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1)
- 2023(13961)
- 2022(11744)
- 2021(10474)
- 2020(8558)
- 2019(18979)
- 2018(18497)
- 2017(34819)
- 2016(19003)
- 2015(20957)
- 2014(20906)
- 2013(20760)
- 2012(19535)
- 2011(17935)
- 2010(18142)
- 2009(16648)
- 2008(16344)
- 2007(14723)
- 2006(13422)
- 2005(12488)
- 学科
- 济(99591)
- 经济(99482)
- 管理(48168)
- 业(47429)
- 企(35035)
- 企业(35035)
- 方法(31919)
- 中国(29664)
- 地方(28276)
- 数学(26847)
- 数学方法(26630)
- 农(26247)
- 业经(21519)
- 学(21321)
- 财(20377)
- 农业(18737)
- 地方经济(16440)
- 制(15933)
- 贸(15481)
- 贸易(15467)
- 发(14867)
- 易(14847)
- 融(14511)
- 金融(14508)
- 环境(14410)
- 银(14393)
- 银行(14350)
- 行(13954)
- 和(12786)
- 理论(12267)
- 机构
- 学院(281332)
- 大学(281042)
- 济(124809)
- 经济(122435)
- 研究(108119)
- 管理(99098)
- 理学(83859)
- 理学院(82744)
- 管理学(81380)
- 管理学院(80857)
- 中国(80532)
- 科学(66188)
- 京(60555)
- 所(56810)
- 财(55726)
- 农(53059)
- 研究所(51472)
- 中心(47025)
- 江(44394)
- 财经(43534)
- 业大(42342)
- 农业(41340)
- 范(40252)
- 经济学(39893)
- 师范(39793)
- 经(39414)
- 北京(38761)
- 院(38116)
- 经济学院(35607)
- 州(34961)
- 基金
- 项目(182239)
- 科学(142926)
- 基金(131923)
- 研究(129759)
- 家(117474)
- 国家(116411)
- 科学基金(97534)
- 社会(86258)
- 社会科(81709)
- 社会科学(81690)
- 省(71307)
- 基金项目(69470)
- 自然(61164)
- 划(60610)
- 自然科(59695)
- 自然科学(59677)
- 自然科学基金(58603)
- 教育(57610)
- 资助(52585)
- 编号(50056)
- 发(45691)
- 重点(42273)
- 成果(40940)
- 部(39443)
- 创(37249)
- 国家社会(36458)
- 课题(36369)
- 发展(36194)
- 展(35637)
- 创新(34927)
- 期刊
- 济(151628)
- 经济(151628)
- 研究(92700)
- 中国(61112)
- 农(49426)
- 学报(49375)
- 科学(45351)
- 财(40916)
- 管理(37918)
- 大学(36853)
- 学学(35028)
- 农业(33031)
- 教育(29066)
- 融(27638)
- 金融(27638)
- 经济研究(25379)
- 业经(23807)
- 财经(23237)
- 技术(22440)
- 经(20229)
- 问题(20162)
- 业(17444)
- 贸(14921)
- 技术经济(14869)
- 世界(14215)
- 版(13961)
- 商业(13909)
- 资源(13511)
- 国际(13306)
- 统计(13023)
共检索到445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周云波
人口特征是影响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限于篇幅本文仅考察了文化、年龄及性别与收入及分配差别的关系。首先以回归法和列表法考察了这些特征与居民收入水平的关系;然后以泰尔指数测度了这些人口特征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这些特征是制约居民收入变动的重要因素,是影响收入分配差别及其变动的重要变量。这些影响是正常且适当的。唯有年龄与居民收入的关系需要调整:应当加大征收中年段居民的社会保障费,充实社会养老金。
关键词:
人口特征 收入差别 文化程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晓梅 叶福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波 李金昌
文章采用乘数和结构化路径方法系统考察了非正规经济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乘数分析发现,1992—2007年非正规经济有效提升了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但因其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的乘数效应弱于高收入居民从而会拉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2007年后,这种现象有所缓解。结构化路径分析显示,在非正规经济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的诸多路径中,经由非正规劳动力的路径是效果最明显,也是效率最高的;非正规经济与正规经济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推进非正规经济与正规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促进非正规经济提升城镇居民收入的关键。另外,非正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居民收入差距 社会核算矩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波 李金昌
文章采用乘数和结构化路径方法系统考察了非正规经济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乘数分析发现,1992—2007年非正规经济有效提升了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但因其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的乘数效应弱于高收入居民从而会拉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2007年后,这种现象有所缓解。结构化路径分析显示,在非正规经济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的诸多路径中,经由非正规劳动力的路径是效果最明显,也是效率最高的;非正规经济与正规经济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推进非正规经济与正规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促进非正规经济提升城镇居民收入的关键。另外,非正规经济对城镇居民收入传导过程中,劳动要素发挥主导作用,资本要素作用相对有限。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非正规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完善非正规经济与正规经济之间的协调机制,拓展非正规劳动者获取资本报酬的途径,以充分发挥非正规经济在促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居民收入差距 社会核算矩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周云波
在我国近些年的经济生活中 ,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大量滋生与蔓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测算了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程度 ,并对体制转轨时期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发生机理给出经济学诠释。我们测算的结果显示 ,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是导致全国 (及城乡 )居民收入差别“非正常扩大”的基本因素 ;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制度缺陷”是体制转轨时期我国非法非正常收入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非法非正常收入 收入差别 制度缺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漫雪 吕康银 王文静
以2008年中国城镇家庭收入项目中的数据和历年宏观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中学教育质量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学教育质量不仅对城镇居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教育数量的收入回报,教育数量的收入回报率为11.2%~16.4%,教育质量的收入回报率为0.7%~1.8%;中学教育质量对于城镇居民是否上大学的门槛作用相对更大;对中等收入群体来说,中学教育质量对其收入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涛 刘生龙
通过收集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一方面验证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是否成立,另一方面,在库兹涅茨曲线基础之上验证2006年和2011年个人所得税调整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显著存在,而且当人均实际GDP达到20 000元(2003年不变价格)左右时,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增加而逐渐下降,与跨国面板的实证结论一致。在该库兹涅茨曲线基础之上2006年个人所得税调整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而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调整则显著地降低了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志伟
基于VAR模型,利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中国1982~2004年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成因;金融发展规模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前者也是后者的Granger成因;金融发展效率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两者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收入不平等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思宁 纪宏
本文立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要求,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分析此问题的现实可行性,并根据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将"同步增长"的概念明确定义为"适度性协调增长",并提出三条评判标准。同时,采用统计模型以北京市城镇居民情况为例,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实证了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相关结论为解决"十二五"期间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现实冲突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解释,为相关部门制定"收入倍增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霖 莫晓芳
本文运用1978-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方齐云 宰吾
本文利用我国1992-2012年间1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与基尼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呈现负相关,也即缩小收入差距可以扩大总消费;在考虑了1998年的住房改革因素后,近年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并不大。因而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改善收入分配的政策是最佳政策选择。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居民消费需求 随机效应模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磊 刘斌 胡博 谢璐
本文运用2002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检验了贸易开放对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并稳健的正向效应。本文进一步验证了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来看,贸易开放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影响大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影响;贸易开放对外资企业职工收入的影响大于对其他企业类型职工收入的影响;贸易开放对资本报酬者的影响大于对劳动报酬者的影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国内的收入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开放程度不均衡,一些地区和居民被排除在开放利益之外造成的。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居民收入 收入分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新华 伍再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柏惠 寇恩惠
本文利用2002-2009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使用UL分解方法,对政府各项转移收支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政府净转移收支改善了城镇居民逐渐增加的市场收入不平等,改善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大。其中转移支付和税收都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前者贡献相对更大,主要体现为对水平公平的改进;后者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垂直公平上。财政净转移收支在各地区内部的作用微弱,东部起主要作用的是税收政策,西部则是转移支付政策。在居民向政府的支出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支出会扩大收入不平等,而缴纳所得税和住房公积金则会缩小不平等。在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中,养老保险、社会救济和失业保险会缩小不平等,但后两者作用微弱,而公...
关键词:
财政收支 收入再分配 垂直公平 水平公平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栋强
中国国内对于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实证研究的总体结论是,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消费需求有抑制作用,具体到贵州省,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也存在抑制作用。由于贵州省收入水平偏低,这一抑制作用现阶段还不算严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上升,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不利影响将会越来越严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