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8)
2023(5674)
2022(4502)
2021(4532)
2020(3575)
2019(7965)
2018(8120)
2017(12903)
2016(8284)
2015(9398)
2014(9044)
2013(7599)
2012(6878)
2011(6107)
2010(6435)
2009(5645)
2008(5565)
2007(5371)
2006(4601)
2005(4077)
作者
(17464)
(14361)
(14321)
(13561)
(8982)
(6820)
(6595)
(5617)
(5398)
(5281)
(4834)
(4745)
(4550)
(4516)
(4436)
(4365)
(4296)
(4216)
(4200)
(4168)
(3806)
(3693)
(3516)
(3316)
(3297)
(3279)
(3213)
(3072)
(2944)
(2900)
学科
教育(21722)
管理(20265)
(16604)
(16437)
企业(16437)
(15368)
经济(15354)
中国(13566)
技术(11838)
理论(10040)
技术管理(8508)
教学(7955)
(6061)
政治(5950)
研究(5930)
思想(5486)
业经(5399)
方法(5369)
学校(5109)
思想政治(4936)
政治教育(4936)
治教(4936)
德育(4897)
(4599)
(4409)
工作(4380)
发展(4126)
(4077)
学法(4065)
教学法(4065)
机构
大学(99619)
学院(92358)
研究(32811)
教育(29770)
管理(28207)
(26735)
(26035)
师范(25966)
经济(25827)
理学(23795)
理学院(23397)
管理学(22758)
管理学院(22521)
(22287)
师范大学(21028)
科学(17913)
中国(17405)
(16403)
北京(14989)
(14641)
职业(14554)
技术(14310)
(13864)
中心(13631)
研究所(13253)
(13176)
(12082)
教育学(11437)
财经(10341)
职业技术(10047)
基金
项目(57463)
研究(54260)
科学(47173)
基金(35670)
教育(34542)
社会(31892)
社会科(29820)
社会科学(29810)
(28655)
国家(28159)
(25699)
编号(25362)
成果(25084)
科学基金(24303)
(22683)
课题(21738)
(19303)
基金项目(17885)
规划(16430)
项目编号(16174)
(15679)
(14455)
重点(14375)
创新(14292)
(13976)
研究成果(13922)
(13850)
(13730)
(13294)
教育部(13290)
期刊
教育(55616)
研究(40643)
中国(32891)
(30789)
经济(30789)
职业(13029)
技术(12698)
管理(12442)
(11346)
学报(10737)
大学(10590)
图书(9671)
科学(9593)
高等(8420)
(8231)
论坛(8231)
技术教育(7794)
职业技术(7794)
职业技术教育(7794)
书馆(7490)
图书馆(7490)
高等教育(7260)
学学(7068)
成人(6917)
成人教育(6917)
(6657)
(5932)
财经(5571)
科技(5511)
(5021)
共检索到156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熊晓梅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发展问题提到十分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高校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艳  杨晓慧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创新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的现实诉求,更是面对社会文化发展及"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要求。对此,在新的意义上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我们还需要梳理由社会文化的动态性整合、价值性指向、多元性结构等文化总体性方面所决定的问题。在理性重构的文化总体性关照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洁  
文化自觉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态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增进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以队伍培养为关键,有效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四服务"和"三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性质和办学方向的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中心环节"和"立身之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系统阐释,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媛  
文化自信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之一,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发挥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面临各种困难与挑战,高校应不断探索融入路径。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丰富教学方法与内容、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文化创新能力及发挥网络平台优势来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娇  
<正>人工智能是颠覆性的技术存在,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诉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人工智能伴随着新理念、新业态以及新模式等出现,其发展、应用对于教育的开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审思基于技术向度的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风险,深掘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优化创新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从而更好地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是时代使然。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宾  郝文清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正确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对于科学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形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有其内在的文化发展客观规律。应该说,人类所有的活动几乎都带有文化的印痕,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振东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种特殊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特定的社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文化过程。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以及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由此愈发关注对于人自身的培养与教育。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多元文化引发的文化选择的必要性、加强文化选择所应坚持的原则等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国明  肖立新  李晓燕  
地方文化具有一定的鲜明性、独特性,它凝聚了人类智慧的精髓,潜移默化地根植人心,引导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是当地先进文化的动力源。我们应当加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投入力度,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做出最有效的决策。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马云霞  洪涛  
新媒体“文化基因”是新媒体设计思想最初的精神内涵,是它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思想元素,表现为平等交互、个体主义、人文主义以及人机合一取向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新媒体“文化基因”的脉络中去审视它,理解它,用好它,运用新媒体文化特质、文化产品和表达方式等,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新媒体的文化价值,才能真正让新媒体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翔  
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结合高校教育实际,做好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也是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围绕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研究很多,产生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新论》就是其中一本。该书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丁振国教授的一本论文汇编作品,集中体现着丁振国教授从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斌  欧阳炯炜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高等教育面临着五彩缤纷的多元文化背景。多元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态度、思维习惯、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甚至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以及价值选择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主流性导向、人文性导向、民族性导向、审美性导向、多样性导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晨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形式不一而足。其中校园文化中的育人功能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文章分析研究了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最后探讨加强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的对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陆爱华  徐周双  
大学校园散落着丰富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是兼具美学价值、文学价值和德育价值等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表征。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重视文化符号的德育价值,但是对其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存在着教育者的文化符号意识淡薄、文化符号闲置浪费、过度利用和配置不合理等现象。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基本理念的基础,以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为理想模式的基本理念;以所指功能和隐性教育为基本原则;以提高高校文化符号质量、优化高校文化符号结构、改善高校文化符号环境等途径实现基于文化符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基于文化符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忠红  
文化平台要引导大学生在多元意识形态背景下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平台强调在沟通中以理服人,在比较鉴别中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人才队伍这个第一资源建设,是文化平台构建与发展、管理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需要以文化为引领,搭建新载体,构建新平台,充分挖掘文化的内涵,发挥文化的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全球化、网络化等时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