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6)
- 2023(11927)
- 2022(9741)
- 2021(8938)
- 2020(7633)
- 2019(16953)
- 2018(16249)
- 2017(30810)
- 2016(16399)
- 2015(17701)
- 2014(17285)
- 2013(16809)
- 2012(15428)
- 2011(13687)
- 2010(13966)
- 2009(13062)
- 2008(11942)
- 2007(10647)
- 2006(9313)
- 2005(8448)
- 学科
- 济(60851)
- 经济(60781)
- 管理(44116)
- 业(43626)
- 企(36653)
- 企业(36653)
- 融(26601)
- 金融(26594)
- 方法(24946)
- 中国(24263)
- 银(24161)
- 银行(24107)
- 行(23368)
- 数学(21084)
- 数学方法(20864)
- 财(19379)
- 制(17762)
- 农(17392)
- 业经(15170)
- 学(14397)
- 地方(14220)
- 体(13256)
- 贸(12967)
- 贸易(12956)
- 易(12642)
- 务(12414)
- 财务(12376)
- 财务管理(12357)
- 企业财务(11879)
- 农业(11756)
- 机构
- 大学(222559)
- 学院(221969)
- 济(90716)
- 经济(88849)
- 管理(80316)
- 研究(79250)
- 理学(69510)
- 理学院(68666)
- 管理学(67264)
- 管理学院(66881)
- 中国(65317)
- 科学(49458)
- 京(46822)
- 农(46364)
- 财(43010)
- 所(40786)
- 中心(37569)
- 研究所(37444)
- 业大(37391)
- 农业(36737)
- 财经(33995)
- 江(33252)
- 经(31039)
- 北京(29116)
- 院(28747)
- 经济学(28681)
- 范(28015)
- 师范(27527)
- 州(26821)
- 经济学院(26076)
- 基金
- 项目(153887)
- 科学(119977)
- 基金(111946)
- 研究(107328)
- 家(100640)
- 国家(99772)
- 科学基金(83987)
- 社会(69701)
- 社会科(66194)
- 社会科学(66176)
- 省(61078)
- 基金项目(59106)
- 自然(54788)
- 自然科(53636)
- 自然科学(53612)
- 自然科学基金(52693)
- 划(51390)
- 教育(48879)
- 资助(44935)
- 编号(41494)
- 重点(35534)
- 成果(33520)
- 发(33375)
- 部(33087)
- 创(33083)
- 创新(30863)
- 科研(29886)
- 课题(29660)
- 计划(29592)
- 国家社会(29458)
共检索到338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萌 张兴龙
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体系结构的建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作为其中的一种关键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价值观和法系两条路径出发,深入分析文化影响金融体系结构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FGLS模型和GMM法,对45个国家和地区1989-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崇尚"集体主义",风险规避程度高的国家,倾向于选择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而推崇"个人主义",风险规避程度低的国家,通常建立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基于"理性主义"的大陆法系国家,强调国家利益,环境适应能力较差,适合建立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而基于"自由主义"的普通法系国家,重视保护个人权利,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更易于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勇
文章基于1990-2009年间7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影响一国金融体系结构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金融体系结构的选择不仅受宏观经济状况和金融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制度文化的显著影响。从宏观经济看,金融体系结构的动态变化主要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关,而经济发展的程度则主要影响金融体系的总规模;从金融发展看,效率和开放是金融体系结构"市场化"的两大动力;从文化制度看,崇尚规则和权威的制度文化更容易孕育出"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而崇尚自由和民主的制度文化则更容易孕育出"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
关键词:
金融体系结构 银行发展 金融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本文以银行业绩效为依托,纳入社会信用文化这一新的影响因子,试图在一个更广阔的层面上综合考察决定金融业绩效的各种因素,并尝试在这一过程中探求社会信用文化、金融体系结构和金融业组织形式及其绩效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社会信用文化对金融体系的效率和金融体系结构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而法律传统、政府治理及管理能力也在金融体系结构和金融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上起着重要作用,并最终影响到金融业运行效率。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本文通过跨国实证分析,系统考察了金融体系结构和金融危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体系结构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影响,"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比"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2)金融危机期间不同国家经济受冲击的程度也与金融体系结构密切相关,在那些具有"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国家,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GDP增长率受到的负面冲击将更大;(3)从金融体系结构的内部构成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随着一国金融市场规模的增大而显著升高,同时随着一国银行业规模的增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忠明 万光彩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增长的关键,而将经济增长从依靠要素投入转变到依靠要素效率上来,其重要动力源于科技创新。一个科技创新项目的顺利成长关键是能否得到很好的融资,而一国金融体系中的金融市场在为科技创新项目的融资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金融体系的配套改革必须跟上。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应该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同时提高银行体系的融资效率。
关键词:
增长方式 科技创新 金融体系结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朝华 彭建刚
金融交易的达成只能是交易双方成本—收益原则的同时满足、金融交易的属性和金融交易治理能力的属性耦合的结果。现实中存在市场、中介和科层治理的结构关系正是金融供求"三重耦合"的结果。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资金供给方的效率是改变金融交易治理结构的主要方向,市场、中介和科层的效率差异可能改变交易治理的边界,从而决定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但不存在某种治理形式消亡的可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成思
本文从金融的本质和金融体系的根本功能角度出发,分析金融体系结构如何转型可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结构特征的时序变迁特征,然后将金融体系结构特征的转变与金融调控的中枢机构(中央银行)的制度建设和金融价格传导体系建设联系起来,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金融体系结构转型以支持中国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融资功能的实际情况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市场的规模比例已经突破了“二八格局”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传统印象,迈入“三七格局”。本文提出,从实践层面看,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结构转型的重点不仅在于推动直接和间接融资市场规模的比例转变,也不仅在于权衡市场主导还是银行主导更占优势,而更在于直接和间接融资的市场化机制转变和现代化制度建设。全面提升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和深化程度,对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德权 刘润坤
依据56个国家或地区2002—2017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银行和市场主导型双重视角,考量影响金融体系结构的因素。结果显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与市场(核心是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经济因素对金融体系发展程度具有基础作用,稳定的政策环境和较高的治理水平有助于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和提升市场发展程度,文化因素和法系因素主要通过调节作用影响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发展规模。鉴于此,在金融体系结构优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的作用机制;在增强金融体系韧性方面,重视构建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互促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和法律的调节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健 庄起善
本文对近10年来中东欧五国(CEC5)金融体系转型、银行私有化改造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和实证分析。文章第一部分概述了CEC5金融体系的共同特征。第二部分考察这些国家金融转型的不同阶段外资(特别是FDI)流动以及国内金融体系指标变化的情况,提出并定义两组变量指标:衡量外资流入的指标———FDI占GDP的比重和银行部门外资参与比率;衡量金融体系状况的指标———金融深度、金融稳定以及金融多元化。第三部分运用面板数据基准模型(benchmarkmodel)对CEC5外资流入对金融体系的作用和影响进行统计检验。文章最后部分针对加入欧盟后CEC5金融银行部门的发展和引资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外资流入 FDI CEC5 金融转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武力超
本文采用包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金融体系结构会有一个短期逆转的现象。而在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中,由于股票市场发展并不十分充分,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结构变化的广度会小于那些金融体系结构均衡发展的国家。因此,新兴经济体由于经济衰退和金融体系破坏而承担的成本更高,经济恢复需要的时间更长。研究结论表明,政府不应仅仅关注金融体系的发展,应该致力于建立更为均衡发展的金融体系结构,而且注重提升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质量和法治完善程度,将有助于金融危机的治理。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体系结构 政府治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光
在中国目前的转型和发展中,金融体系的结构和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理论上来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有两条渠道,即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在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初,我国的货币传导只能通过信贷渠道进行,因为那时还没有证券和证券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证券业和证券市场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也从单一信贷渠道向以信贷为主的双渠道转变;货币调控的中介目标也相应地从贷款额度转向货币供应量。与此同时,随着公开市场操作的实施,货币调控方式也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对货币量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人杰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出现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跨国并购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于支持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体系的机构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需要调整开发性金融的传统理念,赋予其新的内涵,优化其体系结构。以对外直接投资的视角审视开发性金融,要求其成为由不同金融机构按照相同或同类的金融功能构建的金融支持体系,成为通过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协调发展产生出的一种金融形态。以金融重构的视角研究开发性金融,则要求探讨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支持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功能作用,分析其在全球市场条件下金融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结构优化 市场主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毕荣
金融体系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策选择。本文从此问题入手,比较了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与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机制的不同,对广大东亚国家来说,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大力发展银行体系。
关键词:
金融体系 市场主导 银行主导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力超 许诺 张中弛 郭启文
本文基于全球139个国家1980~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动态GMM的估计方法,研究一国经济自由程度对于金融体系的活力、相对规模与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国家对金融系统管制的放松、对产权的有效保护以及贸易带来的经济增长,金融体系结构的活力、相对规模与效率都会增加,从而证实了一国经济自由程度会影响金融体系结构的演变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