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5)
- 2023(10654)
- 2022(8898)
- 2021(7977)
- 2020(6488)
- 2019(14607)
- 2018(14160)
- 2017(27422)
- 2016(14121)
- 2015(15501)
- 2014(15469)
- 2013(15360)
- 2012(14521)
- 2011(13293)
- 2010(13825)
- 2009(13055)
- 2008(12698)
- 2007(11730)
- 2006(10629)
- 2005(9687)
- 学科
- 济(83566)
- 经济(83517)
- 管理(48117)
- 业(46375)
- 企(40802)
- 企业(40802)
- 方法(25151)
- 地方(22608)
- 数学(20448)
- 数学方法(20259)
- 中国(19597)
- 业经(19078)
- 技术(17977)
- 农(17433)
- 地方经济(15190)
- 财(14499)
- 产业(13808)
- 制(12783)
- 学(12741)
- 技术管理(12367)
- 策(12326)
- 农业(11676)
- 理论(11288)
- 贸(10866)
- 贸易(10856)
- 和(10687)
- 环境(10661)
- 易(10431)
- 银(10407)
- 银行(10407)
- 机构
- 学院(212242)
- 大学(207620)
- 济(104119)
- 经济(102265)
- 管理(84380)
- 研究(72068)
- 理学(72003)
- 理学院(71297)
- 管理学(70486)
- 管理学院(70041)
- 中国(54498)
- 财(45298)
- 京(41810)
- 科学(37765)
- 财经(35233)
- 所(34149)
- 江(33736)
- 经济学(32821)
- 中心(32255)
- 经(31677)
- 研究所(30274)
- 经济学院(29104)
- 范(27768)
- 师范(27625)
- 北京(26646)
- 州(26478)
- 院(25646)
- 财经大学(25570)
- 农(23959)
- 商学(23732)
- 基金
- 项目(131445)
- 科学(106879)
- 研究(104119)
- 基金(95116)
- 家(79431)
- 国家(78705)
- 社会(70565)
- 科学基金(69641)
- 社会科(67125)
- 社会科学(67115)
- 省(53057)
- 基金项目(49151)
- 教育(46968)
- 划(42645)
- 编号(41424)
- 自然(40183)
- 自然科(39243)
- 自然科学(39236)
- 自然科学基金(38608)
- 资助(37492)
- 成果(34247)
- 创(33044)
- 发(31699)
- 课题(29944)
- 创新(29820)
- 重点(29327)
- 部(29222)
- 国家社会(29111)
- 发展(27421)
- 展(27011)
- 期刊
- 济(127852)
- 经济(127852)
- 研究(71824)
- 中国(43454)
- 管理(37103)
- 财(34016)
- 教育(24648)
- 科学(24140)
- 农(22716)
- 融(21896)
- 金融(21896)
- 经济研究(21388)
- 技术(20892)
- 学报(20725)
- 业经(20131)
- 财经(18694)
- 大学(17575)
- 经(16511)
- 学学(16447)
- 问题(15889)
- 农业(15294)
- 技术经济(14211)
- 贸(12567)
- 商业(11236)
- 科技(11169)
- 策(11156)
- 世界(10871)
- 现代(10757)
- 国际(10643)
- 坛(10627)
共检索到335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闻媛
英国工党政府在20世纪末提出的"创意产业"概念迅速取代了传统的"文化产业"概念,并成为许多国家的政策术语,随之而来的政策取向也由传统的美学价值、社会价值转为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这种从国家话语向市场思维的政策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掩盖甚至隐瞒了经济中的文化意义,阻碍了对文化本身的考察与关注。文化问题不是经济和市场所能全部解释的,文化价值也是难以被化解为经济价值的。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实践远远超前于学术理论的建构。文章提出系统整体观的"文化经济"概念,开辟了一种渗透、融合、开放、共识的交往契机,以价值取向取代权力导向和利益导向,呈现出文化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昭示了文化价值的回归。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闻媛
英国工党政府在20世纪末提出的"创意产业"概念迅速取代了传统的"文化产业"概念,并成为许多国家的政策术语,随之而来的政策取向也由传统的美学价值、社会价值转为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这种从国家话语向市场思维的政策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掩盖甚至隐瞒了经济中的文化意义,阻碍了对文化本身的考察与关注。文化问题不是经济和市场所能全部解释的,文化价值也是难以被化解为经济价值的。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实践远远超前于学术理论的建构。文章提出系统整体观的"文化经济"概念,开辟了一种渗透、融合、开放、共识的交往契机,以价值取向取代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磊 董宏伟
随着社会转型的发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而文化产业自身的空间集聚特征,使借助市场力量的城市再开发和通过规划培育创意经济成为塑造创新文化气氛、营销城市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不仅使这种以营造独特和多元地方文化为初衷的努力往往以千篇一律的形体景观和单调社会构成的结果出现,而且通常也是以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遭受侵害为代价的。因此,在中国,成功发展文化产业不单需要研究如何将针对具体地方特点的市场和规划手段相互结合,以实现真正的创新,更需要警醒地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福利效应,从而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 再开发 创新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钟健夫
文化产业是现代的,创意产业是后现代的;文化产业是工业经济,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文化产业是全球标准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多样化;文化产业网下生产销售,创意产业网上生产销售;文化产业是机械复制,创意产业是数码复制;文化产业是集中生产,创意产业是分散生产;文化产业是大众消费,创意产业是分众消费;文化产业会自发成长,创意产业需扶持倡导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应走综合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创意产业 文化产业 综合现代化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恒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提升,客观上要求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提供更多、更优的文化产品。我国文化市场潜力巨大,需求旺盛,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助力下,文化产业也将迎来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机。但面对发展机遇,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文化产品质量不高,呈现低俗化、娱乐化、快餐化特点,文化市场中盗版侵权等行为屡有发生,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有待进一步规范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婧 田晓膺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数字经济完善的商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氛围和不断扩张的新型消费市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其强调一种主体文化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形态,如广播影视、游戏动漫、文化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环境艺术、服装设计、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琰
精神经济是一种以精神资源为核心资源的全新的经济形态。文化产业是文化的产业化,与产业的文化化共同构成了精神经济的主要研究领域。在精神经济学引领的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需转化观念、培养人才、促进产业升级,抓住机遇,赶超世界文化产业强国。
关键词:
精神经济 文化产业化 产业文化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红岩
文化创意产业承载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内涵,因而得到各国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各地由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不同,既不能沿用其它产业的政策,也不能盲目模仿其它地区,必须探讨自己的创新内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产业定位模糊、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政策目标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由文化与创意融合的政策创新定位、产业与空间共生的政策创新过程以及经济与社会协调的政策创新目标构成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创新内涵,为基于产业特性和区域特性进行政策创新提供了方向,并试图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政策 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园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空间,从属性上来看既是经济空间又是文化空间。无论从文化创意产业独特的双重属性规律来看,还是因应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发展对新文化空间和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趋势,将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对于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形成更具持续性的创意生态,都不失为一条别样的创新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园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空间,从属性上来看既是经济空间又是文化空间。无论从文化创意产业独特的双重属性规律来看,还是因应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发展对新文化空间和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趋势,将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对于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形成更具持续性的创意生态,都不失为一条别样的创新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静宇 王世群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撑与推动的新兴产业。当前,学术界对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探讨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机制与政策含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价值创造 陶瓷文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文燕
该文从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组织角度分析了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及其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影响,阐述了文化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在政策诉求和政策工具方面,文化产业政策体现了其特殊取向。同时,研究了江苏文化产业政策文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法律效力、政策类别、地区差异、管理内容和发展阶段方面,进而提出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充分考虑文化产业本身的特性。
关键词:
文化产业政策 政策取向 政策文本 江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信贵 陈伯礼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提高经济产值的重要产业已成为新一轮国家竞争的决定性力量。台湾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的政策推动与法制构造经验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
关键词:
台湾 文化创意产业 立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荣生 王勇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开始迅速增加,进而带来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植和引导。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特性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在当代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随后通过对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政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政策框架;最后为我国政府更好地规划和发展当地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孔建华
通过对北京文化经济规划和政策实践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北京提出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促进文化经济的融合与兴起的重要价值。认为现阶段政府在文化经济发展中主要扮演推动者角色,但要真正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相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软实力,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高水平的挑战者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