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4)
- 2023(11122)
- 2022(9094)
- 2021(8494)
- 2020(6678)
- 2019(15392)
- 2018(15195)
- 2017(28570)
- 2016(15311)
- 2015(17381)
- 2014(17590)
- 2013(17393)
- 2012(16183)
- 2011(14875)
- 2010(15605)
- 2009(14504)
- 2008(14102)
- 2007(12798)
- 2006(11751)
- 2005(10547)
- 学科
- 济(73269)
- 经济(73209)
- 业(39580)
- 管理(36741)
- 农(31092)
- 方法(27381)
- 企(27095)
- 企业(27095)
- 地方(22537)
- 中国(22536)
- 数学(22508)
- 数学方法(21960)
- 农业(20949)
- 业经(19682)
- 学(14143)
- 发(13929)
- 环境(13800)
- 理论(12859)
- 制(12299)
- 融(11771)
- 金融(11768)
- 银(11719)
- 银行(11706)
- 行(11456)
- 地方经济(11142)
- 和(11023)
- 财(10840)
- 贸(10694)
- 贸易(10679)
- 发展(10603)
- 机构
- 学院(226329)
- 大学(219134)
- 济(87613)
- 经济(85471)
- 管理(83613)
- 研究(79889)
- 理学(70843)
- 理学院(69933)
- 管理学(68300)
- 管理学院(67873)
- 中国(61494)
- 科学(50157)
- 京(48042)
- 农(41886)
- 所(40424)
- 财(39026)
- 中心(36847)
- 研究所(36500)
- 江(35993)
- 范(34988)
- 师范(34683)
- 业大(33263)
- 北京(31197)
- 农业(31181)
- 财经(29984)
- 州(29740)
- 院(28747)
- 师范大学(27546)
- 经(26923)
- 省(26631)
- 基金
- 项目(146549)
- 科学(114965)
- 研究(109966)
- 基金(102536)
- 家(89140)
- 国家(88309)
- 科学基金(75211)
- 社会(69338)
- 社会科(65483)
- 社会科学(65467)
- 省(60764)
- 基金项目(53753)
- 教育(50002)
- 划(49647)
- 自然(46600)
- 编号(46117)
- 自然科(45377)
- 自然科学(45371)
- 自然科学基金(44478)
- 资助(42460)
- 发(38042)
- 成果(37574)
- 重点(33431)
- 课题(33148)
- 发展(30666)
- 部(30369)
- 展(30133)
- 创(30045)
- 创新(27962)
- 国家社会(27925)
- 期刊
- 济(112186)
- 经济(112186)
- 研究(66845)
- 中国(52636)
- 农(44046)
- 科学(33829)
- 学报(33376)
- 教育(31347)
- 管理(31058)
- 农业(29534)
- 财(26849)
- 大学(26095)
- 学学(24572)
- 融(23739)
- 金融(23739)
- 业经(22974)
- 技术(21203)
- 经济研究(16114)
- 业(14220)
- 问题(14191)
- 财经(13783)
- 资源(12748)
- 版(12017)
- 经(11920)
- 统计(11786)
- 策(11055)
- 商业(10998)
- 图书(10907)
- 科技(10900)
- 技术经济(10819)
共检索到354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萍 杜通平 李贵卿 赖兵
民族文化是非常宝贵 ,且最具全球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在四川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 ,民族文化开始彰现出特有的魅力。然而 ,旅游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加剧了民族文化特色的消褪、散失。因此 ,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目前业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但是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学术界及社会各界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纵观国内外开发研究成果及现实开发案例 ,结合四川旅游资源特色 ,本文认为建立“文化生态村”是实现四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
关键词:
文化生态村 民族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赖斌 杨丽娟 方杰
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三个主导因素,并综合模糊二元对比决策方法,提出了建立模糊因子分析模型的思想,丰富了定量研究该问题的可操作性方法。
关键词: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测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建平
根据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计划,到2020年在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1亿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总产值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武少腾 付而康 李西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其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以期对四川省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开发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4个方面20个具体指标构成评价综合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系统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在综合评价层中,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开发情况的权重值分别为0.426 5和0.328 4,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0.104 2和0.140 9。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85.48,为2级水平。[结论]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有较大提升空间;交通开发难度较大和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增加交通便捷性,培养一批高素质旅游服务人才队伍是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泸沽湖位于横断山北部山脉金沙江与雅砻江分水岭地带的川滇交界的小凉山腹地,泸沽湖周边千百年来居住着摩梭、普米、藏、汉、纳西、傈僳、蒙古、彝、壮、白、苗等民族。美丽的山水和摩梭人特殊的"走婚"风俗和"母系"继承制度,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玉平 王秀梅 武瑞营 胡滨
在我国,生态旅游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中坚力量。农村生态旅游作为发生在农村地域的旅游形式,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近年来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变得如火如荼,蓬勃发展气势日盛,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本文旨在梳理农村生态旅游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当前国内比较典型的农村生态旅游模式,并就存在的"非生态性"问题提出"生态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生态旅游 非生态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方琳 曾绍伦 李健
本文在对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现状和特色进行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制约文化名镇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四川名镇旅游业的开发进行了探索,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文章材料的收集主要运用了田野调查法,专家、群众访谈法等方式。
关键词:
四川 历史文化名镇 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柳菲 李惠青
在乡村经济全面振兴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不断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能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基础上,采用SWOT方法分析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而全面阐述四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玉华 杨爱军
文化生态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具有脆弱的一面。天龙屯堡在发展文化旅游的过程中,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坚持社会效益适度优先的原则,走出了一条具有天龙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探寻天龙屯堡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对于指导其他屯堡文化区以及文化生态脆弱区发展旅游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天龙屯堡 文化旅游 脆弱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立民
发展生态旅游是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措施,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加快旅游业升级转型,还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作为我国重要经济部门之一,生态旅游领域的研究更显薄弱,很多领域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纳什均衡关系,旨在均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同时对生态旅游有效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设想,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博弈论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贵卿 黄萍
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在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人才素质滞后的现状。为了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从开发、利用、保护好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旅游持续发展角度,制定出资源与人才匹配的基本思路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资源开发 人才 匹配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格 胡艳梅
景区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既有一定的优势条件,同时也存在着被边缘化和被忽视的风险,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景区旅游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并以长宁县为例,对景区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拥有较丰富旅游资源的长宁县,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度仅为较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长宁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天华
文章指出,四川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省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民俗文化精彩纷呈,但同时也存在体育旅游的劣势与不足。文章认为,四川体育旅游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把握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带来的体育旅游机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战略,这将对四川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体育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川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银元 李晓琴 李忠权
可持续发展是四川藏区旅游开发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发展背景、发展驱动力、发展状态、发展响应为重点,立足政府、市场、社区三大主体,构建了四川藏区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BDSR动力机制模型。通过对该动力机制内涵的分析,认为四川藏区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政府、市场、社区三大主体作用的全面发挥,并根据藏区旅游开发实际,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作用、突出市场主力作用和重视社区主体作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四川藏区 旅游可持续发展 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梅生
本文分析了四川川东北地区重要城市———达州市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即必须依托区域优势和资源特色优势发展优势企业,科学合理地优化配置旅游资源,形成旅游支柱产业,实现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四川 山区旅游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