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6)
2023(8762)
2022(7389)
2021(6994)
2020(5621)
2019(12375)
2018(12159)
2017(23562)
2016(12569)
2015(13766)
2014(13258)
2013(12690)
2012(11680)
2011(10498)
2010(10605)
2009(9900)
2008(9539)
2007(8549)
2006(7517)
2005(6710)
作者
(32837)
(27501)
(27128)
(25710)
(17489)
(12957)
(12400)
(10413)
(10400)
(9979)
(9179)
(9010)
(8665)
(8663)
(8656)
(8408)
(8236)
(8169)
(7990)
(7773)
(6692)
(6629)
(6546)
(6280)
(6190)
(6125)
(6062)
(6018)
(5442)
(5422)
学科
(42183)
经济(42134)
管理(37969)
(35884)
(31209)
企业(31209)
(14718)
方法(14715)
中国(13818)
(13262)
业经(12287)
(11357)
数学(10902)
数学方法(10676)
(10127)
贸易(10122)
(9877)
地方(9770)
(9694)
农业(9518)
理论(9191)
(9020)
(8612)
技术(8078)
(7982)
(7976)
(7967)
银行(7967)
财务(7959)
财务管理(7944)
机构
学院(169997)
大学(164665)
(67706)
经济(66189)
管理(64913)
研究(56122)
理学(55094)
理学院(54523)
管理学(53706)
管理学院(53346)
中国(43026)
(34004)
(33597)
科学(32253)
(27108)
(26775)
财经(26104)
中心(26091)
(24266)
研究所(24212)
(23644)
(23478)
师范(23322)
(21425)
业大(21377)
北京(20880)
(20817)
经济学(19895)
财经大学(19132)
农业(18846)
基金
项目(109655)
科学(86938)
研究(86419)
基金(77675)
(66282)
国家(65645)
科学基金(56625)
社会(54450)
社会科(51605)
社会科学(51598)
(43737)
基金项目(39865)
教育(39719)
编号(37470)
(36419)
自然(34593)
自然科(33697)
自然科学(33685)
自然科学基金(33058)
成果(31620)
资助(30957)
课题(25931)
(24913)
重点(24638)
(23975)
(23620)
项目编号(23345)
(22862)
(22389)
国家社会(21814)
期刊
(81169)
经济(81169)
研究(51581)
中国(33251)
(25824)
管理(25708)
(23475)
教育(22491)
学报(22283)
科学(21559)
(17779)
金融(17779)
大学(17150)
农业(15960)
学学(15632)
业经(15526)
技术(13894)
经济研究(13132)
财经(12475)
图书(11193)
(10870)
问题(10134)
(9588)
(8942)
论坛(8942)
现代(8701)
书馆(8415)
图书馆(8415)
国际(8294)
商业(8151)
共检索到259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茜茜  
文化软实力博弈催生了文化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文献遗产保护已被发达国家纳入文化战略覆盖范畴。立足文化政治学理论基础,文章对文化战略如何影响文献遗产保护与活化策略制定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目的是在文化战略的政治经济导向和文献遗产保护的人文关怀之间初步找出可持续发展的契合点,为今后制定或调整文化战略与文献遗产保护政策和策略提供参考。文章采用网络检索方式获取到22篇欧洲、北美和澳洲地区的文化战略文本,对涉及文献遗产工作的相关表述进行定性的内容分析。结果表明,文化战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文等价值维度上对文献遗产保护与活化策略制定具有目标导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文献遗产资产化和文献遗产活化的社会化趋势。文章提出建立跨部门的文献遗产保护事业共同体,形成行业共识,通过政策引导文献遗产供需关系健康发展等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龚蔚霞  周剑云  
南粤古驿道是构成我国线性遗产网络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研究并真实再现和活化利用古驿道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古驿道沿线地区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国内线性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理论及实践。以梅州市境内的南粤古驿道为研究对象,提出打造集传承古色、绿色、红色于一体的古驿道线性遗产空间,并采取以线串点、连线成片的"点—线—面"三位一体的空间组织策略和"规划策划—发展建设—推广宣传"的全过程活化利用方式,推动沿线地区保护传统村落、提升人居环境、发展综合旅游,实现古驿道历史、文化、生态多元价值,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可推广的广东经验。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玉权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并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按照文化遗产的属性划分,农村文化遗产是由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和乡村民俗遗产等关联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以促进农村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为目标,必须通过实施农村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和原真保护等策略,保障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一  
赛事遗产是宝贵的财富,大型体育赛事的遗产通过合理开发与活化能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利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提出赛事遗产的概念,即因申办、筹办、举办体育赛事而给主办城市、地区、国家以及体育赛事本身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并在借鉴国际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赛事遗产活化的现状与问题,提出遗产活化的政策建议,包括参与主体的活化、产业生态的活化、消费升级的活化、创新驱动的活化四个方面。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程焕文  曾文  
文章梳理了国际图联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文本,将其划分为宏观政策中的文化遗产保护条款和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政策。在相关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图联文化遗产的3点核心保护理念与4项策略:明确职责,构建话语;推进合作,实现共赢;建立规范,提供指引;高度重视数字化手段。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庆山  王雯  李瀚瀛  冀志贤  
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息息相关。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产业生态结构,提出文化产业生态关系模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文化遗产资源的生态关系。然后,本文站在生态平衡和战略发展的角度,指出当前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化遗产资源产业保护和开发的生态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权东计  任宜欣  朱海霞  
避免大遗址社区属性和社会价值的弱化,弥补周边社区文化底蕴和情感连结的缺失,有机结合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是新时代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的重要任务。通过验证杜陵与社区之间的共生关系,研究杜陵遗产社区内部的共生机制,从功能、情感、文化、经济4个共生维度,提出可以增强共生关系的大遗址区遗产社区生活圈营造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红  沈锐  
天津作为北方近现代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保存了大量工业文明的积淀,但是与中国许多老工业城市一样,天津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面临很多问题,究其原因,缺乏整体与个体的统一协调是根本原因。本文重点介绍在天津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规划策略中如何突出整体与个体统一协调性,包括强调工业建构筑物个体性的本体价值评估、本体保护与更新方式,强调工业遗产整体性的保护与再利用,以及对相关规划的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伟  杜小芳  洪艳  
遗产保护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引发了众多问题,如何降低和消除旅游业对遗产资源的负面影响成为当今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解说,作为一种重要的遗产保护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解说能够通过影响游客的知识重组和行为意图,帮助达到旅游可持续发展和遗产资源有效保护的双赢目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娟  柯平  
文章从宏观政策和微观认知两个维度探索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推进策略。通过梳理我国文化遗产相关理论研究与国家政策文件,明确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的既有基础与政策依据;运用专家访谈法与内容分析法,获取研究者对我国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的见解;基于理论、政策与研究者见解,文章从研究环境塑造、研究者主题选择、研究人才培养、研究基础建设、研究机制构建五个方面构建我国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推进策略。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肖文建  黎杜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量与日俱增,如何长久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课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管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长久保存策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科学、长久保护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磊  李涛  刘志林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和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文章基于价值—特征—保护(V-C-P)视角,以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全面认识其类别结构、空间分布、文化生态等特征,深刻阐释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价值,探索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策略。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结构、空间分布和文化生态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程度、内容专业性程度以及传习难易程度密切相关;遗产专业技艺性越强,其传习和保存越困难,遗产数量越少,空间分布越集聚,文化生态失调越突出。(2)当前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文化生态环境压力大、时代价值阐释不充分、系统性保护工程薄弱等主要问题,亟需探讨适宜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支撑—实施—保障”系统性策略,促进遗产保护和永续利用。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谭必勇  陈艳  
【目的/意义】探索社交媒体环境下,相关文化机构如何实现对文化遗产最大程度的保护与开发。【方法/过程】从社交媒体应用所带来的"长尾"群体入手,分析社交媒体五大特性对于开发全新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策略的价值,并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实起点出发,探究资源客体可采取的对应措施。【结果/结论】本文认为,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可通过参与主体与资源客体两个方面的优化来实现文化遗产的"长尾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坚韧  
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可缺少的两大自然及人文景观是西湖与大运河。运河杭州段沿线的传统街巷、建筑和景观在运河整体申遗和旅游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规划方案,其产业设施和功能区块随之置换,传统的居住生活方式亦随之改变。以运河申遗及旅游规划项目为研究平台,在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综合对比拱宸桥西、小河直街两大历史街区,对文化遗产恢复、重构运河经济结构、提升建筑与景观品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目标在于研究典型历史街区的共性和差异,提出活化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划模式,并能对同类历史街区的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小棣  沈旸  刘溪  
本文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规范条例的再解读,寻求相关理论上的策略,结合南京明城墙中央门西段的案例研究,提出在这个处于城市高密度、快速发展区域的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些灵活措施,以及本案例中的技术路线的介绍,针对该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规划中的限制与挑战,提出应当因地制宜地划定建设控制地带,以期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打破"同心圆式"保护线的桎梏,设立遗产展示的窗口区等规划建议,以景观呈现的方式来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