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8)
2023(4307)
2022(3557)
2021(3450)
2020(2740)
2019(6278)
2018(6318)
2017(10106)
2016(6877)
2015(7758)
2014(7927)
2013(6965)
2012(6480)
2011(5843)
2010(6025)
2009(5074)
2008(4877)
2007(4444)
2006(3825)
2005(3448)
作者
(17269)
(14166)
(14124)
(13351)
(8875)
(6818)
(6682)
(5580)
(5449)
(5173)
(4880)
(4768)
(4689)
(4543)
(4390)
(4363)
(4319)
(4290)
(4178)
(3960)
(3691)
(3659)
(3386)
(3344)
(3250)
(3186)
(3077)
(3065)
(3023)
(2943)
学科
教育(19861)
(15633)
经济(15624)
中国(11338)
管理(9187)
方法(8418)
(8076)
理论(8068)
数学(6610)
(6497)
企业(6497)
数学方法(6497)
(6469)
教学(6268)
(5334)
(4619)
业经(4355)
研究(4245)
思想(4067)
发展(4036)
政治(3954)
(3912)
思想政治(3791)
政治教育(3791)
治教(3791)
德育(3755)
文化(3740)
技术(3656)
农业(3550)
地方(3426)
机构
大学(88284)
学院(83585)
研究(32736)
教育(28231)
管理(24063)
(23824)
师范(23680)
(22895)
经济(22105)
理学(21129)
理学院(20666)
(20649)
科学(20617)
管理学(20042)
管理学院(19844)
师范大学(19696)
(16187)
中国(15952)
研究所(15084)
(14885)
(14264)
技术(14161)
北京(13546)
中心(13398)
业大(13373)
职业(13046)
农业(11852)
(11522)
教育学(10769)
(10669)
基金
项目(56075)
研究(47094)
科学(45603)
基金(36754)
(31915)
国家(31458)
教育(30826)
社会(27306)
科学基金(25835)
社会科(25574)
社会科学(25567)
(24257)
(22704)
编号(21816)
成果(20460)
基金项目(18918)
课题(18827)
(16079)
自然(15205)
自然科(14829)
自然科学(14826)
自然科学基金(14593)
重点(14593)
规划(14256)
(13908)
资助(13879)
(13689)
项目编号(12880)
教育部(12487)
(12180)
期刊
教育(47897)
研究(33336)
中国(27123)
(23368)
经济(23368)
学报(14745)
(12829)
大学(12289)
科学(12287)
职业(11545)
技术(10787)
学学(9871)
农业(9072)
技术教育(7510)
职业技术(7510)
职业技术教育(7510)
管理(7234)
(6709)
(5958)
论坛(5958)
高等(5663)
(5397)
成人(5206)
成人教育(5206)
图书(5159)
(5145)
高等教育(4989)
(4472)
发展(4251)
(4251)
共检索到129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论点提示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塑造人,它具有政治、经济等无法替代的重要功能文化育人是一种生活化教育、一种自在教育、一种感性的教育大学文化具有很强的反思能力。是去粗存精、去伪求真的文化文化素质教育既在德育、又在启发心智、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正在深入开展,这种教育实践提出了需要加以研究的若干教育理论问题。我想就此发表一些看法,就正于高教界的朋友。一、教育功能问题我们在高校从事教育和科研、或做管理工作,很少想到教育的功能问题。此问题相当复杂,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比如,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10年前,教育部召开了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启动了一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10年来,包括试点学校在内的众多高校,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世界高教界所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为了把10年来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下去,本刊特刊载张岂之、杨叔子两位知名专家的文章,并欢迎广大读者就此踊跃投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致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教授的一封信(节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召开专题研讨会的通知,我早已收到,研讨会的主题很好。我本来计划参加研讨会的,后来因事不能参加,特向您请假。不过,有些意见我想以书面提出来,供研讨会参考,如有不妥处,敬请指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海涛  
大学有三大职能,外显的大气象和内涵的自由、民主、科学和创新精神;近代以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带来大学精神的失落及种种弊端.为此,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它不仅是针对时弊而提出的,而且是大学理想的合理成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遒  金顶兵  
再论文化素质教育王义遒金顶兵提要本文分3个部分对文化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第一部分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指出文化素质教育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也是人类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二部分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文章认为,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在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精神还是素质教育的方法来看,文化素质都是形成综合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渗透、协调、一体,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必将迎来全面素质教育的新阶段,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也必将有力地推动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志越  
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如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却众说纷纭。本文分析了校园文化对文化素质教育的促进功能,探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永昌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立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人,是文化的人,文化素质教育是"以如何做人为核心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塑造健全人格和灵魂的教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青松  
《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从科学人文艺术相融合、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学习思考实践相推动三个层面上,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科学定位,揭示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道路;在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安庆师范学院提出和实施"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新方案,全力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曹莉  
本文在回顾我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十余年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识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在通识教育中贯彻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上实施通识教育,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内涵,使其在中国大学教育中深深扎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要使文化素质教育更深入更有效 ,必须确立起全人教育理念。当前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 ,由于离开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孤立地、局部地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实践效果欠佳。全人教育理念是对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正确定位 ,是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想追求 ,它强调的是在文化教养、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完全的相对完善和完美的人。在全人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观的指导下 ,教化、示范、养成是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义遒  
本文叙述通识教育在中国实施的过程,指出它是中国高等教育为摆脱计划经济时代过分专业化教育的束缚、面向社会、适应经济体制转轨而推行的一种改革。1995年起在全国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这一改革进程,而国外的博雅教育和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促进了通识教育在大陆的实施。作者认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态度与能力,实施通识教育的主渠道是开设通识课程。作者阐述了开设通识课程的原则、要求、做法以及教师的条件,叙述了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余东升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这一本质特性。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美国通识教育的历史和性质的分析,以及对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比较显示,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要重视并借鉴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但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较之通识教育具有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也更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