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7)
2023(5907)
2022(4785)
2021(4314)
2020(3232)
2019(6918)
2018(6633)
2017(11891)
2016(6351)
2015(6923)
2014(7279)
2013(7107)
2012(6663)
2011(6156)
2010(6398)
2009(6068)
2008(5876)
2007(5508)
2006(4921)
2005(4117)
作者
(19749)
(16777)
(16423)
(15531)
(10116)
(7964)
(7527)
(6357)
(6334)
(5778)
(5737)
(5696)
(5384)
(5090)
(5067)
(4917)
(4830)
(4729)
(4562)
(4522)
(4122)
(4074)
(3828)
(3791)
(3695)
(3656)
(3602)
(3543)
(3363)
(3293)
学科
(31176)
经济(31154)
(22262)
农业(15198)
(14489)
管理(14429)
地方(13202)
业经(10820)
环境(9394)
方法(8480)
中国(7953)
(7463)
(7360)
农业经济(7082)
(6991)
企业(6991)
地方经济(6851)
数学(6357)
数学方法(6266)
发展(5921)
(5909)
生态(5892)
(5767)
(5339)
资源(5295)
(4832)
农村(4809)
(4779)
理论(4779)
建设(4627)
机构
学院(99038)
大学(93918)
(35184)
研究(34287)
经济(34142)
管理(34097)
理学(29229)
理学院(28796)
管理学(28144)
管理学院(27957)
中国(25650)
科学(22735)
(21760)
(19974)
(16866)
中心(16678)
(16663)
业大(16565)
师范(16523)
农业(15592)
(15542)
研究所(15491)
(14160)
(12997)
师范大学(12995)
(12455)
北京(12359)
(11863)
财经(11323)
科学院(10915)
基金
项目(69775)
科学(54853)
研究(52945)
基金(48515)
(42304)
国家(41868)
科学基金(35526)
社会(34456)
社会科(32351)
社会科学(32346)
(29746)
基金项目(26203)
(23810)
教育(22724)
编号(22320)
自然(21022)
自然科(20297)
自然科学(20289)
自然科学基金(19849)
资助(17857)
成果(17753)
(17565)
重点(16196)
课题(15657)
发展(14242)
国家社会(14200)
(14022)
(14009)
(13881)
(13485)
期刊
(49184)
经济(49184)
(26281)
研究(24941)
中国(21113)
农业(17424)
学报(16691)
科学(15923)
大学(13202)
学学(12633)
业经(12257)
教育(11336)
管理(10507)
(8718)
金融(8718)
(8697)
资源(8270)
技术(7962)
农业经济(7507)
(7186)
农村(6836)
(6836)
问题(6550)
(6296)
社会(5756)
科技(5492)
社会科(5349)
社会科学(5349)
业大(5336)
(5184)
共检索到145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崔景朋  
传统村落的建筑作为文化遗存,其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以及文化景观,是该地区历史文化的载体。故在遵循保护文化遗产、挖掘文化资源、恢复文化遗产原真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把传统村落打造成保护"乡村记忆"、传承"乡村记忆"、宣传"乡村记忆"、展示"乡村记忆"的体验中心和生态博物馆,不仅是完整保护、展示当地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需求,也是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史玉丁  
作为传统村落的重要标志,传统村落文化在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中,政策文本和产业支撑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法理困境与政策缺失、物质保护与文化缺失、外来关注与内生缺失的问题。从发展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改善、参与、赋权和可持续,这4个核心理念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可通过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生存载体、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的参与机制、厘清传统村落文化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促进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活化的持续性,实现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化,最终达到传统村落文化与乡村系统发展之间的协同与共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中贵   吴塑  
乡村振兴背景下,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而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传统村落逐渐难以适应当前发展步伐,迅速没落,但是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沉淀,凝聚了我国人民的乡情,是民俗的情感寄托,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护传统村落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保证传统村落永葆生机与活力,必须要推动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传统村落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并分析推动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的机制与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向阳   张晓敏  
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是传统村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转型方式。传统村落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村落的现代化转型需要既保护传统文化,又满足现代化的需求。推进传统村落现代化应构建转型发展机制,明确乡村振兴与传统村落建设的原则和方向,探索文化保护、特色开发和有序利用的多维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宇  
传统村落建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探究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的现实路径,对传承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新时代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也存在问题,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探析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的现实路径,要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主体切入,互相促进、互相配合,以求更好地实现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高阳  陈东田  刘丽昀  曹庆义  张永超  
以大汶口镇山西街村为例,以相对完整的传统村落格局及建筑风貌为基础,通过现场调研实证、资料信息搜集、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其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进行评价,剖析其文化价值。在文化保护视野下明确点、线、面相结合的传统村落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以实现文化保护与传统建筑建设的共赢。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静芬   胡娟   唐荣   崔家兴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积淀和乡村社会的关键组成.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的启动标志着我国传统村落保护范畴从单体走向群体.该文以鄂东地区89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地脉、人脉、文脉三个维度构建社会记忆指标体系,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使用实地调研数据和空间坐标数据度量传统村落社会关联和空间格局,提出传统村落簇团(若干簇团的聚集成为簇群)的概念及识别方法.研究表明:1)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地脉、人脉、文脉社会关联,集聚分布在孝感、武汉、黄冈的北部以及咸宁东部、黄石南部;2)综合考虑传统村落社会关联和空间格局,研究识别出7个簇团、2个簇群;3)根据网络密度,研究将传统村落簇团分为高协同性、中协同性、低协同性三类,并提出分类发展的建议.研究对于识别传统村落簇团与簇群、划定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军民  庄袁俊琦  
传统村落作为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稳定的社会关系和人口结构既是村落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村落文化不断更新的条件。旅游开发使现代性快速介入,加快了传统村落的脱域进程,使传统村落中日常生活层次被迅速瓦解,并催化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村落文化被标签化或者符号化,丧失了维持自身更新的可能性。针对这些问题,解决的策略在于恢复村落自我更新的社区活力,增加村落业态的多样化,使其成为适居的空间,使村落村民能够在现代化影响下用新的生活方式传承当地地域文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曲颂  郭君平  夏英  
保护好、发展好乡村文化遗产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支撑。当前古民居保护利用形势较为严峻,宅基地无限期持有、用途管制、转让受限、退出不畅、收回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房地一体确权进程迟缓以及村庄规划长期缺位是桎梏古民居活化利用的重要症结。以扩能、赋权与放活为导向的宅基地制度改革为松绑宅基地使用权、激活古民居资源打开了突破口,本文遴选了山西泽州县大阳镇、云南大理市喜洲镇和浙江松阳县横岗村三个典型案例,依据“房—地—人”三位联动的理论逻辑进行深度剖析,为不同发展条件的传统村落选择适宜的古民居活化利用模式提供参考借鉴。未来依托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契机,从建立古民居闲置监测机制、拓宽古民居复合性功能和转让范围、健全古民居流转交易机制、分类实施古民居有偿退出政策、加快村落规划编制以及完善产权人私益补偿与筹资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信  李王鸣  
聚焦区域视角下的传统村落风貌,提取"村落建筑"、"村落格局"、"村落地形"、"村落产业"、"村落文化"五个风貌单要素,构建传统村落风貌评价体系,引入ESDA方法定量分析,找寻区域空间内小范围集聚分布的风貌组群。同时以此为基础结合丽水市域内的172个已经成功申报或正在申报的国家级传统村落,确定以典型风貌类型、风貌集成廊道、风貌分区为主体的区域传统村落风貌组群结构。研究结果发现,丽水市传统村落风貌在小范围空间内体现出较强的同质化特征,在较大尺度的分区中体现出差异化特征,在整个区域环境中显现出共性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菁  叶云  翁雯霞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合理有效的开发是对传统村落资源保护的重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许多现实困境,一些传统村落资源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乡村环境建设、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娜尔   王倩  
传统村落作为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乡村风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研究与保护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传统村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极高的研究价值,但也面临着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了解传统村落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以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淑军   张雅迪  
传统村落是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发力点,近几年片区式保护利用成为传统村落振兴与保护利用的重要指引和有效方法,冀中南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大、空间集聚性高,具有开展片区式保护利用的地域优势。立足于乡村振兴目标和对冀中南传统村落进行片区式保护利用的基本判断,从内生动力与外部驱动力两个维度深入分析其现实困境,针对性地提出冀中南传统村落乡村振兴与片区式保护利用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凤琴  齐琪  
绿色发展就是要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章基于绿色发展的理论视域,通过发掘、整理安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资源,从"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思想、生态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取用有节"的生态保护思想、"以时禁发"的环境管理思想4个方面加以探析,论述这些思想为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所提供的重要历史借鉴意义,以及在创新性发展实践中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志民  
乡村振兴不仅关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事关攻坚扶贫工作是否真正落实,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否真正实现,以及全面小康社会是否真正建成。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兴、文化兴,围绕传统古村落文化保护,通过整合一些保存相对完整,具有典型性的传统古村落,挖掘其文化价值,将其打造成特色小镇,推动城乡一体建设,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并以此作为一条探求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