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8)
2023(2153)
2022(1708)
2021(1500)
2020(1323)
2019(2812)
2018(2622)
2017(5189)
2016(2700)
2015(3099)
2014(3126)
2013(3036)
2012(2942)
2011(2432)
2010(2444)
2009(2495)
2008(2675)
2007(2380)
2006(1970)
2005(1931)
作者
(7413)
(6015)
(5852)
(5788)
(3916)
(2843)
(2761)
(2317)
(2257)
(2229)
(2060)
(2039)
(1987)
(1877)
(1823)
(1765)
(1763)
(1727)
(1715)
(1656)
(1472)
(1453)
(1394)
(1392)
(1355)
(1353)
(1330)
(1308)
(1194)
(1149)
学科
(11789)
经济(11780)
管理(9281)
(9234)
企业(9234)
(8361)
方法(5404)
理论(4041)
业经(3791)
文化(3723)
(3328)
教育(3318)
(3237)
中国(3188)
数学(3125)
数学方法(3081)
(2961)
(2710)
财务(2710)
财务管理(2708)
产业(2697)
企业财务(2603)
经济理论(2442)
企业经济(2251)
市场(2170)
(1998)
(1987)
(1936)
思想(1852)
(1810)
机构
学院(40372)
大学(40253)
(14972)
经济(14627)
管理(14594)
理学(12555)
理学院(12380)
研究(12335)
管理学(12178)
管理学院(12079)
中国(8985)
(8622)
(7550)
(7010)
师范(6976)
科学(6898)
财经(6053)
(6032)
师范大学(5610)
(5582)
北京(5523)
(5501)
中心(5431)
研究所(5003)
(4891)
经济学(4792)
财经大学(4526)
(4390)
业大(4350)
商学(4336)
基金
项目(25463)
研究(20500)
科学(20490)
基金(18300)
(15404)
国家(15211)
社会(13613)
科学基金(13278)
社会科(12821)
社会科学(12816)
教育(9818)
(9779)
基金项目(9371)
编号(8748)
(8289)
自然(7786)
成果(7644)
自然科(7594)
自然科学(7592)
自然科学基金(7472)
资助(7184)
课题(5999)
重点(5848)
项目编号(5786)
(5724)
国家社会(5477)
(5374)
(5369)
(5354)
人文(5330)
期刊
(17999)
经济(17999)
研究(13311)
教育(7706)
中国(7682)
(7050)
管理(6356)
学报(5748)
科学(5228)
大学(4766)
学学(4355)
财经(3604)
经济研究(3228)
(3199)
金融(3199)
(3167)
(3136)
技术(3030)
图书(2931)
业经(2872)
书馆(2432)
图书馆(2432)
问题(2354)
(2231)
(2048)
论坛(2048)
农业(2043)
商业(2016)
财会(1980)
(1884)
共检索到60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朝霞  
文化与价值观内在相联,任何文化都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是一定价值观的体现。从核心价值观的层面理解文化,无论对文化时代差别和民族差别的把握,还是对文化现象的总体概括和本质透视,都要深刻地进行文化反思以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要以文化自觉为基础,根本就是核心价值观自信。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发挥着更基础、更深层、更广泛的作用。我们需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人类情怀和人类解放的高度理解社会主义文化,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处理好"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大力繁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本文阐述大学文化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土壤,论述文化自信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固基石,最后分析高校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翟翠玲  周富国  
从历史性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改天换地的斗争与胜利。从时代性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诉求,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价值目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金莹  
在21世纪的世界文化争辉里,中国文化鹤立鸡群。大国文化悲壮了曾经的中国人,也树立了新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是无条件的,任何中国人都有资格在文明的国度里高举文化自信旗帜。教育承载着树立高度文化自信的统一任务。不论在何种教育阶段都需要将文化自信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在中职教育中,文化自信对思政教育来说尤为重要。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关键时期,内心十分脆弱敏感,加上学业成绩不理想,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中职思政教育具有心理健康指导作用,其中,增强中职学生文化自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伟  
文章阐述了对文化自信及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认识,分析了高职院校价值观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从文化自信视域研究价值观养成教育,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实行"三结合"育人理念,采用"三三四"价值观养成教育模式,通过两大"阵地"引导价值认知、六大"堡垒"强化价值共鸣、六种体验驱动价值认同、六个团队推进价值实践四大路径,积极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价值观养成工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晓宁  
文化的内核是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确立价值观自信。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体现于大学文化洗练出的大学品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为加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充分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落细落小落实,教育部社科中心与浙江省教育厅于11月12日共同组织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由浙江农林大学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祥健  常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当前,审计事业正处于科学发展的新时期,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赋予审计的职责也越来越重大,要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涛  
00后大学青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言行举止应有书生之态,价值与行为坦坦荡荡,自信从容,而不是唯唯诺诺,萎靡不振。00后大学生的价值与行为依赖自信的人生观念,自信即知识自信、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笔者在进行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2020GB117)研究时,认真思考了当代00后大学生如何树立价值观自信,并参考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研究》由赵爱玲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立足价值观自信教育研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自信现状,从价值观自信教育的基础理论、现实基础、实施路径、现实挑战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编者注重理论基础与实证考察,全书结构层次分明,内容严谨专业,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的科学读物。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林珊  
1.文化自信是核心素养的根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背景。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以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汉语言文字从造字到语言结构系统、语言表达形式都烙有典型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与审美习惯。因此,语言运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雪亚  薛晓阳  
核心价值观代表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体意识,也是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道德标准。核心价值观及教育,既是政治的,又是道德的,但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以历史文化传统为根基的一场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运动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伦理精神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教育的"文化起点",并奠定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根基。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当下学校融入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值得从文化的角度加以反思和解决。无论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核心价值观教育都需要"文化魅力"的支撑。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本质上是民族精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茜  
读书在我国国民的生活中已经有了淡出的迹象,有资料显示,在我国识字人群当中,1999年的阅读率为60.45%,2003年下降为51.7%,并且仅有5%的保持着读书的习惯。这是一种现状,也是一个背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读书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读书观?当我们走进胡适的读书世界以后,就会感觉到,那里有一缕清风向我们徐徐吹来,让我们沉静,更让我们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新洲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旗帜,是高等学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领域和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途径。文章提出应巩固校园文化建设主渠道,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氛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詹丽萍  孙堂厚  
党的十八大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三个倡导"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进一步深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根本理念。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强化精神支柱,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不断突出办学特色,努力夯实蓄势期远的发展基础,提升人文素质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涛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引领社会思潮、提升国民素质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深度发展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作用。文章论述了红色文化,尤其是贵州的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方面的意义,并且从政府、家庭、学校、个人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用红色文化来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凤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用"四个讲清楚"对当前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强调了立足民族传统、历史背景、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临沂大学地处沂蒙革命老区,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学校不断挖掘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化沂蒙红色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