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30)
2023(2773)
2022(2347)
2021(2094)
2020(1828)
2019(4066)
2018(3955)
2017(8195)
2016(4387)
2015(4940)
2014(4791)
2013(4698)
2012(4448)
2011(3818)
2010(3764)
2009(3623)
2008(3582)
2007(3377)
2006(2799)
2005(2569)
作者
(11003)
(8693)
(8681)
(8442)
(5666)
(4156)
(3989)
(3415)
(3345)
(3271)
(3060)
(2947)
(2795)
(2772)
(2657)
(2641)
(2623)
(2614)
(2483)
(2457)
(2156)
(2112)
(2109)
(2049)
(2025)
(1986)
(1958)
(1853)
(1768)
(1768)
学科
(16915)
经济(16896)
管理(13909)
(10193)
企业(10193)
(9918)
方法(9097)
数学(6967)
数学方法(6924)
(6794)
(5765)
国家(5610)
中国(4697)
业经(4171)
理论(3957)
文化(3710)
财政(3629)
(3530)
(3363)
工作(3310)
(3297)
贸易(3297)
教育(3262)
国家机关(3256)
机关(3256)
产业(3253)
(3246)
人事(3205)
人事管理(3204)
市场(3195)
机构
大学(60435)
学院(59798)
(24929)
经济(24496)
管理(22769)
理学(19873)
理学院(19665)
管理学(19406)
管理学院(19271)
研究(17523)
(14029)
中国(13147)
(12024)
财经(10853)
(9967)
科学(9250)
(8728)
经济学(8721)
(8414)
师范(8366)
财经大学(8196)
中心(8123)
(8069)
经济学院(7971)
北京(7412)
研究所(7099)
师范大学(6817)
商学(6589)
(6565)
商学院(6518)
基金
项目(38690)
科学(31047)
研究(30356)
基金(28899)
(24079)
国家(23857)
社会(20873)
科学基金(20817)
社会科(19827)
社会科学(19823)
基金项目(14796)
(14229)
教育(14139)
编号(12481)
自然(12023)
(11987)
资助(11927)
自然科(11747)
自然科学(11746)
自然科学基金(11554)
成果(11107)
(9241)
国家社会(8774)
重点(8472)
教育部(8450)
项目编号(8420)
人文(8345)
课题(8345)
(8278)
(7978)
期刊
(26667)
经济(26667)
研究(18940)
(12292)
中国(12170)
管理(8627)
学报(7774)
教育(7528)
科学(6935)
大学(6613)
学学(6200)
财经(5988)
(5254)
金融(5254)
(5148)
经济研究(5063)
(4680)
技术(3941)
业经(3796)
问题(3657)
图书(3563)
(3253)
农业(3076)
财会(2781)
商业(2779)
理论(2771)
世界(2760)
(2729)
国际(2714)
书馆(2665)
共检索到88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保林  
通过博弈分析发现,在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两国市场规模相同、完全信息和产品同质假定下,两国居民对待进口产品的态度不同,或两国政府在经济增长速度和保障就业水平两个目标上的偏好不同,将导致两国产品具有不同的价格水平,进而导致实际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消费文化和政府经济调控目标差异对实际汇率有一定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义明  潘英丽  陈普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双变量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我们发现:实际冲击均是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主要来源;1994年以前,名义冲击对实际汇率具有比较大的短期影响,1994以后,这种短期影响非常弱。另外,结果也表明,实际冲击对实际汇率的持久影响主要通过对名义汇率(而非物价)的冲击产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恺  
本文研究了自1994年以来中国对美国按SITC出口贸易与实际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结论表明,尽管我国自1994年后对美国的名义汇率基本保持不变,但仍然无法规避实际汇率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按SITC的比较发现,不同行业对汇率波动的反应不同,制造业产品受到的影响明显大于初级产品;此外,制造业中不同产品对汇率波动的反应也不一致。因此,基于本文的实证结论,笔者建议加快远期外汇市场建设,并指出提升国内需求是缓冲将来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对我国贸易影响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灏  
本文利用SV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经验研究的结果发现实际需求冲击和名义冲击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主要来源,供给冲击的影响不大。这暗示Balassa-Samuelson效应在中国并不明显,而中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于稳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长江  程锋  
实际汇率波动来源中可贸易品与不可贸易品因素哪个居于主导地位是近10年来汇率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首次采用长期数据从动态角度考察了十五个更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实际汇率波动来源的演进特征。本文在对实际汇率波动来源测度的指标方法进行一系列探索的基础上,我们首次发现:(1)实际汇率呈现出与可贸易品实际汇率、不可贸易品实际汇率两者同时高度相关的特征;(2)实际汇率的波动来源与各国经济增长特征存在关系,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不可贸易因素对实际汇率波动的贡献明显增大;(3)实际汇率的波动来源与汇率制度存在关系,在浮动汇率时期,可贸易因素对实际汇率波动的贡献大幅提高;(4)可贸易性与实际汇率波动来源之间的传导机制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秀玲  邹宗森  冯等田  
本文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1999—2015年SITC第三版5位码层面的中国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分布特征,进一步运用Cloglog模型,检验了双边实际汇率波动和第三方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平均生存4.87年,5年后趋于平稳;双边实际汇率波动加剧了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第三方实际汇率波动降低了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本文的结论凸显了汇率波动扩大条件下稳定出口增长和维护出口贸易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琢   徐建炜  
尽管数字技术在现代通信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但人员国际流动对信息的交互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人员国际流动的视角来解释宏观金融中的实际汇率波动。本文认为人员国际流动提高了两地间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加深了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认知,进而降低了两地产品层面的实际汇率波动。本文基于1990—2018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人员国际流动对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运用双边期初签证作为工具变量,验证了相关逻辑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人员国际流动显著降低了实际汇率波动,大约能解释样本期内实际汇率波动均值的9.14%;第二,人员国际流动下降一个标准差可使“北上广”实际汇率波动均值上升1.3%。本研究有助于学界进一步理解地缘政治影响下人员国际流动受限对宏观金融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付争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国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贸易成本加成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实际汇率,进而从弱化汇率波动的角度探讨一国对贸易伙伴国的选择问题。本文还利用21个国家和地区1990-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面板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汇率制度缺乏弹性且以间接金融为主的贸易顺差国(或地区)的实际汇率波动会因贸易成本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选择那些地理距离较近的国家作为贸易伙伴会缩减实际汇率波动,如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而汇率制度较有弹性且货币政策以利率为目标的国家的实际汇率波动会因贸易成本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更适合选择地理距离较远的国家作为贸易伙伴,如美国、英国和东盟诸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荔  张庆君  
本文根据中国汇改以来的人民币名义汇率月度数据,测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性,并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性对货币替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贬值会导致货币替代率增加,而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性水平对货币替代率影响不显著;短期内,人民币贬值和与汇率波动性增强都会导致货币替代率的增加,由于受价格粘性和货币市场刚性等因素影响,短期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弹性值也要小于长期。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升值趋势,使我国货币替代率的保持相对稳定,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应该充分考虑货币替代可能带来的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海俊  
文章通过对1994-2012年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汇率波动等因素与货币替代的进行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检验,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货币替代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实际汇率波动与货币替代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对货币替代都影响显著,在短期内能够回到均衡位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先立  
文章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确定了实际汇率波动的三类基本影响因素,扩展引入了我国二元人口和产业结构两类因素,并运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主要由实际货币余额和名义汇率解释,生产率的解释力存在但不突出的原因是二元人口结构因素削弱了B-S效应,我国产业结构因素对实际汇率波动的解释力最低。进一步,货币政策和名义汇率应作为调节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有效工具,随着我国农村人口比例的下降,B-S效应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将会更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烽  程阳锋  陈劲松  
基于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汇率由于平价成立的前提假设较为严格,其在现实经济中难以成立,所以购买力平价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准确地测算出均衡汇率水平和解释实际汇率的波动。90年代以来新兴的均衡汇率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巍  张志超  
本研究基于Aghion等的动态模型,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金融稳定的冲击。本文争辩,无论资本账户完全开放,还是部分开放,都会带来国内经济产出的不稳定。对一般认为能起到稳定器作用的直接投资,本文特别指出,它们虽然不引起实际汇率的波动,但会引起国内经济产出的不稳定。文章还利用包含57个国家的跨国横截面数据模型,针对不同的国别样本,进一步研究了直接投资开放的经济后果。实证证据支持理论模型的预见,并证明直接投资开放在发展中国家或转型经济国家样本中,会造成比在发达国家样本中更强烈的不稳定性冲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卢向前  戴国强  
Marshall Lerner(ML)条件成立与否,是一国制定汇率政策的重要依据。在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时,重新对ML条件进行检验对于我国货币当局制定汇率政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cointegratingVAR)的分析方法,对1 994—2 0 0 3年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加权实际汇率波动与我国进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存在着显著的影响,ML条件成立;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凯  庞震  潘颖  
本文利用1994-2008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技术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是成立的。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然而从长期来看,国外需求的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