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86)
2023(21642)
2022(18485)
2021(17172)
2020(14361)
2019(32953)
2018(32423)
2017(60696)
2016(32946)
2015(36991)
2014(36778)
2013(36379)
2012(33694)
2011(30530)
2010(30369)
2009(27831)
2008(27183)
2007(23603)
2006(20783)
2005(18725)
作者
(96625)
(80762)
(79786)
(76031)
(51222)
(38599)
(36338)
(31646)
(30686)
(28592)
(27612)
(27095)
(25645)
(25564)
(24855)
(24833)
(23877)
(23686)
(23060)
(23058)
(20044)
(20010)
(19482)
(18459)
(18144)
(17978)
(17762)
(17523)
(16267)
(15856)
学科
(145283)
经济(145141)
管理(89803)
(85844)
(69050)
企业(69050)
方法(59901)
数学(51672)
数学方法(51034)
中国(41284)
(37713)
地方(32650)
(32523)
业经(31523)
(30928)
(26732)
贸易(26715)
(25908)
农业(25707)
(24517)
(21586)
(21516)
银行(21509)
环境(21405)
(21289)
金融(21287)
理论(21209)
(20688)
技术(20493)
(19330)
机构
大学(468026)
学院(464964)
(194678)
经济(190820)
管理(178019)
研究(167947)
理学(153452)
理学院(151659)
管理学(148836)
管理学院(148013)
中国(126699)
科学(103863)
(101387)
(86595)
(85613)
(82280)
研究所(78132)
中心(75546)
业大(71939)
财经(68760)
(67890)
北京(64612)
农业(64476)
(62741)
(61800)
师范(61088)
(60804)
经济学(59150)
(54689)
经济学院(53059)
基金
项目(317398)
科学(248521)
基金(230601)
研究(226710)
(204047)
国家(202381)
科学基金(171888)
社会(144274)
社会科(136807)
社会科学(136771)
(122331)
基金项目(121303)
自然(112467)
自然科(109872)
自然科学(109841)
自然科学基金(107872)
(104219)
教育(103468)
资助(95519)
编号(90587)
成果(73282)
重点(71939)
(70373)
(69626)
(65407)
课题(62798)
创新(61162)
科研(61069)
国家社会(60204)
教育部(59263)
期刊
(216024)
经济(216024)
研究(140376)
中国(94201)
学报(79959)
(74664)
科学(72017)
管理(66890)
(65228)
大学(60255)
学学(56689)
农业(51481)
教育(50231)
(42185)
金融(42185)
技术(40300)
经济研究(35890)
业经(33984)
财经(33839)
(29238)
(27803)
问题(27749)
图书(24904)
(23425)
技术经济(23082)
科技(22642)
(22391)
世界(21873)
统计(21720)
国际(21255)
共检索到704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卉  
文化对于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面板VAR模型,选取中国1997-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从长期角度分析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投资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论显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政府和企业文化投资不仅与人均收入的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也是人均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尤其是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能够显著拉动经济长期增长,但由于受到投资规模等因素的限制,文化产业投资和政府文化支出的增长效应并没有有效发挥。因此,需要提高企业和政府文化投资规模,鼓励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促进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目标顺利实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寄语  
该文基于1997-2012年中国各省份的就业劳动力数据,从短期和中长期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教育层次人力资本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中等教育层次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正向影响相对较强,即该层次劳动力同短期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其余层次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正向作用不明显,并且在东部地区,近年来高学历人才的膨胀使得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影响产生了较大扭曲,即在短期内局部区域高层次人才供需是不匹配的。进一步的中长期分析表明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形成是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源,其余层次人力资本的作用则相对较弱。因此,我国在提升人力资本教育层次的同时,应关注其质量因素以及短期区域人才供需的适应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范柏乃  张电电  
文章基于1997-2012年30个省级地区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选用"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决算额"测算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水平,研究分析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空间差异及原因。结果显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时空差异,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贡献度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时间上呈现出"由低到高,日趋平稳"的变化趋势。政府应明确自身职能责任,通过加大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力度,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等途径,整合全社会卫生资源,完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机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聂正彦  李帅  
基于1998-2013年中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物流业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物流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对西部地区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此外,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区样本均表明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加。研究结论对于各地在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引领新常态以及"一路一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彩楼  曹杰  刘维树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方法研究了中国52个国家级高新区1997~2012年的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发现母城科技支出未对高新区生产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国际分工等变量促进了高新区生产效率改善;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而纯技术效率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退化;东部高新区效率整体上优于中部和西部高新区,这主要是资本集聚质量和管理制度效率造成的。高新区应该加强产业、技术和环境的协同耦合,从要素集聚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维忠  
依据1998~2010年中国的省级数据,利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全国范围还是在东、中、西部地区,林业产值和旅游总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旅游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且三大地区旅游发展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长期效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区域经济差距过大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阻碍。智能化作为新兴技术的主要代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质量均具有重大影响。基于2012—2018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经济收敛模型研究智能化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智能化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发展并呈条件β收敛特征,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作用的内在机理是,智能化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空间收敛产生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区域市场的整合程度对智能化影响区域经济质量收敛发展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因而应充分发挥智能化红利,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紧抓新基建契机,完善智能化配套基础设施;提高要素市场的流动性,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质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景刚  王立国  
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31省市面板数据,全样本、分地区、分地区分时段分别建立模型,实证分析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较高,2008年后影响效应东部地区变化不大,中部地区明显升高,而西部地区下降较为明显。房地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带动经济增长,建议房地产调控政策可依据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区别对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尹银  周俊山  
运用两步系统GMM方法,基于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转变带来的较轻人口负担,在中国现在的政策体制下,得到了充分利用,可以说人口红利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抚养比的加大在1990—2007年间甚至促进了经济增长,也就是说带来了第二人口红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鹏  张俊飚  
森林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及短期动态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探求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及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测度中国30个省份1998—2010年的森林碳汇,采取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等计量技术,考察并预测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存在短期修正效应,当经济可持续增长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19%的力度调整至均衡状态,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VAR面板模型结果验证了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的正的双向互动关系;脉冲响应函数显示,经济增长对森林碳汇发展的稳健性产生微弱的正向冲...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小玲  
本文分析了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效应,并利用我国31个省(市)1997-2008的面板数据,对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社会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却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的互动效应对经济增长起着推动作用。最后本文从政府应注重投资社会资本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应向阳  张捷  
为了验证我国近年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结果,采用了一个普通的面板数据模型,收集1985~2006年中国各省份的数据,所用的估计手段既包括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方法(FE)和随机效应方法(RE),还包括广义矩估计(GMM)和极大似然估计(MLE),从而大大提高了估计结果的可信度。实证结论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这些正向影响基本上能够通过显著性检验;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实物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始终都是显著为正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显著为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茶洪旺  左鹏飞  
本文在利用熵权法构建互联网资源指数的基础上,应用扩展的CobDouglas生产函数,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资源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互联网资源对于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劳动力因素,而弱于资本因素;(3)资本、劳动力与互联网资源三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规模报酬递增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淑燕  赵祚翔  
科技投入与地区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基于全国285个地级市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财政科技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均为正,但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分区域来看,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中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低,东北地区最低;分阶段来看,相较于2007—2012年,2013—2019年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降低。此外,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投入和交通通达度对经济增长表现为负向影响。最后提出了高度重视财政科技投入、发挥政策综合效应和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惠莹  孙攀  吴玉鸣  仲颖佳  
基于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重点考察了空气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1)在同时考虑空气质量与生态保护的情况下,空气优良指数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即现阶段经济增长是以损害空气质量为代价的。(2)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分别与经济发展呈负相关、正相关关系,即两者均有利于经济增长。文章结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政策意义,加强生态保护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保证,应杜绝以损害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质量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事件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