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7)
- 2023(8857)
- 2022(7461)
- 2021(7106)
- 2020(5682)
- 2019(12423)
- 2018(11943)
- 2017(22062)
- 2016(11607)
- 2015(12934)
- 2014(12355)
- 2013(12087)
- 2012(11133)
- 2011(10157)
- 2010(9819)
- 2009(9344)
- 2008(8930)
- 2007(7503)
- 2006(6440)
- 2005(5943)
- 学科
- 济(51695)
- 经济(51651)
- 管理(27682)
- 业(23616)
- 方法(20553)
- 企(18921)
- 企业(18921)
- 中国(18100)
- 数学(17480)
- 数学方法(17351)
- 农(12522)
- 贸(12331)
- 贸易(12323)
- 易(12044)
- 地方(12031)
- 业经(10489)
- 财(9481)
- 学(9109)
- 制(8435)
- 环境(8403)
- 和(8170)
- 农业(8125)
- 融(7812)
- 金融(7810)
- 银(7703)
- 银行(7700)
- 理论(7552)
- 行(7543)
- 地方经济(7464)
- 关系(7383)
- 机构
- 大学(160446)
- 学院(160151)
- 济(73047)
- 经济(71867)
- 研究(59596)
- 管理(57173)
- 理学(49271)
- 理学院(48613)
- 管理学(47863)
- 管理学院(47547)
- 中国(46001)
- 京(34162)
- 科学(33775)
- 财(31042)
- 所(28987)
- 研究所(26519)
- 中心(25908)
- 财经(25238)
- 经济学(24490)
- 范(23990)
- 师范(23850)
- 经(23292)
- 经济学院(22019)
- 北京(21783)
- 院(21465)
- 江(21339)
- 农(20088)
- 师范大学(19503)
- 财经大学(18899)
- 科学院(18338)
- 基金
- 项目(107496)
- 科学(86736)
- 研究(82359)
- 基金(80122)
- 家(69445)
- 国家(68898)
- 科学基金(59019)
- 社会(55885)
- 社会科(53087)
- 社会科学(53080)
- 基金项目(41234)
- 省(38883)
- 教育(37537)
- 自然(34758)
- 自然科(33984)
- 自然科学(33975)
- 划(33948)
- 自然科学基金(33356)
- 编号(32775)
- 资助(32193)
- 成果(26954)
- 部(25183)
- 重点(24941)
- 发(24900)
- 国家社会(24401)
- 中国(23441)
- 课题(22752)
- 创(22581)
- 教育部(22128)
- 人文(21288)
共检索到240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筠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呈现出了差异化的历史风貌与社会形态。在长久的历史前进历程中,国民精神为我国的长期存续与繁荣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当历史行进到新时期,国民文化自信的成功树立使得中国历史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由钱穆编著、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精神》一书,作者以博大的历史情怀、广阔的视野与锐利的目光,将中国历史的各个维度进行详细介绍、深度解析与精准评价,为国民认识过往的历史与当下所处的环境、建设和完善当代的中国历史精神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邦和
中国古代历史周期变化,其性质为土地文明运行,形成"人口—土地"生态链。古代调节手段已经失效,出路是转换生态链,从旧有的"人口—土地"链接转换为"人口—市场"链接。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冈
一,比较观察 近几年国内掀起了一阵市镇史的研究热潮,佳作迭出。许多学者化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将地方志与碑刻上有关市镇的资料,发掘搜集,并悉心整理,使后来的研究者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些市镇发展的轨迹与经济活动。但是不幸这些精彩的研究作品却对这个课题留下了一个很关键性的空白点——缺一个宏观的注释。大家指出明清时期市镇的数目与规模都有快速的增加,是因为这时期的人口、商业、手工业都有快速的增长。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这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自然而正常的过程。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究一下,可能就不会满意上面的简单答案。如果我们追问,人口增加,为什么不进城去?不向大城市发展?不在大城市里从事商业与手工业?为什么要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德海
在笔者看来,“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难度不小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作简要论述。纵观中华民族整个悠长的历史,可以说: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中国社会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社会,中国人民也历来具有热爱知识文化和尊师重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2013年6月中国出现了以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高企、流动性短缺的情况,有人称其为"钱荒"。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代中叶和宋代都出现过具有典型意义的铜钱流通短缺的现象,那才是真正的"钱荒"。钱荒的危害及成因中国古代的钱荒最早出现在唐代。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刘秩谈到"物之贵贱"与"钱之轻重"的关系,就涉及当时的通货不足问题。到唐德宗时期,杨炎于780年实行两税法之后,"物轻钱重,民以为患",通货不足越来越成为一个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学军
实物借贷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信用活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兴起之前,实物借贷一直是主要的借贷形式。粮、布、菜、茶、柴、猪等生活资料都曾作过借贷物,其中粮食是最重要的借贷品。历史上私人之间的实物借贷方式,从简单的单一实物借贷,发展为多种多样、多种借贷机制的实物借贷。除邻里之间、亲友之间的实物借贷是无息或低息外,其他私人实物借贷都具有高利贷特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德馨
在游猎采集为生阶段,无城无市。进入农业定居阶段的氏族社会,城兴,有城无市。家族社会里,市随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生而兴起,城中有市,市被垣围住。地主经济形态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破垣而出,散布全城,城区即市区。市场经济兴起后,市破城墙而出,市比城大,城在市中。城成为市发展的障碍,相继被拆除;新兴之市不再修城,于是有市无城。城与市关系的演进过程显示:市场的力量可以突破市垣与城墙的限制,并最终摧毁市垣与城墙,自行前进;中国市场经济是几千年历史客观进程的必然产物,它是内生的,而不是从国外搬来的或主观设定的。
关键词:
城市的历史 城市 城与市的关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远
要了解中国国情,首先应该研究历史。同样,要制定符合国情的人口政策,也应该对历史人口政策进行系统研究。 一、历史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 中国历史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人口数量上,追求人口总量的增殖。 刀耕火种是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生产方式,广种薄收则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为了弥补简陋工具造成的低效率,人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学军
实物借贷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信用活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兴起之前,实物借贷一直是主要的借贷形式。粮、布、菜、茶、柴、猪等生活资料都曾作过借贷物,其中粮食是最重要的借贷品。历史上私人之间的实物借贷方式,从简单的单一实物借贷,发展为多种多样、多种借贷机制的实物借贷。除邻里之间、亲友之间的实物借贷是无息或低息外,其他私人实物借贷都具有高利贷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必虎 肖金玉
历史文化村镇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载体。对全国350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区域经济、旅游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合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剖析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得出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历史时期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地理文化因素联系更紧密的结论。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 相关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冷伟
针对日本右翼势力对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责难,文章运用大量事实,从中国历史教科书的"体例特征""内容结构"、"抗日内容的表述""抗日内容的教学"诸方面予以驳斥,从而说明,中国历史教科书客观公正地阐述了抗战历史,让学生正确认识这段历史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中国历史教科书 抗战历史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枫 崔雪锋 缪丽娟
重建长时间序列的历史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其产生的气候和生态效应至关重要。相关学者就定量重建中国历史土地利用信息进行了探索,但重建结果通常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统计性数据,缺乏地理空间属性信息,从而限制了其在气候和生态模型中的应用,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利用有限的历史资料来重建较高分辨率的具有空间属性信息的历史数据。本文针对诸如HYDE、SAGE等具有明确地理空间属性信息的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从方法的角度对中国历史土地利用空间化数据进行了综合评述,以期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重建具有空间属性的中国历史土地利用数据,为未来更好地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气候和生态效应提供数据支持。本文论述了不同资料在历史重建中的关系和作用;强调了人口数据在数量重建和空间分配中的双重作用及其局限性;重点分析了空间分配过程的假设条件和不同方法的历史重建对当代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依赖程度。本文认为,需要加强林地空间化数据的重建以服务历史时期的陆地碳循环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建议以典型年份控制的方法处理难以量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历史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建议进行分区重建,加强区域集成研究。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尚英
《俊义文存》内容涵盖了有关清史和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与评论,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之探析,还有相关的文史评说、图书序跋及人物纪念文章等,是王俊义半个多世纪学术研究的缩影。《俊义文存》运用唯物史观研究清史和清代学术思想史,精到分析和详密考订清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关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研究;反映了王俊义人生经历和治学历程及其尊师重道、提携后进的情怀。《俊义文存》虽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其学术价值还是值得借鉴与参考的。
关键词:
《俊义文存》 清史研究 传统文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炳成 马媛 王显清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今众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众多文献所探讨的问题之一。文章从中国历史的文献出发,结合现实企业的案例,探讨了如何完成企业文化的组织社会化的四种方法。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中国历史 文化建设 组织社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