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1)
2023(4346)
2022(3611)
2021(3495)
2020(2762)
2019(6364)
2018(6447)
2017(10403)
2016(7012)
2015(7822)
2014(8088)
2013(7129)
2012(6598)
2011(5981)
2010(6093)
2009(5219)
2008(5063)
2007(4586)
2006(4027)
2005(3692)
作者
(17263)
(14075)
(14064)
(13405)
(8862)
(6743)
(6626)
(5553)
(5440)
(5186)
(4886)
(4708)
(4667)
(4464)
(4391)
(4374)
(4304)
(4300)
(4160)
(3993)
(3751)
(3526)
(3377)
(3347)
(3253)
(3171)
(3097)
(3088)
(2963)
(2917)
学科
教育(20133)
(15941)
经济(15934)
中国(11670)
管理(10072)
(8756)
方法(8602)
理论(8539)
(7253)
企业(7253)
数学(6570)
教学(6528)
数学方法(6451)
(6442)
(5326)
(4707)
业经(4455)
研究(4371)
思想(4149)
发展(4135)
政治(4049)
(4011)
思想政治(3854)
政治教育(3854)
治教(3854)
德育(3818)
文化(3764)
技术(3725)
农业(3507)
(3455)
机构
大学(89716)
学院(84686)
研究(32827)
教育(28582)
管理(24690)
(24168)
师范(24049)
(23556)
经济(22730)
理学(21509)
理学院(21049)
(20913)
管理学(20419)
管理学院(20207)
科学(19989)
师范大学(19974)
中国(16311)
(16142)
研究所(14882)
(14782)
技术(14095)
(13927)
北京(13856)
中心(13504)
职业(13339)
业大(12641)
(11484)
(11021)
农业(10976)
教育学(10965)
基金
项目(55482)
研究(47526)
科学(45111)
基金(36121)
教育(31234)
(31008)
国家(30540)
社会(27626)
社会科(25885)
社会科学(25879)
科学基金(25212)
(23901)
(22316)
编号(22163)
成果(21010)
课题(19000)
基金项目(18530)
(16411)
规划(14456)
自然(14373)
重点(14263)
自然科(14030)
自然科学(14027)
(13907)
自然科学基金(13805)
资助(13694)
(13455)
项目编号(13228)
教育部(12593)
(12373)
期刊
教育(48996)
研究(34739)
中国(28323)
(25003)
经济(25003)
学报(13980)
(11900)
大学(11805)
科学(11763)
职业(11725)
技术(11018)
学学(9271)
农业(8365)
管理(7794)
技术教育(7617)
职业技术(7617)
职业技术教育(7617)
(7456)
(6228)
论坛(6228)
高等(5954)
图书(5674)
(5543)
成人(5301)
成人教育(5301)
高等教育(5263)
(4803)
(4371)
发展(4370)
(4370)
共检索到134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要使文化素质教育更深入更有效 ,必须确立起全人教育理念。当前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 ,由于离开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孤立地、局部地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实践效果欠佳。全人教育理念是对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正确定位 ,是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想追求 ,它强调的是在文化教养、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完全的相对完善和完美的人。在全人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观的指导下 ,教化、示范、养成是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一、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再认识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反映我国民族特色和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内在要求的先进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即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或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正在深入开展,这种教育实践提出了需要加以研究的若干教育理论问题。我想就此发表一些看法,就正于高教界的朋友。一、教育功能问题我们在高校从事教育和科研、或做管理工作,很少想到教育的功能问题。此问题相当复杂,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比如,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论点提示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塑造人,它具有政治、经济等无法替代的重要功能文化育人是一种生活化教育、一种自在教育、一种感性的教育大学文化具有很强的反思能力。是去粗存精、去伪求真的文化文化素质教育既在德育、又在启发心智、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10年前,教育部召开了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启动了一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10年来,包括试点学校在内的众多高校,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世界高教界所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为了把10年来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下去,本刊特刊载张岂之、杨叔子两位知名专家的文章,并欢迎广大读者就此踊跃投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致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教授的一封信(节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召开专题研讨会的通知,我早已收到,研讨会的主题很好。我本来计划参加研讨会的,后来因事不能参加,特向您请假。不过,有些意见我想以书面提出来,供研讨会参考,如有不妥处,敬请指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海涛  
大学有三大职能,外显的大气象和内涵的自由、民主、科学和创新精神;近代以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带来大学精神的失落及种种弊端.为此,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它不仅是针对时弊而提出的,而且是大学理想的合理成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遒  金顶兵  
再论文化素质教育王义遒金顶兵提要本文分3个部分对文化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第一部分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指出文化素质教育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也是人类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二部分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文章认为,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在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精神还是素质教育的方法来看,文化素质都是形成综合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渗透、协调、一体,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必将迎来全面素质教育的新阶段,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也必将有力地推动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绍芬  
针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设置过窄过细、知识结构失衡、人文素质教育欠缺等弊端,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积极推动高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近日,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为主题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15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200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回顾和总结成绩经验,应对新形势与新要求,深入探讨了下一步所应采取的新思路、新举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叔子  
今年是我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20周年。在此,作为长期担任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的一名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我要向教育部历任领导,特别是担任过高教司司长、教育部副部长,代表教育部首倡并长期领导文化素质教育的周远清同志,向具体分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高教司历任领导,向支持并参与这项工作的兄弟院校领导和海内外学者,向工作在文化素质教育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本文考察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和起源,分析了素质教育的理论来源,并在此基础上界定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最后从新的视角阐述了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青松  
《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从科学人文艺术相融合、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学习思考实践相推动三个层面上,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科学定位,揭示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道路;在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安庆师范学院提出和实施"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新方案,全力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