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6)
- 2023(9887)
- 2022(8920)
- 2021(8457)
- 2020(7124)
- 2019(16465)
- 2018(16483)
- 2017(32212)
- 2016(17416)
- 2015(19676)
- 2014(19709)
- 2013(19608)
- 2012(17795)
- 2011(15879)
- 2010(15587)
- 2009(14055)
- 2008(13553)
- 2007(11573)
- 2006(9924)
- 2005(8426)
- 学科
- 济(66480)
- 经济(66402)
- 管理(50460)
- 业(48935)
- 企(41231)
- 企业(41231)
- 方法(34531)
- 数学(29065)
- 数学方法(28739)
- 农(20312)
- 财(16118)
- 中国(16059)
- 业经(15818)
- 学(14499)
- 贸(14029)
- 贸易(14025)
- 易(13619)
- 地方(13029)
- 理论(12822)
- 农业(12141)
- 和(12030)
- 制(10820)
- 务(10663)
- 财务(10606)
- 财务管理(10590)
- 技术(10470)
- 环境(10354)
- 教育(10303)
- 企业财务(10077)
- 划(9640)
- 机构
- 大学(243713)
- 学院(243276)
- 管理(102129)
- 济(92657)
- 经济(90579)
- 理学(89708)
- 理学院(88773)
- 管理学(87263)
- 管理学院(86840)
- 研究(75233)
- 中国(54612)
- 京(51416)
- 科学(47959)
- 财(40508)
- 业大(37225)
- 农(37096)
- 所(36798)
- 中心(34428)
- 研究所(33831)
- 财经(33652)
- 江(32886)
- 范(32472)
- 北京(32439)
- 师范(32212)
- 经(30641)
- 农业(29239)
- 州(27706)
- 院(27441)
- 商学(26719)
- 商学院(26438)
- 基金
- 项目(172470)
- 科学(135381)
- 研究(126889)
- 基金(124793)
- 家(107666)
- 国家(106712)
- 科学基金(92434)
- 社会(78430)
- 社会科(74246)
- 社会科学(74226)
- 省(67564)
- 基金项目(67285)
- 自然(61300)
- 自然科(59858)
- 自然科学(59848)
- 自然科学基金(58759)
- 教育(58034)
- 划(56282)
- 编号(53178)
- 资助(51451)
- 成果(42017)
- 部(37752)
- 重点(37545)
- 创(35707)
- 发(35613)
- 课题(35334)
- 项目编号(33104)
- 创新(33093)
- 科研(33039)
- 教育部(32455)
共检索到336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郭晓凌 谢毅 王彬 高赟
文化混搭产品指一个产品中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的特质要素。在中国市场上,作为全球文化载体的全球品牌采用品牌延伸策略,推出许多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新产品。然而,消费者对于兼具全球和当地文化特质的文化混搭产品如何反应,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此缺乏足够的了解。结合全球品牌和品牌延伸理论,聚焦于文化混搭产品的文化含义,从文化混搭产品包含的全球文化、当地文化和品牌自身的文化意义出发,探讨感知品牌全球性、产品当地文化象征性和品牌延伸真实性对文化混搭产品行为意向的影响,以及感知质量和感知声望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分别以星巴克月饼和肯德基油条两类典型文化混搭产品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前者是针对中国一线城市260名消费者的在线调查,后者为针对一、二、三线城市250名消费者的面对面拦截调查。基于Spss 23. 0,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检验提出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文化混搭产品,其蕴含的中国当地文化象征性和体现的品牌延伸真实性可以促进消费者对于此类产品的积极行为意向,但其作用机制因产品而异。对于星巴克月饼,产品感知质量和感知声望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而肯德基油条仅以感知质量为作用路径,其原因可能在于星巴克与肯德基分属声望品牌和价值品牌。虽然出自全球品牌,但文化混搭产品的感知品牌全球性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却相对较弱。据此可知,在中国这样一个日益开放和全球化的市场上,全球性线索在消费者选择中的相关性渐弱,而文化混搭产品与母品牌本身在标准、传承、风格和本质等方面保持一致并且产品具有当地文化象征性,成为赢得消费者积极反应的关键因素。结合全球品牌和品牌延伸两个研究分支深化对文化混搭产品的理论考量,为全球化背景下产品当地文化象征性的重要性提供支持,就品牌文化延伸这一新课题提出创新性见解。从实践角度,对全球品牌通过利用品牌文化内蕴和当地文化资源更有效地实施当地化战略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晓凌 张逸聪 刘浩
本文借鉴文化心理学领域的双文化认同整合,提出文化融合度这一概念,通过三个研究考察古今文化混搭产品的文化融合度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探究其心理机制和作用条件。研究发现:文化融合度能显著正向地影响消费者的产品态度;消费者古今文化混搭产品态度形成的中间路径为认知流畅性和感知产品创新性;消费者独特性需求对两条作用路径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独特性需求越高,认知流畅性和感知创新性的中介作用越弱。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宏 喻葵 董蔚丽
基于成本理论、消费者求变行为理论等,以鞋类产品为例,通过对360名被试的情景模拟实验,研究了消费者的卷入度(高VS中VS低)、产品知识(高VS低)和性别(男VS女)三个变量对消费者缺货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消费者卷入度和性别对缺货反应具有显著的主效应,且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第二,虽然消费者产品知识对消费者的缺货反应没有显著影响,但消费者产品知识与卷入度对缺货反应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第三,消费者性别、产品知识和卷入度三者对消费者的缺货反应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文章同时对鞋类产品制造商提出了基于消费者反应的缺货管理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志龙 王瑞 樊建锋 马玉涛
本文通过对六个行业1022名消费者的情境式问卷调查,将市场细分运用于企业社会责任(CSR)研究领域,从产品类型和消费者群体特征双重视角来探究消费者CSR反应的特点及内在规律,弥补了现有相关研究中缺乏产品类型比较和消费者分类的缺点。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总体而言,消费者会将正面的CSR行为转换为积极的企业评价、产品联想和购买意向,尤其是在CSR行为赢得消费者关注和信任的情况下;第二,消费者的CSR反应因产品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销售体验产品相对于销售搜索产品和信任产品的企业更可能通过CSR实践取得消费者积极的产品联想和购买支持;第三,依据消费者CSR反应程度由强到弱,将消费者分为热情型、精明型和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辽钢 高充彦
不同类型的促销工具在导致消费者产生特定反应行为方面具有差异性。针对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最有效的促销工具是价格折扣和样品赠送;针对消费者购买加速行为最有效的促销工具是价格折扣与购物赠礼;针对消费者增加购买量最有效的促销工具是价格折扣;针对消费者产品试用行为最有效的促销工具是价格折扣、样品赠送、购物赠礼;购物抽奖相对来说促销效果最差。营销者应根据企业目标针对性地选择最合适的促销工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建刚 陈辉辉 张越
产品召回事件中,风险和情绪是消费者心理的两条主线。本文从产品召回事件中消费者心理的角度,以Loewen-stein等人提出的"风险即情绪"模型作为研究框架,提出了以风险、情绪和购买倾向为核心变量的研究模型。随后,以汽车、笔记本电脑、奶粉三个行业为背景,采取系列实验的方法,并通过真实模拟事件报道作为刺激物来测度消费者的心理反应。研究表明,产品召回中的事件维度、企业维度对消费者感知风险和负面情绪具有不同的影响,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的合理性以及在三个行业中的普适性。最后,为企业应对产品召回事件提出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产品召回 感知风险 负面情绪 购买倾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施卓敏 郑婉怡
面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的对道德的要求影响人们实施道德行为,并促使人们对道德进行关注。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和实验室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道德受胁时的消费行为决策偏好。一方面,本研究使用眼动仪设备记录视力正常的被试在阅读不同类型道德冲突情境(自我vs.群体)时的眼动过程,并通过对眼动指标进行分析,测定被试在面临道德冲突情境时的认知加工差异;另一方面,本研究也结合实验室实验法进一步探索启动了不同类型道德受胁(自我vs.群体)的被试对生态产品产生偏好的条件、边界及心理加工机制。研究结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东山
文章提出用混沌理论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新思路,给出了消费者行为动力系统模型,简单介绍了混沌理论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用混沌理论解释了消费者行为混沌现象。说明人们的消费行为是混沌过程、有序过程和无序过程的统一,并对消费者混沌行为的研究前景作了分析。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 混沌 混沌现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逸聪 郭晓凌 徐震南
在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下,品牌使用外文化元素开展营销活动变得日益普遍,其中虽不乏受消费者欢迎的成功个案,但也出现不少遭诟病甚至抵制之例。然而,学界和业界对于品牌使用外国文化成败的原因并不清晰。“文化使用”的概念以往主要出现在艺术、文化传播、身份政治等领域,在市场营销领域较少涉及。本文以外国品牌使用中国文化元素为切入点,主要探讨了中国消费者视野中的“文化使用”问题。首先梳理和回顾已有文献,就本文的情境对“文化使用”进行了概念界定和辨析。随后,采用个人深度访谈、线上开放式问卷和网络二手数据,使用扎根理论探索品牌文化使用对消费者品牌反应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条件,建构了“品牌文化使用行为的特征—文化使用激发的情感—消费者反应”模型。本文从文化角度推进了对全球品牌和消费者行为的理论探讨,并对全球品牌如何更好地利用外文化资源的“他山之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逸聪 郭晓凌 徐震南
在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下,品牌使用外文化元素开展营销活动变得日益普遍,其中虽不乏受消费者欢迎的成功个案,但也出现不少遭诟病甚至抵制之例。然而,学界和业界对于品牌使用外国文化成败的原因并不清晰。“文化使用”的概念以往主要出现在艺术、文化传播、身份政治等领域,在市场营销领域较少涉及。本文以外国品牌使用中国文化元素为切入点,主要探讨了中国消费者视野中的“文化使用”问题。首先梳理和回顾已有文献,就本文的情境对“文化使用”进行了概念界定和辨析。随后,采用个人深度访谈、线上开放式问卷和网络二手数据,使用扎根理论探索品牌文化使用对消费者品牌反应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条件,建构了“品牌文化使用行为的特征—文化使用激发的情感—消费者反应”模型。本文从文化角度推进了对全球品牌和消费者行为的理论探讨,并对全球品牌如何更好地利用外文化资源的“他山之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浏 杨伊侬 肖纯 陈增祥 卫海英
本文基于品牌信任视角,运用AMOS20.0建模技术,探讨了消费者的农产品品牌负性感知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农产品品牌负面信息发生后,消费者的农产品品牌感知负性对其购买意愿具有边际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的农产品品牌感知负性对品牌信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牌信任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呈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且在消费者农产品品牌感知负性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传递过程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建新 范秀成 晋向东
新产品经常因为促销而脱销,并进而会影响消费者对相似品推荐的反应,但目前对该现象的关注和研究却严重不足。基于损失厌恶理论和控制幻觉理论,文章通过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深入探寻了新产品促销性脱销影响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的内在机理与边界条件,并通过采用招募大学生被试进行实验的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两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新产品促销性脱销确实会影响消费者对相似品推荐的反应,折价脱销较之于正价脱销他们有更消极的相似品推荐反应;(2)损失厌恶与控制幻觉会共同中介新产品促销性脱销对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的影响,其中损失厌恶起着消极中介效应,而控制幻觉起着积极中介效应;(3)消费者的交易倾向会调节损失厌恶与控制幻觉的双中介效应,高交易倾向更容易让损失厌恶中介效应占优,而低交易倾向更容易让控制幻觉中介效应占优。文章结论不仅对深化与完善新产品脱销、损失厌恶和控制幻觉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指导和改善厂商正确操作脱销营销、消费者理性消费和监管机构规范经营等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施娟 唐冶
消费者对品牌的事前信念主观地影响着其对品牌危机事件的认知和判断。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品牌关系质量设为品牌事前信念,研究在不同品牌关系质量下,消费者对产品伤害事件的反应特征及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遭遇产品伤害后更加关注产品伤害事件的责任归属问题,而对事件发生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结论揭示出高品牌关系质量对偶然发生伤害事件的企业品牌起到暂时保护作用,低品牌关系质量会扩大企业品牌在伤害事件后的负面市场效应,有助于企业了解消费者的危机反应特征,为企业采取恰当的品牌危机管理策略提供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海洋 何佳讯
作为全球品牌化研究领域的基础构念,全球消费者文化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焦点,并衍生出感知品牌全球性和全球消费者文化定位两个构念,引领学界的研究方向。鉴于此,本文围绕全球消费者文化,从其理论根源、核心构念和研究主题等方面对全球品牌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性回顾。特别地,本文还基于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背景,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研究机会。最后,围绕全球消费者文化,本文从研究取向、研究方法和研究背景三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供未来的研究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海洋 何佳讯
作为全球品牌化研究领域的基础构念,全球消费者文化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焦点,并衍生出感知品牌全球性和全球消费者文化定位两个构念,引领学界的研究方向。鉴于此,本文围绕全球消费者文化,从其理论根源、核心构念和研究主题等方面对全球品牌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性回顾。特别地,本文还基于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背景,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研究机会。最后,围绕全球消费者文化,本文从研究取向、研究方法和研究背景三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供未来的研究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