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2)
- 2023(10446)
- 2022(8055)
- 2021(7312)
- 2020(5624)
- 2019(12095)
- 2018(11723)
- 2017(22478)
- 2016(11872)
- 2015(12794)
- 2014(12253)
- 2013(11100)
- 2012(9562)
- 2011(8155)
- 2010(8034)
- 2009(7604)
- 2008(6949)
- 2007(5942)
- 2006(5277)
- 2005(4678)
- 学科
- 济(42317)
- 经济(42266)
- 管理(31778)
- 业(29771)
- 企(25321)
- 企业(25321)
- 中国(15698)
- 农(15174)
- 方法(13965)
- 业经(13873)
- 财(11031)
- 地方(10389)
- 数学(10300)
- 数学方法(10171)
- 农业(9878)
- 制(9133)
- 理论(8541)
- 产业(8197)
- 发(8078)
- 学(7731)
- 体(7523)
- 贸(7149)
- 贸易(7145)
- 和(7039)
- 环境(7039)
- 易(6881)
- 务(6708)
- 发展(6698)
- 银(6694)
- 银行(6688)
- 机构
- 学院(154864)
- 大学(151282)
- 济(59098)
- 经济(57773)
- 管理(56629)
- 研究(49780)
- 理学(49058)
- 理学院(48464)
- 管理学(47534)
- 管理学院(47243)
- 中国(36251)
- 京(30651)
- 科学(29232)
- 财(28361)
- 范(23583)
- 师范(23413)
- 中心(23219)
- 江(23121)
- 财经(22892)
- 所(22555)
- 农(21459)
- 经(20900)
- 研究所(20393)
- 业大(19823)
- 经济学(18851)
- 师范大学(18805)
- 院(18755)
- 州(18718)
- 北京(18195)
- 财经大学(17111)
- 基金
- 项目(108465)
- 科学(87484)
- 研究(83926)
- 基金(78869)
- 家(67919)
- 国家(67327)
- 科学基金(58991)
- 社会(56241)
- 社会科(53259)
- 社会科学(53247)
- 省(42883)
- 基金项目(41628)
- 教育(38606)
- 划(35608)
- 编号(35223)
- 自然(35106)
- 自然科(34337)
- 自然科学(34330)
- 自然科学基金(33683)
- 资助(28716)
- 成果(28415)
- 重点(24754)
- 发(24342)
- 课题(24186)
- 国家社会(23954)
- 创(23271)
- 部(23149)
- 制(21599)
- 项目编号(21592)
- 创新(21539)
共检索到222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齐骥
城镇化是"自然—社会双向互动"以及"被改造的自然—社会关系双向互动"构成的动态有机体,文化是城镇空间演进的黏合剂。文化治理视角下的城镇空间演进,是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两种逻辑下的生产、消费和流通。文化治理有效推进了从文化刚性到文化弹性、从文化规约到文化自觉的城镇空间重构,破解了传统城镇空间构成中各单元单打独斗、破坏城镇整体规划和宜居、宜业、宜文、宜游难以并行的时空障碍。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逻辑 文化治理 制度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冀福俊 宋立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秉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资本积累为切入点,从生产方式变迁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城市化展开分析,这一理论为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该文运用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的相关范畴和分析逻辑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内在本质进行阐述。在中国的制度语境下,剥夺农业的资本积累方式是城镇化发展的内生性因素,在资本的初级循环并未完全完成的情况下,受资本逻辑和利益博弈主导,大量资本进入次级循环,并在政府力量的介入下通过次级循环影响初级循环。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背景下,资本空间生产逻辑主导的城镇化过程比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更为复杂且更具特点,是政府、资本与空间三重因素交织作用的产物,资本的运作轨迹并不局限于自我不断积累和增值,同时还服务于不同的政治经济目标。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利益主体基于不同目的、通过不同的资本配置机制实现各自增值效应的同时形塑着相应的城镇化特征,也导致相应的风险和冲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冀福俊 宋立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秉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资本积累为切入点,从生产方式变迁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城市化展开分析,这一理论为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该文运用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的相关范畴和分析逻辑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内在本质进行阐述。在中国的制度语境下,剥夺农业的资本积累方式是城镇化发展的内生性因素,在资本的初级循环并未完全完成的情况下,受资本逻辑和利益博弈主导,大量资本进入次级循环,并在政府力量的介入下通过次级循环影响初级循环。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背景下,资本空间生产逻辑主导的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小玉 陈绍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深入实施,农村家庭转型在居住空间、资源要素、主体性重塑等方面呈现出整体性、嵌入性、辩证性等特征。本研究从转型社会学视域出发,反思性借鉴西方家庭策略理论,构建中国农村家庭转型的空间—要素—主体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基于苏北地区的实地调查,考察农民集中居住及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转型的经验样态和实践逻辑。研究发现:不同于市场主导的异地城镇化,在政府主导的就地城镇化过程中,村落空间消解与居住空间集聚化变迁是农村家庭整体性转型的直接驱动因素;同时,通过家庭资源整合和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发展型家庭再生产的预期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基于家庭内部代际分工和家庭成员角色扮演实现权利结构均衡化转型,最终完成新型家庭的主体性重塑。
关键词:
城乡空间 家庭转型 主体性重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小玉 陈绍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深入实施,农村家庭转型在居住空间、资源要素、主体性重塑等方面呈现出整体性、嵌入性、辩证性等特征。本研究从转型社会学视域出发,反思性借鉴西方家庭策略理论,构建中国农村家庭转型的空间—要素—主体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基于苏北地区的实地调查,考察农民集中居住及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转型的经验样态和实践逻辑。研究发现:不同于市场主导的异地城镇化,在政府主导的就地城镇化过程中,村落空间消解与居住空间集聚化变迁是农村家庭整体性转型的直接驱动因素;同时,通过家庭资源整合和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发展型家庭再生产的预期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基于家庭内部代际分工和家庭成员角色扮演实现权利结构均衡化转型,最终完成新型家庭的主体性重塑。
关键词:
城乡空间 家庭转型 主体性重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文峰 郭纹廷
文章认为,我国农村社会是文化网络社会,农村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民的生活是依赖于农村社会文化网络体系的,城镇化对农村社会生活提出了挑战,使农村社会文化网络失去了平衡。农村基层组织是社会文化网络中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对农村文化网络能够起到维护和修补作用。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发展困难重重,国家应从制度上保障和支持各类基层组织的发展,为农村社会文化网络的平衡与稳定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促进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文
"空间的生产"是近年来新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城市空间研究最重要的理论进展。通过对"空间的生产"理论内涵及逻辑体系的解析,认为"空间的生产"是资本、权力和利益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空间重新塑造,并以其作为底板、介质或产物,形成空间的社会化结构和社会的空间性关系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内外部环境影响下,资本逻辑和权力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同时也带来了空间生产的异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应深度理解空间资本化的双重逻辑,警觉资本逻辑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另类牵引,新型城镇化空间实践的价值取向应平衡"资本"与"人本"的关系,在实践和研究中明确空间生产效能"以人为本"的需求面向。
关键词:
空间的生产 内涵与逻辑 新型城镇化实践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纪芳
中国基层社会历来呈现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这种“二元”社会结构局面,以村改居社区为主要形式的基层社会“第三元”形态日渐凸显。本文聚焦于村改居社区的结构性特征和治理机制,尝试探讨基层治理从“二元”向“三元”转变的实践机理。研究发现:村改居社区治理呈现“村居共治”的实践形态,且因农民与集体的关系差异表现为不同的实践形式。“村居共治”的深层运作机制在于城乡两种治理机制要素并存形成的城乡嵌套,由此弥合村改居社区所隐含的乡村与城市治理体系之间的缝隙,促进村改居社区对城市外部系统与社区内部系统的治理耦合。村改居社区的治理实践体现了对城乡二元治理体制的整合与超越,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丰富和拓展了基层治理的研究空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管小青
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先天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劣势,导致其在城市中的脱贫能力较差,阻碍了其经济、身份及心理融入,并逐渐沦为城市边缘群体。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补偿性及发展性功能,通过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扩充社会关系网络及增强城市文化认同感来帮助农民工消除物质、能力及精神贫困。基于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显著作用,需要精准分析农民工实际需求,协同多方力量完善扶贫治理与监督机制,优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供给,提升扶贫合力以及保障扶贫效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农民工 城镇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经纬 曹海林
近年农民家庭在家乡县城购房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普遍趋势,极大加速了这一区域就近城镇化进程。从农民生活世界出发,这主要缘于有限的家庭支付能力、家庭本位与乡土之根、区域婚备竞赛、子女教育需求、县级政府引导等多重因素。进城之后,农民家庭总体目标的转变塑造出了新的“一家三制”家庭形态,包括撑开在城-县-乡之间的家庭结构、半工-半耕-伴读的家计分工及积累性-保障性-发展性并行的家庭秩序。“一家三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家庭应对现代性压力产生的新实践,也使得进城农民成为了兼具县城和乡村两种要素的“县乡两栖者”。县乡两栖打破了“城”与“乡”的地域边界,具有助推更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力,但也蕴藏着一定的家庭和社会危机。据此,建议将县乡两栖者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政策重点对象,通过渐进式城镇化政策、合理确定县域产业建设定位和目标、统筹县域公共服务空间布局等手段,为其发挥积极功能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经纬 曹海林
近年农民家庭在家乡县城购房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普遍趋势,极大加速了这一区域就近城镇化进程。从农民生活世界出发,这主要缘于有限的家庭支付能力、家庭本位与乡土之根、区域婚备竞赛、子女教育需求、县级政府引导等多重因素。进城之后,农民家庭总体目标的转变塑造出了新的“一家三制”家庭形态,包括撑开在城-县-乡之间的家庭结构、半工-半耕-伴读的家计分工及积累性-保障性-发展性并行的家庭秩序。“一家三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家庭应对现代性压力产生的新实践,也使得进城农民成为了兼具县城和乡村两种要素的“县乡两栖者”。县乡两栖打破了“城”与“乡”的地域边界,具有助推更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力,但也蕴藏着一定的家庭和社会危机。据此,建议将县乡两栖者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政策重点对象,通过渐进式城镇化政策、合理确定县域产业建设定位和目标、统筹县域公共服务空间布局等手段,为其发挥积极功能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玉红
城镇化的本质是人口集聚现象,与城镇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没有必然联系,后者取决于经济增长及其经济成果在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和农民工在社会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改善农民工生活条件为推进方向,一方面以经济持续增长为支撑,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应逐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重点发展具有普惠性的教育事业,确保农民工与其他社会群体共享经济增长成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玉红
城镇化的本质是人口集聚现象,与城镇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没有必然联系,后者取决于经济增长及其经济成果在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和农民工在社会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改善农民工生活条件为推进方向,一方面以经济持续增长为支撑,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应逐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重点发展具有普惠性的教育事业,确保农民工与其他社会群体共享经济增长成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博成 朱忆天
空间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城镇化的理论轴心,以空间生产审视新中国70年来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有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城镇化先后经历了工业塑城和资本塑城两个风格迥异的发展时期,前一阶段的空间强调使用价值的生产限制了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后一阶段的空间生产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校正空间生产回归社会主义本质是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吁求,也正是在过往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中国提出了以空间共享为核心价值旨归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以此为指导不断推进新时代城镇化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昌良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人综合素养的提高、收入水平的上升以及选择自由度的拓展是人的城镇化的基本逻辑结构。但是,在认识局限与狭隘观念的作用下,人的城镇化不但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而且存在被异化的现象。人的城镇化的实现需要从内在的发展观念以及外在的体系建构两个层面考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