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1)
- 2023(8334)
- 2022(6687)
- 2021(6377)
- 2020(4806)
- 2019(10867)
- 2018(10567)
- 2017(19896)
- 2016(10761)
- 2015(11766)
- 2014(11745)
- 2013(11278)
- 2012(10377)
- 2011(9117)
- 2010(9202)
- 2009(8666)
- 2008(8840)
- 2007(7661)
- 2006(6605)
- 2005(6063)
- 学科
- 济(39857)
- 经济(39807)
- 管理(30165)
- 业(29157)
- 企(26351)
- 企业(26351)
- 方法(17640)
- 数学(13056)
- 数学方法(12845)
- 理论(11898)
- 中国(11660)
- 业经(11247)
- 财(11094)
- 学(10628)
- 农(10617)
- 制(8448)
- 教育(8382)
- 务(7587)
- 财务(7576)
- 财务管理(7562)
- 和(7505)
- 企业财务(7305)
- 农业(7274)
- 银(7269)
- 银行(7263)
- 融(7017)
- 金融(7015)
- 行(6940)
- 地方(6793)
- 贸(6304)
- 机构
- 学院(150713)
- 大学(150289)
- 济(56602)
- 经济(55263)
- 管理(54227)
- 研究(49407)
- 理学(46959)
- 理学院(46373)
- 管理学(45462)
- 管理学院(45143)
- 中国(36698)
- 京(31300)
- 科学(29856)
- 财(29111)
- 所(24145)
- 财经(23203)
- 江(23019)
- 中心(22316)
- 范(22301)
- 师范(22079)
- 农(21861)
- 研究所(21854)
- 经(21098)
- 业大(20038)
- 北京(19625)
- 州(18907)
- 院(18187)
- 经济学(17977)
- 师范大学(17660)
- 财经大学(17481)
- 基金
- 项目(99692)
- 科学(78731)
- 研究(75748)
- 基金(71200)
- 家(61987)
- 国家(61342)
- 科学基金(52526)
- 社会(48203)
- 社会科(45480)
- 社会科学(45469)
- 省(39368)
- 教育(37218)
- 基金项目(36610)
- 划(33176)
- 自然(32693)
- 自然科(31917)
- 自然科学(31909)
- 自然科学基金(31385)
- 编号(31052)
- 资助(28543)
- 成果(26539)
- 重点(23167)
- 课题(22713)
- 部(22371)
- 创(21534)
- 性(21412)
- 发(21093)
- 国家社会(19807)
- 教育部(19746)
- 创新(19670)
共检索到225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晓宇 程晋宽
在学校文化日益多样化的实践需求、批判种族理论及美国问责制和教育公平立法政策的推动下,文化回应性领导被提上研究议程。文化回应性领导的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论解释,其本质在于以多元文化为基本理念,以公平和包容为核心价值追求。文化回应性领导的实践路径注重批判性自我反思,突出开发和维持符合文化回应要求的教师与课程,促进文化回应性和包容性的学校环境,让学生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与社区活动,以解决学校中的文化回应不公平问题。文化回应性领导体现当代教育领导范式的转变,强调教育领导的文化回应价值立场,以多元文化视角反思教育领导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公平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加权
回应性监管契合学生资助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顺应“三全育人”新常态、促进资助育人提质增效,但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回应性监管面临着多样性监管主体缺位、一体化监管网络匮乏、监管机制建设滞后等实践困境。对此,高职院校应从壮大监管队伍、增强回应性监管主体力量,打造一体化监管网络、畅通回应性监管渠道,构建协同监管机制、激发回应性监管活力等方面,探索推行路径,大力推进学生资助回应性监管,实现资助育人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资助 回应性监管 资助育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全晓洁 蔡其勇
以文化回应性理念审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使专业成长充分与乡村教师工作的社会环境、教育对象、场域特质相结合。这种文化回应性转向,有益于促进乡村教师向城性发展中话语权让渡后的再握,重构乡村学生城市镜像熏染下文化迷惘后的憧憬,推动乡村社会线性发展语境下文化断裂后的复归。文化回应性理念下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其要旨在于,从宏观上,追逐现代性和乡土性融合的专业理想;从中观上,实现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的角色期待;从微观上,重申公共性和专业性的话语特质。乡村教师作为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应具有厚植乡土情怀的精神沃土、充盈乡土故事的知识图谱、扎根场域的回应性教学能力、适应本土的课程开发能力、理解“非我”和反思“自我”的文化敏感性。为此,须构建滋养文化理解的公共交往关系,引导基于文化反思的教育叙事探究,聚焦教育实践的关键情境搭建教研体系,紧扣历史文化的特殊履历设计课程,立足乡村教师的身份特质优化评价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靳伟 裴淼 董秋瑾
文化回应性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与本地文化要素关联起来,确保教学内容和文化的适切性,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文化回应性教学法中,关联是教学中处理文化的基本要求,回应是教学与文化关联的基本方式,适宜是教学中文化和谐共生的基本样态,传承则是文化回应性教学的最终目标。文化回应性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改善教学样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民族文化融合。文化回应性教学法强调文化是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学资源和教学目的,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体现为将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教师和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观念性文化、物质性文化、活动性文化和制度性文化引入教学中,使之成为教学的课程内容和资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娟 郭元祥
本文认为,当前外语课程教学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着片面强调语言知识教学,忽视中西方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导入、缺乏文化理解力培养的局限性。语言与文化具有发生学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外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念、文化差异的导入,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理解力。文化回应是基于语言学立场与文化立场整合的外语教学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小东
当下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基于群体决策的理性设计型制度变迁。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主要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股份制治理模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竞争机制。同时,职业教育的"跨界"特征和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由政府、企业共同提供仍属最优选择,惟其如此,方能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有效供给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混合所有制 股份制 政企共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得桂 夏美鑫
基层社会治理对于我国国家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陕西省石泉县社会治理实践的案例研究表明:推动形成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需要科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更离不开政府组织对社会的积极回应和有效治理;与单向度治理、科层化治理相比较,回应性治理以执政党和政府的使命驱动为根本前提,重视人民合理诉求的便捷式传达,治理过程注重治理主体的积极回应,把增强基层善治能力作为回应结果;通过治理主体协同化、治理理念积极化、治理方式精细化、治理目标人本化的实现机制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从而在党政部门与社会群众的双向积极互动中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公共事务预期治理效果,以此助推基层治理迈向现代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正江
产生于美国社会土壤中的"文化回应性教学"(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虽然发端于异域文化,但由于它涉及多元文化背景的课堂教学问题,涉及教学与文化的内在关系问题,因此,在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办学体制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关注和了解这种教学观念的精神实质、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及其实践意向,对于观照和审视我国当前或今后的课堂教学不无裨益。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文对近10年来美国教育界盛行的"文化回应性教学"作了分析与评介。
关键词:
文化 教学 文化回应性教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夫艳
乡土文化知识是新时代高质量乡村教师必备的关键素养。乡村是一个独特场域,乡村教师要将专业实践植根于乡村这一特殊的文化情境。基于文化回应教学理论,通过对14位公费师范生和一线教师的访谈发现,乡村教师所需的乡土文化知识是多重的,包括:深度关怀乡村学生的乡土文化认同;进行“接地气”的多元沟通;融合乡土文化内容的课程资源知识;以乡土文化为桥梁实施教学的文化教学策略知识。为在“教得好”方面赋能未来乡村教师,师范院校需明确教师乡土文化知识框架,为师范生乡土文化知识建构提供清晰愿景;完善课程结构,打造高质量的回应乡土文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实习的在地性、反思性,凸显乡村教育实践的文化深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林 任勇
后发展国家在经济腾飞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腐败、精英流动、社会问题、文化危机等挑战。通过对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这四个东亚国家民主化转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政府对以上挑战的不同应对情况,决定了不同类型国家民主化的动力强弱,同时也使得所在国家的民主化转型呈现出不同的路径,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制度的政治变迁。
关键词:
民主化 腐败 社会政策 精英流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向明
目前有学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现状提出了三点疑问,本文据此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定义、价值判断和目标定位做进一步探讨,以加深对这类知识的理解。首先,针对概念定义方面的疑问,即把具有默会性质的实践性知识视为与学科知识相分离的一种知识种类,忽视了学科知识中默会的成分,本文指出,该质疑针对学界的某些分类法具有合理性,但本研究团队没有采取此分类,而是将实践性知识视为与理论性知识相对应的知识形态。第二,针对价值判断方面的疑问,即几乎完全把教师实践性知识等同于正面知识,忽略了负面知识的存在,本文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具有正面价值的知识,但对其性质的判断取决于其情境性和前导性;如果在特定情境下解决了教师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类似问题的解决具有指导作用,便被认定为"实践性知识"。第三,针对目标定位方面的疑问,即对师范生和新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研究不足,忽视了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教育性意义,本文指出,这两类教师因从教经验不足,实践性知识较少,难以被捕捉和提炼;而对优秀资深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对他们的专业成长会有指导作用。文章最后结合上述三点疑问对教师实践性知识之默会和明言状态的相互转化以及个人性和公共性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茜 钱阿剑 张生 李刚 辛涛
在“双减”背景下,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成为备受热议的研究议题。本研究对国内外实证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从教师主导的角度提出有效作业的特征。首先,在设计与布置环节需要突出简短和多重目的性,可采用控制总量、避免无目的性作业、平衡学科特性、整合长短作业、设计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差异性作业等策略。其次,在作业监督与指导环节强调学生自主性及家长参与适度性,可采用布置长期和亲子对话型作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教师监督和指导、创设支持性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策略。最后,在作业评价与反馈环节聚集及时性、细致化和个性化,注重发挥网络作业模式的突出优势。学校在开展作业设计和管理过程中,要以系统观念定位作业,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流程融合作业设计,加强教师主导的全面育人设计,加强统筹并提供资源支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熹
我国公司合规制度在外源式、行政主导式的发展模式下产生了监管依赖、合规形式化与公司责任变相扩张等问题。合规的本质不是公司免责的形式工具,而是公司治理上的改革和实践,需要“外部行为规范的内生化建构+治理权的外部化转移”的双向作用。回应型规制理论能为合规制度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路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要有效配置合规职权并压实公司成员的合规义务;在合规监管立法与执法中,要秉持回应型法权关系的协商互信原则,合理运用规制升级策略与多元主体的规制授权措施;在政府监管、市场行业监督、公司治理自律三者的互动反馈与合力共治中,要促成合规监管与合规治理的内外结合。
关键词:
公司合规 治理结构 合规义务 回应型规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建国 张世贤
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现代化推进和文明形态演化的根本逻辑在于生产方式的扬弃及其内在“现代性”张力的凸显。马克思针对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的研究为“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了理论与逻辑的可能性。当前,全球为应对数字时代挑战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本质上是在寻找适应数字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数字生产方式内生矛盾的冲突与激化只有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与突破适时回应了数字生产方式变革的内在需求,它不仅使得数字生产力发展摆脱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束缚,更以中国式的回应主动顺应了数字生产方式变革,促进了数字生产力发展,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从人类文明进步的指向出发规范和引领着数字生产力发展。
关键词:
数字生产方式 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