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4)
2023(16798)
2022(14498)
2021(13580)
2020(11233)
2019(25644)
2018(25303)
2017(47743)
2016(25841)
2015(29144)
2014(28868)
2013(28713)
2012(26520)
2011(24247)
2010(24107)
2009(22558)
2008(21609)
2007(18839)
2006(16745)
2005(14523)
作者
(75617)
(62590)
(62411)
(59257)
(39860)
(30093)
(28217)
(24515)
(23847)
(22290)
(21447)
(21330)
(19874)
(19820)
(19431)
(19339)
(18682)
(18605)
(17938)
(17924)
(15608)
(15456)
(15029)
(14410)
(14135)
(13955)
(13802)
(13779)
(12625)
(12467)
学科
(107444)
经济(107326)
管理(66968)
(65049)
(50699)
企业(50699)
方法(46555)
数学(39211)
数学方法(38786)
(36446)
中国(31437)
业经(25306)
农业(24070)
(23925)
地方(23891)
(23853)
(20454)
贸易(20442)
(19873)
(19415)
理论(17672)
(16927)
环境(16350)
(15916)
银行(15862)
(15678)
金融(15675)
(15296)
(14705)
教育(14678)
机构
大学(369367)
学院(368052)
(147791)
经济(144618)
管理(140856)
研究(132105)
理学(121859)
理学院(120396)
管理学(118227)
管理学院(117576)
中国(98503)
科学(83117)
(79989)
(66964)
(65092)
(64560)
研究所(61392)
中心(58726)
业大(55829)
(53159)
(51948)
财经(51880)
师范(51421)
北京(50937)
农业(50382)
(47828)
(47303)
经济学(44776)
(42990)
师范大学(41726)
基金
项目(254008)
科学(199314)
研究(185298)
基金(184385)
(162127)
国家(160777)
科学基金(136354)
社会(117485)
社会科(111013)
社会科学(110986)
(97798)
基金项目(97461)
自然(87897)
自然科(85810)
自然科学(85785)
自然科学基金(84241)
教育(83926)
(83247)
资助(76034)
编号(75278)
成果(61635)
重点(57462)
(55979)
(55763)
课题(52199)
(52152)
创新(48652)
国家社会(48589)
科研(48510)
教育部(47573)
期刊
(166419)
经济(166419)
研究(109547)
中国(71883)
(63279)
学报(61966)
科学(57884)
管理(50016)
大学(46670)
(45731)
学学(43803)
农业(43442)
教育(42242)
(31123)
金融(31123)
技术(29182)
业经(28354)
经济研究(26632)
财经(24620)
问题(21509)
(21251)
(21201)
图书(20157)
(18517)
科技(17538)
资源(17003)
(16983)
世界(16652)
技术经济(16468)
理论(16444)
共检索到543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承财   秦珊   戴湘毅   吕君  
文化和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对乡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论文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对933篇中文文献及71篇英文文献数据分别进行分析,借助CiteSpace软件梳理研究概况,分析文化和旅游视域下中国乡村振兴研究热点。结果显示,中国文化和旅游视域下乡村振兴的研究具有显著的政策导向特征,研究热度逐年增高;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论文提出了乡村文旅资源与景观、乡村文旅融合、乡村文旅富民、乡村产业发展与融合、乡村生态旅游、文旅乡村治理等研究热点内容;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但缺乏对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探索;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占比低;研究区域较为分散,集中在西南地区,大多基于村落和乡寨等区域、省和县的尺度。最后,论文结合现有文献内容提出未来研究要从研究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等维度进行创新,以期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柳菲  李惠青  
在乡村经济全面振兴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不断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能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基础上,采用SWOT方法分析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而全面阐述四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谷甜甜   戴雅楠   车瑞昱   杜佩佩   邓勇亮   崔鹏  
[目的]乡村振兴对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对乡村振兴已有研究回顾梳理,从文献特征、演进路径、主题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方法]将2007-2022年中国知网(CNKI)期刊中文数据库发表的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3 532篇论文作为样本,借助科学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对中国乡村振兴研究主题脉络和研究热点进行全面剖析。[结果]乡村振兴文献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研究历程可以分为起始发展期和蓬勃发展期2个阶段,核心研究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交流,但学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不大,尚未形成联系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和高产作者集群;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治理体系的转型与创新、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联动发展机制等方面;关键词聚类呈现出4个核心主题,包括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发展模式、成效测度和发展对策。[结论]完善乡村振兴理论体系构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改革创新、精准测度乡村振兴成效、共助乡村振兴持续高速发展是未来乡村振兴的重要研究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桂峰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行业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呈现出地域分散化、布局多元化的特征。红色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分支,是集旅游休闲娱乐、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赓续于一身的理想载体。文旅深度融合既有利于乡风文明建设,也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和村民生活水平。当前,我国红色教育基地广泛分布于革命老区和边远山区,借助红色资源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农产品营销、巩固脱贫成果是经济的一大发展方向。本文立足乡村红色旅游景区文旅融合现状,探索文旅融合视域下农村红色旅游的发展战略,寻求激发乡村经济发展内生活力的应对之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长宁  汪浩  
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引我国农业、农村未来30年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目前已基本迈进服务经济时代,因此,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该产业长期处于粗放发展的状态,乡村旅游企业普遍亏损经营,旅游者满意度较低。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供应链的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构建了基于社区服务共享中心的乡村旅游供应链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乡村旅游供应链整合的思路与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苏飞  王中华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三农"工作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抉择,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突破,乡村旅游所蕴含的巨大潜能不容忽视。本文从乡村振兴视域出发,运用主成分及文献分析法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动力机制与发达国家经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乡村旅游可分为政府推动型、企业开发型、居民参与型、混合发展型4大基本模式。②中国乡村旅游的核心驱动力涵盖经济发达度驱动、交通便捷度驱动、环境舒适度驱动。最后,总结出益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中国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发挥政府的核心引导作用,重视乡村资源和文化,加强相关设施与服务建设,创新旅游模式与品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璐璐  
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文章通过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意义、现有优势及困难所在,探索以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着力加强急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持续加大各项保障力度等四个方面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娜  
红色文化是我国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红色文化不仅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作用,还关系到农村全方位的改革与发展。本文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主要研究切入点,深入阐述红色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的文化自信问题,分析了当前红色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发展不足与困难,并立足于乡村红色文化现状,提出整合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价值的对策思路,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振兴,并最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学昌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部署。在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在明确协调城乡文化发展关系和高质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和原则基础上,构建"过程相嵌-资源共享-主体合作"的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框架,以城乡党建结对共建、协同推进"两创"、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人才共育共享为抓手,以乡村文化振兴决策的协作优化机制、乡村文化振兴资源的动态倾斜机制、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的多元合作机制、乡村居民文化权益的共同保障机制、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的协同防范机制为保障,全方位、全过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梦  卢小丽  李星明  张祥  
伴随着乡村旅游带来的流动性与现代性嵌入,民族地区乡村正经历着破碎化、脱域化、无序化等空间异化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本文从乡村空间的文化性出发,引入滕尼斯的"共同体"概念,关注乡村文化空间中表征情感与精神维度的生命文化空间,并构建"生态—生产—生活—生命"四维一体的乡村文化空间系统。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体系,借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构建旅游驱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空间重构的整体性分析框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西江村为例,提出旅游驱动下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空间重构的三重策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健全顶层设计与科学规划;培育民族文化自信,创新文化活态传承模式;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建立有效社区参与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双翎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内涵,乡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本文将从村民的切身利益入手,分别从历史困境和现实问题,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出发,分析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雅斐  
本文重点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文化的建设研究工作,然后从城镇化方向去研究了农村文化的重要性和当下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突破现有情况下农村文化建设展开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昌森  张震  董文静  张广海  
文章通过分析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二者耦合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模型,以青岛市为例,对其2013—2017年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青岛市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持续高于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属于典型的乡村旅游主导型耦合协调;青岛市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处于中度耦合阶段和中度耦合协调发展状态,离良性协调共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志红  
人与自然本是生命共同体,然而工业文明割裂了此种联系,对人的心灵产生了创伤,唯有乡村旅游才能够医治,这是乡村旅游的人本意义。因此,乡村旅游大有可为。目前,旅游业已经进化到全域旅游阶段,全域旅游作为纽带,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探寻旅游业与农业的结合方式,创新旅游业与乡村工业链接方式,研究旅游业与乡村服务业融合方式,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冀  
农村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受到了国家的关注与重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深挖农村治理存在的不足,逐个攻破,探索农村治理能力有效提升的相关策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