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9)
2023(12536)
2022(10669)
2021(9961)
2020(8202)
2019(18769)
2018(18564)
2017(35549)
2016(19533)
2015(21935)
2014(21990)
2013(21600)
2012(20261)
2011(18507)
2010(18977)
2009(17493)
2008(17076)
2007(15365)
2006(13888)
2005(12738)
作者
(55928)
(46678)
(46520)
(44075)
(30036)
(22442)
(21087)
(18036)
(18024)
(16998)
(16008)
(15816)
(15275)
(15037)
(14668)
(14346)
(13786)
(13657)
(13621)
(13395)
(11867)
(11537)
(11503)
(10858)
(10658)
(10570)
(10537)
(10413)
(9475)
(9437)
学科
(86020)
经济(85949)
管理(50617)
(49651)
(38189)
企业(38189)
方法(31393)
地方(27910)
(27469)
中国(26935)
数学(25976)
数学方法(25477)
业经(20323)
农业(18844)
(16956)
(15843)
(14652)
(14386)
(14111)
贸易(14095)
理论(14081)
(14072)
环境(13888)
地方经济(13767)
(13537)
(13440)
银行(13425)
(13300)
金融(13298)
(13093)
机构
学院(273155)
大学(266892)
(109022)
经济(106355)
管理(101843)
研究(98807)
理学(85832)
理学院(84710)
管理学(83013)
管理学院(82449)
中国(75565)
科学(60607)
(58307)
(50652)
(50403)
(48009)
(45761)
中心(45515)
研究所(45312)
(41328)
师范(40977)
业大(39240)
财经(38268)
北京(37415)
农业(36838)
(36551)
(36062)
(34358)
(34240)
师范大学(32612)
基金
项目(175817)
科学(138222)
研究(131998)
基金(123563)
(106886)
国家(105865)
科学基金(90363)
社会(82191)
社会科(77744)
社会科学(77727)
(73307)
基金项目(64680)
教育(60539)
(59636)
自然(57341)
自然科(55869)
自然科学(55855)
编号(55295)
自然科学基金(54772)
资助(51558)
成果(45512)
(43847)
课题(40267)
重点(39765)
(37496)
(36012)
发展(35449)
(34832)
创新(33442)
(32869)
期刊
(135359)
经济(135359)
研究(84362)
中国(63503)
(45991)
管理(39045)
学报(38893)
科学(38726)
教育(36641)
(36403)
农业(31254)
大学(29667)
(29645)
金融(29645)
学学(27524)
技术(25263)
业经(24254)
经济研究(20006)
问题(17924)
财经(17765)
(16659)
(15395)
资源(14704)
图书(14692)
(13578)
统计(13368)
(13363)
技术经济(13359)
(13173)
论坛(13173)
共检索到437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利娟  张建忠  
特色小镇建设是国家提出的一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形式。2016年山西省三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阳城县润城镇便是其中之一。润城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具备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结合驱力理论、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理论和昂普分析理论,从开发目的、资源分析、市场形象定位和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梳理润城镇古堡型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开发思路,并提出打造仿古式文化旅游度假景区,开发新型旅游产品;活化古堡空间功能,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博物馆;借助节庆、赛事和民俗演艺活动,搭建复合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平台;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利益共享等润城镇古堡型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策略。以期为山西省及其他类似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遗产保护和特色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培  马世梁  刘贺明  王勇  
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地带,建设小城镇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形式。根据城市形象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和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实地调查、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从用地规划、交通规划、绿地规划等方面,对周窝音乐小镇规划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综合考虑武强县城区发展与音乐小镇建设的互动作用,分析了小城镇文化资源开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认为,小城镇建设应充分挖掘现有的自然资源,对各项功能用地、交通组织、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并提出融合地方文化,打造特色现代化小镇形象是小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此为政府制定发展小城镇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楠  王琳艳  马耀峰  张新成  刘楚楚  
选取世界文化遗产地平遥古城为案例地,分析了其旅游业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化规律,并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探索了旅游业驱动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依附地城镇化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旅游业驱动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依附地城镇化响应过程存在显著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2平遥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城镇化优先类型占据多数,但在2009年之后旅游业优先发展优势逐渐扩大;3平遥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度最终迈入协调上升阶段,达到良好协调水平;4从静态来看,平遥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受到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与社会城镇化以及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影响,且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1、0.9622、0.9787、0.9961、0.9897;5从动态来看,各个因素在对平遥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贡献程度由强到弱排序为: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楠  王琳艳  马耀峰  张新成  刘楚楚  
选取世界文化遗产地平遥古城为案例地,分析了其旅游业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化规律,并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探索了旅游业驱动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依附地城镇化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旅游业驱动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依附地城镇化响应过程存在显著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2平遥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城镇化优先类型占据多数,但在2009年之后旅游业优先发展优势逐渐扩大;3平遥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度最终迈入协调上升阶段,达到良好协调水平;4从静态来看,平遥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受到经济城镇化、人口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新军  田菲  
我国的世界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登陆世界遗产后都成为旅游热点地区,基本上都是国家5A景区,其规模普遍较大,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珍贵资源和重要驱动因素。旅游驱动型城镇化已成为旅游资源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现实诉求。以平遥古城作为研究案例,主要探索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生命周期与旅游驱动型城镇化之间的存在关系,首先对平遥旅游地的生命周期进行判别,然后尝试构建旅游驱动型城镇化活跃指数模型,并进行阶段划分,进而分析其生命周期与旅游驱动型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通过该研究,探寻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驱动型城镇化的一些规律,以期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驱动型城镇化决策和特色旅游城镇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京传  
长期以来,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我国文化旅游的主体。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开始优化转型,旅游需求也正在转化升级。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或因开发方式的粗放而与新时期效益与质量导向型集约发展方式相背离,或因其类型、层次的单一而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慧茗  何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回顾了相关学术研究情况;接着对赣北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赣北非遗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角度,从完善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建设非遗数字化工程、开拓非遗保护资金融资渠道、建立非遗传习基地以及在创意中进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保护策略,力求找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实现有效的旅游开发,达到合理管理、保护和传承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巧丹  
体验经济驱动了全球"体验式"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大数据在旅游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幅度提升了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为营销决策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文章分析了中山特色小镇文化旅游现状,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体验营销在特色小镇文化旅游营销中的应用策略,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以"新颖、愉悦、互动式"的创意体验,满足游客日益丰富的个性化需求;并且,推动大数据应用,充分利用新媒体精准投放广告;科学利用数据导向与行为预测技术,实现对游客需求和行为的精准判断;专注于高度目标化的营销互动,强化游客体验,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萍  刘敏  刘慧娣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市区和97个县级地区为评价单元,基于昂普理论,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空间载体综合景观、投资环境3个方面建立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利用潜力评价模型,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并以Arc GIS 10.0叠加分析将单项测评结果综合为总评价值。结果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利用必须与有形的物质景观结合;手工艺、民俗和表演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重要性远高于其他类;在微观层面,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较高的地区仅有1个市区、5个县,等级列前5位的地区只占22.2%;在区域层面,中部和南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远高于北部地区,且上党、晋商、河东文化区和省边界附近的传统聚落集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突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萍  刘敏  刘慧娣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市区和97个县级地区为评价单元,基于昂普理论,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空间载体综合景观、投资环境3个方面建立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利用潜力评价模型,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并以Arc GIS 10.0叠加分析将单项测评结果综合为总评价值。结果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利用必须与有形的物质景观结合;手工艺、民俗和表演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重要性远高于其他类;在微观层面,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较高的地区仅有1个市区、5个县,等级列前5位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朝睿  
自2016年国家推出特色小镇方面的引导政策以来,全国各地开展特色小镇运动如火如荼,一方面令全社会开始关注特色小镇建设,引发了投资的涌入,另一方面,也对国家的城镇化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然而就特色小镇现有的发展情况而言,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有政策缺细则、有流程缺准则、有方向缺路径、有建设缺特色的大规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蒋清  敬艳  
全域旅游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在全域旅游视域下开发体育特色小镇,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全体验产品类型;以体育旅游产业为主体,推行产业融合战略;以部门协同合作为基础,构建全覆盖公共服务体系;以打通体育与资本链条为基点,探索多元主体融资模式;以互联网为媒介,打造全媒体网络营销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华  
旅游特色小镇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它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在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的驱使下,旅游特色小镇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创新模式。针对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构建定位明确的创新开发体系,并借助PPP投融资项目转化管理运营模式、开发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强调社区参与,进而促使特色小镇旅游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华  
旅游特色小镇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它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在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的驱使下,旅游特色小镇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创新模式。针对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构建定位明确的创新开发体系,并借助PPP投融资项目转化管理运营模式、开发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强调社区参与,进而促使特色小镇旅游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蒋清  敬艳  
全域旅游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在全域旅游视域下开发体育特色小镇,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全体验产品类型;以体育旅游产业为主体,推行产业融合战略;以部门协同合作为基础,构建全覆盖公共服务体系;以打通体育与资本链条为基点,探索多元主体融资模式;以互联网为媒介,打造全媒体网络营销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