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7)
- 2023(13454)
- 2022(11363)
- 2021(10680)
- 2020(8872)
- 2019(20146)
- 2018(19565)
- 2017(39211)
- 2016(20709)
- 2015(22895)
- 2014(22825)
- 2013(22189)
- 2012(20268)
- 2011(17943)
- 2010(17735)
- 2009(15986)
- 2008(15570)
- 2007(13598)
- 2006(11476)
- 2005(9994)
- 学科
- 济(85773)
- 经济(85694)
- 管理(60270)
- 业(59423)
- 企(49626)
- 企业(49626)
- 方法(40432)
- 数学(35155)
- 数学方法(34680)
- 农(23833)
- 财(22797)
- 中国(21633)
- 业经(19989)
- 地方(16986)
- 制(16491)
- 贸(16328)
- 贸易(16320)
- 易(15872)
- 农业(15180)
- 务(14376)
- 财务(14333)
- 财务管理(14307)
- 学(14152)
- 技术(13829)
- 银(13781)
- 银行(13772)
- 企业财务(13663)
- 理论(13478)
- 融(13456)
- 金融(13455)
- 机构
- 学院(285478)
- 大学(282336)
- 济(123875)
- 经济(121545)
- 管理(115984)
- 理学(100624)
- 理学院(99669)
- 管理学(98082)
- 管理学院(97531)
- 研究(91045)
- 中国(70125)
- 财(57836)
- 京(56781)
- 科学(51514)
- 财经(46193)
- 中心(43991)
- 所(42958)
- 经(42194)
- 江(41824)
- 农(41545)
- 业大(38800)
- 经济学(38723)
- 研究所(38688)
- 范(35716)
- 师范(35402)
- 经济学院(35079)
- 北京(34820)
- 财经大学(34632)
- 院(33337)
- 州(33102)
- 基金
- 项目(195551)
- 科学(157165)
- 研究(145890)
- 基金(144855)
- 家(124431)
- 国家(123399)
- 科学基金(108404)
- 社会(95379)
- 社会科(90739)
- 社会科学(90722)
- 基金项目(76204)
- 省(75798)
- 自然(69220)
- 自然科(67688)
- 自然科学(67671)
- 教育(67401)
- 自然科学基金(66502)
- 划(63466)
- 资助(59077)
- 编号(58421)
- 成果(46653)
- 部(44502)
- 重点(43518)
- 发(42848)
- 创(41676)
- 国家社会(39858)
- 课题(39636)
- 教育部(39074)
- 创新(38841)
- 人文(38657)
- 期刊
- 济(131579)
- 经济(131579)
- 研究(82940)
- 中国(50187)
- 财(45059)
- 管理(43812)
- 学报(37966)
- 科学(37561)
- 农(37163)
- 大学(30550)
- 融(30370)
- 金融(30370)
- 学学(29087)
- 教育(27856)
- 技术(25441)
- 农业(25296)
- 财经(23270)
- 业经(22652)
- 经济研究(21826)
- 经(20164)
- 问题(17450)
- 贸(14526)
- 技术经济(14162)
- 理论(13693)
- 商业(13557)
- 统计(13235)
- 业(13090)
- 现代(12878)
- 策(12601)
- 科技(12377)
共检索到413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亚楠 顾江
该文阐述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存在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的矛盾、市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产品生产方式与市场组织方式的矛盾。基于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视角,分析论证了由于政策的片面性、政策的错配和政策错位导致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的供求矛盾。并提出构建兼顾文化产品和服务供求双方的政策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构建有序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是解决市场供求矛盾的有效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亚楠 顾江
该文阐述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存在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的矛盾、市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产品生产方式与市场组织方式的矛盾。基于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视角,分析论证了由于政策的片面性、政策的错配和政策错位导致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的供求矛盾。并提出构建兼顾文化产品和服务供求双方的政策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构建有序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是解决市场供求矛盾的有效路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明 李亚飞 董志勇
新发展格局下,资本市场开放是打通国际大循环的重要举措,明晰资本市场开放对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有助于开放进程中更好发挥产业政策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中的作用。选用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基于“陆港通”准自然实验研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讨论了企业异质性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条件下,资本市场开放提高了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创新的有效性。机制分析发现,产业政策杠杆效应和企业资源配置效应是资本市场开放提高产业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渠道,资本市场开放不仅有助于产业政策撬动更多的企业研发投入,也有助于提高研发投入的利用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产业政策有效性的提升作用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企业、传统行业和国有企业中更明显。研究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开放进程中更好实施产业政策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研究结论也说明,通过资本市场开放打通国际大循环有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隋 张腾文
考察产业政策对公司融资的影响,对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产业政策精准而有效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产业政策对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经济以及股票市场景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股权融资行为与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产业政策对公司融资规模和频率的影响因融资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其增发和公司债融资的规模、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公司,但配股、可转债和银行借款等融资规模不显著高于其他公司;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银行借款频率显著低于未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从整体来看,产业政策在公司融资行为中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公司融资 非平衡面板数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瑞龙 侯方宇
国内学术界对产业政策的争论仍停留在"产业政策是否有效"的阶段,而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产业政策什么时候有效",即讨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认为,产业政策本质上是政府与企业签订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由于剩余控制权分配既是缓解不完全契约环境下敲竹杠问题的方法,也是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完全契约模型来分析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发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依赖于4个条件:第一,当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不一致时,政府对产出价值的评价足够高;第二,产业政策不应是"一刀切"的,要包含政府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第三,国家具备产权明晰化的微观基础;第四,政府不滥用谈判力。本文从不同方面对模型假设进行了讨论,发现结论是稳健的。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不完全契约 剩余控制权 外部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章新华
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及条件优化章新华产业政策是为促进产业发展所采取的各种政策,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市场机制充分调节市场供求结构的前提下,干预市场调节过程,以推动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现代化,它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我国是在80年代初开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侯方宇 杨瑞龙
"二战"后东亚部分国家或地区凭借对产业政策的运用实现了经济腾飞,但其他运用产业政策的国家却鲜有成功,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争论大于共识。本文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梳理了关于产业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归纳和评述了相关的理论观点和经验证据,讨论了已有文献的不足。本文认为,未来应把研究重点从"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转移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不仅要研究产业政策是否有效,更要研究产业政策在什么条件下有效;在研究方法上,应引入不完全契约理论,将产业政策视为政府与企业签订的不完全契约,讨论契约不完全对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为相关研究奠定更坚实的微观基础。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 东亚奇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梅 王立杰 张嗣超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以其权重确定的客观性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的不足在于由DEA方法得出的决策单元的特性缺乏可比性,对有效的决策单元不能进行排序。鉴于此,本文通过引入虚拟决策单元,沿用DEA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当前的煤炭产业政策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计算,并对决策单元实现了有效的排序。结果表明,政策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煤炭企业的经营效益差,与资源问题、采煤机械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和小煤窑等因素有关。我国煤炭企业要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需要从以上几方面加以完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樊慧霞
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之争关系到税收政策的选择。本文从历史与比较以及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产业政策的争论并不影响现实中产业政策的运用,有意义的是合理的产业政策选择问题,而税收政策是产业政策工具中的一种。本文提出了我国税收政策的着力点,强调税收政策的选择应该尊重市场规律,需要在国际税收竞争的背景下,优化税种结构和具体税制。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有效性 税收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纯 潘亮
文章基于我国各级政府利益博弈视角,考察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限制性政策未能有效遏制特定产业的银行借款增长率,而鼓励性政策则能够使特定产业持续获得更多银行借款,尤其是长期借款;(2)即使受到产业政策的限制,地方政府仍给予了其控制且与当地经济增长联系紧密的企业较高的借款额度,而且市级政府(地级市、地区、自治州政府)和县级政府(县、县级市、自治县政府)控制的这类企业的借款增长率高于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控制的企业,说明政府层级会对产业政策有效性产生影响。
关键词:
产业政策 银行借款 政府利益 政府层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文燕
该文从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组织角度分析了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及其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影响,阐述了文化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在政策诉求和政策工具方面,文化产业政策体现了其特殊取向。同时,研究了江苏文化产业政策文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法律效力、政策类别、地区差异、管理内容和发展阶段方面,进而提出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充分考虑文化产业本身的特性。
关键词:
文化产业政策 政策取向 政策文本 江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邱兆林
基于耗散结构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变迁规律说明了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不确定性;使用要素投入倾斜度来衡量产业政策偏度,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倾斜度与产业规模及产出增长率负向相关,研发投资倾斜度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最后提出,产业政策的制定应该遵循市场规律,由传统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市场导向型产业政策转变。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有效性 政策偏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
本文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在连续时间情况内生比较优势、劳动生产率以及对福利影响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如果根据初始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带来整体福利的降低。如果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该国对当前虽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未来具有“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能力较强的比较劣势部门进行专业化生产,将会带来福利的上升。这种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从理论上解决了发展中国家在执行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对于福利提高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
内生比较优势 产业政策 “干中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唐晓华 张欣钰 陈阳
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公共调节政策,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是检验政策实施效果的基本途径。在合理构建制造业产业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对2005-2014年各指标数据进行预测,再利用差值对比法对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产业政策作用效力进行综合评价。分别从产业结构、组织、科技、布局角度实证分析了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产业政策实施绩效水平及其演进阶段性特征,可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制造业产业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陈建安
二战后日本根据其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分别在其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政策。由于不同阶段市场基本特征、经济基础条件不同,其产业政策的政策重点、实施手段及政策效果也不尽相同。总结日本产业政策的实施经验,剖析其产业政策的内在缺陷对于认识我国当前经济条件下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未来调整方向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