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3)
2023(13064)
2022(11320)
2021(10734)
2020(8981)
2019(20957)
2018(20934)
2017(39771)
2016(21973)
2015(24941)
2014(24989)
2013(24527)
2012(22958)
2011(20469)
2010(20255)
2009(18305)
2008(17872)
2007(15705)
2006(13738)
2005(11416)
作者
(63284)
(52481)
(52156)
(49686)
(33625)
(25162)
(23696)
(20567)
(20212)
(18830)
(18384)
(17784)
(16905)
(16461)
(16316)
(16120)
(15702)
(15373)
(15176)
(15003)
(13175)
(12990)
(12669)
(12125)
(11737)
(11713)
(11672)
(11654)
(10539)
(10487)
学科
(83011)
经济(82923)
管理(57723)
(52309)
(43316)
企业(43316)
方法(37348)
数学(31299)
数学方法(30874)
(23876)
中国(22759)
地方(21840)
(21271)
业经(19534)
(18305)
农业(16047)
理论(15975)
(15113)
环境(14007)
(13319)
贸易(13310)
(13274)
教育(13173)
(12777)
技术(12533)
(11371)
(11194)
财务(11121)
财务管理(11097)
(10755)
机构
大学(304367)
学院(301272)
管理(117968)
(108725)
经济(105945)
研究(102901)
理学(102129)
理学院(100797)
管理学(98728)
管理学院(98185)
中国(74266)
科学(68150)
(67556)
(51816)
(50474)
(48862)
业大(48103)
研究所(47733)
中心(46924)
(45134)
(45001)
师范(44623)
北京(42943)
财经(39330)
农业(39084)
(38614)
(37200)
师范大学(36362)
(35713)
技术(33275)
基金
项目(213710)
科学(166639)
研究(156450)
基金(152070)
(133459)
国家(132305)
科学基金(112530)
社会(94656)
社会科(89325)
社会科学(89301)
(84198)
基金项目(82418)
自然(74898)
自然科(73052)
自然科学(73033)
教育(72052)
(71803)
自然科学基金(71693)
编号(65214)
资助(61570)
成果(53381)
重点(48189)
(45948)
(45634)
课题(45568)
(43733)
科研(40899)
创新(40688)
大学(39329)
项目编号(39315)
期刊
(122499)
经济(122499)
研究(87218)
中国(59792)
学报(51585)
科学(47487)
(45464)
管理(41206)
教育(41148)
大学(38656)
学学(35731)
(35230)
农业(31725)
技术(26690)
(21798)
金融(21798)
图书(21248)
业经(21019)
财经(17726)
经济研究(17459)
问题(16527)
(16273)
资源(15940)
科技(15879)
(15188)
(14995)
林业(14793)
理论(14682)
书馆(14637)
图书馆(14637)
共检索到441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昶  王成  孙睿霖  
紧扣文化林"人与林共生"的核心内涵,对其时空动态性与人文特征进行分析,梳理出文化林界定的3个关键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文化林的建设内容分解为刚性文脉红线内容、基本需求黄线内容、提升需求橙线内容,并以深圳为例进行文化林建设布局规划的案例解析。首先通过GIS等技术平台进行居住区范围分析,确定文化林建设布局空间源,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森林与绿地资源格局等,确定文化林建设潜力空间;其次采用卫星影像解析、少量现场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红线指示性建设内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公众对文化林游憩与环境教育的需求与偏好,确定黄线与橙线指示性建设内容,形成包含红、黄、橙"三线"建设内容的指示地图;最后依据深圳实际情况,形成文化林建设的落地空间布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欢洲  张吉康  唐欣  
深圳市应用多源时空大数据和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构建居住空间布局选址智慧系统,为居住空间布局选址工作提供了全流程、全要素的决策辅助,有力支撑了居住空间相关研究和业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丹娅  苏墨  罗罡辉  
深圳市基本农田管理范围外存在大量零星破碎的耕地,管护十分困难,且易被违法侵占。通过耕地空间布局优化,确保规划期末行政区内耕地数量不少于耕地保有量,将保护与利用紧密结合,探索并建立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保护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雄飞  胡淑娟  
基于大众点评网POI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深圳市经济型酒店空间布局特征,形成以下主要结论:(1)经济型酒店在市域范围内呈现三大梯度的集聚分布,依次是南部集聚区、西部集聚带和市域集聚组团;(2)经济型连锁酒店存在两种空间布局类型,分别是以"如家"和"7天"品牌为代表的集聚型布局和以"维也纳"品牌为代表的分散型布局;(3)经济型酒店空间布局与交通便利度、商业繁华度和品牌差异度密切相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贵艳  王传胜  肖磊  董冠鹏  
基于深圳市龙岗区1996年与2006年土地利用数据,应用GIS技术和基于公里格网的多元统计方法定量探讨了龙岗区农村居住用地的布局特征、变化态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城镇空间快速扩张的同时,龙岗区农居用地减少有限,且用地地块逐渐破碎与分散化;农居变化是一个大量新建与消失并存的过程,在1996年农居用地消失42%的同时,亦有相近规模的农居新建而成;城镇化对龙岗区农居用地影响显著,消失农居多布局于邻近深圳主城、城镇化进程显著的西南地区;新建农居倾向避开高速城镇化区域,同时在租金利益下集聚于原有城镇空间附近地域;空间要素对农居布局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其中坡度影响最为显著,陡坡地区农居用地显著减少,而交通干线与水系附近则明显增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雅萍  吴丰林  
在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产业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开展符合北京市实际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研究。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和重要文化创意单元、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空间的竞争与合作,基础设施导向和推动以及各级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与引导都是推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滕家喜  周志翔  李晨  胡兴宜  孙启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血吸虫疫区的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局部地区的抑螺防病林仍存在空间布局不完善、螺情反复出现的现象。在石首市钉螺孳生环境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钉螺孳生地的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价,并通过抑螺防病林宜林地和更新区分布研究确定了抑螺防病林的空间布局优化区,以期为完善抑螺防病林建设工程布局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石首市钉螺孳生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及其支流沿线、沟渠、塘堰和滩涂,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74%。钉螺孳生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垸内,占总面积的23.77%。钉螺孳生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大型湖泊、长江等永久水体以及城镇用地周围,占总面积的67.49%。石首市抑螺防病林以中幼林为主,面积占抑螺防病林总面积的80.47%。成熟林和过熟林(更新区)总面积4 512.51 hm~2,占抑螺防病林总面积的14.05%。另有宜林地2 823.36 hm~2,石首市抑螺防病林优化区总面积为7 335.86 hm~2。其中,23.95%的优化区分布在钉螺孳生的高风险区,23.22%的优化区分布在钉螺孳生的中风险区,52.83%的优化区分布在钉螺孳生的低风险区,是未来几年开展抑螺防病林建设的重点区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浩锋  施苏  饶小军  
以深圳市为例,基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析了城市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特点。分析结果显示,传统的街道密度指标可以揭示城市宏观层面的片区密度差异,而街道网络的拓扑结构则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城市密度的空间分布变化。对于街道网络、土地开发强度和用地功能构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有助于从规划设计的角度理解和把握城市密度的配置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建春,竺国强,张蔚文  
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符合国际上国土规划的新趋势。在评价了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现有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了文化大省建设可供选择的两个布局方案 (六区五层次、一核四区七线 ) ,并对大型文化活动的空间组织和标志性文化景观的布局作了构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云凌  武艳华  徐延辉  
基于拉维瑞克的社区能力指标体系,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市社区能力进行了系统测量,并总结了我国社区建设的经验与不足。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社区发展中存在社区参与疲劳、权力控制及组织协调性差等问题,值得后续研究和政策实践的关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岸  齐清文  
社会科学开始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空间模式和非常态分布,研究社会科学中的空间结构问题。人口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同时也较易获取、容易做到时空连续,因此往往是衡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借助于GIS技术,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圳市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为例。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总体表现为集聚。具体来说:1990年和2000年深圳市人口密度均以特区内东门街道为最高,特区外各街道人口密度增长较快;1990 ̄2000年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约4km;1990年人口密度函数和2000年人口密度函数均以反函数模型拟合较好,从市中心随着距离增加,人口密度递减;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市中心附近具有较大的向心效应,带来周边邻近区域人口的增长,而在东部郊区人口分布相对稀疏,出现部分离心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博  王冬艳  李红  姜珊  石璞  刘蜀涵  陆红  
掌握区域行业信息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与行业空间分布之间的联动关系,是指导行业用地供给和实现行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前提之一。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以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地类与行业单位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布局进行梳理,得出结论:1通化市中心城区各地类与行业单位分布均呈空间正相关,Moran’s I系数均随权重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尺度条件下,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4种主要地类空间结构性较强;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其他商业与服务业空间结构性较弱;制造业,其他工业与采矿业,其他公共管理服务业基本呈随机分布;2依据行业单位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均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志毅,张兆干  
区位是饭店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商业设施与饭店的区位因素 (市场、设施的集聚、地价水平、消费者因素 )的具体影响机制进行了比较 ,并以南京市为例 ,对饭店空间布局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饭店住宿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昊婧  冯长春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者出行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计算了北京不同时期经济适用房在不同空间上的建设规模密度,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其次,从经济适用房与地价、交通和主要就业地的相互关系分析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表明,北京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经历了逐步调整的过程,前期主要分布在城市北部城乡结合地带,后期考虑居民交通出行和到工作地方便等因素,在城市四周较均匀的配置和建设。总体来说,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基本分布在城市郊区,就业地与居住地相距较远的矛盾依然突出。建议今后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应更加注重主要就业地和居民交通出行的最佳匹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乐  张凤荣  张新花  关小克  袁雅琴  
合理布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首先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归并特征和实地调查,对顺义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级别划分;其次对农村居民点发展实力与乡镇和区(县)级别公共服务设施的通达性进行分析,并确定未来农村居民点发展模式,作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空间依据;最后,以农村医卫慈善用地为例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编制城乡统筹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