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4)
- 2023(11092)
- 2022(9778)
- 2021(9240)
- 2020(7740)
- 2019(17828)
- 2018(17831)
- 2017(34276)
- 2016(18809)
- 2015(21222)
- 2014(21197)
- 2013(20855)
- 2012(19304)
- 2011(17214)
- 2010(17127)
- 2009(15495)
- 2008(15186)
- 2007(13015)
- 2006(11272)
- 2005(9752)
- 学科
- 济(72437)
- 经济(72356)
- 管理(51836)
- 业(47761)
- 企(40865)
- 企业(40865)
- 方法(34580)
- 数学(28706)
- 数学方法(28323)
- 农(18879)
- 中国(18590)
- 学(18199)
- 业经(16829)
- 财(16429)
- 理论(14719)
- 地方(14640)
- 和(13223)
- 农业(12657)
- 贸(12522)
- 贸易(12518)
- 教育(12159)
- 易(12109)
- 制(11540)
- 环境(11473)
- 技术(11126)
- 务(10638)
- 财务(10578)
- 财务管理(10557)
- 划(10263)
- 银(10060)
- 机构
- 大学(267197)
- 学院(264481)
- 管理(105469)
- 济(97793)
- 经济(95493)
- 理学(92065)
- 理学院(90964)
- 管理学(89246)
- 管理学院(88777)
- 研究(88451)
- 中国(62823)
- 京(57518)
- 科学(57457)
- 所(44574)
- 财(43584)
- 农(41666)
- 研究所(41148)
- 业大(40610)
- 中心(38997)
- 范(38199)
- 师范(37881)
- 江(37417)
- 北京(36333)
- 财经(35797)
- 农业(32782)
- 经(32534)
- 院(32265)
- 师范大学(30892)
- 州(30823)
- 技术(28148)
- 基金
- 项目(186842)
- 科学(146312)
- 研究(137452)
- 基金(134308)
- 家(117137)
- 国家(116121)
- 科学基金(99140)
- 社会(84071)
- 社会科(79396)
- 社会科学(79373)
- 省(72939)
- 基金项目(72215)
- 自然(65498)
- 自然科(63942)
- 自然科学(63925)
- 教育(63420)
- 自然科学基金(62753)
- 划(62155)
- 编号(57191)
- 资助(54780)
- 成果(46971)
- 重点(41829)
- 部(40787)
- 发(39489)
- 课题(39314)
- 创(38567)
- 创新(35805)
- 科研(35694)
- 项目编号(35392)
- 大学(34846)
- 期刊
- 济(106242)
- 经济(106242)
- 研究(76976)
- 中国(45933)
- 学报(44209)
- 科学(40677)
- 农(37954)
- 管理(37421)
- 教育(34368)
- 大学(33093)
- 学学(30904)
- 财(30805)
- 农业(27071)
- 技术(22090)
- 融(18870)
- 金融(18870)
- 业经(17624)
- 财经(16634)
- 经济研究(16523)
- 图书(16420)
- 经(14006)
- 问题(13708)
- 理论(13495)
- 科技(13486)
- 业(13432)
- 版(12972)
- 实践(12570)
- 践(12570)
- 资源(12116)
- 技术经济(12053)
共检索到373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汤茂林
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大研究主题 ,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内涵出发 ,从文化景观起源和变迁、文化景观感知和解释、文化景观组成、文化景观类型、景观生态、景观保护和规划等六个方面 ,深入探讨了文化景观研究的近今进展。
关键词:
文化景观 景观生态 景观保护和规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艺惠 陈田 王云才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既是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随着对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由局部点状斑块向区域性文脉整体保护认识的转变,相关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更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概念与内涵阐释入手,对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认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特征、景观的变化、景观的保护三大方面,其中,在现代经济的冲击下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变化及相应的保护调控措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学者们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多学科参与研究的良好局面,但是在研究的内容和深度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乡村 文化景观 景观变化 景观保护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卢松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传承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景观财富。作为新兴的重要发展力量,旅游正在不可逆转地改变着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演变进程。本文从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地方意义等方面综述了旅游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影响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述评。最后从亟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未来研究展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鹤年 张力仁
通过对我国区域差异最明显的省区——陕西省现有117条政区地名的命名规律、命名缘由和命名时间等属性的分类统计分析,发现陕西全省现有半数以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其以前就已产生,且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愈突出;越晚出现的政区名称,因社会人文事象得名越明显。从时空分布看,陕西政区地名随时间变迁呈现出明显的与三大地域开发序列相对应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区域开发、地缘政治形势以及全国政区体制变化是陕西省政区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政区地名 景观特征 分布规律 陕西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霞
不论在人们的印象中 ,还是在城市建设者的实践中 ,城市景观都是以单纯的视觉效果出现。从文化及文化的载体———人的角度出发 ,以上海多伦路为例分析了城市景观演变过程 ,探讨了城市景观在人们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代 ,理应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
城市景观 文化 时间 人的因素 归属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江畔 邵龙
线性遗产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铁路作为重要的线性工业遗产,认知其遗产特征,认清其生存现状,有利开展保护与开发活动。基于遗产线路视角,对中东铁路工业文化景观体系进行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和历史调查的方法,梳理其历史背景与现状情况,分析遗产构成;利用SWOT分析工具,对中东铁路工业文化景观资源进行战略性分析;对与中东铁路相关性较高的遗产线路保护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到适合中东铁路的保护途径。最后,对中东铁路工业文化景观的保护规划提出建议,以期为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寻求更好的生存机会与生存环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凯 何沁遥 高阳
伊斯兰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主要包括波斯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和印度伊斯兰园林等。波斯伊斯兰园林是伊斯兰园林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但目前缺少相关研究。以波斯花园世界遗产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历史发展和概况。在此基础上,从构建体系、整体布局、水系、园林植物、建筑等方面研究了波斯花园独特的风景园林特征。进而基于文化景观的视角,研究了波斯花园的文化景观属性及其主要价值和影响,并分析了波斯花园对我国风景园林的启示与思考。通过系统研究波斯花园,对丰富和补充伊斯兰园林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芙蓉 李和平
我国现代化城市中尚存很多传统集市。从文化景观视角考察这些集市,可以发现其成因与商业需求、地域环境、城市化进程和日常生活的延续性有关。城市中传统集市的构成可以从空间、时间和文化三个方面研究。空间上,在城市化进程中保留下来的传统集市的位置多延续最早集市形成时的选址,位于交通便利的节点位置;城市传统集市数量基本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郊区递增的分布趋势;空间形态呈现出线状、网格状和面状的特征。时间上,集市的集期受到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节奏的双重影响。文化上,这些目前仍活跃在城市中的传统集市具有传统商业文化、地域民俗文化和传统日常生活公共空间文化价值。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对传统集市文化景观的承续发展应该采取活化保护的原则,体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景观的有机更新上,可以通过作为现代城市商业体系的有益补充、作为地域民俗文化的展示平台和作为具有活力的传统日常公共生活空间三条路径实现。
关键词:
文化景观 城市 传统 集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琳 钟志平 张洋 田嘉铄
运用GIS核密度估计法并结合地理环境,对增城不同类型聚落地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地名密度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自然景观类地名表征了人类聚落选址时对地形及水源条件等地理环境的需求特点,与增城的自然环境特征相吻合;人文景观类地名表现为核心—边缘—核心的空间格局和北疏南密、北客南粤的分布特征,所展现的"人—聚落—自然环境"关系反映了地名系统中的人地关系特征;不同历史时期土地开发和社会经济生产的发展为增城地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地理环境、经济方式、移民先后顺序、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促进了增城地名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最 刘春腊 邓运员 杨立国
在市镇形态理论、生物基因理论等理论方法的启发下,我国学者在传统聚落的研究实践中提出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近年来景观基因理论探索与应用的研究文献,分析以下基本问题:①景观基因的基本概念与产生的理论背景;②从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传统聚落景观区划与群系研究、景观基因理论的应用与完善、GIS技术在景观基因信息图谱建立中的探索等方面论述了景观基因理论与应用的研究现状;③系统整理了景观基因理论的基本框架并分析了其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本研究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的完善和深入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最后,展望了今后景观基因理论研究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景观基因 理论框架 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保华 谷艳芳 丁圣彦 梁国付
农业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及生态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景观格局及其组分的动态变化,在驱动力和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则是案例较多、归纳总结和机制研究相对薄弱。分析了形成当前研究状况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包括发展能够反映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指数、归纳农业景观演变的驱动机制、农业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机理研究、发展景观格局整体性指标和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相结合研究方法、农业景观变化所带来的生态恶化的恢复因子和恢复方法的研究、加强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和实施、高效农田景观结构设计机理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治清,王仰麟
城市景观是深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景观类型,同时城市生态系统也深深地刻上了人类影响的烙印。随着人类社会日益城市化,未来的景观将越来越强烈地受到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改造。人类活动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城市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更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却是通过城市景观格局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区域物质能量流,进而影响区域生态过程,这种城市景观通过空间格局对生态系统特征和过程造成的影响,可以称之为城市景观的生态效应。本文考察了中外学者近年来就城市景观的生态效应所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包括景观要素与格局及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城市动植物群落、气候、水文、土壤等造成的影响。作者通过评述近年来城市景观及其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认为尽管目前对景观格局及其生态过程的结合尚未完善,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这个问题,并通过在不同尺度、不同切入点的实证研究,为建立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有机结合提供基础。这些研究的结论及其所揭示的规律将作为城市空间规划与管理的依据,推动城市和人类-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雁平 周晨
在论述岳阳楼、君山、团湖、金鹗山及文昌阁、张谷英村、大云山等景区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深度发掘其"忧乐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莲文化"、"民居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文化内涵,凸现旅游景观的特色,进一步发展壮大岳阳旅游业的方略。
关键词:
旅游景观 文化内涵 发掘策略 岳阳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