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96)
- 2023(5573)
- 2022(4700)
- 2021(4259)
- 2020(3482)
- 2019(7227)
- 2018(7292)
- 2017(13539)
- 2016(7190)
- 2015(7663)
- 2014(7074)
- 2013(6619)
- 2012(5523)
- 2011(4951)
- 2010(4969)
- 2009(4937)
- 2008(4602)
- 2007(3913)
- 2006(3326)
- 2005(2889)
- 学科
- 济(21474)
- 经济(21452)
- 管理(21325)
- 业(17063)
- 企(15383)
- 企业(15383)
- 环境(8703)
- 方法(8134)
- 农(7391)
- 业经(7321)
- 中国(6484)
- 理论(6426)
- 和(6163)
- 学(6156)
- 财(5983)
- 生态(5483)
- 数学(5310)
- 数学方法(5205)
- 划(5183)
- 地方(5104)
- 教育(5008)
- 农业(4801)
- 贸(4420)
- 贸易(4418)
- 务(4315)
- 财务(4306)
- 财务管理(4303)
- 易(4286)
- 产业(4233)
- 资源(4162)
- 机构
- 学院(92268)
- 大学(87093)
- 管理(33280)
- 济(30435)
- 经济(29687)
- 理学(28793)
- 理学院(28435)
- 管理学(27835)
- 研究(27734)
- 管理学院(27655)
- 中国(19905)
- 科学(18338)
- 京(18021)
- 范(14614)
- 师范(14509)
- 财(14390)
- 江(13820)
- 所(13172)
- 中心(12990)
- 农(12803)
- 业大(12641)
- 研究所(12043)
- 州(11516)
- 财经(11501)
- 师范大学(11297)
- 技术(11157)
- 北京(10913)
- 院(10290)
- 经(10282)
- 职业(9952)
- 基金
- 项目(63600)
- 科学(50165)
- 研究(49711)
- 基金(44144)
- 家(37997)
- 国家(37640)
- 科学基金(32526)
- 社会(31228)
- 社会科(29473)
- 社会科学(29469)
- 省(26889)
- 基金项目(23334)
- 教育(22796)
- 划(22036)
- 编号(22007)
- 自然(19876)
- 自然科(19297)
- 自然科学(19294)
- 自然科学基金(18899)
- 成果(17295)
- 资助(16481)
- 课题(14863)
- 重点(14805)
- 发(14710)
- 创(13959)
- 年(13794)
- 项目编号(13465)
- 创新(12711)
- 部(12673)
- 国家社会(12445)
共检索到130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侯兵 陶然 毛卫东
区别于其他类别住宿产品,精品酒店多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主题文化的定位与价值取向不仅仅是企业行为,其对旅游地的影响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文章以文化生态理论为基础,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采取实地调研、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等做法,对长三角地区26家精品酒店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精品酒店在主题文化定位上,呈现出以利用与依托旅游资源为主、以创设文化与休闲氛围为主两大主题,两大主题给旅游地带来不同影响。(2)精品酒店、住店客人、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及专家学者等不同群体在利益诉求上,形成对主题文化认识的分异与调和的内在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伟
《诗》研究一直被经学、文学两大传统所左右,研究成果往往因囿于学科视野狭窄而产生偏颇。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诗》研究,则试图将《诗》研究的经学和文学两大传统融合起来,并引进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文化诗学的理论,将《诗》放在具体的、历史的文化语境中,对其做跨学科、交叉性、汇通性的全面观照,从而揭示出《诗》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在文化生态学阔大的研究视野之下,《诗》研究中的许多学术难点,如《诗》之发生与成书、《诗》之"雅""颂"的文化价值、《诗》之"变风""变雅"的缘由以及《诗》之"十一国风"的艺术风格,都变得逐渐明晰
关键词:
《诗》 文化生态学 文化诗学 诸子百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闻虹
近些年来,经济型酒店在我国蓬勃发展,尽管经济型酒店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质量及安全问题频现。文章提出了经济型酒店主题化经营策略是经济型酒店价值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探讨了经济型酒店主题化的动因表现在经济型酒店产品的同质化引起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所展现的营销新趋势,消费者求新、求异及个性化的心理需求。最后,文章从主题化的程度、主题文化的选择、主题式经济型酒店的连锁经营三个方面提出了经济型酒店主题化实现的路径。在主题化的程度方面,泛主题化和局域主题化是经济型酒店主
关键词:
经济型酒店 酒店文化 酒店管理 旅游经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柳光露 柳宏志
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和产品的同质化迫使经济型酒店引入"主题"寻求突破点,经济型酒店实施主题化发展被看作是开辟新的"蓝海"的途径之一。经济型酒店实施主题化发展不同于传统主题酒店,需要兼顾自身的特点,这决定了经济型酒店主题化途径的特殊性。在具体分析了经济型酒店实施主题化发展的动因主要来源于外部危机和市场拐点、中高端商务酒店的出现,以及内部市场细分和品牌建设的基础上,为酒店实施差异化竞争提供主题化的可选途径。
关键词:
经济型酒店 动因 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洁颖
文化生态学关注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存在方式及相互关系,是指导社会各领域共生发展生态思维及理论架构。文化生态价值与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高度关联性,是社会成员构建生态意识、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及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的价值基础。本文在分析文化生态机制构成的基础上,对社区教育发展的责任与目标进行了理性思考与本土创生研究。
关键词:
文化生态 社区教育 机制建设 创生研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应军
在解读精品酒店及其国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发展精品酒店的可行性,并就现实情况提出了发展精品酒店的对策。
关键词:
精品酒店 消费 经济发展 民族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颖 刘合波
文化生态学作为将生态学引入文化研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强调文化中的原生性、传承性与平衡性。从这一角度出发来研究高校文化,其目的便是促使高校能够构筑更为合理、高效、和谐、稳定与平衡发展的校园文化。因此,从文化生态性的本质出发来研究高校文化,对于构建合理高效、平衡发展的高校生态文化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化生态 高校文化 平衡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欧荔
本文阐述主题酒店的主要特征与发展前景,提出在特定的经济模式和城市的定位背景下,融合中西经典文化,把握“本土化”尺度,构建中国主题酒店的蓝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成才
文化生态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民族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民族学生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进行心理调适以达到新的和谐的过程。探讨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必须从文化生态视野出发,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心理,认识文化生态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模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的系统。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少数民族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罗彬彬
档案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档案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历史文化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详细阐述文化生态与档案文化的内涵、特征,分析了文化生态视野下档案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并以医院档案文化建设作为实例,具体阐述了医院档案文化建设的方法与策略,为其他领域档案文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文化生态 档案文化建设 策略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弼成
黄正泉教授在其《文化生态学》中提出了很多值得认真思考、且对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意义的命题。文化生态学是人类最高智慧,文化生态的转折根本在于人的"欲"与"理"能否制衡,在于传承人类思想和文化的教育作用的发挥。只有从文化生态的龙头——教育把好关,才能扭转当下人们错误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切实走出文化"最大腐败"的恶性循环。具体可从三方面展开:一是教育对象层面需把学生当作人;二是教育目标层面需培养学生成为他自己;三是教育实践层面把学校设计成人性养成的场所。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正泉
人是文化生态存在者。自然态身体同文化一道进化,进化过程语言符号化的文化嵌入肉身,自然态身体文明化,文化成为肉身的存在。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母胎,文化生态由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构成;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关系的内在化是本能无意识、文化无意识、社会文化意识、内在自我意识,意识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人的存在。人—语言符号—文化生态三位一体。人的文化生态与文化生态人诗意地契合,人就成为了文化生态存在者。
关键词:
语言符号 存在者 文化生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维绪
当前,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已经蔓延到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也从理论概念转变为世界人民的共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生态建设又包括社会建设。对殡葬改革而言,如何构建民俗殡葬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即在保留传统优秀民俗礼仪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是新时代我国殡葬服务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分析殡葬文化生态的内在机理与建设路径,以推动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内在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