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8)
- 2023(15614)
- 2022(13368)
- 2021(12215)
- 2020(10155)
- 2019(22855)
- 2018(22631)
- 2017(43081)
- 2016(23350)
- 2015(26122)
- 2014(26123)
- 2013(25995)
- 2012(24061)
- 2011(21952)
- 2010(21933)
- 2009(20354)
- 2008(19372)
- 2007(17175)
- 2006(15221)
- 2005(12876)
- 学科
- 济(111583)
- 经济(111473)
- 管理(63109)
- 业(61778)
- 企(48241)
- 企业(48241)
- 方法(44357)
- 数学(38080)
- 数学方法(37724)
- 农(34865)
- 中国(26163)
- 地方(25888)
- 业经(25153)
- 学(23972)
- 农业(23309)
- 财(22260)
- 制(17227)
- 贸(16642)
- 贸易(16634)
- 易(16056)
- 环境(15635)
- 和(15597)
- 理论(15447)
- 地方经济(14776)
- 技术(13766)
- 银(13688)
- 融(13639)
- 金融(13637)
- 银行(13622)
- 发(13613)
- 机构
- 大学(342122)
- 学院(341892)
- 济(141151)
- 经济(138190)
- 管理(132810)
- 研究(118664)
- 理学(115773)
- 理学院(114439)
- 管理学(112419)
- 管理学院(111815)
- 中国(85386)
- 科学(75512)
- 京(71939)
- 农(65287)
- 所(60301)
- 财(59941)
- 业大(56310)
- 研究所(55451)
- 中心(52881)
- 农业(50441)
- 江(49300)
- 财经(48595)
- 范(45085)
- 北京(45017)
- 师范(44596)
- 经(44173)
- 经济学(42776)
- 院(42181)
- 州(39514)
- 经济学院(38318)
- 基金
- 项目(237653)
- 科学(185138)
- 基金(171890)
- 研究(169172)
- 家(151722)
- 国家(150407)
- 科学基金(127671)
- 社会(108341)
- 社会科(102460)
- 社会科学(102432)
- 省(93461)
- 基金项目(92067)
- 自然(83243)
- 自然科(81233)
- 自然科学(81211)
- 自然科学基金(79757)
- 划(78242)
- 教育(75794)
- 资助(69542)
- 编号(67909)
- 成果(54394)
- 重点(53050)
- 发(51646)
- 部(51238)
- 创(48948)
- 课题(46507)
- 创新(45599)
- 科研(45255)
- 国家社会(44551)
- 计划(43737)
- 期刊
- 济(160980)
- 经济(160980)
- 研究(99373)
- 农(63860)
- 中国(62201)
- 学报(62029)
- 科学(54741)
- 管理(47002)
- 大学(46394)
- 学学(44374)
- 财(43073)
- 农业(42853)
- 教育(32419)
- 融(27653)
- 金融(27653)
- 业经(27267)
- 技术(27182)
- 经济研究(25714)
- 财经(24054)
- 问题(20898)
- 经(20649)
- 业(19590)
- 版(18336)
- 科技(17760)
- 技术经济(17311)
- 业大(17167)
- 图书(16254)
- 理论(15615)
- 商业(15398)
- 现代(15012)
共检索到495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彬
一直以来,乡村的发展与振兴,都是从物质层面进行的考量,从经济方面展开的活动。不同的主体,通过多元的渠道,实现农村产业的更迭与创新,将外部的信息传递到乡村,以资金的力量助推乡村的发展。正是因为经济的作用如此强大,才使得在这一过程中,精神文化所能发挥的作用,成为不被重视的,甚至于是被人遗忘忽视的部分。事实上,艺术等精神领域的宝藏,也是振兴乡村的不二法宝。虽然"见效"缓慢,但却是"细水长流",虽然与经济分属不同的领域,但却并不与之冲突,甚至可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空间设计 乡村旅游 乡村居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东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作为我国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是实现脱贫攻坚后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的重大工程。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围绕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制定企业、人才、项目、用地等方面政策举措,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才华 孙钰洁
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是提升乡村新发展格局、打造乡村文化艺术发展新业态、提振村民乡村振兴信心、追求更高质量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和新动能。通过聚焦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动力,对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和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发掘民间艺术活动,塑造乡村文化产业品牌;激发非遗传承活力,提升乡村经济新增长;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以产业集群助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以数字经济引领乡村文化产业新质发展,为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
艺术乡村建设 文化艺术产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建新 张蓓 金婷 和佳滢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助农类短视频传播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乡村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而这些宝贵的资源往往被忽视。助农类短视频传播可以通过拍摄和分享农村景观、农田风光、乡村民俗等内容,向公众展现真实而美丽的乡村风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农村地区产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但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局限性和营销手段的欠缺,这些优质的农产品往往无法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姝 韩昆澎
<正>民间艺术作为乡村文化的核心要素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正发挥其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些源自中国乡土社会的艺术形式,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还凝聚了农民的无穷智慧与创意。它们不仅是乡村生活的写照,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人们带来无尽欢乐。许多民间艺术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志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农村地区"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突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和全面升级提供了全局性的宏观指导,从根本上得以推动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国胜
<正>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振兴。传统艺术作为乡村文化的灵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传统艺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艺术的生存空间逐渐受到挤压。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应该更加重视传统艺术的价值,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传承和创新。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投资。只有推动人才培养、多元创新、跨界合作,才能确保传统艺术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应有的继承和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卉
<正>环境艺术设计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综合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优势,进而对生存环境进行系统优化。这种设计融合了科学与艺术,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备受关注,环境艺术设计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人们逐渐认识到,要打造舒适、和谐且富有个性的农村人居环境,环境艺术设计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不仅包含经济的进步,也包含文化的振兴,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随着乡村的不断发展,发挥艺术的积极作用不仅能激发乡村地区人们脱贫致富的意念,同时也能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可以促进乡村产业升级。乡村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其发展与农业生产和农耕文明息息相关,也和乡村发展具有紧密的关联。陈炯、张倚明合著的《艺术振兴乡村》(中国纺织出版社)一书充分诠释了乡村艺术与振兴乡村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艺术设计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下 乡村振兴 影响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成波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乡村振兴成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艺术设计与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探讨艺术设计与管理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分析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艺术设计与管理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提高乡村经济的竞争力,推动乡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艺术设计 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韦成 易希平
在脱贫攻坚阶段,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服务乡村发展致力于助推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帮扶和实现技术支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服务理念的重构、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服务方式的优化则是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回应乡村发展的应有转变。面对时代的嬗变,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需要认真审视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梳理分析技术与人文、单一与全域、专业与产业的关系,并通过淬炼文化“软实力”、提升人技“创新力”、整合产教“匹配度”等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伟
本文分析了目前辽宁省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出现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新出现的社会文化艺术现象,对辽宁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 文化艺术 营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凝玉 张哲 王思明
乡村振兴是促进城乡互动交流与传承农业文化精髓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借鉴邻国日本的经验,以濑户内国际艺术祭这一典型的振兴乡村为例,解析其以艺术柔性唤醒乡土,通过集中体现的具有传播价值的媒介事件、媒介人物和媒介时间的深入诠释凝炼艺术与资本互溶进而成就乡村活化与城乡互动的智慧传播路径。在城乡建设领域内这不仅是增强乡村活力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而且呈现独特的现实意义,并有助于汇聚和构建农业文化的地域认同和社会参与,传承农业文化的精神溯源并利于不断完善城乡互融的智慧传播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培全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2021年,中央和山东省委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工作,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财政应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政策供给和资源配置,以新招硬招实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合英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顺应了时代潮流,回应了人民期盼,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是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也是转型方向和发展机遇。中信银行坚决贯彻中央部署,认真落实监管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新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