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5)
2023(13569)
2022(11882)
2021(11046)
2020(9132)
2019(20598)
2018(20407)
2017(39145)
2016(21368)
2015(23870)
2014(23529)
2013(23106)
2012(20983)
2011(18638)
2010(18563)
2009(17031)
2008(16246)
2007(13925)
2006(11994)
2005(10325)
作者
(59893)
(49445)
(49111)
(46855)
(31581)
(23672)
(22496)
(19499)
(18812)
(17447)
(16983)
(16493)
(15465)
(15383)
(15326)
(14917)
(14873)
(14738)
(14085)
(13957)
(12285)
(11875)
(11759)
(11173)
(11109)
(10990)
(10956)
(10795)
(9879)
(9866)
学科
(85674)
经济(85585)
管理(59521)
(52347)
(44119)
企业(44119)
方法(37462)
数学(31542)
数学方法(31178)
中国(24543)
地方(21638)
(21095)
业经(19005)
(18402)
(18267)
理论(15541)
(14537)
农业(14350)
(14291)
贸易(14284)
环境(14160)
(13764)
(12851)
教育(12558)
技术(12135)
(11973)
(11539)
财务(11475)
财务管理(11457)
地方经济(11414)
机构
学院(293442)
大学(292881)
管理(116437)
(111129)
经济(108433)
理学(101494)
理学院(100297)
管理学(98481)
管理学院(97956)
研究(97442)
中国(69638)
科学(62909)
(62579)
(48509)
(48139)
研究所(44226)
(44120)
中心(43698)
业大(43511)
(41793)
(41554)
师范(41453)
财经(39728)
北京(39159)
(36169)
(36096)
农业(34656)
(34651)
师范大学(33594)
经济学(32651)
基金
项目(208900)
科学(164252)
研究(153636)
基金(150064)
(130526)
国家(129436)
科学基金(111447)
社会(96274)
社会科(91085)
社会科学(91063)
(82564)
基金项目(80610)
自然(72570)
自然科(70851)
自然科学(70837)
教育(70189)
自然科学基金(69495)
(69452)
编号(63861)
资助(60584)
成果(50942)
重点(46829)
(45353)
(44777)
课题(43703)
(43364)
创新(40342)
科研(39382)
项目编号(39180)
国家社会(38828)
期刊
(120483)
经济(120483)
研究(85107)
中国(51540)
学报(45936)
科学(42880)
管理(41146)
(39879)
教育(36370)
(34661)
大学(34312)
学学(32216)
农业(28375)
技术(24642)
业经(20884)
(20868)
金融(20868)
经济研究(19510)
财经(18165)
图书(16920)
问题(16865)
(15478)
科技(14714)
(14403)
资源(14075)
理论(13971)
现代(13523)
(13348)
商业(13281)
(13127)
共检索到414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怀建  
文化视阈下的城市道路景观有三大意义:美学意义、艺术意义、文化意义。提高城市道路景观品质,必须充分考虑"三特"要素,即:道路景观的动视特征、城市文化的特点和民族审美心理特性。提高城市道路景观品质的路径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一要通过人文路径注重从道路使用者的文化视角做好景观设计;二要从技术路径做好符合动视觉生理与心理的道路空间序列设计;三要从学术路径,建立起道路景观批评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文珍  谢怀建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城市道路建设在发挥道路交通基础功能的同时,还应从功能复合化方面注重挖掘道路的生态价值,培育和提升城市道路的生态环境品质。以景观生态学和道路生态学为导向,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提出了提升城市道路生态品质路径的三个方面:一是把握城市道路路域的环境特点,合理规划道路,整体提升道路生态品质;二是强化技术研究,通过研发路面降温新型材料,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树种,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三是运用生物技术,提高道路绿化的降碳增氧滞尘效果,改善道路生态环境,从而提升道路的生态品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凯  刘晓惠  
景观设计的本质是"看"和"被看",道路景观设计应汲取城市意象、环境心理和动态视景的相关理论知识,建立"道路一视景"的概念:本文综合考虑整合一体、环境契合、个性鲜明等景观视觉要求,从城市环境意象的构成要素入手,在视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应不同地段环境特征的道路景观设计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席洲  郭继杰  张婷婷  
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在将城市道路景观作为一个复杂网络综合体的基础上,从系统范畴的角度探讨了"集成适应"道路景观设计理念,为未来我国城市道路景观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日明  龙岳林  熊兴耀  尹佳  
针对目前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城市道路绿地建设中盲目求绿、片面求彩、模纹与造型树用得过多、对外来植物的过分亲睐等情况,以怀化市为例,调查研究了道路绿地所使用的木本园林植物、道路景观与生态效益,并提出了适于在怀化发展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总结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定位三原则:1)合理使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增加乡土树种的应用,以提高植物多样性水平;2)注重地方特色与民俗风情,以增加景观文化内涵;3)在群落学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合理配置园林植物,以保证群落结构稳定、景观可持续性好、生态效益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兵  
以昆山市顺陈路为例讨论江南水乡道路景观个性的营造方式。江南水乡景观特色的营造不但是要体现出江南景观的多种直接要素,更要考虑到城市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间接要素,体现出江南水乡诗意的环境氛围,表现出当地固有的历史文化,营造出让当地市民能感到自豪的道路景观。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鹦  李军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作为准公用物品,其外部效应必然导致交通拥堵的发生,实施拥堵收费的目的则是使交通拥堵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确保城市道路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应用经济杠杆来调节交通需求,以缓解交通拥堵。本文应用合作博弈相关理论对城市道路拥堵网络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同一时刻各个路段的通勤者数目这一角度定义拥堵成本,重点证明了拥堵成本为凸函数的城市道路拥堵网络博弈存在非空的核,拥堵成本为凹函数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博弈虽不存在非空的核,但总是存在最优的树网络,最后,结合上述结论对城市道路拥堵收费进行讨论,从理论上对拥堵收费的合理性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陶新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弹性分别为0.93、0.73、0.68、0.44;②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在中短期内是交通能源强度,长期内是城市化率;③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短期内会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而长期又有助于使之降低;④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避免;⑤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与技术的组合,可以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研究,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焕东  杨静  张蕊  刘博  
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引入到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评价中,对影响设施满意度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细致分析,吸纳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研究成果,基于ESCI满意度模型构建了PSF-CSI模型。并通过模糊综含评价方法计算满意度指数,以此量化市民对设施的王观感受。之后,以北京市调研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实证研究,计算市民满意度指数并分析了乘客满意度模型中各影响因素的内外部关系。模型通过信度和拟含度检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大琳  林航飞  
城市道路步行适宜性是评价城市道路重要的一项指标,评价步行适宜性最主要的是分析研究行人的步行特性,步行是拉萨最主要的出行方式,而步行转经又占据了步行出行很大比例,以拉萨中心城区中"林廓"这条路线入手,通过对道路上步行转经人群的年龄、步行速度、以及交叉口过街习惯等观察分析,得出一些拉萨转经人群独特的步行特性,对"林廓"的步行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对拉萨市"步行交通"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芳萍  沈小波  
城市交通拥挤及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实际上是城市公路和环境资源无偿利用产生的负外部性。该文介绍了西方国家关于城市道路定价的由理与方法,提出有效解决该问题应按照其社会价值或社会成本对城市公路进行定价。可行的政策手段有拥堵收费、通行税、泊车费等。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城市道路定价手段,来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哲  李彦  
"宽而疏"现象是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主要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此类城市道路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从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功能和社会公正四方面分析了道路建设的"宽而疏"现象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我国未来城市道路建设的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昝欣  欧国立  
城市道路的逐渐完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在分析城市道路对城市规模影响效应的基础上,探究城市道路对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通过匹配2005年我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272个城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指出,随着城市道路的发展,城市规模呈扩张趋势;城市道路通过影响城市规模,正向推动城市收入差距扩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经济水平较高与规模较大的城市,城市道路对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正向效应较小;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规模较小的城市,城市道路对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正向效应较大,表明城市道路对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国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