)
2015(7205)
2014(7555)
2013(7476)
2012(7216)
2011(6658)
2010(6976)
2009(6993)
2008(7379)
2007(7068)
2006(6480)
2005(5876)
作者
(20384)
(17184)
(16749)
(15990)
(10997)
(8503)
(7695)
(6528)
(6347)
(6301)
(6173)
(5814)
(5660)
(5649)
(5285)
(5215)
(5198)
(5002)
(4936)
(4926)
(4479)
(4179)
(4178)
(3947)
(3901)
(3843)
(3841)
(3801)
(3504)
(3418)
学科
(25167)
经济(25133)
管理(18827)
(14621)
(13678)
企业(13678)
方法(10396)
理论(8863)
(8029)
中国(7222)
业经(7113)
(6802)
(6738)
教育(5925)
数学(5844)
数学方法(5652)
地方(5457)
资源(5345)
(5180)
(4889)
经济理论(4736)
农业(4730)
(4243)
环境(4150)
(4129)
文化(3946)
(3618)
教学(3563)
产业(3539)
(3527)
机构
大学(103577)
学院(102823)
研究(34839)
管理(34500)
(31354)
经济(30317)
理学(28135)
理学院(27678)
管理学(26927)
管理学院(26697)
中国(26352)
科学(24379)
(23706)
(19863)
师范(19711)
(18894)
(17666)
(17288)
研究所(16950)
师范大学(15893)
北京(15459)
中心(15449)
(15301)
(14859)
财经(13402)
业大(12778)
(12140)
农业(11868)
(11808)
(11801)
基金
项目(59164)
科学(45252)
研究(43759)
基金(40783)
(35622)
国家(35240)
科学基金(29109)
社会(26485)
社会科(24870)
社会科学(24859)
(23806)
基金项目(21551)
教育(20333)
(19641)
编号(18778)
自然(18535)
自然科(17905)
自然科学(17899)
资助(17784)
自然科学基金(17576)
成果(17079)
重点(13301)
课题(13299)
(13204)
(12337)
项目编号(11333)
(11052)
(10802)
大学(10670)
科研(10659)
期刊
(45762)
经济(45762)
研究(30424)
中国(23227)
学报(19718)
科学(17256)
教育(16648)
(14677)
大学(14140)
(13967)
管理(13266)
学学(12684)
图书(10320)
农业(10044)
书馆(8035)
图书馆(8035)
财经(7882)
技术(7740)
资源(7477)
业经(7410)
(7295)
(6931)
(6667)
旅游(6667)
(6667)
(6527)
金融(6527)
(6257)
问题(6193)
(5394)
共检索到165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璟  
水系的跨越流动性使得滨水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旅游文化圈”是“旅游经济圈”形成的先决条件,水系旅游区域联合开发应以文化整合为基础。从文化的角度整合旅游资源,可以强化水系水域魅力独特的旅游形象并丰富其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整体竞争力。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水系旅游资源整合的现状和文化基础,总结了文化整合的几种途径并提出了若干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夏海明  
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目的在于树立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整体形象,避免重复建设、过度竞争, 开发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产品体系,其主要措施是:筹划制定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调整长三角区各地旅游发展规划;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管理机构;搭建长三角区域旅游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兆彬  
[目的]立足于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调查,探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为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民族文化元素对旅客的吸引力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期待程度。[结果]在对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调查的11个项目中,游客满意度较高的是景区规划、路标指示和演出项目,满意度较低的是交通状况、产品开发、购物环境和产品定价;游客对这11个调查项目的满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明成  
生产的正外部性和产权不明晰产生的高昂的交易成本导致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足,创新旅游资源整合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交易成本和外部性引入企业的旅游资源开发决策,发现旅游资源最优多样化程度随着旅游资源的产出弹性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旅游资源复杂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旅游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可以从构建超部门的协调机构、建立旅游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和选择最优的治理结构来实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月华  
地处大别山区的黄冈市不仅生态环境优美,传统民俗文化也得到很好保留,而且红色旅游资源底蕴深厚,各种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类型齐全。文章在对黄冈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黄冈的绿色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古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使黄冈的"三色"旅游协调发展,打造黄冈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金贵  杨娟  
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主题,各地都在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遵义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资源,如何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来带动遵义旅游的全面发展,本文在阐述遵义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遵义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的对策,以实现遵义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易振龙  
顺应我国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战略,走历史文化与旅游整合发展的道路,能有效提升旅游业的吸引力和产业辐射力。珠中江三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经营模式陈旧、区域整合不力、管理上条块分割等缺陷已经阻碍了其健康发展。在珠中江一体化的格局之下推进区域合作,对三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耀星  刘少艾  李炳宽  
闽台旅游合作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是闽台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以闽台"五缘"优势为基础,分析了闽台旅游资源的现状。将"五缘"优势融合到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中,提出了闽台旅游资源整合的"三力"整合模型:以血缘、商缘为内动力,明确闽台两地的相对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以旅游互动为闽台优势旅游资源对接的主要方式;以地缘、文缘为外扩力,实施闽台品牌旅游资源对接、黄金旅游线路组合与策划及"海峡旅游"品牌共推的策略;以法缘为保障力,提出闽台旅游资源整合所需的保障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了探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迎涛  
根据1980年以来的文献检索,在对有关区域旅游资源整合问题的多篇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该研究20多年来的进展划分为早期和现阶段两大阶段,阐述了各阶段的研究特点,并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基本理论研究、实践研究2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了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进一步的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世金  白永平  石惠春  
近年,河西走廊地带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比起其他省区,差距却十分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其旅游资源在空间和经营管理上的分散,旅游资源和产品整体形象不够突出,产品线路以文化观光为主,结构较单一,开发思路及经营管理理念不能从整体考虑。如何有效整合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构建旅游精品片区,设计与之相协调的整合对策是关系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拟通过对河西旅游资源的概念性评价和资源整合条件分析,提出旅游整合开发的思路构想,以期对该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所裨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丽娟  彭小兵  赖景生  
在新形势下,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问题对于提升三峡库区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刻分析了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的内在背景以及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的内涵、原则要求、战略目标、指导思想、整合思路、模式及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建  李秋颖  
在参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泰安市旅游现状,对泰安市旅游资源整合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旅游者为中心"的泰安市旅游资源整合发展思路,设计了"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旅游资源整合发展模式,给出了旅游资源整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期促进泰安市旅游业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林燕  袁泽  
根据桂西北各县旅游资源禀赋和空间地理特征,该地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旅游地带。三大地带的资源整合总体上围绕以凌云—百色为中心的"Y"字型旅游架构。在合理的区内分工基础上,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业联动的实现必须突破发展瓶颈,强化辐射效应;同时,构建新的制度和政策平台,形成有利于旅游业跨地域协同发展的软环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德鹏  
系统、科学的区域节事活动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在节事旅游竞争加剧的今天,区域节事活动如何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采用旅游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法和旅游资源规划法,以宜春地区为例,探讨地方节事旅游资源系统开发问题。研究发现,一个地方的节事资源开发应该分节点、有计划地进行,避免蜂拥而上;地方节事资源整合应当进行分区整合、资源分类配置及线路统筹。就分区而言,宜春地区可分为城市新兴节事旅游区、地方物产节庆旅游区、民俗风情节庆旅游区、体育休闲节庆旅游区;就线路而言,可依据各自特色分别规划出修身养性禅宗游线路、民俗风情体验游线路和绿色美食尝鲜游线路3条特色旅游线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姬雄华  茹梦丹  吴昊  
文章认为,旅游业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产业形式,旅游区域化是当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跨地区与跨行业之间的旅游合作以及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旅游业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经济新常态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宏观背景下,加快整合利用中原经济区旅游资源,必将使旅游业在实现"中原崛起"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实现更大突破和跨越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