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1)
2023(9299)
2022(7715)
2021(7197)
2020(5667)
2019(12143)
2018(11794)
2017(21443)
2016(11512)
2015(12712)
2014(11989)
2013(11387)
2012(10117)
2011(9011)
2010(9214)
2009(8418)
2008(8159)
2007(7531)
2006(6499)
2005(5510)
作者
(30016)
(25241)
(25011)
(23585)
(16109)
(11922)
(11078)
(9571)
(9404)
(9074)
(8546)
(8350)
(8091)
(7986)
(7582)
(7531)
(7451)
(7434)
(7289)
(7271)
(6282)
(6123)
(6070)
(5834)
(5674)
(5634)
(5614)
(5474)
(5075)
(5000)
学科
(43115)
经济(43096)
(38279)
管理(36472)
(34419)
企业(34419)
技术(16801)
业经(15005)
方法(14958)
(13455)
中国(12997)
理论(12024)
技术管理(11772)
产业(11589)
地方(11410)
数学(9802)
数学方法(9660)
农业(8985)
教育(8812)
(7591)
(7297)
(7051)
(7008)
教学(6820)
(6723)
(6685)
供销(6681)
(6510)
贸易(6504)
(6276)
机构
学院(157327)
大学(149103)
管理(61203)
(59063)
经济(57834)
理学(52650)
理学院(52087)
管理学(51278)
管理学院(50962)
研究(48999)
中国(34350)
(30546)
科学(30002)
(25093)
(25043)
(24189)
师范(23972)
(22997)
中心(21791)
研究所(20900)
(20563)
(20379)
业大(20111)
财经(19991)
技术(19804)
北京(19125)
师范大学(18698)
(18486)
(17945)
经济学(17022)
基金
项目(105916)
科学(85067)
研究(82949)
基金(73210)
(62496)
国家(61889)
科学基金(54529)
社会(52953)
社会科(50328)
社会科学(50320)
(47096)
基金项目(39161)
教育(38784)
(37138)
编号(33998)
自然(32833)
自然科(32092)
自然科学(32085)
自然科学基金(31567)
(28918)
资助(27967)
成果(26047)
(26006)
创新(25811)
课题(25313)
重点(24150)
发展(21564)
(21355)
(21345)
规划(21328)
期刊
(71202)
经济(71202)
研究(44464)
中国(35164)
教育(27730)
管理(26821)
科学(20844)
(20243)
学报(19630)
(18080)
技术(17098)
大学(15694)
业经(15135)
学学(14608)
农业(14327)
科技(11245)
经济研究(10833)
(10384)
金融(10384)
职业(9214)
财经(9116)
商业(8719)
问题(8561)
技术经济(8340)
(8295)
论坛(8295)
(8286)
(8262)
(8254)
现代(7061)
共检索到232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思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旅游,旅游业也正在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大国,又拥有着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业前景广阔,蓬勃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战略指导和经营支持。因此,旅游智业需要把握行业大势,研发行业理论,聚焦行业技术,形成行业的思想理论引领,用以指导科学实践;旅游智业也要关注技术实践,将思想理论进行转化,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被列为“五大理念”之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部门层面,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省以下各级层面,在贯彻落实中都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此背景下,云南省基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康养资源,成立云南省健康产业发展集团,在全国率先创新性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提出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和健康生活目的地,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绿色发展方式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面旗帜,助力“健康中国”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立群  
推行全产业链模式,是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要求,而这也正是全产业链理论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耦合之处。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核心企业支撑、产业链短、区域合作缺乏等困境,这直接制约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基于此,必须进行垂直一体化整合,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必须培育乡村旅游核心主体;必须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建明  陈国生  罗娇霞  
目前我国正进行经济转型,促进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及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当前湖南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存在缺乏创意产业,产品单一,宣传力度弱,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创意人才等问题。在内部动力拉动下和外部动力推动下,通过渗透型、延伸型、重组型三种模式,选择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创意人才培养路径,促进湖南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明  李松志  
未来旅游产业的竞争取决于产业整体的竞争力和产业链的整体优化。中部旅游产业的仍然存在市场导向程度低、产业价值链的协同竞争不够、产业链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产业链瓶颈环节和薄弱环节较多等问题。需要通过转化政府的引导作用,优化企业的协作行为,强化中介组织的协调功能,整合优化旅游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常锋  孙慧  何伦志  
文章以2007年全国135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根据投入产出方法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列昂惕夫(Leontief)逆阵来识别我国旅游业的"后向关联"产业;根据产品分配系数和戈什(Ghosh)逆阵来识别其"前向关联"产业;并确定我国旅游产业链。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链并非呈"链状"结构,而是表现出"网状"结构,鉴于此,文章提出构建中国"旅游产业网"的发展思路,并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功让  王伟伟  
旅游业发展具有鲜明的产业链特征,旅游产业链具有中间性、链核特殊性、网络性、复杂性的特点。本文通过构建纵向、横向及上下游延伸链条共同形成旅游产业链体系,分析旅游产业链资源要素缺乏合理流动与共享、存在孤环与断环、链核整合能力弱、企业之间运行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提出建立区域性旅游板块、培育核心企业、接通孤环和断环、建立健全产业链运行机制等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邹芳芳  陈秋华  
首先,在林业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森林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林业-旅游"生态产业链的理念和理想模型。然后,分析了该产业链对农户可能产生的功能作用:增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户收益增加;鼓励农户亲环境行为,促进生态宜居实现。最后,提出提高农户适应产业链发展的保障体系:建立政策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明确的制度指引;建立经济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稳定的财政扶持;建立服务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信息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便捷的资讯网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丽娥  
旅游产业链是研究旅游产业的一个新切入点,目前理论界对旅游产业链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试图对旅游产业链的概念做出界定,并分析其区别于一般产业链的特征,同时就旅游产业链对旅游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给予积极探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曾志兰  
从供给的角度梳理福建的海洋旅游产品有:七大沿海旅游城市、海洋旅游节庆活动、精品旅游线路、海岛旅游、主题海岸带旅游和邮轮旅游等。福建海洋旅游产品开发时间短,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数量多、类型少,影响力小、同质化、空间局限性、文化内涵不足和缺乏区域联动等问题。培育和创新福建海洋旅游产品要:多元化发展,海陆联动发展、注重体验性创新性、有文化战略思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甜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正面临着消费旺盛、需求多元化以及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旅游核心竞争力已由景点竞争逐渐转向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发展全域旅游能够实现从封闭的自身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方式转变,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力。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通过不断加大与交通、餐饮、住宿、娱乐、商贸、金融等产业的融合力度,打通上、下游产业,完善了整个旅游产业链条,使其形成规模效应,能有效拓展全域旅游发展空间,促进农民增收,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苟自钧  
我国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不平衡,尤其旅游购物消费是薄弱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加以研究解决。购物消费一直徘徊在旅游总消费的22%左右,无法实现旅游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应建立旅游商品的统一管理机制,做好旅游商品发展总体规划,完善支持服务体系,强化市场运作,才能有效推动旅游商品开发的良性发展,拉长旅游产业链,使我国旅游更上一个新台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克岭  刘佳  张扬楣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从产业发展的视角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密不可分。在企业及区域之间的竞争愈趋于以产业链竞争为主要竞争形式的语境中,本文基于产业组织及产业发展理论,沿循文化旅游"产业链界定—产业链构成要素—产业链治理影响因素—产业链治理模式选择"的思路,对文化旅游产业链治理模式进行了探索,旨在进一步深化对文化旅游产业链治理模式的研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平生  
我国商务旅游产业真正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促进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产业组织。同时使商务旅游服务作为具有成本优势的产业环节融入其他产业的价值链。本文首先分析了商务旅游产业链的特征,进而指出,在信息化背景下商务旅游的产业融合出现在三个层面,即旅游服务(产品)层面、经营层面和产业层面。产业融合所要求的商务旅游组织创新是产业组织网络化、以组织接近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化、产业组织模块化和部分商务链虚拟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永刚  史立凡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促进产业链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四化"同步发挥终端需求引致效应为产业链现代化创造巨大市场空间,发挥区域空间聚合效应为产业链现代化构筑多元功能平台,发挥要素协同配置效应为产业链现代化改善要素配置效能。新形势下,要提升"四化"同步的安全质态,守护产业链现代化的安全基石;拓展"四化"同步的产业业态,增强产业链现代化的竞争优势;创新"四化"同步的组织形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的主体优势;优化"四化"同步的空间样态,丰富产业链现代化的应用场景;营造"四化"同步的创新生态,完善产业链现代化的发展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