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7)
- 2023(9764)
- 2022(8331)
- 2021(7879)
- 2020(6664)
- 2019(15319)
- 2018(15234)
- 2017(29778)
- 2016(15627)
- 2015(17476)
- 2014(17064)
- 2013(15900)
- 2012(14196)
- 2011(12381)
- 2010(11599)
- 2009(10083)
- 2008(9245)
- 2007(7765)
- 2006(6159)
- 2005(4990)
- 学科
- 济(55810)
- 经济(55743)
- 管理(42236)
- 业(38732)
- 企(33580)
- 企业(33580)
- 方法(28750)
- 数学(24679)
- 数学方法(24307)
- 中国(14876)
- 财(14445)
- 农(14437)
- 业经(14262)
- 理论(11415)
- 贸(11400)
- 贸易(11398)
- 易(11091)
- 制(10868)
- 学(10847)
- 地方(10507)
- 技术(9869)
- 和(9450)
- 农业(9289)
- 务(9235)
- 财务(9186)
- 财务管理(9163)
- 体(8849)
- 产业(8831)
- 银(8752)
- 银行(8732)
- 机构
- 学院(198505)
- 大学(197777)
- 管理(80493)
- 济(76858)
- 经济(75298)
- 理学(70585)
- 理学院(69879)
- 管理学(68544)
- 管理学院(68159)
- 研究(59690)
- 中国(43795)
- 京(39623)
- 科学(36423)
- 财(34879)
- 中心(29852)
- 农(29780)
- 业大(29333)
- 财经(28645)
- 江(28343)
- 所(27147)
- 范(26447)
- 经(26339)
- 师范(26101)
- 研究所(25077)
- 经济学(23616)
- 北京(23476)
- 农业(23411)
- 技术(22517)
- 院(22508)
- 州(22368)
- 基金
- 项目(146799)
- 科学(117126)
- 研究(108485)
- 基金(107600)
- 家(93363)
- 国家(92613)
- 科学基金(81266)
- 社会(69877)
- 社会科(66166)
- 社会科学(66154)
- 省(58116)
- 基金项目(57353)
- 自然(52570)
- 自然科(51451)
- 自然科学(51435)
- 教育(51300)
- 自然科学基金(50505)
- 划(48550)
- 编号(44488)
- 资助(42566)
- 成果(34850)
- 重点(32883)
- 部(32567)
- 创(31862)
- 发(30897)
- 课题(29774)
- 创新(29597)
- 国家社会(29225)
- 教育部(28561)
- 科研(28509)
共检索到274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国万忠 史育华
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兴媒体广泛出现,进而使得个体的话语张力、舆论场域的空间半径得以拓展,时间半径得以延伸,这对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极大影响,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了直接的作用。立于先进文化的视阈,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网络信息及传播技术相联系,明确了先进文化对新兴媒体的引领作用及新兴媒体对先进文化的传播价值,在先进文化与新兴媒体的统一中探索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塑构路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玉进
网络文化作为人们对网络社会的意识反映,是网络空间中重要的意识形式,具有鲜明的技术秉性、显著的利益诉求和复杂的多样性。网络文化作为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来源,有着突出的意识形态功能,同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带来深刻影响。针对此,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需找到全社会意愿的最大公约数,满足社会大众的利益诉求;繁荣网络文化,大力加强网络文化的价值观引领;大力发展网络技术,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推进意识形态话语转换,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关键词:
网络文化 主流意识形态 挑战与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强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是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表现,是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方式和新途径。能否掌握网络技术并实现持续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主流意识形态和网络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前途。提升中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亲和力、吸引力、认同感,是我国当前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瑞霞
互联网背景下,随着我国教育与文化事业的不断改革,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机制上要不断进行创新,打破封闭环境,面向社会,服务民众。刘华卿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和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服务的关系,提出高校图书馆建设模式,对于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具有引导作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和实践》一书系统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服务的联系、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和开展公共服务的方法等,共分为八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刘继平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的发展使教学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面临着急需解决的“转型”问题。开放性、创新性、生动性、个性化等业已成为新时代教学的特征 ,这一趋势必然要求教学在思想观念及实践活动两方面进行切实的变革 ,要求教学具备审美性、生活性、理解性等新的品格。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大卫·尼古拉 大卫·克拉克 姜婷婷 迟宇 史敏珊
Europeana.eu是一个多语言网站,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来自于欧洲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以及多媒体资源收藏的数字化条目。本文研究了该网站的使用情况,尤其是社会媒体对该网站的推荐。我们采用了三种方法搜集相关数据,包括Google Analytics、ClickStream日志及http服务器日志。本文特别展示了利用Google Analytics分析得到的结果。研究背景Europeana于2008年推出网站原型,自2010年开始全面运行。作为一个欧洲数字资源的门户网站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何茜
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处于核心地位。当前,在网络空间下,西方国家以文化传播方式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逐层渗透。借网络新兴媒体、社交软件等载体,传播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成威胁。党的十九大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加强文化领域意识形态建设,成为当前我国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文化渗透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对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蓓
本研究以"孟晚舟事件"为研究个案,综合运用内容分析、访谈、问卷调查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媒体报道和公众认知二者的议程网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语境下媒体和公众的议程网络具有相关性,媒体报道能够对公众的隐性和显性认知产生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使得网络议程设置,即第三级议程设置假设在中国的语境下得以验证,该理论的"联系"观点启发新闻报道实践转输出"意见"为输出"逻辑",以此培养公众理性客观的思考方式,实现新闻报道主体思想的有效传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高正荣
网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研究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内涵。本文认为网络在理念、载体、模式和内容四个方面引起了文化传播的历史性变革;文化则是网络产生的前提条件、发展的核心内容、未来的价值坐标;网络文化是在网络与文化的互动中形成的平等文化、多元文化、霸权文化和全球文化。
关键词:
网络 文化 网络文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芬
伴随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崛起,以新媒体为媒介的新兴产业集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朝气。文化管理部门唯有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瞄准市场发展方向,不断开拓管理新路经,才能更好的发挥引导作用,使隐藏于民间的文化活力得到充分的激活。
关键词:
网络新媒体 文化管理新思路 新路经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琴
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呈现在网络空间中反映一定阶级、群体和个体利益的价值观体系,不同的利益诉求、理论体系、实践主体和网络话语是网络意识形态的显著特征。网络意识形态的功能即网络意识形态本质特征的外显,因此,在利益诉求上的批判与整合、理论体系上的解构与自建,对实践主体的异化与塑造、网络话语的弱化与主导构成了网络意识形态功能的主要内容。
[期刊] 预测
[作者]
孙兰英 陈嘉楠
新媒体时代的政府信任问题日益引发各界关注。本文基于文化主义和制度主义研究视角,构建了网络新媒体对政府信任影响的复合多重中介模型,并通过"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公众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影响程度与其政府信任水平负相关。在两者的负向关系中共存在4条中介路径,即"后物质主义"伦理价值观的特定中介路径、"后物质主义"政治价值观的特定中介路径、政府绩效评价的特定中介路径以及政治价值观与绩效评价相结合的连续多重中介路径。在全部中介路径中,政治价值观的特定中介效应最强,而伦理价值观的特定中介效应最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文涛
互联网平台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模式且近年来发展迅猛,但目前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生成机制仍有待探索。文章运用双边市场理论构建了地理租金促进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的三种影响机制假设,即厂商贸易扩大效应、消费者贸易选择效应、网络平台创新效应,并借助中介效应模型,采用2009-201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三种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贸易扩大效应与贸易选择效应都显著为正,而网络平台的创新效应不显著。换言之,在地理租金居高不下的市场环境中,一方面,企业会借助网络平台优势来拓宽其市场规模,另一方面,消费者也会借助网络平台来扩大其消费选择,这种双边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客观上推动了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不过这种依赖于地理租金驱动的模式并非显著通过平台创新效应得以实现。文章的研究可为促进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尚雨 郭新茹
本文认为,产品差异化的存在,决定了在具有竞争关系的网络媒体平台之间的市场分割是不均等的,而且不论是同一价格还是不同价格,差别市场的平台企业份额都不相同;我国网络媒体市场集中度已经比较高,新进入的网络媒体平台选择行业性、地区性、个性化进入,走"地域+高端"或"专业+高端"的道路是明智之举;网络媒体市场只有两种可持续的稳定结构,一是龙头企业凭借其规模获得规模经济,享受相对于较小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二是产生差别化的产品市场,市场内的企业生产一批同"类"信息产品,但具体内容却各不相同;今后网络媒体的发展趋势是以个性化服务来赢得市场,而个性化服务意味着服务成本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网络媒体 产品差异化 双边市场 竞争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贵孙 李银秀
以电视媒体平台为产业背景,考察了广告商单平台接入和多平台接入对电视媒体双边价格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单平台接入还是在多平台接入的双边市场结构下,电视媒体双边价格竞争的均衡结果均为对称性的均衡价格,即两个媒体有着相同的双边价格结构,并且广告商要支付的广告费大于消费者的节目收视费,体现为广告商对消费者的价格补贴;在多平台接入的双边市场结构下,随着多平台接入的广告商数量的增多,广告商的广告费将增加,而消费者的收视费将降低。
关键词:
双边市场 交叉网络外部性 多平台接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