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2)
- 2023(12197)
- 2022(10537)
- 2021(9840)
- 2020(8630)
- 2019(19963)
- 2018(20027)
- 2017(38770)
- 2016(21099)
- 2015(24156)
- 2014(24168)
- 2013(23617)
- 2012(21580)
- 2011(19148)
- 2010(19106)
- 2009(17632)
- 2008(17275)
- 2007(15377)
- 2006(12731)
- 2005(10971)
- 学科
- 济(86133)
- 经济(86049)
- 管理(58353)
- 业(56881)
- 企(48019)
- 企业(48019)
- 方法(47434)
- 数学(41998)
- 数学方法(41293)
- 农(21895)
- 财(21636)
- 中国(20448)
- 学(17907)
- 业经(17804)
- 地方(15578)
- 理论(15326)
- 贸(15317)
- 贸易(15311)
- 易(14877)
- 农业(14448)
- 务(14336)
- 财务(14270)
- 财务管理(14237)
- 和(13752)
- 制(13740)
- 企业财务(13480)
- 技术(12561)
- 环境(11825)
- 银(11518)
- 银行(11487)
- 机构
- 学院(298675)
- 大学(297161)
- 济(118117)
- 管理(117658)
- 经济(115631)
- 理学(102880)
- 理学院(101768)
- 管理学(99519)
- 管理学院(98974)
- 研究(94021)
- 中国(70122)
- 京(61283)
- 科学(60411)
- 财(52628)
- 农(50077)
- 所(47204)
- 业大(46537)
- 中心(45258)
- 江(43783)
- 研究所(43478)
- 财经(43191)
- 农业(39787)
- 经(39271)
- 范(38633)
- 师范(38166)
- 北京(37671)
- 经济学(36389)
- 州(34616)
- 院(34138)
- 经济学院(33186)
- 基金
- 项目(208547)
- 科学(164397)
- 基金(151938)
- 研究(147980)
- 家(133387)
- 国家(132323)
- 科学基金(114065)
- 社会(92855)
- 社会科(88096)
- 社会科学(88070)
- 省(82496)
- 基金项目(80406)
- 自然(76568)
- 自然科(74854)
- 自然科学(74834)
- 自然科学基金(73473)
- 教育(70429)
- 划(69731)
- 资助(63584)
- 编号(60365)
- 成果(47634)
- 重点(47576)
- 部(46126)
- 发(44069)
- 创(43622)
- 科研(41181)
- 课题(41128)
- 创新(40686)
- 教育部(39479)
- 大学(39116)
- 期刊
- 济(118076)
- 经济(118076)
- 研究(77763)
- 中国(51197)
- 学报(48060)
- 科学(44156)
- 农(43287)
- 财(41797)
- 管理(41013)
- 大学(36461)
- 学学(34575)
- 教育(31230)
- 农业(29390)
- 技术(28967)
- 融(22064)
- 金融(22064)
- 财经(20768)
- 业经(19911)
- 经济研究(19464)
- 经(17809)
- 统计(17173)
- 业(16739)
- 问题(15937)
- 策(15514)
- 技术经济(15372)
- 版(14834)
- 决策(14186)
- 资源(13655)
- 商业(13624)
- 图书(13541)
共检索到413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万光彩 肖正根
基于新经济人模型有关效用源泉的扩充,将儒家文化特征整合进偏好函数之中,并以此为基础扩展戴蒙德世代交替模型。扩展后的模型及相应的实证证据表明,儒家文化因素导致了国别层面的储蓄率差异,而社保体系不健全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也推高了我国的储蓄率水平。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世代交替模型 储蓄率差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元生 杨澄宇 李建军
本文在引入异质性个体的世代交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税收收入中性约束,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讨论简化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级和二元所得税课税模式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级设置在收入、财富分配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取舍关系。一个七级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与单一所得税的对比模拟实验表明,政府能通过调整单一所得税的免征额达到与累进税一样的收入分配效果,同时保持增长率几乎不变。本文通过基尼系数之比、增长率之比和税率与免征额之间的关系,展示了政府的单一所得税改革的政策选择空间。二元所得税课税模式相比综合所得税课税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元生 杨澄宇 李建军
本文在引入异质性个体的世代交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税收收入中性约束,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讨论简化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级和二元所得税课税模式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级设置在收入、财富分配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取舍关系。一个七级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与单一所得税的对比模拟实验表明,政府能通过调整单一所得税的免征额达到与累进税一样的收入分配效果,同时保持增长率几乎不变。本文通过基尼系数之比、增长率之比和税率与免征额之间的关系,展示了政府的单一所得税改革的政策选择空间。二元所得税课税模式相比综合所得税课税模式,更鼓励个体投资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积累,从而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凯 段誉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机制采用以社会养老保险为基础的多渠道养老保险机制,家庭成员赡养、个人金融投资和养老保险就成为了三种主要方式。这一结论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然而我国不同养老渠道之间的比例和关系尚缺乏实证研究。家庭自主的金融资产投资、家庭成员之间的赡养效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检验。文章基于2008年和2009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首次运用2005年政策调整后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养老金财富、个人金融投资以及家庭成员赡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根据传统的世代交叠模型,针对现有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明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农村部门、城市正规部门和农民工部门的3部门模型,并引入"搜寻匹配模型"和"纳什讨价还价模型"从理论上刻画农民工部门的工资决定机制以及劳动力刘易斯转移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农民工部门要素报酬分配机制对储蓄率水平存在正向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结构效应"和"农民工部门市场地位效应"两种影响结合起来能够解释1992~2012年我国国民储蓄率上升13.21个百分点中的7.36个百分点,解释力度为55.7%。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变化,模型预测结果显示,仅劳动力部门间转移这一因素将使我国的国民储蓄率到2030年比现在下降约12个百分点。
关键词:
储蓄率 农民工 搜寻匹配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森
文章使用1979~2009年中国居民储蓄率、人均收入增长率、老年人口占比、通货膨胀率及名义利率等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协整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只占1%左右,而居民收入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却分别约占25%和10%,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斯
本文以内生人口结构为视角,以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设定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人口结构、储蓄率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人口结构对储蓄率和经济增长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中部地区与全国水平较为接近,各方面走势也与全国水平相似;经济增长使得少年抚养比出现持续性下降,除东部地区外,经济增长使老年抚养比也出现缓慢下降,但后续逐步趋于平稳;除东部地区外,少年抚养比的冲击使得储蓄率出现持续性上升,而老年抚养比的冲击使得储蓄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人口结构的变化会通过影响储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而未来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需要有更高的储蓄率进行应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明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农村部门、城市正规部门和农民工部门的3部门模型,并引入"搜寻匹配模型"和"纳什讨价还价模型"从理论上刻画农民工部门的工资决定机制以及劳动力刘易斯转移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农民工部门要素报酬分配机制对储蓄率水平存在正向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结构效应"和"农民工部门市场地位效应"两种影响结合起来能够解释19922012年我国国民储蓄率上升13.21个百分点中的7.36个百分点,解释力度为55.7%。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变化,模型预测结果显示,仅劳动力部门间转移这一因素将使我国的国民储蓄率到
关键词:
储蓄率 农民工 搜寻匹配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闫坤 鄢晓发
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经济舞台中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国家。中美经济结构的最大差异是储蓄率,两国的储蓄活动几乎是两个极端。储蓄率的巨大差异对中美经济与贸易影响深远。本文将对中美储蓄率差异的原因及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储蓄率 中关经济 双顺差 双赤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东京
一、确定适度储蓄率的基本依据本文所研究的“适度储蓄率”,就是指能同时兼顾消费者当期消费与长远消费需要,并能保证使居民未来的收入增长水平达到最大的储蓄率。显然,要探寻适度的储蓄率,必须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居民储蓄、居民消费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晶 黄险峰 冯志
笔者在对HW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亚洲国家(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于储蓄率的负面效应将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越来越严重;少儿人口比例的下降对于近年亚洲国家(地区)的储蓄率上升做出了贡献;把滞后储蓄看成内生或外生变量对方程影响较小,而在工具变量的选择中实际利率这一变量的添加与否对方程结果影响较大。人口老龄化时期要延续"人口红利"效应需要吸引更多积累财富进入养老保障体系以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而不是依靠储蓄率上升使资本在代际之间转移。
关键词:
储蓄率 人口老龄化 人口红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贾非 王士香
假设储蓄率外生于老龄化过程,并将老龄化因素加入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推理发现,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储蓄率的高低,即储蓄率越高,老龄化和养老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越强。进一步采用面板平滑门限回归(PST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所得结果印证了上述结论。因此,储蓄率较高的地区应格外关注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向影响。由于将储蓄率外生化,上述结论揭示了储蓄率在老龄化背景下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新机制,从而丰富了关于储蓄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关键词:
老龄化 储蓄率 养老水平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华磊 何凌云 汪伟
在出生高峰世代和出生低谷世代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2000-2030年间,储蓄率路径呈现出类似1980-2010年间历年出生人数所呈现出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资本红利滞后、尾随且依附人口红利。2015年之后,随着95后和00后出生低谷一代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储蓄率呈现出类似1995年之后出生人数所呈现出的断崖式下降特征,且人力资本的提高无法改变这一趋势,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急剧消失,资本红利也加速消失。最后,考察了堵住劳动力出口的延迟退休方案对储蓄率的影响,模拟发现,无论哪种延迟退休方案,都改变不了储蓄率下降的趋势,但是延迟退休可以降低储蓄率下降的幅度,延缓资本红利消失的速度,进而达到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保驾护航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赢得时间的目的。
关键词:
出生低谷 资本红利 储蓄率 延迟退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华磊 何凌云 汪伟
在出生高峰世代和出生低谷世代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2000-2030年间,储蓄率路径呈现出类似1980-2010年间历年出生人数所呈现出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资本红利滞后、尾随且依附人口红利。2015年之后,随着95后和00后出生低谷一代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储蓄率呈现出类似1995年之后出生人数所呈现出的断崖式下降特征,且人力资本的提高无法改变这一趋势,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急剧消失,资本红利也加速消失。最后,考察了堵住劳动力出口的延迟退休方案对储蓄率的影响,模拟发现,无论哪种延迟退休方案,都改变不了储蓄率
关键词:
出生低谷 资本红利 储蓄率 延迟退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瞿凌云
我国经济不平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高储蓄率。提升消费动力有助于我国经济在稳定和可持续的基础上转入新常态。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基础,动态求解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分城乡研究了居民收入的波动和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其的影响特点。研究结论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惯性,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则依据收入波动而呈现较高弹性。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农村居民满足理论规律。在生育率不断下降情况下,农民倾向于降低当期消费而提高储蓄以应付养老。较完善的社保体制导致城镇居民养老储蓄动机较小;由于子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