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4)
2023(15352)
2022(12767)
2021(11760)
2020(9715)
2019(22014)
2018(22096)
2017(42933)
2016(23230)
2015(26367)
2014(26263)
2013(25965)
2012(23946)
2011(21619)
2010(21671)
2009(20382)
2008(19500)
2007(17109)
2006(15124)
2005(13267)
作者
(66653)
(54627)
(54584)
(51787)
(34740)
(26186)
(25023)
(21484)
(20656)
(19490)
(18678)
(18127)
(17238)
(17061)
(16718)
(16525)
(16492)
(16218)
(15702)
(15521)
(13512)
(13365)
(13016)
(12434)
(12360)
(12222)
(12149)
(12051)
(10995)
(10645)
学科
(92275)
经济(92166)
管理(68523)
(62255)
(51986)
企业(51986)
方法(41208)
数学(34425)
数学方法(34043)
中国(27269)
(24881)
业经(24665)
(23726)
(19035)
贸易(19026)
(18694)
(18550)
(17928)
地方(17129)
理论(16973)
(16758)
农业(16324)
(16109)
银行(16075)
(15456)
金融(15453)
(15422)
产业(14921)
环境(14752)
技术(14222)
机构
大学(335223)
学院(333556)
管理(133049)
(131068)
经济(128090)
理学(114932)
理学院(113691)
管理学(111902)
管理学院(111281)
研究(107955)
中国(80947)
(71353)
科学(65716)
(62733)
(53183)
财经(50212)
中心(48413)
研究所(48274)
(47285)
(47025)
业大(46386)
(45628)
(45465)
北京(45457)
师范(45294)
(39442)
(39362)
经济学(39195)
财经大学(37385)
农业(37148)
基金
项目(224373)
科学(175778)
研究(169215)
基金(161051)
(138525)
国家(137334)
科学基金(117826)
社会(105901)
社会科(100310)
社会科学(100284)
(86930)
基金项目(85362)
教育(77226)
自然(74367)
(73086)
自然科(72475)
自然科学(72458)
编号(71785)
自然科学基金(71132)
资助(65476)
成果(58860)
重点(49466)
(49417)
课题(48078)
(47943)
(46560)
项目编号(44842)
创新(43234)
国家社会(42997)
教育部(42684)
期刊
(144282)
经济(144282)
研究(99948)
中国(59287)
学报(49631)
管理(48099)
(45235)
科学(45145)
(42699)
教育(39996)
大学(37257)
学学(34420)
农业(30255)
(28413)
金融(28413)
技术(27578)
业经(24995)
财经(23749)
图书(23393)
经济研究(23223)
(20256)
问题(19550)
理论(17235)
(16608)
书馆(16348)
图书馆(16348)
实践(15897)
(15897)
商业(15853)
现代(15440)
共检索到486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徐文哲  郑建明  郝世博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献信息存储中心、科学文化教育中心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空间在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践行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肩负重要使命。文章通过国内外图书馆公共文化传播和交流研究现状的综述、国内外图书馆门户网站的中国文化资源建设现状以及中国文化类资源在亚马逊的销售和读者评价调研3个方面,反映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研究发现国外图书馆门户网站馆藏中国资源主题丰富、分类细致、展示形式多样化,且国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类书籍评价较高,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认同度较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宇康  
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命题。译者作为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使命,探究译者的文化认同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利用文化身份理论系统分析了译者文化身份、译者主体性和文化认同构建的关系,结合后殖民主义理论阐述了目前译者文化认同构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译者构建文化认同的具体方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唐义  肖希明  周力虹  
以系统论为指导,构建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阐述了该模式包含的整合目标、整合主体、整合对象和技术标准等四大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优化就是要以满足公众一站式获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需求为目标,建立起由文化部和国家档案局共同主导的管理体制,采用先进的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将所有类型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构筑中华数字文化资源集成信息空间。在此模式框架体系下,对文化共享工程的整合模式进行了优化,为推动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庚申  申云桢  
本文简要回顾了“跨文化/国际交流语用研究”(PSIIC)在中国过去20年中从“双外交叉”研究逐步发展成现今的PSIIC,从而经历了一个从语言应用到理论升华的过程。文章总结了“双外交叉”研究服务于国际交流,在外语应用与普及以及在高校研究生外语教改方面的工作,同时归纳了PSIIC的五项理论建树:(1)语境分类;(2)语用特征;(3)语境互动;(4)策略运用;(5)失误处理等。文章展望了未来的PSIIC研究,认为应积极建设基于PSIIC的语料库,继续完善PSIIC的理论运作模型,以及开展同邻近学科的“结缘”与理论应用工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鑫  王丹  陈则谦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文化发展的新形式,有利于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方法收集并分析2006年-2017年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研究文献,并结合深度阅读得到有关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受政府和政策驱动明显;核心发文期刊、高产作者和学术合作团体主要来自于图书情报学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分为六个主题,其研究热点沿着三条线索不断演化。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汪圣  刘旭青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子健  完颜邓邓  
为探究我国为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的政策目标而构建的政策工具体系,分析当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工具选择及构成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由62份有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的政策文本构成的政策样本集,采用内容分析方法,按照分析框架构建、分析单元划定、政策工具编码、频次统计分析等步骤,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从政策工具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基本要素两个纬度对样本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当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存在不同基本要素间政策分布差距过大;政策工具应用结构失衡、应用范畴单一;各部门配合有待加强等问题。应优化政策工具应用结构,推动各基本要素均衡发展,提升政策工具与基本要素间的拟合度,增强政策可操作性,构建能够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体系。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韦景竹  李南星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对公众的版权意识与素养、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版权需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利用行为和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功能需求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者乐于使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认为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应当尊重版权人的权利;在利用其作品时需要得到其授权。要求公共数字文化平台上作品版权归属清晰,便于了解作品的具体情况。在公共数字文化网站能够有效保护版权的条件下,大部分被调查者愿意提供自己的作品。被调查者在面对版权限制时,能够通过合理渠道满足对作品的需求。对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类型,被调查者有较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爱华  陆娟  
本文采用以组织文化认同度为自变量、组织绩效为因变量的研究模型与假设,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企业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文化认同度与组织绩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组织成员的组织文化认同度,提高组织绩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义  
[目的/意义]了解我国社会公众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需求情况,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实践提供依据和动力。[方法/过程]在对调查对象、调查目的、时间精力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采用专业的网络调查平台对我国社会公众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结果/结论]社会公众获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目的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社会公众需要通过不同平台获取文化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应将档案馆的资源纳入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范畴,构建"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获取平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心怡   甘佩玄   陈雅  
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要素研究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梳理和归纳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研究现状可为后续研究作好铺垫。对知网上356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研究的研究热点、研究特点、研究趋势,并在文化数字化战略指导下,结合可及性的内涵进一步分析今后研究应关注的重点。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菊花  
公共文化服务承担了实现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历史责任,而财税政策则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纵观公共文化服务从低质量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沿革,与我国的财税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精神共同富裕理论、国家善治理论、公共财政理论为依据,构建起财税政策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理论,其作用机理体现在财力保障、工具调节、促进文化公平等方面。但在实践中,公共文化服务依然受到参与主体单一、财政政策不平衡不协调、财政预算与考核监督偏弱、税收政策不到位等的制约。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于:一方面,构建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格局,提供相应的财税支持、补贴、鼓励政策;另一方面,健全财税政策机制,包括完善预算方案和强化监督考核、加大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地方政府供给能力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树金  古婷骅  王志红  
文章回顾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与服务的研究,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政策、建设模式、建设实践、服务与评价、知识产权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该研究的发展路径和特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沈舒悦  曾粤亮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实施与治理离不开公共政策的引导和规范,剖析中央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内容结构,可为政策优化、参与主体协同推进提供参考。本研究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参与主体”二维分析框架,从我国政府发布的84份关键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文本内容和结构进行编码和量化分析。目前存在政策工具应用全面但不够均衡、供给型政策工具中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不足、环境型政策工具整体偏弱且效果评价方式单一、需求型政策工具对政府依赖严重等问题;在参与主体方面,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参与多元但作用有限、公众和基层社区主体地位不够突出。据此提出优化策略:形成全方位的政策工具组合格局,在发挥好各级政府作用前提下号召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建立全方位效果评估机制、多手段激发社会主体的参与活力。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戴艳清  戴柏清  
本研究选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7个省级门户网站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利用网络计量学相关理论及方法,从网站流量、网站链接度和搜索引擎可见度三个角度出发,选取9个评价指标,考察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网站互联网影响力。结果显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网站互联网影响力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影响力层发展差异显著,建议重点从社会认可度、网络显示度、社会参与度、资源影响力四个方面着手,提高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网站互联网影响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