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3)
- 2023(8507)
- 2022(7180)
- 2021(6797)
- 2020(5283)
- 2019(12062)
- 2018(11569)
- 2017(21135)
- 2016(11074)
- 2015(12290)
- 2014(11847)
- 2013(11540)
- 2012(10479)
- 2011(9616)
- 2010(9484)
- 2009(9320)
- 2008(8600)
- 2007(7207)
- 2006(6237)
- 2005(5083)
- 学科
- 济(44088)
- 经济(44038)
- 业(31010)
- 管理(27305)
- 农(25929)
- 企(22256)
- 企业(22256)
- 农业(17281)
- 方法(16495)
- 中国(15055)
- 业经(14557)
- 数学(13187)
- 数学方法(13058)
- 财(11722)
- 地方(10590)
- 制(9531)
- 贸(8570)
- 贸易(8566)
- 易(8303)
- 学(8062)
- 发(8016)
- 农业经济(7542)
- 理论(7483)
- 策(7135)
- 发展(7023)
- 展(7009)
- 融(6925)
- 金融(6923)
- 银(6915)
- 银行(6907)
- 机构
- 学院(149378)
- 大学(145126)
- 济(60005)
- 经济(58655)
- 管理(55926)
- 研究(50147)
- 理学(48501)
- 理学院(47902)
- 管理学(47028)
- 管理学院(46735)
- 中国(38461)
- 京(28957)
- 科学(28785)
- 财(27653)
- 农(27128)
- 中心(24094)
- 所(23697)
- 范(22752)
- 师范(22617)
- 江(21873)
- 财经(21675)
- 研究所(21323)
- 业大(20740)
- 农业(19875)
- 经(19776)
- 经济学(18156)
- 州(18106)
- 师范大学(17935)
- 院(17684)
- 北京(17601)
- 基金
- 项目(101267)
- 科学(80970)
- 研究(79083)
- 基金(73314)
- 家(62443)
- 国家(61761)
- 科学基金(53537)
- 社会(52779)
- 社会科(49543)
- 社会科学(49538)
- 省(40382)
- 基金项目(38791)
- 教育(36183)
- 编号(33671)
- 划(33400)
- 自然(31626)
- 自然科(30924)
- 自然科学(30919)
- 自然科学基金(30348)
- 资助(27765)
- 成果(27534)
- 发(22980)
- 课题(22834)
- 重点(22792)
- 部(22299)
- 创(21693)
- 国家社会(21562)
- 性(20372)
- 制(20191)
- 人文(20000)
共检索到229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达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都市去"与"回乡村去"成为背道而驰的两大社会现象,"乡村破产"和"都市膨胀"为知识分子所广泛关注和焦虑。由此,"建设新都市"和"改造旧乡村"成为解决城乡关系危机的两条路径,并在当时形成两股强劲的思潮。是"发展都市以救济乡村"还是"发展乡村以救济都市"抑或是"都市与乡村相互调和",知识分子都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当今城乡发展须打破"二元对立"格局,建立"文化共同体",促进城乡关系协调融合发展。
关键词:
都市建设 乡村改造 城乡关系 文化共同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达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都市去"与"回乡村去"成为背道而驰的两大社会现象,"乡村破产"和"都市膨胀"为知识分子所广泛关注和焦虑。由此,"建设新都市"和"改造旧乡村"成为解决城乡关系危机的两条路径,并在当时形成两股强劲的思潮。是"发展都市以救济乡村"还是"发展乡村以救济都市"抑或是"都市与乡村相互调和",知识分子都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当今城乡发展须打破"二元对立"格局,建立"文化共同体",促进城乡关系协调融合发展。
关键词:
都市建设 乡村改造 城乡关系 文化共同体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石峰
城乡关系乃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永恒主题。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中国爆发经济危机,城乡关系问题更加凸显。各派学者围绕农村复兴路径与城乡本末问题,展开广泛的思想论争。保守主义者主张以农村为本,自由主义者强调以城市为重,而马克思主义者则认定革命是解放农村和终结城乡剥削关系的先决条件。近代知识精英城乡关系上的歧异主张,本质上关涉中国现代化路径的具体选择,而究竟如何最终消解城乡二元对立,依然是挑战人类智慧的世界性难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玉林
21世纪以来,中国农政的理念和政策发生了积极的重大转变,但是城乡关系失衡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调整,关涉乡村稳定和发展的诸多要素大量外流或被夺走的趋势未能有效遏制,也因此造成了多数乡村的快速凋敝和多数城市的急剧膨胀。能否彻底打破城市剥夺或挤压乡村的制度惯性,让"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治宣示付诸实际,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将决定着能否改善中国的城乡社区面貌和整体社会结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邦和
"本位"就是"本来的地位"的意思。"本位文化"运动就是恢复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地位的运动。中国近现代有过中体西用思想、国粹思想、国学思想、复古思想等,都是"本位文化"思想在不同时代形式上的变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玲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是一个社会急遽变动的时期,也是文学创作日新月异的时期。尤其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政治和经济的拨乱反正给文化的自由与繁荣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这个时期,一大批迥异于此前作品人物的青年形象开始出现在作家的笔下,他们以自己的悲欢歌哭为我们再现了那个大转折时代的青年的成长轨迹与心理症候。以路遥的《人生》为起点,作家们通过这些青年形象对当时城乡之间的矛盾倾注了热切的关注,同时,也通过青年人物对城乡不同的人生选择表达了自己对于城市和乡村的不同态度,相应地,也折射出乡村
关键词:
城乡矛盾 知青“返乡” 农村青年进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云霞
农村问题是民族复兴的基本问题。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出现了多个改造农村,以期实现民族复兴的探索实践活动。由于存在对社会认知多方面的分歧,他们在权利表现、内容表现和形式表现等方面产生了众多的差异性表现。
关键词:
农村改造 差异性 表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隋福民 韩锋
本文以"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基尼系数的计算和比较,探讨了保定11个村的土地(主要指耕地)占有关系在1930—1946年间的变化。我们发现:保定11个村的土地不平等程度还是较大的,尽管从1930年到1946年基尼系数都是降低的,即土地占有呈现了"分散化"趋势。而且,从时间上看,这种"分散化"趋势主要发生在后一阶段,即1936—1946年间。把11个村的结论推广到保定地区的农村,其结论是类似的。另外,我们发现,村与村之间在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上也有一定差别。
关键词:
保定 地权 分散化 基尼系数 农村调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红运
20世纪30年代,由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商品倾销,水旱灾害的打击,土地分配不合理,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苛捐杂税的压力,引起了江苏农村经济的衰败。其主要表现是农作物收成暗淡,农村副业的衰落,农民离村人口增加,耕地大量荒芜,农村金融枯竭。农村经济的衰败加深了农村贫困化的趋势,加剧了农民与政府的隔膜,引起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也促使江苏省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的干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民
中国近代企业最初发生于自19世纪70年代的洋务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内部管理很大程度上还是官僚衙门式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民营企业逐渐兴起,但是直到20世纪前20年,即使是在荣家企业这样规模极大的近代企业,以及诸如长江航运这样的近代新兴运输行业中,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着落后的工头制、包工制式的管理模式。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世界科学管理理论的推动下,随着国内近代职业经理阶层的逐渐形成,以及因管理不善而导致公司搁浅、倒闭事例的时有发生,科学管理对于公司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近代中国的公司企业,特别是在诸如上海这样的工商业大都市的公司企业中,逐渐开始兴起崇尚和推行以科学管...
关键词:
企业 科学管理 近代上海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晓荣 戴建兵
20世纪20、30年代北方农村钱票泛滥,从实物和史料两方面都得到证实。钱票不同于国家银行、各大商业银行发行的纸币,也不同于各省、市银行发行的纸币,它是县及县以下政府、商会、民间金融机构及商号发行。北方钱票以小面额为主,由于钱票集中在北方一个时期,这与当地特殊的商品经济相联系。正是北方农民的相对贫困才使钱票有了生存空间。
关键词:
北方农村 钱票 乡村币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曾国安 胡晶晶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此使得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却不平衡,无论是城乡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还是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都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水平也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无论是从城乡居民的消费占比、消费支出、消费水平,还是从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耐用消费品普及率等方面,都反映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所存在的长期扩大的差距。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扩大既不利于扩大总需求,也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因此采取措施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的势头,使农村居民收入获得更...
关键词:
城乡 收入差距 消费差距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克祥
20世纪 30年代 ,尤其是 1 932— 1 934年农业恐慌期间 ,农村土地买卖和地权流向出现了新的特点 :由以往地价持续上涨、买卖兴旺一变而为地价惨跌、买卖淡静 ,土地由供不应求一变而为虚假过剩。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是广大自耕农加速贫困化。土地买卖中原有的地权多向流动消失 ,变成由中小土地所有者向大地主、城市地主的单向流动。自耕农、半自耕农占地零细化和无地化的程度愈加严重 ,中小地主也普遍衰败 ,大地主、城市地主则急剧膨胀 ,全国地权恶性集中。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菡 周静 胡雨桐
文章从女性群体进入图书馆领域的时机,女性获取图书馆员职业身份的内外动因,占据职业多数的女性馆员对职业哲学的认同与践行,载入“图书馆名人堂”中的女性楷模四个方面,呈现现代图书馆员职业形成之初,社会性别视角下美国图书馆员职业化历程。图书馆员职业化包含女性化,对女性化的正向认知有待更多正面职业形象的阐述与呈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