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5)
2023(8577)
2022(7289)
2021(6847)
2020(5899)
2019(13239)
2018(12996)
2017(24972)
2016(13864)
2015(15794)
2014(15744)
2013(14627)
2012(13031)
2011(11664)
2010(11748)
2009(10762)
2008(10458)
2007(9094)
2006(7712)
2005(6773)
作者
(39800)
(33001)
(32852)
(31064)
(20836)
(15929)
(14881)
(12880)
(12422)
(11599)
(11169)
(10980)
(10529)
(10260)
(10156)
(10066)
(9975)
(9866)
(9434)
(9393)
(8389)
(8089)
(7913)
(7610)
(7506)
(7265)
(7253)
(7139)
(6707)
(6592)
学科
(52113)
经济(52021)
管理(37852)
(35422)
(29901)
企业(29901)
方法(28422)
数学(25193)
数学方法(24607)
(13924)
中国(13261)
(12457)
业经(11808)
(10749)
贸易(10745)
(10482)
(10437)
(10403)
理论(10111)
农业(8981)
技术(8234)
教育(7881)
地方(7842)
(7678)
银行(7644)
(7432)
(7417)
财务(7382)
财务管理(7367)
环境(7246)
机构
学院(192743)
大学(191996)
管理(74010)
(73723)
经济(72246)
理学(65566)
理学院(64794)
管理学(63136)
管理学院(62807)
研究(59812)
中国(43869)
(39510)
科学(39330)
(35632)
业大(32651)
(32610)
(30072)
农业(28384)
研究所(27763)
中心(27686)
(27291)
财经(26544)
(25455)
师范(25107)
北京(24313)
(24175)
经济学(22477)
(21915)
(21469)
技术(20904)
基金
项目(135934)
科学(106666)
基金(98508)
研究(94552)
(87628)
国家(86868)
科学基金(74363)
社会(60594)
社会科(57401)
社会科学(57388)
(54279)
基金项目(52194)
自然(50168)
自然科(49081)
自然科学(49066)
自然科学基金(48194)
(46053)
教育(45760)
资助(40533)
编号(37936)
重点(30801)
成果(29752)
(29469)
(28966)
(27516)
创新(26772)
课题(26521)
科研(26498)
大学(26376)
计划(26063)
期刊
(74114)
经济(74114)
研究(50183)
中国(37558)
学报(34679)
(31450)
科学(30719)
大学(26383)
管理(25924)
教育(25697)
学学(25032)
(24505)
农业(21093)
技术(16404)
(14134)
金融(14134)
业经(13272)
财经(13174)
经济研究(12757)
(11742)
(11253)
统计(10787)
(10308)
(10290)
问题(9852)
科技(9557)
业大(9422)
商业(9360)
技术经济(9039)
决策(9031)
共检索到266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曲如晓  李婧  杨修  
本文对1996-2014年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额和来华旅游规模作为衡量文化接受度的指标。结果发现,文化接受度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影响选择偏好来影响来华留学生规模,文化接受度越高,来华留学生规模越大。中国应该大力发展文化产品贸易,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提高文化接受度,进而促进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曲如晓  李婧  杨修  
笔者基于1996年~2012年来华留学生中排名前九的来源国的面板数据,采用中国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额作为度量文化认同程度的指标,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认同对于来华留学生规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化认同每提高1%,来华留学生人数约增加0.116%。为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除了促进经济、教育和科技因素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外,还应该扩大中国文化的传播、提高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程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浩  赖德胜  
利用全球46个国家的统计数据,重点考察文化因素在世界各国吸引国际留学生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文化因素是影响国际留学生流动的重要因素;一国的文化商品出口规模对其吸引国际留学生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国家之间的国际移民网络是影响国际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语言差异对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留学目的国的影响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地理距离较远、语言相同的发达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地理距离较近、语言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发达国家的学生倾向于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安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来华留学生人数剧增。据教育部2008年年鉴统计,来华留学生人数已逾22万,来自18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对外招收留学生的高校已超过500所。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温珺  巩雪  
基于2007~2016年19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赫克曼两阶段模型实证研究了留学生教育对中国引入外资的作用。结果显示,来华留学生规模增加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吸引外资流入,但是对外资流入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递减趋势。此外,不同教育类别的留学生规模对中国吸引外资的作用不同,学历留学生教育发挥的边际影响明显高于非学历留学生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亮  
本研究以韩国留学生——这一在华留学生规模最大的群体为例,对他们的就业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弥补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缺乏。本研究从私人社会资本和组织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出发,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韩国在华留学生的社会资本情况及其对工作找寻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一方面很多韩国留学生在组织社会资本上存在较大缺失,另外一方面,组织社会资本却能全面提高韩国留学生找到工作的质量。因此这一现象值得韩国留学生甚至所有在华留学生的警醒。建议他们在华学习期间,积极融入校园环境,积极参与各项班级、校园的集体活动,以在校园中建立起尽可能多的社会关系,积累更多的组织社会资本。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海洋  王志勇  毕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其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在此背景下,必须提高教育层次及质量,通过借鉴一些国外留学生先进的教育经验,找出适合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方法,促进留学生教育效果的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洪涛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凸显,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数量与规模日益扩大。在华留学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教育任务,同样也需要贯彻文化育人的本质要求,以文化人,加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推动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从而提升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文倩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增强,中国的留学生数量飞速增加。来华留学生数量和层次的变化,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跨文化的视野、知识、技能,在课堂上进行跨文化的有效沟通、协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辉  谢安邦  许美德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1年5月本研究采用心理适应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社会适应量表(研究者修订)及学术适应量表(研究者修订)对262名五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进行了探索,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发现:第一,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三个维度即心理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谭旭虎  
跨文化教育不仅能帮助来华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还能增强其跨文化理解与交际能力,从而培养更多知华友华人士。目前我国的留学生跨文化教育体系存在跨文化整体设计与具体实践指导缺失、更多关注文化而不是跨文化、留学生管理的跨文化意识不足等问题。发展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教育应围绕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三个教育目标,在总体愿景与宏观设计中体现跨文化教育理念与意识,着力开发跨文化教育课程与项目,采取多元化的跨文化教育教学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同时发展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跨文化教育方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蔡宏波  刘志颖  张湘君  
近年来,北京作为来华留学生规模最大的地区,正面临着增长速度不断减缓,生源地结构日趋失衡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北京市与东部(上海、江苏、浙江)、中部(湖北)、西部(陕西)五省市来华留学生规模与发展态势,剖析了北京市来华留学生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留学生规模与留学生地域选择的区位因素,指出北京吸引留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对北京进一步扩大留学生规模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哈巍  陈东阳  
本文基于135个国家17年面板数据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结果表明,孔子学院对奖学金项目留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引力效应,平均每设立一所孔子学院,所在国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增加1.5%。虽然从总体上看,孔子学院反倒减少了所在国来华留学生的总数量,但是这些替代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学历项目和自费来华留学的学生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孔子学院改善了来华留学生的生源结构。进一步的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孔子学院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在来华留学生的非主要生源国,孔子学院对于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引力效应特别明显。因此,未来应该适当调整孔子学院的布局,在非洲、东欧等来华留学生人数较少的地区增设一批孔子学院,充分发挥其对于来华留学生的引力效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曲如晓  江铨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区域分布差异明显。采用2002-2008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模型验证来华留学生区域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师生比、生均教育经费以及人均GDP对来华留学生区域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高等教育机构数、地区总人口、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影响并不显著。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而言,其对外开放度、师生比和人均GDP对来华留学生数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伟  曹亚军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来华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加,留学生教育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留学生教育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切实重视微观管理,及时发现并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创新学习,提高服务质量,推进留学生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