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48)
- 2023(3216)
- 2022(2627)
- 2021(2428)
- 2020(2136)
- 2019(4549)
- 2018(4504)
- 2017(8323)
- 2016(4549)
- 2015(5176)
- 2014(5213)
- 2013(5184)
- 2012(4880)
- 2011(4222)
- 2010(4211)
- 2009(3736)
- 2008(3737)
- 2007(3405)
- 2006(2851)
- 2005(2621)
- 学科
- 济(19491)
- 经济(19481)
- 业(17557)
- 企(14551)
- 企业(14551)
- 管理(14518)
- 技术(10725)
- 方法(9474)
- 数学(7370)
- 数学方法(7302)
- 技术管理(5974)
- 农(5960)
- 中国(5431)
- 农业(4789)
- 业经(4666)
- 贸(4299)
- 贸易(4299)
- 易(4107)
- 理论(4080)
- 产业(3934)
- 财(3884)
- 地方(3856)
- 学(3822)
- 文化(3703)
- 和(3519)
- 教育(3012)
- 出(2785)
- 制(2777)
- 环境(2573)
- 新技术(2562)
- 机构
- 大学(67652)
- 学院(67011)
- 济(28268)
- 经济(27754)
- 管理(25882)
- 研究(23821)
- 理学(22573)
- 理学院(22301)
- 管理学(21921)
- 管理学院(21769)
- 中国(15854)
- 科学(14445)
- 京(14249)
- 所(12299)
- 农(11533)
- 研究所(11249)
- 中心(10732)
- 财(10648)
- 业大(10326)
- 江(10233)
- 范(9757)
- 师范(9642)
- 农业(9130)
- 技术(8907)
- 北京(8773)
- 财经(8726)
- 经济学(8723)
- 院(8283)
- 经(7996)
- 经济学院(7917)
- 基金
- 项目(47110)
- 科学(37401)
- 研究(34561)
- 基金(34162)
- 家(30194)
- 国家(29952)
- 科学基金(25409)
- 社会(22935)
- 社会科(21872)
- 社会科学(21866)
- 省(18733)
- 基金项目(18138)
- 教育(15986)
- 自然(15760)
- 自然科(15448)
- 自然科学(15448)
- 划(15437)
- 自然科学基金(15164)
- 编号(13707)
- 资助(13489)
- 成果(10870)
- 部(10791)
- 重点(10750)
- 创(10658)
- 发(10344)
- 创新(9966)
- 国家社会(9821)
- 教育部(9287)
- 课题(9203)
- 人文(9070)
共检索到100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俊慧
随着中日贸易额的急速增长,中日贸易摩擦也日益白热化。这些贸易摩擦既是中日两国贸易商品的竞争,同时也反映了两国在生产这些贸易商品的产业上的竞争。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贸易在金额增长和商品结构变化两方面的发展,指出了中日贸易摩擦与两国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的时滞关系,并据此预测了未来可能发生贸易摩擦的产品。
关键词:
中日贸易 贸易摩擦 产业空洞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坤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其他发达国家(地区)相比,对外贸易的发展之路仍很漫长。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自身素质不高等因素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干扰和阻碍,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已成为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过程中的一个难以回避且需要谨慎处理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对外贸易摩擦,并有效跨越贸易壁垒,进而实现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首先从外部层面和内部层面入手分析了中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接着提出构建和完善应对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肖志敏 杨军
利用GTAP模型分别模拟分析2018年初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和短期经济影响,结果发现,中美两轮贸易加税全部实施,短期内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会减少约295亿美元,美国对世界逆差减少257亿美元,中国对世界顺差增加108亿美元。此外,中国实际GDP、福利和就业率分别下降0.37%、503亿美元和0.52%;美国分别下降0.28%、515亿美元和0.38%。长期来看,中美宏观负面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均会得到缓解。在产业影响方面,中国弱夕阳产业、新兴产业部门分别在两轮贸易摩擦中受到较大冲击,农业部门普遍受益,夕阳产业部门影响不大,其中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等新兴产业产出均下降1.14%。美国农业、夕阳产业在两轮贸易摩擦中负面影响较大,其中油菜籽和植物纤维产出分别下降17.9%和14.3%。总体而言,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都带来较大冲击,而且其影响会随着摩擦的升级而扩大。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关税 GTAP模型 经济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海基 李春顶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摩擦频繁爆发,据此很多学者表示了担忧并分析了其消极影响。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的贸易摩擦存在着合理性,这一合理性不仅表现在它是我国当前贸易形势下的正常现象,还表现在它对于我国外贸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效应。本文从多方面剖析了这一合理性,创新性地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贸易摩擦 经济效应 应对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娇 原毅军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跨国技术联盟知识接收方学习动力、吸收能力以及内部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根据文献梳理提出两个假设,用数学方法进行推理证明。研究表明,跨国技术联盟组织内部的文化差异,可以作为促进联盟组建的资源或动力,在联盟组建之后也是促进联盟知识转移的有利因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跨国技术联盟 文化差异 知识转移绩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凡 桑百川 谢文秀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逐步升级,下一步双方经贸磋商走向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随着中美能源领域互补性不断增强,中美能源合作有望成为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抓手。开展中美能源合作须立足双方能源发展现状,以挖掘双方合作中的利益交汇点、重点和亮点。中国应充分研判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所带来的风险,准确把握时机打好能源贸易牌,深入挖掘中美能源合作潜力,引导国内企业进行合规合作,为未来中美经贸磋商创造有利条件,为中美能源长期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贸易摩擦 中美能源合作 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政宁 史新鹭
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将对中美两国经济和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应用动态GTAP模型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和各部门的影响。研究发现,同基准情景相比,从各部门产出看,在短期内,中国农产品和轻工业会受到正面影响,其余部门会受到负面冲击;美国肉类、采掘、食品、纺织、重工业、通信和服务部门会得到促进,其余部门会受到抑制。长期来看,除农产品部门外,中国其余部门会受到正面冲击;除通信部门外,美国各部门产出的变化与其短期相似。总体而言,不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国经济增速、出口和进口的下降幅度均高于美国,这表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负面冲击更大。
关键词:
动态GTAP模型 贸易摩擦 基准情景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弛 史翔娜
中印两国贸易摩擦态势愈演愈烈,目前印度已经超过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成为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印度对华发起的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化工、纺织、钢铁等产业。本文以对这些产业的特征分析为研究的出发点,据此得出中印两国贸易摩擦产业分布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贸易摩擦 产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喻莎莎
全球贸易摩擦逐渐升温,加速了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结构的变化,对2009-2018年间中美文化产品贸易数额进行统计及趋势分析,探讨了中美双方贸易摩擦对文化产品贸易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两国之间的文化产品贸易处于不稳定态势,中国文化产品制造业具有明显输出优势,但遭受到针对出版印刷业的摩擦纠纷次数较多,中美间影视作品的逆差数量明显。基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对未来文化产品发展方向做了预测和分析,为我国文化相关制造及服务行业如何应对贸易摩擦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美 贸易摩擦 文化产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柳剑平 张兴泉
本文通过对1995~2009年间中美、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进行统计上的比较,结合中美、中日贸易摩擦的状况,进一步证实产业内贸易水平与贸易摩擦之间的反向关系。产业结构的差异对中美、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消费差异、产业规模差异以及经济外向度差异与两者产业内贸易呈负相关,而对华FDI与两者产业内贸易呈正相关,但影响的强弱则大有区别。只有缩小中美两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才能有效提高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并逐步减少中美贸易摩擦。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结构 贸易摩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朴胜赞
技术转移以从水平高的企业或国家转移到水平较低的企业或国家为特点,韩国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企业也存在技术转移现象。本文着重研究许可贸易(licensing)、合作投资(Jointventure)以及外商独资投资(WOS)三种技术转移途径方法,通过对韩国企业的国际技术转移途径选择因素进行判别、分析,应用罗吉斯蒂克单位模型(LOGITMODEL)的离散变量回归分析(DISCRETEREGRESSION)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中韩两国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转移的特点和特殊性,对发达国家国际技术转移的理论模型进行了相应修正。
关键词:
技术转移 技术合作 途径 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蓝庆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中国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排序从1978年的第27位,跃升至2006年的第3位。随着中国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中外贸易摩擦也进入高发期。其中,中美贸易摩擦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影响范围从微观到宏观,从商品到体制政策,涉及金额较大,带来的后果也较为严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珍琴
文章认为,中美贸易逆差近年来大幅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发达国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密型环节转移到中国,实际上等于是把东亚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前对美、欧的顺差转变成中国对美、欧的顺差,将它们过去与美国的贸易摩擦转换成为中美贸易摩擦。为理顺中美经贸关系,应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大力推进走出去的战略和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中美贸易逆差 贸易摩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关志雄
从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依据《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决定发动对华制裁开始,中美经济摩擦升级,对立焦点正从贸易失衡转向技术转移。美国批评中国政府为了取得技术,对投资中国某些行业的美国企业实施出资限制政策,并且对收购海外先进技术企业的中国企业提供各种支持。美国政府不仅要求中国改变这些政策,还对外资收购美国企业的项目加强了国家安全层面的审查。在从美国引进高端技术日益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在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还正通过加快对外开放,提升自身作为投资对象国的魅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