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4)
- 2023(14621)
- 2022(12514)
- 2021(11887)
- 2020(9856)
- 2019(23085)
- 2018(23112)
- 2017(44550)
- 2016(24284)
- 2015(27794)
- 2014(28206)
- 2013(27673)
- 2012(25387)
- 2011(22582)
- 2010(22761)
- 2009(20786)
- 2008(20063)
- 2007(17654)
- 2006(15537)
- 2005(13209)
- 学科
- 济(99375)
- 经济(99262)
- 管理(63391)
- 业(63368)
- 企(49766)
- 企业(49766)
- 方法(45864)
- 数学(39595)
- 数学方法(38876)
- 农(35230)
- 中国(27996)
- 地方(24504)
- 业经(23671)
- 农业(23355)
- 学(21334)
- 财(20932)
- 理论(17799)
- 制(16567)
- 和(15618)
- 贸(15406)
- 贸易(15395)
- 易(14815)
- 环境(14741)
- 发(14154)
- 技术(13774)
- 教育(13664)
- 融(12787)
- 银(12786)
- 金融(12782)
- 银行(12746)
- 机构
- 大学(340648)
- 学院(340623)
- 管理(135655)
- 济(128434)
- 经济(125214)
- 理学(117980)
- 理学院(116588)
- 管理学(114199)
- 管理学院(113570)
- 研究(112130)
- 中国(82343)
- 京(73372)
- 科学(71736)
- 农(57324)
- 财(56648)
- 所(55723)
- 业大(52335)
- 中心(51761)
- 研究所(51049)
- 江(50074)
- 范(48550)
- 师范(48161)
- 北京(46359)
- 财经(45787)
- 农业(43768)
- 州(42741)
- 经(41528)
- 院(40963)
- 师范大学(38918)
- 经济学(37500)
- 基金
- 项目(237856)
- 科学(186358)
- 研究(174274)
- 基金(170610)
- 家(147958)
- 国家(146657)
- 科学基金(126348)
- 社会(108470)
- 社会科(102434)
- 社会科学(102406)
- 省(93648)
- 基金项目(91140)
- 自然(82649)
- 自然科(80722)
- 自然科学(80705)
- 教育(80086)
- 自然科学基金(79187)
- 划(78653)
- 编号(72793)
- 资助(70457)
- 成果(58827)
- 重点(52717)
- 部(51363)
- 发(50704)
- 课题(50020)
- 创(48564)
- 创新(45174)
- 科研(45031)
- 大学(44036)
- 教育部(43888)
- 期刊
- 济(144149)
- 经济(144149)
- 研究(98258)
- 中国(65568)
- 农(55987)
- 学报(53578)
- 科学(50557)
- 管理(47089)
- 教育(41813)
- 大学(41241)
- 财(40909)
- 学学(38546)
- 农业(37972)
- 技术(30352)
- 融(27442)
- 金融(27442)
- 业经(26175)
- 经济研究(21085)
- 财经(20668)
- 问题(20334)
- 图书(19841)
- 业(17814)
- 经(17552)
- 版(17236)
- 科技(16699)
- 资源(16591)
- 理论(15911)
- 技术经济(15893)
- 统计(15456)
- 发(15312)
共检索到494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明珠 赵思佳
在城市化、工业化的浪潮席卷下,城市历史村镇成为一个城市珍贵但又脆弱的组成部分,文化导向的更新模式成为城市历史村镇保护、传承和创新特色文化的重要途径。根据参与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途径不同,将城市历史村镇文化导向的更新模式分为古建民居导向的展示模式,创意阶层导向的体验模式以及社区居民导向的参与模式,并以广州市小洲村、黄埔古村和沙湾古镇作为案例,对其文化导向的更新模式进行分类和比较研究,以期对国内城市历史村镇选择文化导向的更新模式带来借鉴与启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凌
以广州黄埔村为代表性案例,文章分析指出城市化背景下的历史村落保护与科学发展应避免过往整治性规划的片面性,应建立在逐步获得自我更新的社会与经济原动力的基础之上;并结合黄埔村的特点,提出了以城市经营为核心的规划策略层次体系,探讨了城市经营的三种可能模式和相应的规划设计内容。
关键词:
城市化 历史村落 科学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吟 肖玉浛 曾艾琳 马敬然 何韶颖
大都市边缘区的传统村落是一种特殊的村落类型,其保护和发展皆受到大都市中心区域较强的辐射与冲击。面对该类型村落当前呈现出的多元、混杂、动态演变等文化特征,基于社会资本的理论平台,选取广州黄埔古村为研究对象,梳理其社会资本演变及阶段性特征,并透过北帝诞活动深入考察村落当今的社会资本状况,从社会网络、组织规范与制度建设等三个层面探寻此类村落社会资本的内在构成和演变机制,分析其面对的困境与根源,进而提出由内至外的社会资本重构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稂艳玲 卢红敏
旅游业带来的负面效应该如何解决?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从先锋游客体验的角度入手,政府、学者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尽量开发小规模社会的旅游形式,设计一些投资少、民众作为主体参与、与游客互动的旅游产品。以先锋游客带动旅游开发,凸显社区民众主体性,真正实现"富民",最终保证旅游地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先锋游客 体验 利益相关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小飞 黄兴 夏秋馨 郑杰
塑造品牌个性是企业获得消费者忠诚、保持战略优势的关键,而再游意愿是旅游业消费者忠诚最重要的维度之一,研究再游意愿与品牌个性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文章以享誉中外的束河古镇、周庄古镇、阆中古镇和平遥古镇为背景,在"仁和"、"时新"、"高雅"、"诚信"和"智慧"5个品牌个性维度上,采用单因素方差统计技术对游客的再游意愿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影响游客再游意愿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重游意愿较高的束河古镇与其余3个古镇在"仁和"和"时新"这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高雅"、"诚信"和"智慧"3个维度上并不存
关键词:
传统古村镇 品牌个性 重游意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赖舒琳 周钰荃 袁媛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发展阶段,超大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较为显著。本文以超大城市广州为例,选取城区社区太平通津社区和农村社区黄沙塘村,调查分析两老龄化社区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①两社区居住环境、人口年龄结构、老年人口社会经济属性及代际关系差异显著,但老年人口迁居特征与意愿一致。②两老龄化社区都由非老年人口基数下降、非老年人迁出和老年人留守共同作用形成,但农村社区还存在老年人回流现象。③两老龄化社区形成原因共同点与差异性并存。
关键词:
城区 农村 老龄化社区 比较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宣范 左琰
历史文化村镇属于"特色村镇"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它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国已有的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政策出发,对上海市不同阶段的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政策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上海13个历史文化村镇特色展开研究,并以嘉定区南翔镇、宝山区罗店镇以及浦东新区高桥镇三个案例,深入探索上海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政策及特色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政策导向 特色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志伟
沙湾,是广州南部一处著名的乡镇,现在以"沙湾古镇"的标签名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地方政府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历史文化旅游上做了大量的努力,相对于很多几乎荡然无存的传统乡村,沙湾的传统村落保护可以说是颇有成效的。我在20世纪80—90年代在沙湾做过长时间的田野研究,对沙湾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有较多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志伟
沙湾,是广州南部一处著名的乡镇,现在以"沙湾古镇"的标签名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地方政府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历史文化旅游上做了大量的努力,相对于很多几乎荡然无存的传统乡村,沙湾的传统村落保护可以说是颇有成效的。我在20世纪80—90年代在沙湾做过长时间的田野研究,对沙湾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有较多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志伟
沙湾,是广州南部一处著名的乡镇,现在以"沙湾古镇"的标签名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地方政府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历史文化旅游上做了大量的努力,相对于很多几乎荡然无存的传统乡村,沙湾的传统村落保护可以说是颇有成效的。我在20世纪80—90年代在沙湾做过长时间的田野研究,对沙湾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有较多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茂乐 李艳艳
通过对厦门市集美大学城周边区域各因素进行调研、数据分析和总结,依托大学城的先天优势并合理利用区域内不同特点的高校资源,提出"一校一特点,一村一文化"的发展理念,探索有效规划和统筹大学城周边村镇文化的发展途径与改善策略,旨在改变中国大学城与周边区域"有关系、少联系"的普遍局面,提升大学城周边村镇发展潜力,形成"同城化"效应,从而构建大学城和周边村镇协调发展的双赢新模式。
关键词:
大学城 区域发展 双赢 新模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小钢 夏洪胜
政府可以进行自身纵向的经验总结,还可以横向地向其它政府学习,甚至是向其它类型的非政府组织,如企业、非盈利性组织学习,使得绩效的提高更加迅速且成效显著。将标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政府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
标杆管理 政府管理 最佳实践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雯欣 唐晓莲
如何科学分配集体用地流转收益,保障村民和谐生活和村集体未来繁荣发展,仍是目前城中村改造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广州市各大城中村在收益分配模式上呈现的特征以及不同收益规模的村的关键需求,有利于优化目前的收益分配模式,有效减少在收益分配时出现的矛盾和纠纷。
关键词:
城中村 集体建设用地 收益分配 广州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贵才 朱倩琼 刘樱 周钰荃
采用广州市域范围内行政村2005,2013年人口、社会经济、空间等现状摸查数据,运用GIS,SPSS等分析手段,对比研究乡村发展类型、空间特征及其动态演变规律,归纳其演变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影响乡村分类的主因子具有可持续性,但其影响程度总体减弱,而非持续性因子则具有时代特征,影响乡村发展的因子多元化;(2)乡村类型演变呈现由低等级分异向着高等级分异的演变趋势;(3)广州市乡村发展的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圈层状"的分布状态,随着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出现了大幅扩散,乡村发展逐步走向多中心协同发展的局面;(4)广州市乡村发展演化的模式主要有渐变模式、突变模式和惰性模式。
关键词:
乡村发展 大都市区 演变特征 广州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