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9)
2023(15823)
2022(13682)
2021(12795)
2020(10700)
2019(24314)
2018(23957)
2017(46998)
2016(25770)
2015(28361)
2014(28343)
2013(28062)
2012(25890)
2011(23344)
2010(23271)
2009(21201)
2008(20602)
2007(18083)
2006(15856)
2005(13708)
作者
(75401)
(62655)
(62100)
(59391)
(39855)
(29990)
(28256)
(24529)
(23837)
(22293)
(21170)
(21123)
(19888)
(19738)
(19385)
(19306)
(19012)
(18770)
(17932)
(17835)
(15766)
(15262)
(15208)
(14278)
(14076)
(13859)
(13859)
(13798)
(12596)
(12410)
学科
(103208)
经济(103097)
管理(72270)
(69584)
(57167)
企业(57167)
方法(46232)
数学(39571)
数学方法(39127)
(29003)
中国(28717)
(25153)
业经(24118)
地方(22793)
(22461)
(19666)
贸易(19661)
农业(19181)
(19048)
(18345)
理论(16759)
技术(16328)
环境(16271)
(16174)
(15271)
财务(15207)
财务管理(15183)
产业(14938)
(14629)
银行(14561)
机构
学院(364166)
大学(363604)
(145788)
管理(144344)
经济(142632)
理学(125802)
理学院(124381)
研究(124335)
管理学(122271)
管理学院(121632)
中国(89659)
科学(79251)
(77350)
(64379)
(64349)
(62618)
业大(58255)
研究所(57533)
中心(55448)
(52712)
财经(52042)
农业(50884)
北京(48402)
(48200)
师范(47665)
(47298)
(45355)
经济学(43249)
(42697)
经济学院(39181)
基金
项目(254971)
科学(199846)
基金(184542)
研究(182170)
(162504)
国家(161136)
科学基金(137668)
社会(115210)
社会科(109287)
社会科学(109260)
(100016)
基金项目(98587)
自然(91126)
自然科(88964)
自然科学(88940)
自然科学基金(87328)
(84512)
教育(82603)
资助(75646)
编号(73583)
成果(58532)
重点(57141)
(55361)
(55248)
(52827)
课题(50702)
创新(49273)
科研(48523)
国家社会(46958)
教育部(46919)
期刊
(157764)
经济(157764)
研究(105552)
中国(63621)
学报(61859)
(57722)
科学(55458)
管理(51073)
大学(45997)
(45818)
学学(43697)
农业(39616)
教育(37090)
(29754)
金融(29754)
技术(28928)
业经(27488)
经济研究(25728)
财经(24536)
问题(21990)
(21091)
(20114)
科技(18809)
图书(17582)
商业(17390)
(17379)
技术经济(17250)
现代(16682)
理论(16583)
业大(16100)
共检索到519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苏缘  顾江  
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是文化产业立足经济发展主战场的重要切入点。基于中国26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试点政策为外生冲击,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发现,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基于技术禀赋和文化资源禀赋对城市进行分组检验,文化消费试点政策对智慧城市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但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反而不及其他城市。机制分析表明,文化消费试点政策能够产生在需求端提升居民消费偏好、在供给端升级消费配套的政策效果,通过供需协同效应与产业关联效应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由此,政府部门应当着眼于城市特征,差异化推广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经验,丰富文化消费场景、搭建供需对接服务平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驰  王满仓  
科技金融是现阶段中国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06—2019年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了科技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而积极的政策效果。机制分析表明,科技金融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以及资源配置效应两种路径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在区位条件优越、人力资本水平良好以及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上述研究为科技金融的评估提供了产业结构方面的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并从该政策未来的进一步推广以及因地施策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豪杰   杜伟岸  
文章基于2009—2021年我国2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政策的内在作用机制包括吸引人才集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政策对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科教水平异质性和沿海特征异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选  王林杉  
文章通过构建基本理论框架,对智慧城市政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分析,利用2001—2017年中国186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样本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评估,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无论是否考察时间固定效应和个体固定效应,智慧城市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智慧城市政策能够促进试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2)在充分考虑地区异质性、城市规模异质性的情况下,分析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智慧城市政策对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大于发达地区;智慧城市政策在不同规模城市中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均显著,其中极端规模的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更大。(3)结合影响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智慧城市政策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确实存在积极的创新驱动效应、财政支持效应和外商直接投资效应3种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秋秋   马晓钰  
利用2011~2019年中国279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城市与智慧城市双试点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估计法考察双试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结果表明:双试点城市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这种促进作用因地区分布、资源禀赋、城市规模的异质性而有所差异。机制分析发现,双试点城市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居民消费和互联网发展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政策协同检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单试点,双试点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更强,并呈现出显著的协同作用。因此,应有序、合理扩大试点城市规模,加强政策协同与联动,因地制宜推动政策实施,推进试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晨  蔡曦  张中华  
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决定了经济发展质量。在信息化时代,要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需要充分发挥数字信息产业的关键性作用。本文基于2001—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从供给侧来看,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通过产业发展效应和创新效应两方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在需求侧方面,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通过优化信息需求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不同地区、市场环境、城市规模、行政等级、经济发展阶段和服务业发展阶段的城市中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具有明显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合理制定和推行信息产业相关政策,有利于促进产业数字信息化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和供给质量,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志成  景韬  杨金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必由之路。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结构性减税是我国当前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阐述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推行结构性减税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而讨论了结构性减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为我国通过结构性减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阿城  王巧  温永林  
基于修正后的非平衡增长模型,构建了智慧城市试点、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并选择中国164个地级市2004-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方法评估了智慧城市政策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智慧城市试点显著提升了获批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但并未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这个结果在更换代理变量、剔除异常值、考虑其他政策影响、调整时间窗口以及引入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智慧城市试点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较大,对东部城市和大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驱动效果更明显;(3)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智慧城市试点主要是通过提升城市实质性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而象征性技术进步作为影响渠道发挥的效果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燕  徐醒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可能阻碍了产业结构调整。文章利用200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广义可加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作用机制与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存在临界值;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通过金融中介不确定规避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进一步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和西部地区受到的影响较小,中部地区受到的影响较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梦雨   马晓钰   刘家民   张金凤  
选取200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以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海南6个低碳试点省区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试点省区的消费结构升级;低碳省区试点的消费结构升级效果表现出以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为序的区域异质性,但广东和海南的政策效果不理想;机制分析表明,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等途径驱动消费结构升级;结构效应分析表明,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对享受型消费起到抑制作用,对发展型消费起到正向带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梦雨   马晓钰   刘家民   张金凤  
选取200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以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海南6个低碳试点省区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试点省区的消费结构升级;低碳省区试点的消费结构升级效果表现出以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为序的区域异质性,但广东和海南的政策效果不理想;机制分析表明,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等途径驱动消费结构升级;结构效应分析表明,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对享受型消费起到抑制作用,对发展型消费起到正向带动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鸣   肖峻   王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环境治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依托低碳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必然对经济社会产生多维度影响,其中在实现“双碳”战略同时能否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成为热点议题。本文结合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开展准自然实验,构建低碳经济转型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07-2021年29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识别其消费升级效应。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总体上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相较于非试点城市,低碳城市对居民消费升级提高近53.28%;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活力、市场化水平在低碳城市试点促进消费升级过程中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对此,应构建并完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体制机制,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加快数字新基建发展,更好释放低碳城市的消费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赖俊明  欧阳驹  徐保红  
为了更好地反映稳定城市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基于2003-2020年104个地价动态监测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在控制运输条件、商业条件、科技条件、城市气候条件等变量的前提下,分别对房价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产业产出、第三产业产出的总体效应进行定量测度。研究发现:(1)稳定城市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2)稳定城市房价对第二产业的产出具有提升作用;(3)稳定城市房价对第三产业产出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城市宜居性的提高显著促进了第三产业产出水平的提高。基于此,应坚持“房住不炒”,因地制宜地对城市产业等进行空间布局,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平  
选取2000—2021年中国292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就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会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积极效应,并主要通过金融发展和有效政府干预发挥促进作用;自贸试验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随着地区物流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促进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中较数字经济发展低的城市更为显著。未来,应统筹推动不同自贸试验区产业协同,在金融、物流、数字经济等方面加大优化布局,助力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平  
选取2000—2021年中国292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就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会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积极效应,并主要通过金融发展和有效政府干预发挥促进作用;自贸试验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随着地区物流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促进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中较数字经济发展低的城市更为显著。未来,应统筹推动不同自贸试验区产业协同,在金融、物流、数字经济等方面加大优化布局,助力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