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
2023(1541)
2022(1339)
2021(1318)
2020(1112)
2019(2382)
2018(2276)
2017(4098)
2016(2464)
2015(3227)
2014(3352)
2013(2907)
2012(2735)
2011(2210)
2010(2263)
2009(1822)
2008(1827)
2007(1680)
2006(1285)
2005(1128)
作者
(6213)
(5090)
(5017)
(4783)
(3135)
(2538)
(2532)
(1964)
(1884)
(1799)
(1795)
(1717)
(1707)
(1524)
(1522)
(1514)
(1497)
(1444)
(1391)
(1379)
(1309)
(1296)
(1288)
(1234)
(1196)
(1194)
(1168)
(1155)
(1154)
(1096)
学科
教学(7948)
(5950)
经济(5943)
理论(5245)
学法(4909)
教学法(4909)
文化(3672)
方法(3651)
教育(3574)
管理(3270)
(3213)
企业(3213)
学理(3180)
学理论(3180)
(2896)
中国(2367)
数学(2305)
数学方法(2183)
业经(2057)
产业(2041)
(1998)
地方(1937)
政治(1869)
市场(1863)
思想(1836)
思想政治(1805)
政治教育(1805)
治教(1805)
研究(1792)
德育(1786)
机构
学院(32740)
大学(30883)
管理(8716)
研究(8422)
(8061)
经济(7767)
理学(7640)
(7617)
师范(7508)
理学院(7473)
管理学(7126)
管理学院(7053)
(6386)
科学(5869)
师范大学(5862)
职业(5828)
技术(5728)
教育(5645)
(5431)
中国(4890)
(4410)
中心(4313)
技术学院(4212)
职业技术(4124)
北京(3975)
(3961)
(3903)
业大(3869)
(3821)
研究所(3616)
基金
项目(20815)
研究(17498)
科学(15235)
基金(12337)
教育(10743)
(10253)
国家(10112)
(9793)
社会(9315)
社会科(8734)
社会科学(8733)
科学基金(8580)
编号(8470)
(7453)
成果(7344)
课题(6749)
基金项目(6709)
(6253)
大学(5095)
重点(5072)
自然(5001)
资助(4996)
项目编号(4955)
自然科(4896)
自然科学(4896)
教学(4893)
规划(4893)
自然科学基金(4796)
(4550)
(4493)
期刊
教育(15454)
研究(9940)
中国(9718)
(8756)
经济(8756)
技术(5126)
学报(4828)
职业(4576)
大学(4130)
科学(4114)
管理(4096)
学学(3530)
(3407)
(3337)
技术教育(2861)
职业技术(2861)
职业技术教育(2861)
农业(2517)
图书(2348)
(2282)
论坛(2282)
高等(2278)
成人(2147)
成人教育(2147)
财经(1949)
书馆(1945)
图书馆(1945)
(1888)
(1834)
(1806)
共检索到48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平静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越发密切,在国际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外语在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大学生成为未来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力军。加强对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素质已成为大学外语教育的重中之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艳  
我国各行各业与世界的接轨需要大量的外语交际人才,尤其需要懂得外国文化的外语交际人才,这就使得我国高校外语教学需要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尤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培养的重要标准之一。由张红玲教授撰写的《跨文化外语教学》一书,可谓是我国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跨文化外语教学的专著。作者从外语教学的时代背景出发,阐明了在英语发展成为国际通用语形式之下,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阳  
本文认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 ,网络活动 (1)使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由为通过考试而学的纯工具性转为既为考试又为交流的综合性动机 ;(2 )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与延伸 ,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机会 ,使课堂集中进行更高层次的语言教学成为可能 ;(3)能够为外语教学与研究提供丰富、准确而真实的统计数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璇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教学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学以致用原则是高校外语教学的主要原则。教育部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文规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这有助于大学生在今后工作、出国留学、外文资料阅读与研究以及在国际社交场合中,都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进行阅读、翻译、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是最终教学目标。但是根据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培养状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这与缺乏有效的语言环境和外语交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璇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教学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学以致用原则是高校外语教学的主要原则。教育部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文规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这有助于大学生在今后工作、出国留学、外文资料阅读与研究以及在国际社交场合中,都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进行阅读、翻译、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是最终教学目标。但是根据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培养状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这与缺乏有效的语言环境和外语交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庞玉厚  
本文主要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综述分析了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性别差异现象。本文共由四个部分组成,主要探讨了外语教学中性别差异现象的研究背景、理论依据、研究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前景。上述讨论表明,外语教学中的性别差异研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一时难以取得一致见解。只有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手段,在相关学科之间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才能取得创新性成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静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内外多元思潮的冲击使人们意识到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分析中西方德育理念、对象与方法的差异,指出受西方重视却被我们忽视的隐性渗透式教育是造成中西德育实效性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外语教学是高校强化渗透式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大学外语教师应借鉴国外德育工作优秀经验,加强自我修养,创新德育方法,将隐性渗透式德育贯穿教学始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芝琳  王瑞芝  
本文就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对传统教学法反思的基础上 ,描述了文化背景知识传授中的教学要素。介绍了在公共外语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实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彬  
随着全球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文化方面,彼此之间有了更多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西方思想也开始进入我国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大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尚未发育成熟,没有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应加大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力度,让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对先进思想文化的判断能力,特别是对于外来思想文化要有效甄别。因此,本文深入研究高校外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为中华文化传播奠定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怡清  
大学外语教学文化自信教育课程可以激发大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温情和敬意,使大学外语情文并茂、形神兼备:语言文字是其"形",蕴含的民族优秀文化是其"神"。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包括以哲学为纲,把大学外语提升到语言哲学的高度;以学生为本,引导大学生建立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以文化为源,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自信。使大学生认识到外语学习不仅是语言与文字的相遇,也是不同文化的相遇和相融。以《学好一门外国语》为例说明:大学外语教学文化自信教育应勤则思:感悟敬业的文化特征;为学之道在于思:感悟文化自强精神;他身观我身:感悟跨文化交流魅力;君子之学美其身:感悟独特自立的文化价值。大学外语教学文化自信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形成爱国主义、坚持"四个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但大学外语教师学术素养是文化自信教育的关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路漫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交流也日渐频繁,要求外语学习者能够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在当今的外语教学中,许多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而语言的交际又不可离开文化,因此,将跨文化意识引入外语教学之中,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是当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中,笔者通过阐述跨文化意识培养对大学外语教学的重要意义,明确其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进而为如何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提出一些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玲  
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失语症",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交际者对中国文化内容的陌生。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我们要通过充分利用、挖掘现行教材,在大学外语教学中下足渗透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功夫。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学习中文化不可缺位,大学阶段英语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本土文化的重要地位,而当前对外文化交流和外语学习者中存在的"中国文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建平  王瑞华  
本文对在 2 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带入外语课堂教学作了探讨。笔者在文中列举了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 ,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认为传统的外语教学“听、说、读、写、译”相互脱节的模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培养国际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文章最后就如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出了笔者的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