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4)
- 2023(4740)
- 2022(3898)
- 2021(3620)
- 2020(3011)
- 2019(6337)
- 2018(6153)
- 2017(11056)
- 2016(6198)
- 2015(7083)
- 2014(6472)
- 2013(5848)
- 2012(5147)
- 2011(4565)
- 2010(4638)
- 2009(4489)
- 2008(4529)
- 2007(4272)
- 2006(3543)
- 2005(3065)
- 学科
- 管理(21630)
- 企(20779)
- 企业(20779)
- 业(20740)
- 济(17293)
- 经济(17277)
- 技术(10564)
- 技术管理(8730)
- 教育(7685)
- 中国(7597)
- 方法(6881)
- 理论(6756)
- 业经(6502)
- 财(5593)
- 产业(4420)
- 和(4238)
- 数学(4189)
- 数学方法(4127)
- 务(4027)
- 财务(4025)
- 教学(4020)
- 财务管理(4020)
- 制(3994)
- 农(3884)
- 企业财务(3844)
- 文化(3772)
- 学(3634)
- 银(3625)
- 银行(3620)
- 政治(3600)
- 机构
- 大学(80485)
- 学院(76359)
- 管理(29370)
- 济(28001)
- 经济(27356)
- 理学(25274)
- 理学院(24943)
- 管理学(24500)
- 管理学院(24313)
- 研究(23311)
- 京(16547)
- 中国(16148)
- 财(13651)
- 范(13389)
- 师范(13339)
- 科学(12665)
- 江(12278)
- 财经(10681)
- 师范大学(10633)
- 教育(10624)
- 北京(10531)
- 中心(10404)
- 所(9994)
- 州(9890)
- 经(9691)
- 研究所(8896)
- 院(8873)
- 经济学(8512)
- 业大(8508)
- 商学(8472)
- 基金
- 项目(50247)
- 研究(41836)
- 科学(41075)
- 基金(34931)
- 家(28843)
- 国家(28498)
- 社会(27643)
- 社会科(26091)
- 社会科学(26082)
- 科学基金(25596)
- 省(21259)
- 教育(20781)
- 基金项目(18149)
- 划(17332)
- 编号(17313)
- 成果(15491)
- 创(14479)
- 自然(14288)
- 自然科(13999)
- 自然科学(13996)
- 自然科学基金(13762)
- 创新(13190)
- 课题(12942)
- 资助(12416)
- 大学(11922)
- 项目编号(11539)
- 重点(11284)
- 年(11142)
- 国家社会(10979)
- 规划(10979)
共检索到121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文兵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早在1997年,费孝通先生在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就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并将其理解为"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并对文化转型具有自主能力,以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中,重新审视文化自觉、重拾文化自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贤君 王愚
行孝是几千年来人们推崇与奉行的事亲奉上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石。探讨中国孝文化的当代价值,对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孝文化 内涵 特点 当代价值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2011年5月26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举办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国内十余名教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应邀出席。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从多个角度解读和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建校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并就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一流大学建设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编辑部特将发言辑成,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于游
在法律公正无私、法官铁面无私等观念影响下,人们对于法律的印象更多停留在"无情"上。然而通过探寻传统法律文化中"情理法"的融合之路。文章指出,法律原来是"有情"的,以天理国法人情为核心的传统法律价值观念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情法"兼顾不仅能够弥补法律条文的不足,而且能够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情理法 “法律有情” 传统法律文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窦坤 刘新科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 文化传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磊
建立在古代农业生产和生活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中包含着因时而变和超越时空界限的内容。传统农业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和观念,为当代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智慧启迪。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智慧启迪。
关键词:
农业文化 基本内核 现代文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新进
职业使命感培育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如对个体职业使命的感知、理解、认同,并付诸实践,把为社会谋福利和自我实现作为内在动力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职业使命感培育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现实逻辑构成了严密的逻辑基础。职业使命感培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拼搏奋斗的动力,是激励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源泉,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卢映西 王娟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迫切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怎样在市场经济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是怎样用社会主义优越性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法持续的市场经济改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方式。在《资本论》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创新已经在多个方面开拓了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在宏观管理方面,坚决扭转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在改革思路上,提出了史无前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构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性地解决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卢映西 王娟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迫切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怎样在市场经济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是怎样用社会主义优越性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法持续的市场经济改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方式。在《资本论》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创新已经在多个方面开拓了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在宏观管理方面,坚决扭转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在改革思路上,提出了史无前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构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性地解决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玲俐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专业化的改革措施,它们有效地推动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美国在教师教育改革措施中注重将教师的学术性、专业性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其课程体系趋近完善。当下看来,美国的改革经验无论是其不断完善的课程发展目标,还是不断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设置,对于助力课程实施专业化,以及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国内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来说,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关键词:
美国 教师教育 课程专业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雷
原始性科技创新在财富和价值创造结构与国际竞争结构中的主导性、纲领性地位有着向霸权性、剥削性地位发展的自然趋势。凭借原始性科技创新的优势 ,发达国家及其科技先进企业建立起了从微观到宏观以至“全球化”秩序这样的一系列形式上“合理”、“合法”实则不公正、非对称的制度 ,主导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国际分工的格局和全球秩序的性质与特征。原始性科技创新优势的培育必需适当的制度或体制条件 ,国家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整个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性科技创新具有决定性的激励作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熙 苏尚锋 曹婷婷
一、研究背景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教育领域,国学不仅高居象牙塔,而且开始走进中小学,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和学校文化生活。与高校中的国学研究不同,中小学生接触到的国学远远超出"学问"(传统知识体系)与"学术"(对传统知识的探究方式)的范畴。学生们在与国学相关的课程及各类课外活动中不仅了解到更多的儒家经典及民族历史文化常识,还广泛接触京剧、曲艺、书法、武术及各种民间技艺(如剪纸)。这就是说,中小学所谈的国学具有较大的外延,涉及学术与非学术形式的文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跃进
《四库全书》及其所代表的"四库学"体系,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就"四库学"体系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三个重要特征,以及"四库学"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四库学"研究意义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为《四库全书》申请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张本。
关键词:
《四库全书》 四库学 世界记忆遗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慧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提出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冠华
大学是一个圣洁的学术组织,坚守文化理性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然而,当下大学片面追求文化之外的经济和政治功用,逐渐遗忘了大学文化理性的根本旨归,大学文化正逐步沼泽化。现代大学正在承受着官本主义和经济主义由表及里的胁迫和侵蚀。面对大学文化理性失范现状,更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不能放弃大学文化建设和对大学文化理性之精神实质的不断追问和深刻反省。不为政治左右,不为经济失贞,应为理性坚守,要为学术推崇,此乃大学发展之根本,更是大学文化理性的当代意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